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折疊車,尤其是一種能夠很好地維持折疊車折疊狀態以及展開狀態的二輪折疊車。
背景技術:
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交通擁堵尤其是早晚高峰時的擁堵越來越嚴重,汽車帶來的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自行車 ( 包括電動自行車 ) 以其環保、經濟、行駛靈活的特點逐漸成為人們短距離交通的首選;為了出行攜帶方便,折疊自行車越來越得到更多人士偏愛。
折疊自行車,其主體結構采用折疊結構,使用時,主體折疊結構處于展開狀態,收納運輸時,主體折疊結構則處于折疊狀態。
申請號為CN201410485656.7的在先申請公開了一種翻座箱式折疊電動車,但在自行車處于展開使用狀態時,由于騎行過程中,總會或多或少地碰觸到障礙物,此時前后輪之間會發生收縮,影響行車安全性;另一方面,處于折疊搬運過程時,由于自行車的前后輪可能會鉤扯到其它物件,從而使得自行車會自行展開,影響搬運的便攜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具有狀態穩定機構的二輪折疊車,其不僅能夠很好地維持折疊車的折疊/展開狀態,還便于使用者進行折疊/展開操作。
本實用新型將采取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狀態穩定機構的二輪折疊車,包括前輪、后輪、前輪立柱、座椅以及后叉,前輪立柱通過前叉與前輪連接,后輪通過后叉與前輪立柱可折疊連接,所述后叉與前輪立柱之間配裝有提拉式狀態穩定機構,該提拉式狀態穩定機構包括第一桿件、第二桿件、提手以及連接桿,第一桿件通過移動副與第二桿件連接,且第一桿件與后叉鉸接,同時第一桿件上設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靠近后叉設置,而第二限位部靠近前輪立柱設置;第二桿件通過連接桿與前輪立柱連接支架可折疊連接,提手通過定位軸與第二桿件定位連接,當后輪與前輪之間處于展開狀態時,第二桿件面向第一桿件移動,直至提手能夠與第一限位部卡接,防止第二桿件與第一桿件發生相對移動,此時第一桿件、第二桿件以及連接桿的軸線處于同一直線;當后輪與前輪之間處于折疊狀態時,第二桿件背向第一桿件移動,直至提手能夠與第二限位部卡接,防止第二桿件與第一桿件發生相對移動,此時第二桿件與連接桿不再處于同一直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桿件為外套桿,第二桿件為能夠沿著外套桿內腔伸縮的內伸縮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前輪立柱上固定安裝有前輪立柱連接支架,該前輪立柱連接支架通過前撐架與座椅連接,同時前輪立柱連接支架通過后叉與后輪連接,而座椅與后叉之間通過后撐架連接,前輪立柱連接支架、前撐架、后撐架以及后叉構成封閉四連桿機構,且前輪立柱連接支架、前撐架、后撐架以及后叉相互間的連接位點均為鉸接位點。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伸縮桿的端部通過定位軸與提手連接,且連接桿通過該定位軸與伸縮桿定位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均為設置于外套桿外壁的塊體,分別對應為第一限位塊、第二限位塊;當后輪與前輪之間處于展開狀態時,提手提拉部位的內側與第一限位塊卡接;當后輪與前輪之間處于折疊狀態時,提手提拉部位的外側與第二限位塊頂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提拉式狀態穩定機構的定位軸上還設有扭簧,扭簧的兩個自由端分別扣住連接桿和提手,防止車體顛簸時提手脫離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
根據以上的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在后叉和前輪立柱之間配裝提拉式狀態穩定機構,一方面可以很好地維持折疊車的折疊/展開狀態,另一方面,還便于使用者進行折疊/展開操作;
2、本實用新型在前輪、后輪、前輪立柱、座椅之間配裝的主體結構為封閉四連桿機構,一方面可以保證折疊車的結構緊湊性,較小折疊車體積,另一方面,還可以很好地維持結構穩固性以及改善折疊操作的便利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折疊提手的折疊車的結構示意圖(展開狀態);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折疊提手的折疊車的結構示意圖(折疊狀態);
圖中:前輪立柱連接支架11;前撐架12;后叉13;后撐架14;前輪立柱15;安裝座16;連接桿21;外套桿22;第一限位塊23;第二限位塊24;提手25;內伸縮桿2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技術方案的實施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有狀態穩定機構的二輪折疊車,包括前輪、后輪、前輪立柱、座椅以及主體撐架機構、提拉式狀態穩定機構;其中:
主體撐架機構為一折疊機構,包括:前輪立柱連接支架11、前撐架12、后叉13、后撐架14;該前輪立柱連接支架通過前撐架與座椅連接,同時前輪立柱連接支架通過后叉與后輪連接,而座椅與后叉之間通過后撐架連接,前輪立柱連接支架、前撐架、后撐架以及后叉構成封閉四連桿機構,且前輪立柱連接支架、前撐架、后撐架以及后叉相互間的連接位點均為鉸接位點。
提拉式狀態穩定機構,包括連接桿21、外套桿22、第一限位塊23、第二限位塊24、提手25、內伸縮桿26;內伸縮桿能夠沿著外套桿的內腔伸縮。通過產品結構分析,提拉式狀態穩定機構主要用于穩固后叉與前輪立柱之間的位置狀態,因此,所述的外套桿與后叉鉸接,且外套桿的外壁設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且第一限位部靠近后叉設置,而第二限位部靠近前輪立柱設置;內伸縮桿通過連接桿與前輪立柱連接支架可折疊連接,提手通過定位軸與內伸縮桿定位連接,當后輪與前輪之間處于展開狀態時,內伸縮桿回縮至外套桿的內腔直至提手能夠與第一限位部卡接,防止內伸縮桿從外套桿中伸出,此時外套桿、內伸縮桿以及連接桿的軸線處于同一直線;當后輪與前輪之間處于折疊狀態時,內伸縮桿伸出外套桿的內腔直至提手能夠與第二限位部卡接,防止內伸縮桿回縮,此時內伸縮桿與連接桿不再處于同一直線。
所述內伸縮桿的端部通過定位軸與提手連接,且連接桿通過該定位軸與伸縮桿定位連接。
所述的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均為設置于外套桿外壁的塊體,分別對應為第一限位塊、第二限位塊;當后輪與前輪之間處于展開狀態時,提手提拉部位的內側與第一限位塊卡接;當后輪與前輪之間處于折疊狀態時,提手提拉部位的外側與第二限位塊頂緊。
當然,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提拉式狀態穩定機構中,并不一定要采用外套桿、內伸縮桿這樣的移動配合結構,事實上,還可以采用其他的兩者之間具有移動副的結構形式,比如,包括兩根桿件,分別為桿件a、桿件b,桿件a、桿件b之間通過滑塊連接,從而能夠實現兩者之間的相對移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狀態穩定機構的定位軸上還設有扭簧,扭簧的兩個自由端分別扣住連接桿和提手,防止車體顛簸時提手脫離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
本實用新型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技術手段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