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尤其用于機動車的一種裝配支架結構系列以及一種用于固定冷卻器模塊的裝配支架和一種用于制造裝配支架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由文件de102006009902a1和ep1829768b1已知的是,裝配支架以組件形式制造成裝配支架結構系列,根據該裝配支架結構系列,充當上橫梁的上部件的不同變體方案與唯一的下部件相組合。按照機動車類型,上部件的合適的變體方案應與下部件組合且拼接,以便于獲得合適的裝配支架。
由文件de102009056508a1已知一種冷卻模塊和用于保持冷卻模塊的冷卻部件和框架部件的適配器對,其應使得帶有內燃機驅動部的機動車到不帶有內燃機的驅動部的改裝成為可能。在該冷卻模塊的情形中,冷卻或框架部件被無間隙地固定在適配器對之前或之后且在適配器對的兩個可側面布置在冷卻器模塊處的適配器元件之間留有自由空間。未詳細描述的、被稱作冷凝器框架的元件可在該冷卻模塊的情形中被看作裝配支架。
由de102004043354b4已知一種冷卻器元件在裝配支架處的布置,其通過使用作為單獨元件布置在裝配支架與冷卻器元件之間的中間支架應簡化裝配支架和冷卻器元件的裝配和拆卸。中間支架相應地具有用于形狀配合地容納可彈性變形的襯套的固定孔眼以及至少一個與裝配支架可解地相連接的保持銷(haltefinger)。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基于的目的是,使得一種裝配支架結構系列以及一種用于固定冷卻器模塊的裝配支架和一種用于制造裝配支架的方法可供使用,借助于其提高裝配支架鑒于冷卻器模塊的布置的變化性。尤其地應實現一種簡單且成本適宜的將裝配支架用于不同冷卻器模塊的可行性方案。
該目的的解決方案根據本發明利用獨立權利要求的特征實現。本發明的另外的實際的實施形式和優點與從屬權利要求相結合地來描述。
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用于冷卻器模塊在機動車的前車中的固定。在此,裝配支架包括帶有上橫梁、兩個側面的垂直支架和下橫梁的框架,其中,在該框架處構造有用于支承冷卻器模塊的至少一個上部支承區域和至少一個下部支承區域。此外,在裝配支架處在上部支承區域中且/或在下部支承區域中布置或構造有用于建立在裝配支架與冷卻器模塊之間的連接的適配器元件,其使得冷卻器模塊在相對裝配支架的不同相對位置中的固定成為可能。上述的至少一個上部支承區域尤其處在框架的垂直支架的區域中。上述的下部支承區域尤其處在框架的下橫梁的區域中。在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的意義中,支承不僅被理解為直接的支承,在其中冷卻器模塊的元件、尤其連接銷接合到框架的元件中且因此被框架本身容納。然而還應包括間接的支承,在其中冷卻器模塊的元件、尤其連接銷被插入到連接元件、尤其布置在支承件殼體中的支承件元件中,其中,支承件殼體作為中間元件與裝配支架的框架相連接。在本發明的意義中的適配器元件當前不僅被理解為整體地構造或布置在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的裝配支架中的元件而且被理解為這樣的在不同的配置中可供使用的且可與裝配支架的框架相連接且由于其外形使得在冷卻器模塊與裝配支架之間的可變的相對位置成為可能的適配器元件。不同的相對位置當前尤其意味著冷卻器模塊相對裝配支架在縱向上在其相對位置中的不同相對位置。這些相對位置對于不同厚度(在車輛縱向上延伸)的冷卻器模塊而言可尤其如此來選擇,即,所有冷卻器模塊的背側在車輛縱向(x方向)上相對裝配支架占據相同的定向。本發明在以下背景的前提下實現,即目前對于不同車輛和不同車輛裝備而言存在不同尺寸的裝配支架,其與部分相同且部分在其規格上(尤其由于在其厚度上的不同數量的冷卻器層)不同的冷卻器模塊相組合。借助于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可以如下方式降低所需要的裝配支架的數量,即,使得裝配支架對于不同冷卻器模塊而言的可用性成為可能。
在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的一種實際的實施形式中設置有單獨制造成適配器元件的元件,其形狀配合地、力配合地且/或材料配合地與裝配支架相連接。就此而言尤其地參照如下可行性方案,即,適配器元件由未增強的塑料、由纖維增強的塑料或由金屬材料制成,其在以注塑工藝制造裝配支架之前被放入到裝配支架的注塑模具中且被塑料擠壓包封,以便于變成塑料注塑件的整體的組成部分。此外參照如下可行性方案,即,單獨制造如以上所描繪地那樣制成的適配器元件和裝配支架且緊接著通過夾子、通過旋緊、通過鉚接或以其它合適的方式彼此牢固地連接。優選的是,適配器元件在其大小上被限制到上部支承區域和/或下部支承區域上,尤其適配器元件是單獨制成的元件,因為在該情況中裝配支架的框架通過可能用于布置適配器元件而設置的截段僅略微或甚至不顯著地在其彎曲剛度上被削弱。
在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的另一實際的實施形式中,作為用于使得在裝配支架與冷卻器模塊之間的不同相對位置成為可能的適配器元件設置有帶有不同長度的冷卻器支承件,其可與裝配支架相連接。就此而言尤其參照充當適配器元件的帶有布置在冷卻器支承件殼體內的冷卻器支承件元件的冷卻器支承件殼體。利用這樣的冷卻器支承件殼體可尤其在上部支承區域中快速且成本適宜地建立在冷卻器模塊與裝配支架之間的連接。
在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的另一實際的實施形式中,作為用于不同布置的適配器元件設置有帶有至少兩個支承件容納開口的冷卻器支承件和/或帶有不同支承件容納開口布置的不同的冷卻器支承件,其可與裝配支架相連接。所提及的支承件容納開口應尤其適合用于容納由冷卻器模塊的殼體在側面或向上或向下伸出的支架螺栓。關于帶有至少兩個支承件容納開口的冷卻器支承件尤其參照長延伸的下部支承區域,在冷卻器模塊利用裝配支架裝配的情形中冷卻器模塊的連接螺栓通常首先被插入到該下部支承區域中。這樣的冷卻器支承件可在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的一種優選的實施形式中優選具有兩個或多個用于將連接螺栓容納在不同位置中、尤其在縱向上不同的位置中的開口。關于帶有不同支承件容納開口布置的冷卻器支承件尤其地參照帶有用于容納支承件殼體的彈性彎曲地構造的卡鎖鼻的開口的上部支承區域,尤其地用于構造在支承件殼體與裝配支架的夾子連接。這樣的支承件殼體作為適配器元件可具有長延伸的形狀,其使得如下成為可能,即,被固定在支承件殼體內的元件布置在不同位置中,尤其在關于機動車的縱向的不同的位置中。
此時接合支承區域或者冷卻器支承件尤其將“長形”理解為這樣的具有至少50mm長度的支承區域或者冷卻器支承件。在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的另一實際的實施形式中,充當適配器元件的冷卻器支承件在上部支承區域中且/或在下部支承區域中具有至少50mm的長度。優選地,適配器元件的長度為至少60mm且特別優選地至少70mm。支承區域的長度優選為大于冷卻器層的厚度的2倍且優選地處在冷卻器層的3倍與6倍厚度之間的范圍中。冷卻器層的厚度例如可以為15-40mm、尤其地20-30mm。利用此類適配器元件可在相同的支承件元件內實現兩種或多種支承件容納開口布置,不取決于這些支承件容納開口布置是否同時實現在所有元件處或在制造充當適配器元件的冷卻器支承件的情形中是否確定由一個或多個支承件容納開口布置的選擇。
在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的另一實際的實施形式中,為了容納充當適配器的冷卻器支承件構造有至少一個在裝配支架的框架的下橫梁中的凹槽。凹槽此時尤其被理解為在裝配支架的框架中的材料凹口。然而還應將這樣的區域視作凹槽,該區域通過在豎向上延伸的壁被限制且適合用于布置由彈性材料構成的冷卻器支承件,其中,冷卻器支承件尤其應通過重力和/或由凹槽的側邊界壁施加到冷卻器支承件上的夾緊力固定在其位置中。如上所述的凹槽尤其當其具有至少50mm的長度時在另一實際的實施形式中具有至少一個收縮部。該收縮部尤其被理解為逐漸變細。該收縮部優選地布置成,使得其以如下方式引起對作用到冷卻器支承件上的縱向力的經改善的容納,即,冷卻器支承件由于該收縮部可相對凹槽的互補構造的壁至少部分支撐。
當至少一個適配器元件在車輛豎向上且在車輛橫向上觀察至少部分相對裝配支架的垂直支架重疊地布置時,得出適配器元件在裝配支架內的整體的布置,其尤其地關于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的必要的位置需求是有利的。尤其地,對于將生產由現有技術已知的裝配支架轉換成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而言不需要額外的結構空間。
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的一些變體方案不僅在冷卻器支承件和/或冷卻器模塊相對裝配支架的相對布置處可被辨認出,而且(獨立于另外的元件)僅在裝配支架的外形處可被辨認出。對于這樣的裝配支架而言,因此還獨立地申請專利保護。根據本發明的用于固定冷卻器模塊的裝配支架包括帶有上橫梁、兩個側面的垂直支架和下橫梁的框架,其中,在該框架處構造有至少一個用于支承冷卻器模塊的上部支承區域和至少一個用于支承冷卻器模塊的下部支承區域。在此,至少一個上部支承區域和/或至少一個下部支承區域在框架中構造成框架的可更換的適配器元件。因此對于尤其在垂直支架的區域中具有構造成單獨元件的適配器元件的裝配支架而言也力求保護。其中還應理解這樣的適配器元件,其設置用于建立與帶有集成的支承件元件的支承件殼體形式的支承件元件的夾子連接。本發明尤其為了裝配支架而被實現,在其中第一上部支承區域和第二上部支承區域布置或構造在垂直支架中且/或第一下部支承區域和第二下部支承區域構造在下橫梁中。在這些裝配支架的情形中,冷卻器模塊通常以如下方式被裝配,即,首先兩個下部的連接螺栓被推入到下部的冷卻器支承件的凹口中,其被定位在裝配支架的下橫梁中。緊接著,兩個帶有被插到在側面從冷卻器模塊伸出的連接螺栓上的集成的支承件元件的支承件殼體借助于夾子連接被固定在裝配支架中。
在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的另一實際的實施形式中(對其而言獨立于上述實施形式被要求保護),上橫梁制造成單獨元件且構成框架的第一部分,其中,垂直支架以及下橫梁構成框架的第二部分。在該實施形式的情形中,第二部分與第一部分在車輛縱向上觀察在至少兩個不同的相對位置中可連接地且/或相對于第一部分在縱向上可移動地布置。該實施形式和上述實施形式基于共同的發明思想,即,在縱向上借助于適配器可變地設計冷卻器模塊在裝配支架內的相對布置,尤其地鑒于在裝配支架與冷卻器模塊之間的相對位置。在縱向上可變的可布置性或者可調節性就此而言也可被視作是關于冷卻器模塊在縱向上的布置的適配器解決方案。為了避免復雜的權利要求結構,對于帶有上述特征的裝配支架而言制定了并列的權利要求。在第二部分與第一部分之間的可變的可布置性可尤其由此來實現,即,在第一部分處且/或在第二部分中構造有在車輛豎向上延伸的銷和對應的開口,其在不同相對位置中彼此對齊且額外地構造成在不同態勢中的用于鉚接或螺旋連接的開口。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制造帶有框架的的用于固定冷卻器模塊的裝配支架的方法,所述框架包括上橫梁、兩個側面聯接到橫梁處的側面垂直支架和下橫梁,其中,在框架處構造有至少一個用于支承冷卻器模塊的上部支承區域和至少一個用于間接支承或直接支承冷卻器模塊的下部支承區域,且其中,該制造以塑料注塑工藝利用成形模具實現。按照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在至少一個上部支承區域的區域中設置有帶有至少兩個模具嵌件的可換式模具嵌件的使用,其中,通過選擇適配的模具嵌件利用相同的成形模具可在其它方面相同的裝配支架處制造不同的上部支承區域。根據本發明的方法所具有的優點是,即,借助于僅一個塑料注塑模具可制造不同的裝配支架配置,其僅通過適配器元件在上部支承區域中的不同構造來區別。
附圖說明
接下來接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另外的實際的實施形式和優點。其中:
圖1以由斜前方的視圖顯示了帶有裝配支架和被插入到裝配支架中的冷卻器模塊的機動車的前車的圖示,
圖2a)-c)顯示了按照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的第一種實施形式的在圖1中以ii標明的區域中的不同的冷卻器支承件布置,
圖3a)-c)以由上方的透視圖(左側圖示)中和以由下方的透視圖(右側圖示)中的在圖2a)-c)中以iii標明的區域的詳細圖示,
圖4a)-c)顯示了在圖2中所顯示的上部的冷卻器支承件殼體的放大的圖示,
圖5顯示了帶有用于在殼體內的支承件元件的不同的布置可行性方案的冷卻器支承件殼體的另一實施形式,
圖6顯示了帶有多個支承件容納開口的下部的冷卻器支承件的一種備選的實施形式,
圖7顯示了帶有可變的適配器元件的兩種另外的實施形式的示意性圖示的裝配支架,
圖8顯示了在裝配支架內帶有可變的適配器元件的裝配支架的另一種實施形式,
圖9a),b)以由前方的視圖(圖9a)中和以由斜后方的視圖(圖9b)中顯示了帶有被插入的適配器元件的在圖8中示出的裝配支架的詳細圖示,且
圖10顯示了帶有單獨的上部件和單獨的下部件的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的另一實施形式,其在縱向上可彼此變化地布置。
具體實施方式
圖1顯示了帶有裝配支架12的機動車10的前車,該裝配支架設計成帶有上橫梁14、兩個側面的垂直支架16和下橫梁18的框架。裝配支架12用于容納和固定在圖1中單獨示出的冷卻器模塊20。冷卻器模塊20在上部區域中具有兩個側面伸出的連接銷22且在下部區域中具有向下伸出的連接銷24,其中,側面伸出的連接銷22設置用于與在上部支承區域50中的裝配支架12相連接且向下伸出的連接銷24設置用于與在下部支承區域52中的裝配支架相連接。
圖2以放大的圖示顯示了在行駛方向上觀察在左側的垂直支架16的在圖1中以ii標明的區域。未示出的帶有右側垂直支架16的相對的側類似地設計。可辨認出,在變體方案a),b)和c)中在垂直支架16中在上部支承區域50中上部冷卻器支承件26的不同實施形式且在下部支承區域54中下部冷卻器支承件28的不同實施形式與裝配支架12相連接。上部的冷卻器支承件26和下部的冷卻器支承件28充當在本發明的意義中的適配器元件44。上部的冷卻器支承件26借助于夾子連接與裝配支架12相連接。下部的冷卻器支承件28被插入到構造在裝配支架12中的凹槽中且由于其互補于該開口構造的形狀通過在下部的冷卻器支承件28與構造在裝配支架12中的凹槽的壁之間起作用的夾緊力和重力保持。
支承件元件26,28的另外的細節在下面結合圖3和4來顯示,其中,圖3a)-c)以放大的圖示顯示了在圖2中示出的下部的冷卻器支承件28且圖4a)-c)以放大的圖示顯示了在圖2中示出的上部的冷卻器支承件26。
在圖3a)-c)中可良好地辨認出,所顯示的下部的冷卻器支承件28中的每個具有用于冷卻器模塊20的下部的連接銷24的支承件容納開口30。在此,支承件容納開口30在三個所顯示的變體方案a)-c)中布置在車輛縱向(x方向)上的相應不同的位置處。支承件容納開口30自身在車輛豎向(z方向)上延伸。
在圖3中所顯示的下部的冷卻器支承件28具有大約120mm的在x方向上的長度。在圖3a)和3b)中所顯示的布置之間的開口30的距離為25mm,支承件容納開口30的在圖3a)和3b)中所顯示的布置之間的距離為75mm。
圖4顯示了不同的上部冷卻器支承件26,其由支承件殼體32和布置在支承件殼體32內的支承件元件34構成,其中,支承件元件34由彈性材料制成且具有支承件容納開口36。在圖4a)-c)中還可辨認出,支承件殼體32在其正側處相應地具有兩個彎曲彈性設計的卡鎖元件38,其使得在支承件殼體32與如在圖1中所顯示的裝配支架12之間的夾子連接的建立成為可能。如在圖4a)-c)中可辨認出,通過使用不同長度構造的上部冷卻器支承件26可改變到如在圖1中所顯示的裝配支架12處的連結位置相對支承件容納開口36的距離。該距離在圖4b)中所顯示的變體方案的情形中相對在圖4a)中的變體方案被增大以25mm。在圖4c)中所顯示的變體方案的情形中,相對在圖4a)中所顯示的變體方案的距離被增大以75mm。因此,該距離對應于在下部的冷卻器支承件28中的支承件容納開口30的在圖3a)-c)中所顯示的距離。在所顯示的實施形式中,25mm的尺寸與冷卻器層的厚度相符。因此,在圖2a),3a)和4a)中所顯示的冷卻器支承件26,28適合用于帶有冷卻器層的冷卻器模塊,其在圖2b),3b)和4b)中用于帶有兩個冷卻器層的冷卻器模塊20且其在圖2c),3c)和4c)中用于帶有四個冷卻器層的冷卻器模塊20。對于帶有其它尺寸或其它數量冷卻器層的冷卻器模塊2而言,冷卻器支承件26,28可被相應地匹配。
圖5顯示了帶有支承件殼體32和被固定在殼體32中的支承件元件34的充當適配器元件44的上部冷卻器支承件26的另一實施形式,其在其幾何形狀上大致與在圖4a)-c)中所顯示的實施形式相符。
在上部冷卻器支承件26的在圖5中所顯示的實施形式處可辨認出,支承件殼體32可如此地長延伸地設計,即,在支承件殼體32內可實現用于支承件元件34的不同布置。這樣的布置可同時或備選地來選擇,這也就是說僅一個支承件元件34布置在支承件殼體32中的被選出的位置處,或兩個或多個支承件元件34同時布置在支承件殼體32中。僅一種布置的構造所具有的優點是,在制造這樣的上部冷卻器支承件26的情形中使用僅實際上必要的材料。此外,在該情況中這樣的上部冷卻器支承件26的錯誤使用(例如通過將連接銷插入到錯誤的支承件容納開口36中)被排除,因為對于冷卻器模塊20的連接銷22(根據圖1)的容納而言在該情況中僅一個支承件容納開口36可供使用。兩個或多個支承件元件34在上部冷卻器支承件26的殼體32中的布置的同時實現所具有的優點是,相同零件的數量可被提高。這還可引起成本節省,尤其當由此可更有效率地充分利用生產機器并且/或者可節省第二生產機器的購買或改裝過程。
圖6顯示了下部冷卻器支承件28的一種備選的實施形式,其在其基本幾何形狀上大致與在圖3a)-c)中所顯示的下部冷卻器支承件28相符。不同于在圖3a)-c)中所顯示的實施形式,在圖6中所顯示的下部冷卻器支承件28具有三個支承件容納開口30,其在被插入到如在圖1中所顯示的裝配支架12中的狀態中通過其在x方向上的位置來區別。
在圖6中還可良好地辨認出,下部冷卻器支承件28在其縱向上觀察具有總共兩個收縮部40,其構造在兩側。收縮部40相應地處在兩個支承件容納開口30之間的區域中。其引起如下,即,經由冷卻器模塊20的下部連接銷24(根據圖1)在縱向上被傳遞到下部冷卻器支承件28上的力經歷由冷卻器支承件28引起的較高的阻力,因為凹槽的包圍支承件元件28的壁在收縮部40的區域中在圖1中所顯示的裝配支架12中由非彈性的塑料材料構成且就此而言充當支座。
圖7以示意性的圖示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12的另一種實施形式。該示意性的圖示用于使兩種不同的設計目視化。獨立于設計的選擇,在裝配支架12中在垂直支架16的區域中在左側上和在右側上相應地設置有用于適配器元件44的凹口42。適配器元件44是可變化地被使用的元件,其形狀配合地、力配合地且/或材料配合地與裝配支架12相連接。
根據第一設計(完全集成的適配器元件),適配器元件44是在其幾何形狀上變化的元件,其在制造裝配支架12的情形中尤其通過塑料注塑與裝配支架12一起一件式地構造。在該情況中,適配器元件44與裝配支架12一件式地構造且因此是裝配支架12本身的部分。為此,帶有至少兩個模具嵌件的可換式模具嵌件被優選用于選出用于適配器元件44的合適的幾何形狀。本發明就此而言僅涉及如下裝配支架結構系列,在其中在上部支承區域50的區域中,構造有帶有上橫梁14、兩個側面的垂直支架16和下橫梁18的作為設計成框架的裝配支架12的部分區域的不同幾何形狀且該裝配支架12利用僅一個模具來制造。在此,適配器元件44優選僅在上部支承區域50中的裝配支架12的縱向延伸xm的部分區域上延伸,也就是說由上橫梁14、側面垂直支架16和下橫梁18構成的框架在上部支承區域50的區域中也不中斷。在圖7中所顯示的實施形式中,適配器元件44的長度在x方向上為xa且小于帶有被插入的適配器元件44的裝配支架12的長度xm。
根據第二種設計,適配器元件44是單獨制造的元件,其在制造裝配支架12之前被放入到塑料注塑模具中且可以塑料來擠壓包封。備選地,制造成單獨元件的適配器元件44同樣可設計成,使得其隨后尤其可通過螺釘、鉚釘、焊接、借助于夾子連接或以其它合適的方式與裝配支架12相連接。在該設計的情形中,適配器元件44直接被識別為單獨的元件,或可至少借助于裝配框架12的詳細研究(例如在上部支承區域50的區域中的損壞(斷開))使得其可被識別出。
不僅在第一而且在第二上述設計中,適配器元件44的長度xa可被匹配于待由裝配支架12容納的冷卻器模塊20的冷卻器層的厚度和數量。
在圖8,9a)和9b)中顯示了類似于上面結合圖7所描述的實施形式的另一實施形式。在這些附圖中在圖8中目視化地顯示出,在上部支承區域50中在其幾何形狀上不同設計的適配器元件44可被插入到裝配支架12的凹口42中。三個在圖8中所顯示的適配器元件44通過充當用于上部冷卻器支承件(未示出)的連結平面的平面46相對適配器元件44的前棱48的距離來區別。通過適配器元件44的幾何形狀的如在圖8中所顯示的變化,冷卻器模塊20相對裝配支架12的相對位置可被改變。這樣的改變可備選地或補充于根據在圖2,4和5中所顯示的可行性方案的布置的變化來實現。應注意,在圖8中由后方顯示了單獨示出的適配器元件44,而裝配支架12由前方示出。圖9a)和9b)顯示了裝配支架12且圖8中的中間的適配器元件44彼此相對地定位且在由前方的視圖(圖9a))中和在由后方的視圖(圖9b))中正確地定向。
在圖9中由兩個不同的透視圖顯示了被插入在裝配支架12中的狀態中的在圖8中在中間示出的適配器元件44。兩個可辨認出的開口54用于容納卡鎖元件38、尤其這樣的如在圖4中結合不同的上部冷卻器支承件26顯示的那樣。
同樣地在圖8和9中所顯示的實施例的情形中,適配器元件的長度在x方向上的變化、也就是說在平面46與前棱48之間的差在圖8中的中間的和下面的示例中與冷卻器層的厚度的整數倍相符。圖8中的上部的適配器元件44設置用于帶有冷卻器層的冷卻器模塊20,中間的適配器元件44設置用于帶有兩個冷卻器層的冷卻器模塊20且下部的適配器元件44設置用于帶有四個冷卻器層的冷卻器模塊20。該結構因此類似于先前所描述的實施例來實現。
在所有結合圖1-9所描述的根據本發明的裝配支架結構系列的實施形式中,適配器元件44僅在垂直支架16和/或下橫梁18的部分區域上延伸,尤其地在小于垂直支架16的高度和/或下橫梁18的寬度的百分之50上延伸。優選地,適配器元件44僅在功能性的上部支承區域50或者下部支承區域52上延伸,其一般總計小于上面所說明的高度或者寬度的百分之20、大多數甚至小于百分之10。此外,適配器元件44完全或幾乎完全布置在裝配支架12內,也就是說其尤其在縱向上且/或在豎向上不相對裝配支架12伸出。
圖10顯示了裝配支架12的另一實施形式,冷卻器模塊20相對裝配支架12在車輛縱向(x方向)上的相對布置可利用裝配支架的該實施形式來改變。在該裝配支架12的情形中,上橫梁14制造成單獨元件且構成框架的第一部分。垂直支架16和下橫梁18同樣制造成單獨元件且構成框架的第二部分。框架的第二部分能以至少兩種不同的相對于第一部分的布置來布置,其中,兩種布置通過在x方向上的相對位置來彼此區別。由此,冷卻器模塊20相對于裝配支架12、尤其地相對于裝配支架12的上橫梁14的相對位置可被改變。此處,在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的可變的連結區域可被看作適配器元件44。優選地設置有在x方向上以一個或多個冷卻器層的厚度的可調節性。
在所有所顯示的和描述的實施形式中,裝配支架12由塑料以塑料注塑工藝制成。適配器元件44優選地也由塑料制成,因為這尤其在高件數的情形中與較低的制造成本且此外與較低的構件重量相關。其它材料、尤其纖維增強的塑料、鋼或鋁同樣可被用于裝配支架12、適配器元件44或其它元件。
對于帶有支承件容納開口36的冷卻器支承件26,28而言,尤其地在支承件容納開口的區域中使用彈性材料、優選彈性體材料。
本發明的在該說明書中、在附圖中以及在權利要求中被公開的特征不僅可單獨地而且可以任意的組合來對于本發明在其不同實施形式中的實現而言是重要的。本發明不被限制于所描述的實施形式。其在權利要求的范圍中且在考慮負責的專業人士的知識的情形下可被改變。
附圖標記清單
10機動車
12裝配支架
14上橫梁
16垂直支架
18下橫梁
20冷卻器模塊
22連接銷(側面)
24連接銷(下面)
26上部的冷卻器支承件
28下部的冷卻器支承件
30支承件容納開口
32支承件殼體
34支承件元件(在殼體中)
36(支承件元件的)支承件容納開口
38卡鎖元件
40收縮部
42凹口
44適配器元件
46平面
48前緣
50上部支承區域
52下部支承區域
54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