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輸入側。
[0108]內部空氣傳感器51是檢測內部空氣溫度(車室內溫度)的檢測器(內部空氣溫度檢測器)。外部空氣傳感器52是檢測外部空氣溫度(車室外溫度)的檢測器(外部空氣溫度檢測器)。
[0109]第一水溫傳感器53是檢測流經第一栗用流路31的冷卻水的溫度(例如從冷卻水冷卻器13流出的冷卻水的溫度)的檢測器(第一熱媒溫度檢測器)。
[0110]第二水溫傳感器54是檢測流經第二栗用流路32的冷卻水的溫度(例如從冷卻水加熱器14流出的冷卻水的溫度)的檢測器(第二熱媒溫度檢測器)。
[0111]制冷劑溫度傳感器55是檢測制冷循環25的制冷劑溫度(例如從壓縮機26排出的制冷劑的溫度或從冷卻水冷卻器13流出的冷卻水的溫度)的檢測器(制冷劑溫度檢測器)。制冷劑溫度傳感器55也可以被配置于在制冷循環25內設置的熱交換器中。
[0112]也可以基于多種物理量的檢測值,推定內部空氣溫度、外部空氣溫度、冷卻水溫度及制冷劑溫度。
[0113]也可以取代制冷劑溫度傳感器55,而配置對制冷循環25的制冷劑壓力(例如從壓縮機26排出的制冷劑的壓力或從冷卻水冷卻器13流出的冷卻水的壓力)進行檢測的制冷劑壓力傳感器。
[0114]將來自空調開關57的操作信號輸入至控制裝置50的輸入側。空調開關57是對空調的開.關(換句話說冷氣設備的開.關)進行切換的開關,被配置于車室內的儀表盤附近。
[0115]接下來,對上述構成中的動作進行說明。控制裝置50通過對第一栗11、第二栗12、壓縮機26、電動機47等的動作進行控制,切換多種動作模式。
[0116]例如,由第一栗用流路31和冷卻器芯用流路35、電池溫度調節器用流路36、逆變器溫度調節器用流路38及散熱器用流路39中的至少一個流路來形成第一冷卻水回路(第一熱媒回路)。進一步,由第二栗用流路32和冷卻器芯用流路35、電池溫度調節器用流路36、逆變器38、散熱器用流路39及加熱器芯用流路37中的至少一個流路來形成第二冷卻水回路(第二熱媒回路)。
[0117]分別對于冷卻器芯用流路35、電池溫度調節器用流路36、逆變器溫度調節器用流路38及散熱器用流路39,根據狀況,切換與第一冷卻水回路連接的情況和與第二冷卻水回路連接的情況。其結果,根據狀況,將冷卻器芯15、電池溫度調節器16、逆變器溫度調節器18及散熱器19調整至適當的溫度。
[0118]散熱器用流路39與第一冷卻水回路連接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制冷循環25的熱栗運行。即,在第一冷卻水回路中,在冷卻水冷卻器13中被冷卻的冷卻水流過散熱器19,因此冷卻水在散熱器19從外部空氣吸熱。
[0119]并且,在散熱器19從外部空氣吸熱后的冷卻水在冷卻水冷卻器13與制冷循環25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因此,在冷卻水冷卻器13中,制冷循環25的制冷劑介由冷卻水從外部空氣吸熱。
[0120]在冷卻水冷卻器13從外部空氣吸熱后的制冷劑在冷卻水加熱器14與第二冷卻水回路的冷卻水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因此,能夠實現汲取外部空氣的熱的熱栗運行。
[0121]散熱器用流路39與第二冷卻水回路連接的情況下,在冷卻水加熱器14被加熱后的冷卻水流經散熱器19。因此,能夠在散熱器19將冷卻水的熱量放熱至外部空氣中。
[0122]冷卻器芯用流路35與第一冷卻水回路連接的情況下,在冷卻水冷卻器13被冷卻后的冷卻水流經冷卻器芯15。因此,能夠在冷卻器芯15冷卻通向車室內的空氣。即能夠對車室內進行制冷。
[0123]電池溫度調節器用流路36與第一冷卻水回路連接的情況下,由于在冷卻水冷卻器13被冷卻后的冷卻水流經電池溫度調節器16,因此能夠冷卻電池。電池溫度調節器用流路36與第二冷卻水回路連接的情況下,由于在冷卻水加熱器14被加熱后的冷卻水流經電池溫度調節器16,因此能夠加熱電池。
[0124]逆變器溫度調節器用流路38與第一冷卻水回路連接的情況下,由于在冷卻水冷卻器13被冷卻后的冷卻水流經逆變器溫度調節器18,因此能夠冷卻逆變器。逆變器溫度調節器用流路38與第二冷卻水回路連接的情況下,由于在冷卻水加熱器14被加熱后的冷卻水流經逆變器溫度調節器18,因此能夠加熱逆變器。
[0125]本實施方式的切換部21及切換部22分別具有第一閥芯211和第二閥芯212及第三閥芯221和第四閥芯222。第一閥芯211分別對于三個以上冷卻水流通設備15、16、18、19,切換從第一栗11排出的冷卻水流入的狀態和未流入的狀態。第二閥芯212分別對于三個以上冷卻水流通設備15、16、18、19,切換從第二栗12排出的冷卻水流入的狀態和未流入的狀態。第三閥芯221分別對于三個以上冷卻水流通設備15、16、18、19,切換冷卻水流向第一栗11的狀態和未流向第一栗11的狀態。第四閥芯分別對于三個以上冷卻水流通設備
15、16、18、19,切換冷卻水流向第二栗12的狀態和未流向第二栗12的狀態。
[0126]由此,能夠通過四個閥芯211、212、221、222進行在三個以上冷卻水流通設備15、
16、18、19中循環的冷卻水的切換,即使增加冷卻水流通設備的個數,也沒必要增加閥芯的個數,因此能夠簡化結構。
[0127](第二實施方式)
[0128]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閥芯211、第二閥芯212、第三閥芯221及第四閥芯222中的兩個閥芯彼此機械地連接,剩余的兩個閥芯也彼此機械地連接。
[0129]具體來說,如圖3所示,第一閥芯211和第三閥芯221機械地連接,第二閥芯212和第四閥芯222機械地連接。
[0130]由第一閥芯211及第三閥芯221構成的第一切換閥61具有第一入口 61a、第一出口 61b、第二出口 61c、第三出口 61d、第四出口 61e、第五出口 61f、第二入口 61g、第三入口61h、第四入口 61i及第五入口 61j。
[0131]第二出口 61c、第三出口 61d、第四出口 61e及第五出口 61f通過第一閥芯211進行開關。第二入口 61g、第三入口 61h、第四入口 61i及第五入口 61j通過第三閥芯221進行開關。
[0132]第一入口 61a與冷卻水冷卻器13的冷卻水出口側連接。第一出口 61b與冷卻水冷卻器13的冷卻水入口側連接。
[0133]第二出口 61c與冷卻器芯15的冷卻水入口側連接。第三出口 61d與電池溫度調節器16的冷卻水入口側連接。第四出口 61e與逆變器溫度調節器18的冷卻水入口側連接。第五出口 61f與散熱器19的冷卻水入口側連接。
[0134]第二入口 61g與冷卻器芯15的冷卻水出口側連接。第三入口 61h與電池溫度調節器16的冷卻水出口側連接。第四入口 61i與逆變器溫度調節器18的冷卻水出口側連接。第五入口 61j與散熱器19的冷卻水出口側連接。
[0135]由第二閥芯212及第四閥芯222構成的第二切換閥62具有第一入口 62a、第一出口 62b、第二出口 62c、第三出口 62d、第四出口 62e、第五出口 62f、第二入口 62g、第三入口62h、第四入口 62i及第五入口 62j。
[0136]第二出口 62c、第三出口 62d、第四出口 62e及第五出口 62f通過第二閥芯212進行開關。第二入口 62g、第三入口 62h、第四入口 62i及第五入口 62j通過第四閥芯222進行開關。
[0137]第一入口 62a與冷卻水加熱器14的冷卻水出口側連接。第一出口 62b與冷卻水加熱器14的冷卻水入口側連接。
[0138]第二出口 62c與冷卻器芯15的冷卻水入口側連接。第三出口 62d與電池溫度調節器16的冷卻水入口側連接。第四出口 62e與逆變器溫度調節器18的冷卻水入口側連接。第五出口 62f與散熱器19的冷卻水入口側連接。
[0139]第二入口 62g與冷卻器芯15的冷卻水出口側連接。第三入口 62h與電池溫度調節器16的冷卻水出口側連接。第四入口 62i與逆變器溫度調節器18的冷卻水出口側連接。第五入口 62j與散熱器19的冷卻水出口側連接。
[0140]第一切換閥61及第二切換閥62構成切換冷卻水的流動的切換裝置60 (切換部)。
[0141]圖4是示出由第一閥芯211及第三閥芯221構成的第一切換閥61的立體圖。第一切換閥61具有第一閥芯211及第三閥芯221的旋轉軸611。旋轉軸611與切換閥用電動機(未圖示)連接。因此,第一閥芯211及第三閥芯221聯動地旋轉驅動。
[0142]圖4的括弧內的符號是與由第二閥芯212及第四閥芯222構成的第二切換閥62對應的符號。第二切換閥62具有與第一切換閥61同樣的結構,具有第二閥芯212及第四閥芯222的旋轉軸621。旋轉軸621與切換閥用電動機(未圖示)連接。因此,第二閥芯212及第四閥芯222聯動地旋轉驅動。
[0143]圖5是與旋轉軸621平行地在旋轉軸621的中心上切斷第一切換閥61的剖面圖。圖6是與旋轉軸621垂直地在第一閥芯211的部分切斷第一切換閥61的剖面圖。圖6的括弧內的符號是與在第三閥芯221的部分切斷第一切換閥61的截面相對應的符號。
[0144]第一切換閥61的殼體612獨立地形成容納第一閥芯211的閥芯室612a和容納第三閥芯221的閥芯室612b。第一切換閥61的殼體612是形成閥芯室612a、612b的閥芯室形成構件。
[0145]第一閥芯211及第三閥芯221形成為圓柱狀,通過共用的旋轉軸611機械地連接。
[0146]殼體612形成為大致圓柱狀。在殼體612中第一閥芯211側的端面(圖5的配置中,第一閥芯211的上側的端面),形成有第一入口 61a。在殼體612中第三閥芯221側的端面(圖5的配置中,第三閥芯221的下側的端面),形成有第一出口 61b。
[0147]在殼體612中第一閥芯211側的圓周面上,形成有第二出口 61c、第三出口 61d、第四出口 61e及第五出口 61f。在殼體612中第三閥芯221側的圓周面上,形成有第二入口61g、第三入口 61h、第四入口 61i及第五入口 61j。
[0148]在第一閥芯211側的圓周面上,形成有可以與第二出口 61c、第三出口 61d、第四出口 61e及第五出口 61f重合的孔211a。通過第一閥芯211旋轉而改變孔211a的位置,開關第二出口 61c、第三出口 61d、第四出口 61e及第五出口 61f。
[0149]在第三閥芯221側的圓周面上,形成有可以與第二入口 61g、第三入口 61h、第四入口 61i及第五入口 61 j重合的孔221a。通過第三閥芯221旋轉而改變孔221a的位置,開關第二入口 61g、第三入口 61h、第四入口 61i及第五入口 61j。
[0150]第一閥芯211及第三閥芯221以基本上第二出口 61c及第二入口 61g的開閉狀態彼此相同的方式形成。即,第二出口 61c為打開狀態的情況下,第二入口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