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起重車輛。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起重車輛的轉向支撐通常布置于車架的側面或底面,前端支腿支座布置于車架的車架前段下方。轉向支撐用于安裝轉向機構。
圖1是現有技術中轉向支撐布置于車架側面的起重車輛的轉向支撐布置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位于右側的轉向支撐處的A向結構示意圖。
如圖1和圖2所示,該現有技術的起重車輛中,車架10包括左右間隔設置的左側縱梁11和右側縱梁12。車架10的車架前段的左側縱梁11和右側縱梁12之間設置有前端支腿支座20。前端支腿40包括伸縮油缸41。伸縮油缸41穿過前端支腿支座20上的油缸安裝孔安裝在前端支腿支座20上。轉向支撐50焊接于左側縱梁11和右側縱梁12的車架腹板上。轉向機構60支撐在轉向支撐50上。圖1和圖2中僅示出了安裝于左側縱梁11的左側車架腹板111上的轉向支撐50的左側支撐部。
為了充分利用車架的底部空間,現有技術中提出了將轉向支撐設置于車架底部的設置方式。
圖3是現有技術中轉向支撐布置于車架底部的起重車輛的一個方向的轉向支撐布置結構示意圖。圖4是現有技術中轉向支撐布置于車架底部的起重車輛的另一個方向的轉向支撐布置結構示意圖。
如圖3和圖4所示,該現有技術的起重車輛中,車架10包括左右間隔設置的左側縱梁11和右側縱梁12。車架10的車架前端的左側縱梁11和右側縱梁12之間設置有前端支腿支座20。前端支腿的伸縮油缸穿過前端支腿支座20上的油缸安裝孔2191安裝在前端支腿支座20上。轉向機構支撐板90布置于前端支腿支座20和車架底板12之間,沿左右方向焊接于左側縱梁11和右側縱梁12的底部。轉向支撐50則安裝于轉向支撐安裝板90的底部。轉向機構60支撐在轉向支撐50上。轉向機構支撐板90和前端支腿支座20二者互相獨立,互不干涉。
圖5是現有技術中起重車輛的前端支腿支座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B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如圖5和圖6所示,前端支腿支座20的支撐主梁21包括兩段呈V形布置的左側斜向支撐梁217和右側斜向支撐梁218,左側斜向支撐梁217和右側斜向支撐梁218之間的底部位置設置有伸縮油缸支撐座219。伸縮油缸支撐座219的中部豎直設置有前述油缸安裝孔2191。可見,現有技術的前端支腿支座20的支撐主梁21整體上是V形結構。
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設計人員發現,以上現有技術中轉向支撐的布置方式,對于大噸位起重車輛來說,因車輛較大,布置空間大,布置較為方便。而對于中小噸位的起重車輛而言,轉向機構50的前方設置有前端支腿,后方設置有一橋(參見圖4,附圖標記80為一橋的中心線),上方則是動力系統及駕駛室,布置空間狹小,轉向支撐及轉向機構的布置較為困難。尤其在圖3和圖4所示的現有技術中,轉向支撐安裝板90的設置使位于車架底板12前部的動力系統通風散熱孔70的面積減小,尤其在前端支腿支座20與車架底板12之間的面積非常小,不利于動力系統通風散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起重車輛,其提供一種全新的轉向支撐的布置方式。
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起重車輛,包括:車架,包括左側縱梁和右側縱梁;前端支腿支座,設置于所述車架的車架前段的左側縱梁和右側縱梁上;前端支腿,安裝于所述前端支腿支座上;轉向機構,用于控制所述起重車輛轉向;和,轉向支撐,設置于所述前端支腿支座上,所述轉向機構支撐于所述轉向支撐上。
優選地,所述轉向支撐設置于所述前端支腿支座的底部和/或側部。
優選地,所述轉向機構包括左側轉向控制部和右側轉向控制部,所述左側轉向控制部和所述右側轉向控制部分別設置于所述車架的縱向中分面的左右兩側;所述轉向支撐包括支撐所述左側轉向控制部的左側轉向支撐結構和支撐所述右側轉向控制部的右側轉向支撐結構,所述左側轉向支撐結構和所述右側轉向支撐結構對稱地設置于所述前端支腿的左右兩側。
優選地,所述左側轉向支撐結構包括左側支撐軸,所述左側轉向控制部可轉動地設置于所述左側支撐軸上;所述和右側轉向支撐結構包括右側支撐軸,所述右側轉向控制部可轉動地設置于所述右側支撐軸上。
優選地,所述左側支撐軸和所述右側支撐軸的中心軸線均豎直設置。
優選地,所述前端支腿支座包括支撐主梁,所述支撐主梁沿左右方向設置于所述左側縱梁和所述右側縱梁上,所述前端支腿和所述轉向支撐均安裝于所述支撐主梁上。
優選地,所述支撐主梁為開口向上的弓形支撐梁,所述弓形支撐梁包括水平梁段、左側彎折梁段和右側彎折梁段,所述左側彎折梁段從所述水平梁段的左端向左上方彎折并與所述左側縱梁連接,所述右側彎折梁段從所述水平梁段的右端向右上方彎折并與所述右側縱梁連接。
優選地,所述前端支腿和所述轉向支撐均安裝于所述水平梁段上。
優選地,所述支撐主梁為箱形梁,所述支撐主梁的左端端部包括與所述左側縱梁的側面連接的左側擴口段,所述支撐主梁的右端端部包括與所述右側縱梁的側面連接的右側擴口段。
優選地,所述前端支腿支座還包括連接于所述支撐主梁上以增加所述支撐主梁的強度的至少一個加強筋。
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加強筋包括設置于所述支撐主梁底部的底部加強筋。
優選地,所述支撐主梁為開口向上的弓形支撐梁,所述弓形支撐梁包括水平梁段、左側彎折梁段和右側彎折梁段,所述左側彎折梁段從所述水平梁段的左端向左上方彎折并與所述左側縱梁連接,所述右側彎折梁段從所述水平梁段的右端向右上方彎折并與所述右側縱梁連接,所述至少一個加強筋中至少部分加強筋設置于所述水平梁段與所述左側彎折梁段的連接處和所述水平梁段與所述右側彎折梁段的連接處。
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加強筋分為兩個以上加強筋組,所述兩個以上加強筋組包括位于所述車架的縱向中心面左側的左側加強筋組和位于所述車架的縱向中心面右側的右側加強筋組,所述左側加強筋組和所述右側加強筋組各自包括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八字形分布的兩個加強筋,所述兩個加強筋沿前后方向的距離從所述支撐主梁的中部向端部逐漸增大。
優選地,至少部分所述加強筋與所述轉向支撐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前端支腿包括伸縮油缸;所述支撐主梁的中部設有中心軸線為豎直方向的第一油缸安裝孔;所述前端支腿支座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支撐主梁的底部中間位置的油缸安裝座,所述油缸安裝座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油缸安裝孔同軸設置的第二油缸安裝孔;所述伸縮油缸安裝于所述第一油缸安裝孔和所述第二油缸安裝孔內。
優選地,所述油缸安裝座為箱形結構。
基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起重車輛,其轉向支撐設置于所述前端支腿支座上,提供一種全新的轉向支撐的布置方式。該起重車輛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轉向機構的布置。由于無需設置轉向支撐安裝板等輸助結構,可以為動力系統提供更大的通風散熱空間。由于散熱良好,還利于車輛作業時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優點將會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現有技術中轉向支撐布置于車架側面的起重車輛的轉向支撐布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位于右側的轉向支撐處的A向部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技術中轉向支撐布置于車架底部的起重車輛的一個方向的轉向支撐布置結構示意圖。
圖4是現有技術中轉向支撐布置于車架底部的起重車輛的另一個方向的轉向支撐布置結構示意圖。
圖5是現有技術中起重車輛的前端支腿支座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B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起重車輛中車架前段、前端支腿支座、前端支腿、轉向支撐和轉向機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所示實施例的起重車輛中車架前段與前端支腿支座和轉向支撐的一個方向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7所示實施例的起重車輛中車架前段與前端支腿支座和轉向支撐的另一個方向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7所示實施例的起重車輛中前端支腿支座與轉向支撐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圖7所示實施例的起重車輛中前端支腿支座與轉向支撐的一個方向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12是圖7所示實施例的起重車輛中前端支腿支座與轉向支撐的另一個方向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以下對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際上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數字表達式和數值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同時,應當明白,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所示出的各個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實際的比例關系繪制的。對于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方法和設備可能不作詳細討論,但在適當情況下,所述技術、方法和設備應當被視為授權說明書的一部分。在這里示出和討論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討論。
為了便于描述,在這里可以使用空間相對術語,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來描述如在圖中所示的一個器件或特征與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間位置關系。應當理解的是,空間相對術語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圖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圖中的器件被倒置,則描述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將被定位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下”。因而,示例性術語“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兩種方位。該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轉90度或處于其他方位),并且對這里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作出相應解釋。
在以下描述中,所稱的“前”指的是起重車輛車頭所在的一側;“后”指的是與“前”相對的一側,“左”和“右”指的是面對前方時形成的左右方向,“上”和“下”是指工程車輛正常放置時的上下方向。
圖7至圖1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起重車輛的相關結構。如圖7至圖12所示,該起重車輛包括車架10、前端支腿支座20、前端支腿40、轉向支撐50和轉向機構60。
車架10包括左側縱梁11、右側縱梁12和設置于左側縱梁11和右側縱梁12底部的底板13。在車架10的車架前段,在底板13的前端與左側縱梁11和右側縱梁12之間形成起重車輛的動力系統通風散熱孔70。車架10的車架前段是車架10的一部分,位于車架10的前端,以雙縱梁結構形式為主,主要用于固定及支撐起重車輛的動力系統、散熱系統、轉向機構等。
為保證起重車輛執行前方吊裝作業時的穩定性,除在起重車輛左右兩側布置的支腿外,在車架10的車架前段還會設置一個前端支腿,前端支腿在起重車輛前方起吊重物時起輔助支撐作用。前端支腿一般包括伸縮油缸和設置在伸縮油缸底部的支腳。由于前端支腿往往是起重車輛的第五個支腿,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前端支腿也稱第五支腿。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前端支腿40主要包括伸縮油缸41。伸縮油缸41安裝于前端支腿支座20上。
前端支腿支座20用于安裝前端支腿40。本實施例中前端支腿支座20設置于車架10的車架前段的左側縱梁11和右側縱梁12上。
轉向機構60用于控制起重車輛轉向。轉向機構60將控制起重車輛轉向的力傳動至輪胎上,通過輪胎實現轉向功能。
轉向支撐50將轉向機構60與車架10連接為一體,是實現固定安裝轉向機構60的支架。本實施例中轉向支撐50設置于前端支腿支座20上并支撐轉向機構60。
如圖7至圖12所示,本實施例中轉向支撐50設置于前端支腿支座20的底部。在其它未示出的實施例中,只要適當設置轉向支撐的結構,轉向支撐也可以設置于前端支腿支座20的側部。
起重車輛的轉向機構60包括左側轉向控制部和右側轉向控制部,左側轉向控制部和右側轉向控制部分別設置于車架10的縱向中分面的左右兩側。
如圖8至圖12所示,轉向支撐50包括支撐左側轉向控制部的左側轉向支撐結構51和支撐右側轉向控制部的右側轉向支撐結構52,左側轉向支撐結構51和右側轉向支撐結構52對稱地設置于前端支腿40的左右兩側。
本實施例中,左側轉向支撐結構51包括左側支撐軸,左側轉向控制部可轉動地設置于左側支撐軸上。和右側轉向支撐結構52包括右側支撐軸,右側轉向控制部可轉動地設置于右側支撐軸上。并且本實施例優選地,左側支撐軸和右側支撐軸的中心軸線均豎直設置。以上設置能夠利于轉向結構60的布置。
如圖7至圖12所示,前端支腿支座20包括支撐主梁21,支撐主梁21沿左右方向設置于左側縱梁11和右側縱梁12上,前端支腿40和轉向支撐50均安裝于支撐主梁21上。
本實施例中,支撐主梁21為開口向上的弓形支撐梁,弓形支撐梁包括水平梁段211、左側彎折梁段212和右側彎折梁段213。左側彎折梁段212從水平梁段211的左端向左上方彎折并與左側縱梁11連接。右側彎折梁段212從水平梁段21的右端向右上方彎折并與右側縱梁12連接。
本實施例中優選地,前端支腿40和轉向支撐50均安裝于水平梁段211上。弓形支撐梁中水平梁段211相比于現有技術的V形梁具有較長的長度,因此,更利于在前端支腿40的左右兩側布置轉向支撐50。
另外,本實施例中支撐主梁21為箱形梁。箱形梁的左端端部包括與左側縱梁11的側面連接的左側擴口段2121,箱形梁的右端端部包括與右側縱梁12的側面連接的右側擴口段2131。左側擴口段2121和右側擴口段2131的設計使得支撐主梁21與左側縱梁11和右側縱梁12的連接部分更大,利于增強連接強度。
優選地,前端支腿支座20還包括與支撐主梁21連接以增加支撐主梁21的強度的至少一個加強筋23。更優選地,至少一個加強筋23包括設置于支撐主梁21底部的底部加強筋。
本實施例中,共設置四個加強筋,四個加強筋均為底部加強筋。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在支撐主梁21的其它部位設置加強筋。
本實施例中,兩個加強筋23設置于水平梁段21與左側彎折梁段212的連接處,兩個加強筋23設置于水平梁段21與右側彎折梁段213的連接處。
如圖9至圖11所示,本實施例中,四個加強筋23形成位于車架10的縱向中心面左側的左側加強筋組和位于車架10的縱向中心面右側的右側加強筋組。左側加強筋組和右側加強筋組各自包括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八字形分布的兩個加強筋2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八字形分布的兩個加強筋23沿前后方向的距離從支撐主梁21的中部向端部逐漸增大。在其它實施例中,可以在以上四個加強筋的基礎上設置更多個加強筋或加強筋組。
另外優選地,至少部分加強筋23與轉向支撐50固定連接。
各左側加強筋組的兩個加強筋23均與左側轉向支撐結構51固定連接。具體地,左側轉向支撐結構51包括固定連接于支撐主梁21底部的左側軸安裝座和設置于左側軸安裝座下方的前述左側支撐軸,左側加強筋組的兩個加強筋23均與左側軸安裝座固定連接。
各右側加強筋組的兩個加強筋23均與右側轉向支撐結構52固定連接。具體地,右側轉向支撐結構52包括固定連接于支撐主梁21底部的右側軸安裝座和設置于右側軸安裝座下方的前述右側支撐軸,右側加強筋組的兩個加強筋23均與右側軸安裝座固定連接。
參考圖10。支撐主梁21的中部設有中心軸線為豎直方向的第一油缸安裝孔2111。前端支腿支座20還包括設置于支撐主梁21的底部中間位置的油缸安裝座22。油缸安裝座22上設置有與第一油缸安裝孔2111同軸設置的第二油缸安裝孔221。本實施例中,油缸安裝座22為箱形結構。前端支腿40的伸縮油缸41安裝于第一油缸安裝孔2111和第二油缸安裝孔221內。
根據前述內容可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以下技術效果至少之一:
將前端支腿支座與轉向支撐設計為整體結構,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轉向支撐的布置方式,充分利用了設計空間。
在有限的空間內增大動力系統通風散熱孔,利于提高起重車輛作業時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前端支腿支座的支撐主梁設計為弓形支撐梁。弓形支撐梁有一定長度的水平梁段,便于作為轉向支撐安裝及轉向機構的布置,能簡單有效的縮小設計空間。
前端支腿支座的支撐主梁為箱形梁,油缸安裝座為箱形結構,前端支腿支座的各部件均可由板材折彎或焊接而成,在保證前端支腿支座性能的前提下制作工藝簡單方便。
適于具有斷開式車橋的起重車輛的機械轉向機構的布置。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