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運輸,尤其涉及一種跨坐式單軌列車以及疏散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急劇增多,日益擁堵的交通成為阻礙城市發展的首要問題。跨座式單軌憑借其造價低、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噪聲低、景觀效果好等特點成為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一種重要形式,其結構特點是:車輛采用橡膠車輪,騎跨在軌道上,具有較強的爬坡能力;車輛軌道為單梁結構,高度較大,通常在1.8m左右,由鋼或混凝土制成,起承載、穩定和導向作用;且跨座式單軌線路多為高架形式,車輛在半空中行駛,由于受到其軌道結構的影響,常規的地鐵、輕軌、有軌電車等軌道交通系統人員緊急疏散方式不適用于單軌系統。
跨座式單軌在中國重慶、德國、日本大阪、美國拉斯維加斯、澳大利亞悉尼、馬來西亞吉隆坡等國家和地區已有多條線路成功運營,目前國內蕪湖、中山等城市正在做單軌系統建設規劃。現有的跨座式單軌系統人員緊急疏散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采用救援車輛,即將故障車輛拖到最近的車站,或將救援車輛開到與故障車輛平行的位置,通過在兩列車之間搭一條救援通道,將人員轉移到救援車輛上進行疏散;另一類是垂直救援,即在事故地點通過消防云梯或通過車輛自帶的緩降裝置將乘客從高空降至地面。這兩類救援方式都有救援效率低、等待時間長等缺點,垂直救援還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需要多人輔助,當軌道距地面距離較大或跨越湖泊、峽谷時,不具備救援條件,難以實施救援。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跨坐式單軌列車,旨在用于解決現有跨坐式單軌列車在事故時救援不方便、效率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跨坐式單軌列車,包括車體,所述車體于其中至少一個車門處設置有安放步梯的容納腔,所述車體的側面開設有供所述步梯由所述容納腔內滑出的第一開口,所述第一開口位于對應所述車門的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容納腔位于所述車體的底盤內,于所述車體內的地板上開設有可打開對應所述容納腔的第二開口以及活動封堵所述第二開口的地板蓋。
進一步地,所述容納腔的內壁上設置有滑軌,所述滑軌沿所述第一開口向所述容納腔內側延伸,所述步梯沿長度方向滑動設置于所述滑軌上。
進一步地,所述步梯包括步梯架以及設置于所述步梯架內的若干踏板,各所述踏板沿所述步梯架的長度方向依次設置。
進一步地,每一所述踏板與所述步梯架之間均為可轉動連接,且轉動軸線垂直于所述步梯架的長度方向。
進一步地,還包括封堵所述第一開口的裙板,所述裙板與所述車體可拆卸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疏散系統,包括軌道,所述軌道包括軌道梁以及若干橋墩,各所述橋墩沿所述軌道梁的長度方向依次間隔支撐所述軌道梁,還包括上述跨坐式單軌列車,所述車體滑行于所述軌道梁上。
進一步地,所述軌道還包括位于所述車體的車門一側的疏散通道,所述疏散通道安裝于所述軌道梁上,所述疏散通道上開設有若干窗口,每一所述窗口對應其中一所述橋墩,且該橋墩表面沿豎直方向設置有疏散梯。
進一步地,所述疏散通道裝有可拆卸連接且與各所述窗口一一對應的若干通道蓋板,每一所述通道蓋板封堵對應所述窗口。
進一步地,所述軌道包括平行且間隔設置的兩條軌道梁,所述疏散通道位于兩條所述軌道梁之間。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跨坐式單軌列車中,車體內具有容納腔,且在容納腔內安放有步梯,在車體的側面對應車門的位置開設有第一開口,當跨坐式單軌列車出現狀況時,即可將步梯由第一開口滑出容納腔,進而方便乘客由故障車體內經由步梯安全逃離出來,而當將其與軌道配合時,乘客可以逃離至軌道的安全位置或者另一救援車體內,安全快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跨坐式單軌列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跨坐式單軌列車的步梯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疏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疏散系統的軌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3的疏散系統采用疏散通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3的疏散系統采用救援跨坐式單軌列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跨坐式單軌列車1,包括車體11,車體11上設置有容納腔(圖中未示出),該容納腔可以為一個或者多個,且每一容納腔對應至其中一車門111位置,每一容納腔內安放步梯12,在車體11的側面,即具有車門111的一側開設有第一開口112,第一開口112與容納腔之間為一一對應關系,每一第一開口112均打開與其對應的容納腔,且容納腔內的步梯12可由第一開口112滑出至車體11外側,一般第一開口112位于對應車門111的正下方,對此在步梯12滑出后,步梯12剛好與車門111對應。本實施例中,容納腔為步梯12的收容空間,當跨坐式單軌列車1出現故障時,則可以打開車門111后將容納腔內的步梯12由對應的第一開口112滑出,此時步梯12位于車門111的下方,車體11內的乘客即可由該步梯12轉移至安全位置,疏散效果安全快捷,當然對于第一開口112處應設置有與其對應的裙板13,通過裙板13封堵對應的第一開口112,使得容納腔在朝向車體11車門111一側密封,且裙板13與車體11之間為可拆卸連接,必要的時候解除裙板13與車體11之間的連接關系,第一開口112打開,步梯12由打開的第一開口112滑出。一般,車體11具有有多個車門111,且在每一車門111位置均設置有容納腔與步梯12,即每一車門111位置均可以用作跨坐式單軌列車1故障時的疏散通道23,提高跨坐式單軌列車1的疏散效率。
參見圖1以及圖3,優化上述實施例,容納腔位于車體11的底盤內,通常跨坐式單軌列車1車體11的底盤具有較大的高度,對此其內具有足夠的空間用于開設容納腔,在車體11內的地板113上開設有第二開口114,第二開口114與容納腔的個數相同,兩者之間也為一一對應關系,第二開口114由車體11內側打開對應的容納腔,當然在地板113上還設置有與各第二開口114一一對應的地板蓋14,地板蓋14活動封堵與其對應的第二開口114。本實施例中,地板蓋14與地板113之間可拆卸連接,正常情況下,地板蓋14封堵對應第二開口114,從而可以使得地板113表面平整,不影響乘客乘坐跨坐式單軌列車1,而在出現故障時,則可拆卸地板蓋14,第二開口114打開,同時還拆卸裙板13,第一開口112打開,此時可由第二開口114處施力將容納腔內的步梯12由第一開口112處滑出,比較方便。針對上述這種結構形式,容納腔的內壁上設置有滑軌,滑軌沿容納腔對應第二開口114的位置向容納腔對應第一開口112的位置延伸,步梯12沿自身長度方向滑動設置于滑軌上,對此當在第二開口114處施力后,步梯12可沿滑軌滑出第一開口112。在這種結構中,步梯12遠離第一開口112的一端設置有限位結構,即當步梯12滑出容納腔時,步梯12該限位機構與車體11的第一開口112位置連接,步梯12不會完全脫離車體11,從而使得乘客在沿步梯12行走時,步梯12不會偏移,保證乘客的安全性,當然該端部與車體11之間應為可轉動連接,在限位結構作用后,步梯12可以處于水平狀態,還可以轉動步梯12使其向下傾斜延伸,步梯12與車體11之間形成夾角。
參見圖1以及圖2,進一步地,步梯12包括步梯架121以及設置于步梯架121內的若干踏板122,各踏板122沿步梯架121的長度方向依次設置。本實施例中,細化了步梯12的結構,步梯架121為框架結構,滑動設置于容納腔的滑軌上,通過步梯架121的滑動帶動步梯12整體滑出容納腔,而踏板122則為板狀結構,其為步梯12的支撐部分,乘客沿各踏板122依次行走。對于踏板122與步梯架121之間的連接結構,一般采用可轉動連接,且每一踏板122的轉動軸線均垂直于步梯架121的長度方向,具體地可在步梯架121的內側設置有若干X字形安裝槽123,每一踏板122的轉軸的兩個端部分別位于對應的兩個X字形安裝槽123內,不但可以保證每一踏板122具有較好的轉動角度,還能夠起到限位作用。對此當步梯12滑出容納腔后水平設置時,將各踏板122也均翻轉至水平狀態且與步梯架121位于同一平面內,步梯12整體呈水平設置的板狀結構,此時可采用另一跨坐式單軌列車1作為救援車,步梯12搭接為橋梁連通兩個車體11,乘客經由步梯12進入救援車內,而當步梯12滑出容納腔后傾斜向下設置時,各踏板122也均水平設置,且形成階梯結構,乘客可經由該步梯12爬行至跨坐式單軌列車1行駛的軌道2上。
參見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疏散系統,包括軌道2以及上述的跨坐式單軌列車1,跨坐式單軌列車1采用跨坐的方式滑行于軌道2上,軌道2細化為軌道梁21以及若干橋墩22,各橋墩22均沿軌道梁21的長度方向依次間隔支撐軌道梁21,跨坐式單軌列車1滑行于軌道梁21上。本實施例中,將上述的跨坐式單軌列車1與軌道2結合形成較好的疏散系統,當跨坐式單軌列車1出現故障時,通過由容納腔內滑出的步梯12,乘客可以安全轉移至軌道2上。
參見圖3-圖5,優化上述實施例,軌道2還包括位于車體11的車門111一側的疏散通道23,疏散通道23安裝于軌道梁21上,在疏散通道23上開設有若干窗口231,各窗口231沿軌道梁21的長度方向依次間隔設置,且每一窗口231還對應其中一橋墩22,在與窗口231對應的橋墩22的外表面豎直設置有疏散梯221。本實施例中,優化軌道2結構,疏散通道23位于車門111的下方,當出現故障時,步梯12滑出容納腔后傾斜設置,其上端連接車體11,下端支撐于疏散通道23上,乘客可經由步梯12爬行至疏散通道23上,進而可以穿過最近的窗口231沿橋墩22上的疏散梯221爬行至地面。當然上述疏散梯221應安設于地面狀況良好的橋墩22上,而對于湖泊或者峽谷等位置的橋墩22均不安設疏散梯221。在疏散通道23上還設置有若干通道蓋板232,各通道蓋板232與各窗口231一一對應且均與疏散通道23可拆卸連接,每一通道蓋板232封堵對應的窗口231,在需要穿行窗口231時,拆卸與其對應的通道蓋板232。一般地,通道蓋板232上設置有安全鎖,通道蓋板232只能由疏散通道23上打開,以避免地面的人員穿過窗口231進入疏散通道23上。疏散通道23包括沿垂直于軌道梁長度方向設置的若干橫向支撐桿233,各橫向支撐桿233端部固定于軌道梁上且沿軌道梁的長度方向依次間隔設置,然后在各橫向支撐桿233上鋪設平板234形成人行通道,在平板234的接口處留有間隙,便于雨水排放。
參見圖4以及圖6,進一步地,軌道2包括有兩條軌道梁21,兩條軌道梁21平行間隔設置,疏散通道23位于兩條軌道梁21之間。本實施例中,軌道2具有雙向運行的兩條軌道梁21,當其中一條軌道梁21上的跨坐式單軌列車1出現故障時,另一條軌道梁21上的跨坐式單軌列車1運行至該故障跨坐式單軌列車1位置,作為救援跨坐式單軌列車1,兩跨坐式單軌列車1對應側的車門111一一對應,且將對應兩車門111處的兩個步梯12滑出后水平連接,兩跨坐式單軌列車1之間通過步梯12形成若干橋梁,乘客可由故障跨坐式單軌列車1轉移至救援跨坐式單軌列車1上,安全可靠,且效率非常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