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折卷式汽車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罩,特別是涉及一種電動折卷式汽車罩。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汽車罩大多采用人工方法完成對車輛的遮擋和收折,有些電動收卷式汽車罩需要人工將其安裝固定在車輛上的某個位置,例如將其安置在汽車上頂殼體上,待使用完后每次均需要人工將其從車輛殼體上取下,再放置在車輛后備箱內,使用起來非常麻煩。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固定在車輛上,既不影響車輛使用,也不影響車輛外形美觀效果的,可以采用遙控操作,能對汽車罩布進行自動折疊并卷繞收起的汽車罩。
[0004]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施:
[0005]車罩的設計方案:將汽車罩的罩體部分設成三部分,覆蓋在汽車上頂部的罩布,其展開后為一長方形,在車輛的左右側,各設有一塊與車輛側面外形和尺寸一致的側罩布。在左右側罩布的下邊各連接有至少2根提升繩帶,該提升繩帶在側罩布的外側,從下往上垂直延伸到車輛側罩布的上邊,轉折后沿汽車頂罩布的上面,橫向穿過汽車縱向中心,再通過滑輪改向后,通向設在汽車后備箱內的卷筒。汽車罩在收折時,卷筒首先將提升繩帶卷入,通過提升繩帶將側罩布由下往上轉折提升,待側罩布全部轉折提升到車輛頂部,并與車罩頂罩布疊合時,卷筒開始卷入頂罩布,此時頂罩布和折疊好后的側罩布同時被卷筒卷入,直至完成對整個汽車罩的收卷。
[0006]為使卷筒裝置在收卷時罩布不發生側偏、皺折或纏繞等現象,在卷筒裝置上設有罩布導向機構,導向機構提供四種方案:
[0007]方案一,將頂罩布的兩個側邊處,各設一條與頂罩布縱向長度相等、橫向截面為閉合型的導向條,導向機構左右對稱,左右側各設有一個導向槽,導向槽為一側帶有開口間隙的截面為方管式結構,導向槽內設有側面導向滾輪和前后滾條,罩布從導向槽的開口間隙中通過,在導向條的內腔,安置有一個圓柱形芯子,芯子在導向條內被兩個側面導向滾輪及前后滾條限制在導向槽內,而導向條以及罩布則可以通過導向槽,從而對收卷的罩布進行橫向定位導向。
[0008]方案二,對上述方案一進行結構簡化,用滾珠代替圓柱形芯子,用一個縱向開口的圓柱型管式導向槽代替方管型導向槽,在管式導向槽的前后內腔設有擋板,擋板上設有開槽,罩布從管式導向槽的開口間隙中通過,內腔安置有滾珠的導向條通過管式導向槽,滾珠被前后擋板擋住,導向條則從擋板開槽中通過。
[0009]方案三,將上述方案一、二中頂罩布兩個側邊的導向條改換成兩條圓形拉條,在卷筒機構支架上,設有兩個滾輪支架,每個滾輪支架上各設有一個滾輪,兩個滾輪處在同一軸線上,且兩個滾輪相對的端面之間具有間隙,圓形拉條的直徑大于兩個滾輪之間的間隙,兩個滾輪、滾輪支架及卷筒支架形成了一個導向槽,頂罩布從兩個滾輪之間的間隙中通過,圓形拉條則被限制在滾輪一側的導向槽內通過,從而起到對罩布進行限位和導向的作用。該方案中,也可取消兩個滾輪及滾輪支架,用一個帶開口的圓形套、環作為導向槽。
[0010]方案四,將方案三中的頂罩布兩個側邊的圓形拉條改換成兩條薄板條或鏈排條,縱向可以卷折而橫向具有剛性的薄板條或鏈排條從上下夾板的空隙中通過,薄板條或鏈排條一側被滾輪擋住,具有柔性的罩布則可以折彎后從滾輪下端通過。
[0011]卷筒收卷時,首先卷繞提升繩帶,待側罩布收折到頂罩布上面并與之疊合后,再執行對頂罩布的卷繞,這一順序動作的控制方式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提升繩帶上設有控制塊,提升繩帶穿過設在頂罩布端部橫條上的小孔后與卷筒連接,在卷筒卷繞時,當提升繩帶上的控制塊碰觸到頂罩布端部橫條時,提升繩帶帶動頂罩布一起被卷筒卷入;第二種方案是:在頂罩布端部橫條與卷筒之間連接有兩根輔助拉繩,該輔助拉繩的長度等于提升繩帶從頂罩布端部橫條到卷筒之間的距離,加上側罩布轉折提升直至與頂罩布完全疊合,提升繩帶的行程之和,這兩根輔助拉繩在提升繩帶提升側罩布時為松弛狀態,在頂罩布開始被卷繞時為拉緊狀態。
[0012]卷筒的設計方案:卷筒由減速電機帶動工作,用車輛自備的蓄電池供電,采用市場現有的遙控發射和接收器控制。卷筒與電機的連接有三種方案:第一方案是減速電機軸與卷筒軸之間用連接套聯接,用螺釘或鍵肖作周向固定;方案二是,減速電機軸與卷筒軸之間用離合器聯接,卷筒與電機之間可以實現連接與分離,在罩布卷收時離合,在罩布拉出時分離;第三種方案是:將減速電機設置在卷筒內,這樣可以減少整體卷繞機構的長度。
[0013]卷筒機構與車輛的固定方式有四種:第一種方案,對于車輛后備箱蓋與后備箱之間采用回轉臂聯接的一般三廂車的后備箱結構,而且回轉臂設置在后備箱內腔兩側,最佳的方案是將卷筒支架固定在后備箱蓋的回轉臂上;方案二,對于回轉臂設置在后備箱兩側箱殼夾層里的部分三廂車,或者后備箱蓋與后備箱之間采用多連桿機構聯接的車型,卷筒機構則固定在后備箱蓋上;方案三,對于車輛后備箱蓋與后備箱之間采用回轉鉸連聯接的汽車后備箱蓋,例如一般的兩廂車,卷筒機構安裝在后備箱蓋的內側上,并且在靠近后備箱后端開口處,或者安裝在后備箱體內腔,靠近后端開口處的位置,使用前先將卷筒翻轉到后備箱蓋或后備箱的外側后再使用,使用完后則將卷筒翻轉到后備箱內收起;方案四,采用彈性頂緊機構將卷筒機構頂壓在后備箱內腔側箱板上。
[0014]汽車罩側罩布的下端與車輛的固定方案有兩種,一種是側罩布下邊的繩帶分別連接到汽車車門的前后手把上,這時采用(上下方向)較窄的側罩布;另一種方案是連接到汽車的前后輪輞上,這時采用較寬的側罩布。
【附圖說明】
[0015]圖1:該實用新型主視圖。
[0016]圖1-1:圖1中I部分放大圖。
[0017]圖2:該實用新型布罩部分俯視展開圖。
[0018]圖3:該實用新型俯視展開圖。圖3-1:圖3中Ml放大圖。圖3_2:圖3中M2放大圖。圖3-3:圖3中M3放大圖。圖3-4:圖3中M4放大圖。
[0019]圖4:該實用新型的側面布收折后的俯視圖。
[0020]圖4-1:側面布收折后頂罩布橫向剖視圖。
[0021]圖5:該實用新型采用輔助拉繩結構圖。
[0022]圖6:該實用新型卷筒與電機采用離合器聯接結構圖。
[0023]圖7:圖6中K-K剖視圖。
[0024]圖8:減速電機設置在卷筒內的結構圖(方案一)。
[0025]圖8-1:減速電機設置在卷筒內的結構圖(方案二)。
[0026]圖9:卷筒機構固定在車輛后備箱蓋前端部位結構圖。
[0027]圖10:卷筒機構固定在車輛后備箱蓋后端部位結構圖。圖10-1:圖10中P放大圖。
[0028]圖11:卷筒機構與車輛后備箱之間用頂緊機構固定圖。
[0029]圖12:橫條在頂罩布上的位置圖。
[0030]圖13:汽車罩在籠罩汽車時的俯視圖。
[0031]圖14:頂罩布側邊導向條橫向剖視圖。
[0032]圖15:罩布導向機構方案一俯視圖。
[0033]圖16:圖15中G-G剖視放大圖。
[0034]圖17:圖15中Q-Q剖視放大圖。
[0035]圖18:圖15中N-N剖視放大圖。
[0036]圖19:罩布導向機構方案二俯視圖。
[0037]圖20:圖19中K-K剖視放大圖。
[0038]圖21:罩布導向機構方案三俯視圖。
[0039]圖22:圖21中D向放大圖。
[0040]圖23:罩布導向機構方案四俯視圖。
[0041]圖24:圖:23中Q向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2]由圖1、圖1_1、圖2可知,汽車罩的罩體部分設成三部分,覆蓋汽車上頂罩布部分的頂罩布1,其展開后為一長方形,在車輛前進方向的左右側,各設有一塊與車輛側面外形和尺寸一致的側罩布3、3a。車罩在收折時卷繞在卷筒4上,卷筒4設置在汽車后備箱內,車罩的頂罩布1、側罩布3、3a從車輛后備箱打開后的前端空隙(2c)中穿出,頂罩布的前端設有一根由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制成的橫條8,使用者在覆蓋或收起車罩時,用手扶持橫條8,以控制頂罩布在車頂上的位置。為固定頂罩布1,在橫條8上設有帶松緊帶的塑料掛鉤5,掛鉤勾在汽車前保險杠下端或車輛前端風口柵格上,靠松緊帶將頂罩布拉緊,或者用繩帶代替掛鉤5。兩塊側罩布3、3a分別遮擋車輛左右車門和側面外殼部分,在側罩布的下邊前后位置各設有兩根繩帶7a、7b,使用時分別系在車門的前后手把上。
[0043]由圖2可知,車罩展開后,側罩布3a展開外形AB⑶EF為六邊形,圖中FEG為三角形空缺區,側罩布3a在使用時為使F、C兩個頂角處在車殼表面位置相對固定,在側罩布3a的兩個頂角F、C處(以頂角F為例),從F點到頂罩布I上的H點之間連接有一根繩帶6,繩帶6的長度以及H點到頂罩布邊的距離b = l/2f, f為側罩布上三角形空缺區開口處的長度FG。
[0044]由圖3、圖3-1、圖3-2、圖3-3、圖3-4、圖4、圖4-1可知,在左右側罩布3、3a的下邊各連接有至少兩根提升繩帶9a、9b、10a、10b,該提升繩帶在側罩布的外側,從下往上垂直延伸到車輛側罩布的上邊3c、3d,轉折后沿車輛頂罩布的上面,橫向穿過縱向中心,再通過滑輪20改向后,通向設在汽車后備箱內的卷筒4。車罩在收折時,卷筒4首先將提升繩帶
9、10卷入,通過提升繩帶將側罩布3、3a由下往上轉折提升,待側罩布全部轉折提升到車輛頂部,并與頂罩布I疊合后,卷筒開始卷入頂罩布1,此時頂罩布和折疊好后的側罩布同時被卷筒4卷入,直至完成對整個汽車罩的收卷。
[0045]卷筒4收卷時,首先卷繞提升繩帶9、10,待側罩布收折到頂罩布上面并與之疊合后,再執行對頂罩布的卷繞,這一順序動作的控制方式有兩種方案:
[0046]第一種方案,在提升繩帶9、10上設有控制塊9c、1c (見圖3),提升繩帶穿過設在頂罩布端部橫條8a上的小孔Sb后與卷筒4連接,在卷筒卷繞時,當提升繩帶上的控制塊9c、1c碰觸到頂罩布端部橫條8a時,提升繩帶帶動頂罩布一起被卷筒卷入。
[0047]第二種方案(參見圖5),在頂罩布端部橫條8a與卷筒4之間連接有兩根輔助拉繩lla、llb,該輔助拉繩的長度等于提升繩帶從頂罩布端部橫條8a到卷筒4之間的距離,加上側罩布轉折提升直至與頂罩布完全疊合,提升繩帶的行程之和,這兩根輔助拉繩IlaUlb在提升繩帶9、10拉升側罩布時為松弛狀態,在頂罩布開始被卷繞時為拉緊狀態。
[0048]卷筒4與電機19的連接有三種方案:
[0049]第一種方案是,減速電機軸與卷筒軸之間用連接套15聯接(參見圖3、圖4),用螺釘或鍵肖作周向定位。
[0050]第二種方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