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前縱梁加強板、前縱梁總成以及汽車。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前縱梁總成是車輛碰撞過程中重要的傳力和第二吸能段件。如圖1所示,汽車的前縱梁總成包括縱梁前蓋板1、縱梁本體2、縱梁上蓋板3、前縱梁加強板4、副車架前加強板5以及副車架后加強板6,前縱梁加強板4設置在縱梁本體2的前段。碰撞發生時,縱梁本體2會受到碰撞的沖擊力發生潰縮變形,并且沖擊力會沿自身結構向后傳遞。
現有技術中的前縱梁加強板4在碰撞后潰縮變形量不充分,導致碰撞能量未被前縱梁加強板4的良好地吸收,如此會造成縱梁本體2的后段造成較大的折彎變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前縱梁加強板、前縱梁總成以及汽車,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前縱梁加強板在碰撞后潰縮變形量不充分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前縱梁加強板,前縱梁加強板包括第一吸能段和加強段,第一吸能段具有凹槽結構。
進一步地,凹槽結構的長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吸能段的長度方向。
進一步地,第一吸能段包括多個凹槽結構,多個凹槽結構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凹槽結構的槽底的寬度小于凹槽結構的開口的寬度。
進一步地,凹槽結構的橫截面為V型結構或梯形結構。
進一步地,第一吸能段為第一內凹結構,第一吸能段具有內表面和外表面,凹槽結構設置在第一吸能段的外表面上。
進一步地,第一吸能段包括本體和設置在本體的兩側的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第一側邊、本體和第二側邊形成第一內凹結構,第一側邊上設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側邊上設置有第二凹槽,本體上設置有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相互連通。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前縱梁總成,包括縱梁本體和前縱梁加強板,前縱梁加強板設置在縱梁本體內,前縱梁加強板為上述提供的前縱梁加強板,第一吸能段對應于縱梁本體的前段。
進一步地,前縱梁總成還包括副車架前加強板和副車架后加強板;縱梁本體為第二內凹結構,縱梁本體包括第二吸能段和折彎部,副車架前加強板和副車架后加強板均設置在第二內凹結構的外側,副車架前加強板和副車架后加強板設置在折彎部上且副車架后加強板設置在副車架前加強板遠離第二吸能段的一側;前縱梁加強板從縱梁本體的第二吸能段延伸至折彎部上對應于副車架后加強板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汽車,包括前縱梁總成,前縱梁總成為上述提供的前縱梁總成。
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前縱梁加強板在正常使用過程中能夠提高縱梁本體的支持強度,通過在前縱梁加強板的第一吸能段上設置凹槽結構,使得前縱梁加強板在車身發生碰撞的過程中,該凹槽結構能夠發生充分地壓潰變形,提高前縱梁加強板在碰撞過程中的緩沖性能,從而減少縱梁本體后段的變形量。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的前縱梁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前縱梁加強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前縱梁總成的安裝示意圖;
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前縱梁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5示出了圖2中前縱梁加強板的安裝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縱梁前蓋板;2、縱梁本體;3、縱梁上蓋板;4、前縱梁加強板;5、副車架前加強板;6、副車架后加強板;10、縱梁本體;11、第二吸能段;12、折彎部;20、前縱梁加強板;21、第一吸能段;21a、凹槽結構;22、加強段;23、通孔;30、副車架前加強板;40、副車架后加強板。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如圖2至圖5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前縱梁加強板的實施例,該前縱梁加強板20設置在縱梁本體10內部。其中,前縱梁加強板20包括第一吸能段21和加強段22,第一吸能段21和加強段22為一體結構,第一吸能段21設置在縱梁本體10的前端,加強段22沿縱梁本 體10的延伸方向設置。具體地,該第一吸能段21上設置有凹槽結構21a,作為優選實施例,凹槽結構21a由長度尺寸、深度尺寸和寬度尺寸限定,其中,凹槽結構21a的長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吸能段21的長度方向。
應用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前縱梁加強板20在正常使用過程中能夠提高縱梁本體10的支持強度,通過在前縱梁加強板20的第一吸能段21上設置凹槽結構21a,使得前縱梁加強板20在車身發生碰撞的過程中,該凹槽結構21a能夠發生充分地壓潰變形,提高前縱梁加強板20在碰撞過程中的緩沖性能,從而減少縱梁本體10后段的變形量。
在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中,該第一吸能段21和加強段22均為第一內凹結構,其中,該第一內凹結構包括本體、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凹槽結構21a可設置在第一內凹結構的外側,也可設置在第一內凹結構的內側,作為優選實施例,該凹槽結構21a設置在第一吸能段21的外表面。
其中,為了達到更好的變形效果,凹槽結構21a槽底的寬度小于凹槽結構21的開口的寬度。可選地,凹槽結構21a的寬度從槽底到開口位置逐漸變大。具體地,第一內凹結構可以設置為V型結構,且在槽底設置有弧形過渡段,也可將第一內凹結構設置為梯形結構。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內凹結構為V型結構。
為了達到良好的吸能效果,第一側邊上設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側邊上設置有第二凹槽,本體上設置有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相互連通以構成該凹槽結構21a。并且,第一凹槽的自由端延伸至第一側邊的上邊沿,第二凹槽的自由端延伸至第二側邊的上邊沿,通過該凹槽結構21a能夠使第一吸能段21在發生碰撞過程中充分變形。
具體地,第一吸能段21上設置有多個凹槽結構21a,且多個凹槽結構21a相互平行設置,相鄰兩個凹槽結構21a的間距不等,具體地,第一吸能段21上遠離加強段22的一端為第一端,凹槽結構21a越靠近第一吸能段21的第一端,相鄰兩個凹槽結構21a的間距越小。
在本發明提到的實施例中,將第一吸能段21的厚度設置為小于加強段22的厚度。如此能夠在滿足第一吸能段21的吸能效果的同時增加加強段22的強度,使得前縱梁加強板20的第一吸能段21在發生碰撞時充分壓潰變形,并且避免縱梁本體10的后段過度變形。具體地,將第一吸能段21的厚度設置為2.2mm,加強段22的厚度設置為2.8mm。
如圖2所示,該前縱梁加強板20還包括通孔23,通孔23設置在第一吸能段21和加強段22上。通過通孔23能夠保證油液在前縱梁加強板20上的流通。可選地,相鄰兩個凹槽結構21a之間設置有一個通孔23。
如圖2至圖5所示,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前縱梁總成,該前縱梁總成包括縱梁本體10和前縱梁加強板20,前縱梁加強板20設置在縱梁本體10內,前縱梁加強板20為上述實施例中的前縱梁加強板20,第一吸能段21對應于縱梁本體10的前段。
應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前縱梁總成,通過在前縱梁加強板20的第一吸能段21上設置凹槽結構21a,使得車輛在發生碰撞時,第一吸能段21能夠充分壓潰變形,進而使縱梁本體 的前段充分壓潰變形,并吸收由碰撞產生的能量,減少前縱梁加強板20加強段22的變形,進而減少縱梁本體后段的變形量。
在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中,該前縱梁總成還包括副車架前加強板30和副車架后加強板40,縱梁本體10為第二內凹結構,縱梁本體10包括第二吸能段11和折彎部12,前縱梁加強板20的第一吸能段21設置在第二吸能段11,前縱梁加強板20的加強段22對應設置在折彎部12。其中,縱梁本體10和前縱梁加強板20均為一體結構。副車架前加強板30和副車架后加強板40均設置在第二內凹結構的外側,副車架前加強板30和副車架后加強板40設置在折彎部12上且副車架后加強板40設置在副車架前加強板30遠離第二吸能段11的一側。通過副車架前加強板30和副車架后加強板40能夠加強折彎部12的強度。其中,第二內凹結構可以設置為U型結構,也可設置為梯形結構。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內凹結構為U型結構。
具體地,為了增加縱梁本體10折彎部12處的剛度,將該前縱梁加強板20從縱梁本體10的第二吸能段11延伸至折彎部12上對應于副車架后加強板40的位置。
為了能夠在車輛發生碰撞時,縱梁本體10的第二吸能段11能夠充分壓潰變形,并減少縱梁本體10的折彎部12處的變形,將第二吸能段11的厚度設置為小于折彎部12的厚度。其中,作為優選實施例,將第二吸能段11處的厚度設置為2.2mm,折彎部12處的厚度設置為2.8mm。
如圖2至圖5所示,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汽車,包括前縱梁總成,前縱梁總成為上述實施例中提供的前縱梁總成。
應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汽車,通過在前縱梁加強板20的第一吸能段21上設置凹槽結構21a,使得車輛在發生碰撞時,第一吸能段21能夠充分壓潰變形,進而使縱梁本體的第二吸能段11充分壓潰變形并吸收由碰撞產生的能量,從而減少前縱梁加強板20加強段22的變形,進而減少縱梁本體后段的變形量,保證駕駛室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