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履帶型機器、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履帶型機器的履帶滾輪框架并且更確切地涉及一種用于履帶滾輪框架的惰輪組件。
背景技術:
履帶型機器(例如,推土機、挖掘機以及滑移裝載機)可通常用在牽引力很關鍵的或者低地面壓力很重要的那些應用中。這些機器可包括框架,其支撐內燃機以及將動力從發動機傳遞至地表面的左右履帶滾輪框架。
左右履帶滾輪框架可在一端處剛性地安裝于框架并且可繞安裝位置沿垂直方向自由地樞轉。履帶滾輪框架可由樞轉軸連接于框架。該樞轉軸可設置在框架上并且可延伸穿過履帶滾輪框架中的開口。
履帶滾輪框架中的每個均可包括前惰輪和后惰輪以及滾輪,且履帶可定位在該滾輪周圍。履帶滾輪框架可構建堅固構造,其實現高度結構完整性以支撐車輛。
履帶滾輪框架中的每個均可包括由發動機驅動的驅動鏈輪。驅動鏈輪可定位成相對于前惰輪和后惰輪升起或者與惰輪成一直線。
本發明至少部分地涉及改進或克服現有技術系統的一個或多個方面。
技術實現要素:
在第一方面,本發明描述了一種惰輪組件,其包括具有中心腔室的殼體元件,該殼體元件能夠連接于履帶滾輪框架的端部。磁軛元件能夠移動地設置在中心腔室中并且具有分隔開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磁軛元件能夠連 接至履帶滾輪框架中的縱向延伸的活塞。至少一個鍵元件能夠將磁軛元件耦接至殼體元件,使得磁軛元件能夠相對于殼體元件移動。惰輪能夠旋轉地支撐在第一臂與第二臂之間。
在第二方面,本發明描述了一種將惰輪組件組裝至履帶滾輪框架的方法。該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驟:將殼體元件連接于履帶滾輪框架的端部,該殼體元件具有中心腔室;將磁軛元件連接于設置在履帶滾輪框架中的縱向延伸的活塞,該磁軛元件具有分隔開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將磁軛元件設置在中心腔室中;將磁軛元件耦接于殼體元件,其中,該磁軛元件能夠相對于殼體元件移動,該磁軛元件由至少一個鍵元件耦接于殼體元件;以及將惰輪能夠旋轉地支撐在第一臂與第二臂之間。
附圖說明
當與附圖一起閱讀時,本發明的前述和其它特征以及優點將從各種實施例的以下描述中更完整地理解,附圖中:
圖1是包括履帶滾輪框架和根據本發明的惰輪組件的履帶型機器的側視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惰輪組件的等軸視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連接于活塞的部分拆卸的惰輪組件的等軸視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不具有殼體元件的惰輪組件的等軸視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部分拆卸的惰輪組件的正視圖;以及
圖6是包括根據本發明的惰輪組件的履帶滾輪框架的等軸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總地涉及用于履帶滾輪框架的惰輪組件。參照圖1,履帶型機器10可包括主框架12,其具有第一側14和第二側(未示出)。機器10可包括底架16,其包括第一履帶滾輪組件17和第二履帶滾輪組件(未示出)。履帶滾輪組件可相互隔開。第一和第二履帶滾輪組件可與主框架12的相 應第一側和第二側隔開并且相鄰。
圖1示出下文將進行描述的第一履帶滾輪組件17,并且第一履帶滾輪組件17的詳細特征將可適用于第二履帶滾輪組件。
第一履帶滾輪組件17可包括履帶滾輪框架18。履帶滾輪框架18可形成基本上中空的支撐結構,其至少部分地容納履帶滾輪組件17的剩余部件并且可將負載從主框架12傳遞至履帶鏈28。履帶滾輪框架18可具有縱向軸線19。在一實施例中,履帶滾輪框架18可以是單個制造的部件或鑄造部件。
第一履帶滾輪組件17可包括惰輪組件20,其具有第一惰輪21、第二惰輪22以及多個引導滾輪24。驅動鏈輪26可定位在機器10的每側上并且可沿前進和后退方向被提供動力。驅動鏈輪26可由與相應履帶框架縱向對準的主框架12能夠旋轉地支撐。惰輪組件20可位于機器10的前方或前向部分處。惰輪組件20可從履帶滾輪框架18縱向地延伸。相對于機器10的前進行進方向,第一惰輪21可以是機器10的前惰輪。
履帶鏈28可環繞驅動鏈輪26、第一和第二惰輪21、22以及引導滾輪24。履帶鏈28可包括多個互連的履帶鏈環以及多個固定于履帶鏈環的履帶滑板。隨著履帶鏈28由驅動鏈輪26驅動,引導滾輪24可引導履帶鏈環。
第一履帶滾輪組件17可由樞轉軸30耦接于主框架12。樞轉軸30可將履帶滾輪框架18耦接于主框架12的第一側14。第二樞轉軸(未示出)可將第二履帶滾輪框架耦接于主框架12的第二側。
第一和第二履帶滾輪框架可安裝成用以在主框架12的相對兩側上進行樞轉地擺動運動。第一和第二樞轉軸可在相應的近側部分處剛性地連接于主框架12,并且可在相應的遠側部分處樞轉地耦接于相應的履帶滾輪框架。
在一實施例中,樞轉軸30可橫向地延伸穿過主框架12并且可剛性地耦接于該主框架。樞轉軸30的中心部分可剛性地固定于主框架12并且相對的遠側部分可樞轉地耦接于在相應的遠側部分處的相應履帶滾輪框架。
圖2和圖3示出惰輪組件20。惰輪組件20可具有殼體元件32、磁軛元件34、至少一個鍵元件36以及惰輪21。
參照圖2,殼體元件32可連接于履帶滾輪框架18的端部。殼體元件32可連接于履帶滾輪框架18的前端部。履帶滾輪框架18的前端部可對應于其定向成面向機器10的前進行進方向的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殼體元件32可通過已知的緊固方法(例如,焊接)連接于履帶滾輪框架18。殼體元件32可具有縱向軸線33。在殼體元件32連接于履帶滾輪框架18的情形下,縱向軸線33可平行于縱向軸線19。在一實施例中,縱向軸線33可與縱向軸線19重合。
殼體元件32可包括中心腔室38。中心腔室38可在殼體元件32中縱向地延伸。中心腔室38可沿著縱向軸線33延伸。殼體元件32可至少部分地接納第一惰輪21。惰輪21可接納在中心腔室38中。殼體元件32可設有開口39。中心腔室38可通過開口39開向殼體元件32的外部。惰輪21可從殼體元件32突出貫穿開口39以接合履帶鏈28。
殼體元件32可具有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可彼此相對。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可相對于履帶滾輪框架18的操作位置垂直地定向。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的縱向軸線可平行于縱向軸線33。在連接于履帶滾輪框架18的殼體元件32中,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的縱向軸線可平行于履帶滾輪框架18的縱向軸線19,并且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的橫向軸線可垂直于縱向軸線19。
第一側40可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側42。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可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惰輪21。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可基本上是面板狀的。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可基本上是矩形的。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可具有安裝端49,其配置成連接于履帶滾輪框架18。與安裝端49相對,該履帶滾輪框架18具有自由端50。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可具有用于安裝于履帶滾輪框架18的安裝邊緣58。
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可由橫向側44連接。橫向側44可具有u形結構,其具有基部46和平行腿部48。腿部48可在其兩個終端處連接于基部 46。基部46可在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之間延伸。基部46可基本上垂直于縱向軸線33。腿部48可連接于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的相應邊緣。
第一間隙52可設置在自由端50之間。履帶滾輪框架18的縱向軸線19可與形成在第一間隙52上的平面相交。履帶滾輪框架18的縱向軸線19可垂直于形成在第一間隙52上的平面。第二間隙56可設置在自由安裝邊緣58之間。縱向軸線19可平行于形成在第二間隙56上的平面。第一間隙52可與第二間隙56鄰接。
切口54可設置在橫向側44上。切口54可在三側上由基部46和腿部48界定。切口54可與間隙52連通。切口54可在與基部46相對的側部處與間隙52鄰接。開口39可通過第一間隙52和第二間隙56與切口54的組合形成在殼體元件32上。
橫向側44可相對于履帶滾輪框架18的操作位置具有凸起中心頂點。基部46的中心可相對于其相對兩個端部凸起。基部46可具有定位在中心部分和端部之間的傾斜部分,其連接于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腿部48可沿著相應橫向軸線傾斜。
孔64可設置在第一側40上。在一實施例中,孔64可設置在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兩者上。孔64可沿縱向軸線33的方向拉伸。孔64可在形狀上是矩形的。孔64可形成在凸起部分上,其從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的外表面延伸。兩排孔洞66可設置在孔64的兩側上。孔洞66可設置在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兩者上。
圖3示出磁軛元件34,其可設置在中心腔室38中。磁軛元件34能夠移動地設置在中心腔室38中。磁軛元件34可具有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第一臂60可與第二臂62隔開。第一臂60可沿相對于縱向軸線33的橫向方向與第二臂62隔開。惰輪21能夠旋轉地支撐在第一臂60與第二臂62之間。
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可沿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的延伸方向縱向地延伸。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可平行于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可平行于縱向軸線33。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可形成為單個 制造的部件或鑄造部件。
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可具有面向惰輪21的內表面。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可具有外表面,其與內表面相對并且面向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外表面可平行于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的表面。
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可與設置在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上的孔64對準。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的外表面可沿著垂直方向與孔64對準。
磁軛元件34能連接于設置在履帶滾輪框架18中的活塞68。活塞68可從履帶滾輪框架18(未示出)的中間部段中從活塞腔室延伸。活塞可通過活塞腔室中的油脂(未示出)受壓。活塞68可在沿著縱向軸線19的方向上從履帶滾輪框架18縱向地延伸。磁軛元件34可通過已知的方法剛性地連接于活塞68。
磁軛元件34的基部70可承靠于活塞68。基部70可形成為c形結構。基部70的相應終端可連接于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磁軛元件34能相對于殼體元件32縱向地移動。磁軛元件34可以是能夠移動的,以使得惰輪21可由活塞68遠離履帶滾輪框架18和朝向履帶鏈28偏置。磁軛元件34可朝向履帶滾輪框架18移動,以適應作用在履帶鏈28上的外部力。
磁軛元件34可具有設置在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上的至少一個槽72。槽72可沿著第一臂60或第二臂62縱向地延伸。槽72可面向殼體元件32的側部。槽72可與設置在第一側40或第二側42上的孔64對準。磁軛元件34能沿槽72的方向相對于殼體元件32縱向地移動。
磁軛元件34可具有設置在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上的槽72。槽72可相互對準并且相互平行。槽72可面向相應的第一側40或第二側42。槽72可面向相應的第一側40或第二側42的內表面。槽72可沿著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的外表面縱向地延伸。槽72可基本上平行于殼體元件32的縱向軸線33。槽72可從第一側40或第二側42的自由端延伸至連接于基部70的端部。在一實施例中,槽72可從第一側40或第二側42的自由端延伸并進入基部70。槽72可與設置在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上的孔64對準。在一實施例中,槽72可具有基本上正方形的橫截面。
支撐部分74可從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中的每個延伸。支撐部分74可基本上沿垂直于縱向軸線33的方向遠離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延伸。支撐部分74可從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向下延伸。支撐部分74可遠離橫向側44延伸。
支撐部分74可連接于惰輪21。支撐部分74可基本上平行于惰輪21。惰輪21能夠旋轉地通過軸桿76連接于支撐部分。軸桿76可通過惰輪21的中心并且接合支撐部分74以將惰輪21旋轉地支撐在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之間。
軸桿76的端部可容納在設置于支撐部分74上的凹口78中。凹口78可設置在支撐部分74的自由邊緣上,這些自由邊緣是連接于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的相對邊緣。凹口78可形成為支撐部分74中的部分切口。
軸桿76可由支架80保持在凹口78中。支架80可在凹口78處接合支撐部分74以保持軸桿76。支架80可螺接于支撐部分74的自由邊緣。
至少一個鍵元件36可將磁軛元件34耦接于殼體元件32。鍵元件36可確定磁軛元件34相對于殼體元件32的位置。鍵元件36可將磁軛元件34耦接于殼體元件32,以使得磁軛元件34能夠相對于殼體元件32移動。
鍵元件36可耦接于第一側40或第二側42。鍵元件36可螺接于第一側40或第二側42。鍵元件36可定位在孔64處。在一實施例中,兩個鍵元件36可將磁軛元件34耦接于殼體元件32。鍵元件36可耦接于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兩者。
參照圖4,每個鍵元件36可包括面板部分82和凸緣部分84。凸緣部分84可從面板部分82的表面延伸。凸緣部分84可從面板部分82的接觸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的相應內側延伸。凸緣部分84可對中地定位在面板部分82上。凸緣部分84可沿著面板部分82縱向地延伸。凸緣部分84可定形并且定尺寸成裝配通過孔64。
參照圖5,面板部分82可具有通孔86。通孔86可以兩排設置在凸緣部分84的任一側上。螺栓可穿過通孔86定位,以在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上將鍵元件36耦接于孔洞66。在鍵元件36耦接于第一側40和第二側 42的情形下,面板部分82的內表面可鄰接第一側40和第二側42的相應外表面。凸緣部分82可延伸穿過相應的孔64。
凸緣部分84的自由端可以是接合到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的槽72中的接合端88。接合端88可被加工以在槽72中具有滑動配合。凸緣部分84可沿著縱向方向在相應的槽72中滑動。磁軛元件34相對于殼體元件32的縱向移動可對應于凸緣部分84和相應槽72之間的滑動布置。接合端88可具有四邊形橫截面,以裝配到具有正方形橫截面的槽72中。在一實施例中,槽72的寬度可相對于相應凸緣部分84的寬度較大。
鍵元件36可配置成接合在相應的槽72中,以將磁軛元件34定位在相對于殼體元件32的預定垂直位置處。鍵元件36能沿第一定向或第二定向安裝于殼體元件32,以選擇磁軛元件34相對于殼體元件32的垂直位置。
面板部分82的中心平面X可定位在各排通孔86之間。中心平面X可大體與面板部分82的中心對準。中心平面X可相對于其寬度與面板部分82的中心對準。中心平面X可沿著面板部分82縱向地延伸。
凸緣部分84可具有中心平面Y。中心平面Y可大體與凸緣部分84的中心對準。中心平面Y可相對于其寬度與凸緣部分84的中心對準。中心平面Y可沿著凸緣部分84縱向地延伸。
中心平面Y可平行于中心平面X。每個凸緣部分84可相對于中心平面X偏移。中心平面Y可相對于中心平面X偏移。
凸緣部分84的每個接合端88可具有第一接觸表面90和第二接觸表面92。第一接觸表面90和第二接觸表面92可形成在接合端88的側部上,并且可基本上正交于惰輪21。第一接觸表面90和第二接觸表面92可基本上正交于惰輪21的垂直軸線。第一接觸表面90和第二接觸表面92可基本上正交于面板部分82的內表面。第一接觸表面90和第二接觸表面92可基本上平行于中心平面X。第一接觸表面90和第二接觸表面92可基本上平行于中心平面Y。
第一接觸表面90可進一步相對于第二接觸表面92遠離中心平面X。中心平面X可相對于第一接觸表面90更靠近第二接觸表面92、
參照圖3,每個槽72可具有鄰抵表面94。鄰抵表面94可以是槽72的上表面。鄰抵表面94可基本上正交于惰輪21。鄰抵表面94可基本上正交于惰輪21的垂直軸線。鄰抵表面94可基本上平行于中心平面X。鄰抵表面94可基本上平行于中心平面Y。
參照圖5,當凸緣部分84接合在相應的槽72中時,第一接觸表面90或第二接觸表面92可接觸相應的鄰抵表面94。第一接觸表面90或第二接觸表面92可通過將鍵元件36轉過180度來選擇。在第一定向中,第一接觸表面90可用于接觸鄰抵表面94。將鍵元件轉過180度,則在第二定向中,第二接觸表面92可用于接觸鄰抵表面94。
在第一定向中,隨著第一接觸表面90可進一步遠離中心平面X,鄰抵表面94定位在相對較高的垂直位置處。在第二定向中,隨著第二接觸表面92可能更靠近中心平面X,鄰抵表面94定位在相對較低的垂直位置處。因此,可通過選擇鍵元件36中的凸緣部分84的第一接觸表面90和第二接觸表面來用于接觸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中的槽72的相應鄰抵表面94,磁軛元件34可相對于殼體元件32凸起或下降。
參照圖6,在一實施例中,殼體元件32可與履帶滾輪框架18形成為單體結構。形成為單個制造的部件或鑄造部件的履帶滾輪框架18可包括殼體元件32。殼體元件32可連接于履帶滾輪框架18的端部。履帶滾輪框架18可進一步包括連接于活塞68的磁軛元件34。活塞68在設置于履帶滾輪框架18中的活塞腔室中延伸和縮回,以使得磁軛元件34對應地由耦接于磁軛元件34的鍵元件36引導。
一種將惰輪組件20組裝于履帶滾輪框架18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殼體元件32可連接于履帶滾輪框架18的端部,其中,殼體元件32具有中心腔室38。磁軛元件34可連接于設置在履帶滾輪框架18中的縱向延伸的活塞68,其中,磁軛元件34具有分隔開的第一臂60和第二臂62。磁軛元件34可設置在中心腔室38。軛元件34可耦接于殼體元件32,其中磁軛元件34能夠相對于殼體元件32移動,并且磁軛元件34由至少一個鍵元件36耦接于殼體元件32。惰輪21能夠旋轉地支撐在第一臂60與第二臂62之間。
本領域技術人員會意識到可對前述實施例進行修改或組合以獲得本發明的惰輪組件20。
工業實用性
本發明描述了一種用于將惰輪21支撐在履帶滾輪框架18上的惰輪組件20。惰輪組件20可包括較少的部件并且可有效地并且以較低的成本來制造。
惰輪組件20可由活塞68沿著履帶滾輪框架18的縱向方向移動。惰輪組件20可相對于履帶滾輪框架18移動,以確保履帶鏈28總是處于所需的張力下以衰減任何載荷。
可通過對應地改變磁軛元件34相對于履帶滾輪框架18的高度來調節惰輪21的高度。可通過在鍵元件36的兩個定向之間進行選擇來調節磁軛元件34的高度。在第一定向中,凸緣部分84的第一接觸表面90相對于處于第二定向中的第二接觸表面92較高。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之間的改變可通過將鍵元件36轉過180度來實現。
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之間的選擇對應地改變磁軛元件34和惰輪21相對于履帶滾輪框架18的高度。鍵元件36的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之間的選擇對應地改變磁軛元件34和惰輪21相對于與履帶滾輪框架18耦接的履帶式機器20的高度。
鍵元件36可實現磁軛元件34的垂直位置的改變,同時仍允許殼體元件32和磁軛元件34之間沿縱向方向的相對移動。鍵元件36沿兩個特定定向的一個裝配在孔64中。采用孔64中的特定定向,可防止任何進一步移動。
通過在鍵元件36和殼體元件32的孔64的邊緣之間增添墊層可進一步調節磁軛元件34的高度。墊層可布置在凸緣部分84下方,以使得鍵元件36相對于殼體元件32或在凸緣部分84之上凸出,以使得鍵元件36相對于殼體元件32下降。
因此,本發明包括適用的法律所允許所附權利要求書中列舉的主題的 所有修改和等同物。另外,除非這里另外指出,否則本發明的所有可能的改變中的上述元件的任何組合均被本發明涵蓋。
當任何權利要求書中所提及的技術特征后面跟有參考符號時,包括標號的唯一目的是提高權利要求書的可理解性,且因此參考符號或它們的缺失均不會對如上所述的技術特征或對任何權利要求書元件的范圍有任何限制影響。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在不脫離本發明或其實質特性的情況下,可以其它具體形式體現本發明。前述實施例因此全部是為了說明,而非用來限制這里描述的本發明。本發明的范圍因此由所附權利要求指示,而非由前述描述指示,且在權利要求書的等同物的含義和范圍之內的所有變化因此意圖包含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