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左縱梁。
背景技術:
發動機艙布置一般較緊湊,如發生正碰或者偏置碰,前縱梁變形受限于防撞橫梁后端到發動機最前端的距離,縱梁的變形模式有時不是很理想,不能充分的壓潰吸能,加速度曲線峰值偏高,發生碰撞時對乘員傷害較大,為降低對乘員傷害,需要對車身的前縱梁進行優化設計,以此來增加前縱梁的吸能,從而降低乘員的傷害。而且,汽車左縱梁除了有懸置安裝點等硬點外,一般還布置有蓄電池支架,而蓄電池支架布置的不合理以及右縱梁變形模式控制不合理,容易使車體在偏置碰撞中由于蓄電池的入侵導致較大的侵入量,增加對乘員的損傷,同時,由于有懸置安裝點的存在,在碰撞中較難控制縱梁的變形。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左縱梁,其在正面碰撞中能充分壓潰吸能,且變形模式理想。
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左縱梁,包括內板和與內板連接并共同形成空腔結構的外板,內板的前段沿縱向設置有至少一條內板壓潰筋,外板的前段與內板壓潰筋對應位置設置有外板壓潰筋,內板壓潰筋由內板上設置的內板凸起槽形成,外板壓潰筋由外板上設置的外板凸起槽形成,內板凸起槽和外板凸起槽的凸起方向相反。
進一步,內板壓潰筋設置兩條,外板壓潰筋對應設置兩條,形成內板壓潰筋的內板凸起槽為內板向汽車車身外側凸起,形成外板壓潰筋的外板凸起槽為外板向汽車車身內側凸起。
進一步,內板凸起槽的凸起深度相等。
進一步,內板在位于所述內板壓潰筋后方還設置有用于引導折彎的第一折彎誘導筋。
進一步,外板上對應所述第一折彎誘導筋設置有折彎誘導結構,折彎誘導結構的凸起方向與第一折彎誘導筋的凸起方向均為向汽車車身外側,且折彎誘導結構的凸起弧度大于第一折彎誘導筋。
進一步,內板靠近發動機左懸置下方位置設置有用于引導折彎的第二折彎誘導筋。
進一步,第二折彎誘導筋同樣由內板向汽車車身外側凸起的凸起槽形成,且第二折彎誘導筋的槽深度和凸起弧度均大于內板壓潰筋和第一折彎誘導筋。
進一步,折彎誘導結構在縱向上與第一折彎誘導筋錯位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左縱梁,在內板和外板的前段對應位置設置至少一條壓潰筋,且壓潰筋的凸起方向相反,在正面碰撞中能充分壓潰吸能,在縱梁前段即可吸收大量的碰撞能量,使得縱梁不易產生向乘員艙的折彎變形,因而可以減小碰撞時乘員艙的變形量,保護車內乘員的安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中的內板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中的外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中的內板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中的外板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汽車左縱梁,包括內板1和與內板1連接并共同形成空腔結構的外板2,內板1的前段沿縱向設置有至少一條內板壓潰筋,外板2的前段與內板壓潰筋對應位置設置有外板壓潰筋,內板壓潰筋由內板1上設置的內板凸起槽形成,外板壓潰筋由外板2上設置的外板凸起槽形成,內板凸起槽和外板凸起槽的凸起方向相反;在內板1和外板2前段的對應位置設置壓潰筋,在偏置碰或者正面碰撞中使縱梁在這一部分壓潰,可吸收大量的碰撞能量,使得縱梁不易產生向乘員艙的折彎變形。
本實施例中,內板壓潰筋設置兩條,如圖所示,為第一內板壓潰筋1-1和第二內板壓潰筋1-2,外板壓潰筋對應設置兩條,如圖所示,為第一外板壓潰筋2-1和第二外板壓潰筋2-2,形成內板壓潰筋的內板凸起槽為內板1向汽車車身外側凸起,形成外板壓潰筋的外板凸起槽為外板2向汽車車身內側凸起;使得左縱梁在前段有較好的壓潰變形;其中,車身內側是指向車身縱向中心線的方向,車身外側是指遠離車身中心中心線的方向。
本實施例中,內板凸起槽的凸起深度相等。
本實施例中,內板1在位于所述內板壓潰筋后方還設置有用于引導折彎的第一折彎誘導筋1-3;外板2上對應所述第一折彎誘導筋1-3設置有折彎誘導結構2-3,折彎誘導結構2-3的凸起方向與第一折彎誘導筋1-3的凸起方向均為向汽車車身外側,且折彎誘導結構2-3的凸起弧度大于第一折彎誘導筋1-3;第一折彎誘導筋1-3和折彎誘導結構2-3共同作用,用于使內板1和外板2在壓潰變形到誘導位置后進行折彎,另外,折彎誘導結構2-3在縱向上與第一折彎誘導筋1-3錯位設置,在縱向上的錯位距離為25mm。
本實施例中,內板1靠近發動機左懸置下方位置設置有用于引導折彎的第二折彎誘導筋1-4;第二折彎誘導筋1-4同樣由內板1向汽車車身外側凸起的凸起槽形成,且第二折彎誘導筋1-4的槽深度和凸起弧度均大于內板壓潰筋和第一折彎誘導筋1-3。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