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自行車領域,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兩輪或多輪的自行車陀螺傳動結構及安裝有該結構的自行車。
背景技術:
傳統的自行車采用曲柄結構及鏈條的方式進行傳動,人們進行騎行時往往為單腳用力,通過腳蹬的作用使得曲柄結構轉動帶動鏈條使得驅動輪(一般為后輪)轉動,不僅費時費力且傳動效率較低。如果想要提高驅動輪的轉動,一般需要提高曲柄的轉速或者提高曲柄傳動機構的輪齒配合比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綠色出行的需求較為強烈。傳統的自行車結構并不能滿足新生人群的使用需求和審美要求,而現有自行車產品中并沒有一種在滿足實用性的同時提高使用樂趣的自行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陀螺傳動結構及安裝有該結構的自行車,其能夠通過新的傳動結構帶動自行車驅動輪高速轉動,且可以在使用時單腳用力或雙腳同時用力,結構穩定、傳動效率高。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中所述的自行車陀螺傳動結構,包括連桿、從動傳動齒、主動傳動齒、傳動帶,其中連桿通過傳動帶與主動傳動齒連接,主動傳動齒通過回復機構繞自行車的輪軸轉動,主動傳動齒與從動傳動齒通過卡齒單向傳動且從動傳動齒固定于輪軸的花鼓上。
進一步地講,本發明中所述的主動傳動齒的一側連接有輪軸間隙配合的撥動塊,撥動塊的一側設有撥動齒,撥動齒的下方設有轉換控制線、回復彈簧。
進一步地講,本發明中所述的回復機構包括鋼絲繩、卷簧,卷簧帶動鋼絲繩與主動齒連接。
進一步地講,本發明中所述的連桿包括前桿體、后桿體,前桿體和后桿體均與鉸接件固定連接。
本發明中所述的自行車,至少包括車架、驅動輪,驅動輪通過帶有花鼓的輪軸安裝于車架上,所述車架的兩側設有自行車陀螺傳動結構,所述自行車陀螺傳動結構包括連桿、從動傳動齒、主動傳動齒、傳動帶,其中所述連桿鉸接于車架上,在連桿的首端設有腳蹬,連桿的末端通過傳動帶與主動傳動齒連接,主動傳動齒通過回復機構繞輪軸轉動且主動傳動齒與從動傳動齒通過卡齒單向傳動,所述從動傳動齒固定于花鼓上。
進一步地講,本發明中所述的主動傳動齒的一側連接有輪軸間隙配合的撥動塊,撥動塊的一側設有撥動齒,撥動齒的下方設有轉換控制線、回復彈簧。
進一步地講,本發明中所述的回復機構包括鋼絲繩、卷簧,卷簧固定在車架上并且卷簧通過帶動鋼絲繩與主動齒連接。
進一步地講,本發明中所述的連桿包括前桿體、后桿體,前桿體和后桿體均與鉸接件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講,本發明中所述的車架內設有可存儲與取出的打氣筒。
進一步地講,本發明中所述的車架上設有操縱手柄,操縱手柄通過轉換控制線與撥動齒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傳動形式,通過杠桿原理帶動傳動帶使得主動傳動齒高速轉動,從而帶動與行走輪連接的從動傳動齒轉動,在提高自行車運動速度的前提下實現節省體力的目的。
2、本發明通過采用向下壓動前桿體的方式為自行車提供動力,改變了傳統的驅動方式,具有結構新奇、性能比高的特點。
3、本發明可以使得騎行者雙腳同時用力或者單腳交替用力的方式進行騎行,可以使得騎行者節省較多的體力,且保持自行車處于較高的運行速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腳蹬;2、前桿體;3、鉸接件;4、后桿體;5、輪軸;6、從動傳動齒;7、主動傳動齒;8、傳動帶;9、鋼絲繩;10、卷簧;11、連桿;12、撥動塊;13、撥動齒;14、轉換控制線;15、回復彈簧;16、花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申請所述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地描述說明。
實施例1:一種自行車陀螺傳動結構,包括連桿11、從動傳動齒6、主動傳動齒7、傳動帶8,其中連桿11通過傳動帶8與主動傳動齒7連接,主動傳動齒7通過回復機構繞自行車的輪軸5轉動,主動傳動齒7與從動傳動齒6通過卡齒單向傳動且從動傳動齒6固定于輪軸5的花鼓16上。
實施例2:一種自行車陀螺傳動結構,所述主動傳動齒7的一側連接有輪軸5間隙配合的撥動塊12,撥動塊12的一側設有撥動齒13,撥動齒13的下方設有轉換控制線14、回復彈簧15。所述回復機構包括鋼絲繩9、卷簧10,卷簧10帶動鋼絲繩9與主動齒7連接。所述連桿11包括前桿體2、后桿體4,前桿體2和后桿體4均與鉸接件3固定連接。其余部分的結構與實施例1中所述的結構相同。
實施例3:一種自行車,至少包括車架、驅動輪,驅動輪通過帶有花鼓16的輪軸5安裝于車架上,所述車架的兩側設有自行車陀螺傳動結構,所述自行車陀螺傳動結構包括連桿11、從動傳動齒6、主動傳動齒7、傳動帶8,其中所述連桿11鉸接于車架上,在連桿11的首端設有腳蹬1,連桿11的末端通過傳動帶8與主動傳動齒7連接,主動傳動齒7通過回復機構繞輪軸5轉動且主動傳動齒7與從動傳動齒6通過卡齒單向傳動,所述從動傳動齒6固定于花鼓16上。
實施例4:一種自行車,其中所述主動傳動齒7的一側連接有輪軸5間隙配合的撥動塊12,撥動塊12的一側設有撥動齒13,撥動齒13的下方設有轉換控制線14、回復彈簧15。所述回復機構包括鋼絲繩9、卷簧10,卷簧10固定在車架上并且卷簧10通過帶動鋼絲繩9與主動齒7連接。所述連桿11包括前桿體2、后桿體4,前桿體2和后桿體4均與鉸接件3固定連接。所述車架內設有可存儲與取出的打氣筒。所述車架上設有操縱手柄,操縱手柄通過轉換控制線14與撥動齒13連接。本實施例中未述及的部分與實施例3中所述的自行車結構相同。
鑒于上述實施例,本發明在使用時,其工作過程及步驟如下:
本發明中所述的自行車陀螺傳動結構對稱設置在車架的兩側,騎行者通過同時下壓腳蹬1或者間隔單個下壓腳蹬1實現通過該自行車陀螺傳動結構驅動自行車向前運動。說明書附圖1所示的結構為位于車架一側的自行車陀螺傳動結構。
騎行者通過下壓腳蹬1來實現帶動連桿11的向下運動,由于連桿11通過鉸接件3鉸接于車架上,因此連桿11首端的向下運動帶動尾端的向上運動。在連桿11的尾端設有傳動帶8,傳動帶8的另一端繞于主動傳動齒7的一側。在連桿11的尾端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必然帶動傳動帶8向上運動,繞于主動傳動齒7上的傳動帶8會帶動主動傳動齒7轉動。主動傳動齒7與輪軸5之間采用間隙配合的方式,因此主動傳動齒7繞輪軸5的轉動必然會帶動與之通過卡齒結構配合的從動傳動齒6轉動。
在本發明中,從動傳動齒6固定于輪軸5上的花鼓16一側,因此從動傳動齒6的轉動必然帶動花鼓16的轉動,驅動輪隨花鼓16的轉動而轉動,從而使得本發明中所述的自行車向前行駛。
當騎行者下壓腳蹬1至下方的極限位置處后,即腳蹬1下降的距離小于等于傳動帶8的長度時,松開腳蹬1,主動傳動齒7會在回復機構的作用下向與傳動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由于主動傳動齒7與從動傳動齒6之間采用的是單向傳動齒配合的結構,因此主動傳動齒7的弧形面與從動傳動齒6接觸而非卡齒部位接觸,使得主動傳動齒7逆向轉動而不帶動從動傳動齒6轉動。
本發明中所述的回復機構可設置在主動傳動齒7的內部,也可以設置在外部。當設置在外部時,本發明選用卷簧10通過鋼絲繩9拉動主動傳動齒7的形式。主動傳動齒7轉動時,將鋼絲繩9拉出并纏繞在主動傳動齒7一側的凹槽內,松開腳蹬1后,在卷簧10的作用下將鋼絲繩9收回,鋼絲繩9帶動主動傳動齒7逆向轉動,從而使得傳動帶8卷回主動傳動齒7的一側。
在一些情況下,需要使得本發明中所述的自行車陀螺傳動結構與驅動輪的驅動結構即與從動傳動齒6之間脫離。考慮到上述情況,本發明采用了與主動傳動齒7連接為一體的撥動塊12的結構,通過撥動齒13在轉換控制線14的作用下帶動撥動塊12向與從動傳動齒6相反的一側運動,使得主動傳動齒7與從動傳動齒6脫離。
通過車架上的操縱手柄松開轉換控制線14之后,在回復彈簧15的作用下使得撥動塊12復位,從而也就使得主動傳動齒7復位至驅動從動傳動齒6運動的位置。
為了保證本發明中所述自行車的行駛,在車架內安裝有可取出與存放打氣筒的結構,便于隨車攜帶打氣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