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助力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組裝于機動車等車輛的制動裝置并利用電動促動器使主缸產生制動液壓的電動助力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作為組裝于制動裝置的助力裝置,除了將一般的負壓促動器作為助力源的負壓式助力裝置之外,還例如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那樣,已知有將電動馬達作為助力源的電動助力裝置。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電動助力裝置具備:通過制動踏板的操作進退移動的輸入活塞、以能夠相對移動的方式配置于輸入活塞的增壓器活塞(7''—只夕卜y )、使增壓器活塞進退移動的旋轉一直動轉換機構、以及對旋轉一直動轉換機構施加旋轉力的電動馬達。利用從制動踏板經由輸入桿對輸入活塞施加的輸入推力、以及從電動馬達對增壓器活塞施加的增壓器推力,使主缸的壓力室內產生制動液壓。
[0003]另外,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電動助力裝置中,沿軸向對前端部插入到主缸內的輸入活塞進行分割。輸入活塞的主缸側的分割要素被彈簧部件向主缸側施力,并在非制動狀態下在輸入活塞的主缸側的分割要素與制動踏板側的分割要素之間形成間隙。由此,在制動初期,軸部件的主缸側的分割要素受到主缸的制動液壓而克服彈簧部件的作用力,壓縮與制動踏板側的分割要素之間的間隙。在此期間,由于主缸的制動液壓不會被傳遞到制動踏板,因此輸出與輸入不關聯地增大,獲得所謂的跳躍特性(y特性)。其結果是,在電動助力裝置中,也與負壓式助力裝置相同,能夠在制動初期獲得跳躍特性,使制動力迅速地上升,能夠提供良好的制動感。
[0004]現有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 - 81033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7]然而,在上述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電動助力裝置中,存在如下那樣的問題。當在車輛的制動時執行通過車輪的旋轉驅動發電機將動能轉換為電能并回收這樣的再生制動時,進行從通過制動踏板的操作在主缸中產生的制動液壓中減去相當于再生制動量的制動液壓的再生協調控制。在該情況下,在構造上,由于再生制動量被上述輸入活塞的分割要素之間的間隙限制,因此不能增大可通過再生制動回收的能量。
[0008]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獲得跳躍特性(Py特性)、并且能夠在再生制動時充分增大再生制動量的電動助力裝置。
[0009]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電動助力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活塞,其前端側配置于主缸內而形成壓力室;電動促動器,其使所述活塞移動;輸入活塞,其前端面向所述主缸的壓力室而配置,并且被配置為能夠相對于所述活塞沿軸向進行相對移動;第一彈簧部件,其相對于所述活塞將該輸入活塞彈性地保持于與所述輸入活塞的軸向的規定位置;輸入部件,其被設為能夠相對于所述輸入活塞沿軸向進行相對移動,并且被配置為能夠在軸向上與所述輸入活塞相對地抵接,并通過制動踏板的操作進退移動;第二彈簧部件,其向使所述輸入部件離開所述輸入活塞的方向對該輸入部件作用彈簧力;在不操作所述制動踏板時,利用所述第二彈簧部件在所述輸入活塞與所述輸入部件之間形成規定的間隙。
[0010]根據本發明的電動助力裝置,能夠獲得跳躍特性,并且能夠在再生協調制動時增大再生制動量。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動助力裝置的縱剖視圖。
[0012]圖2是圖1所示的電動助力裝置的非制動狀態下的主要部分的縱剖視圖。
[0013]圖3是應用了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動助力裝置的制動系統的概略結構圖。
[0014]圖4是圖1所示的電動助力裝置的跳躍(夕V >7°4 V )工作狀態下的主要部分的縱剖視圖。
[0015]圖5是圖1所示的電動助力裝置的通常的助力工作狀態下的主要部分的縱剖視圖。
[0016]圖6是表示圖1所示的電動助力裝置的輸入輸出特性的曲線圖。
[0017]圖7是表示圖1所示的電動助力裝置的輸入一行程一減速度的特性的曲線圖。
[0018]圖8是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動助力裝置的縱剖視圖。
[0019]圖9是圖8所示的電動助力裝置的非制動狀態下的主要部分的縱剖視圖。
[0020]圖10是圖8所示的電動助力裝置的跳躍工作狀態下的主要部分的縱剖視圖。
[0021]圖11是圖8所示的電動助力裝置的通常的助力工作狀態下的主要部分的縱剖視圖。
[0022]圖12是表示圖8所示的電動助力裝置的輸入輸出特性的曲線圖。
[0023]圖13是表示圖8所示的電動助力裝置的輸入一行程一減速度的特性的曲線圖。
[0024]圖14是表示電動助力裝置的再生協調時的馬達控制的流程圖。
[0025]圖15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電動助力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縱剖視圖。
[0026]圖16是表示圖15的電動助力裝置的故障時的工作狀態的主要部分的縱剖視圖。
[0027]圖17是表示圖15的電動助力裝置的自動制動工作狀態的主要部分的縱剖視圖。
[0028]圖18是圖15所示的電動助力裝置的變形例的主要部分的縱剖視圖。
[0029]圖19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電動助力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縱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以下,基于【附圖說明】用于實施發明的方式。
[0031]首先,參照圖1至圖7對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32]如圖1以及圖2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電動助力裝置I是將電動促動器作為驅動源的助力裝置。電動助力裝置I具有在殼體4的軸向一側(前部,圖的左方)連結有串聯型的主缸2的構造,在該殼體4內安裝有電動的促動器3。在主缸2的上部配設有向主缸2供給制動液的儲液器5 (僅圖示一部分)。殼體4在大致有底圓筒狀的前殼體4A的開口部側嵌合有后蓋4B,通過多個螺栓4C結合于前殼體4A,并在內部收納有促動器3。
[0033]在前殼體4A固定有雙頭螺栓6。利用該雙頭螺栓6的螺母6A在主缸2的安裝部2B將該主缸2連結于前殼體4A。在殼體4的后蓋4B形成有平坦的安裝座面7,從該安裝座面7的中央部設有與主缸2同心、并且向殼體4的軸向另一側(后方,圖的右方)、即離開主缸2的方向突出的圓筒部8。電動助力裝置I以使圓筒部8貫通作為車輛的發動機室與車室的隔壁的前圍板(未圖示)而向車室內延伸的狀態,配置于發動機室內。即,電動助力裝置I在安裝座面7抵接于前圍板的狀態下、利用固定于安裝座面7的多個雙頭螺栓7A固定于作為車身的一部分的前圍板。另外,在前殼體4A的外側設有將后述的控制器(以下,稱作E⑶)9包覆于內的E⑶殼體4D。這里,在以下的說明中,將作為殼體4的軸向一側的圖中左側表現為“前”,將作為殼體4的軸向另一側的圖中右側表現為“后”。
[0034]在主缸2的缸體主體2A形成有有底的缸膛12。在該缸膛12的開口部12A側,作為利用促動器3移動的活塞,配置有大致圓筒狀的主活塞10。該主活塞10的前端側形成為杯狀,并配置于主缸2內。另外,在缸膛12的底部側配置有杯狀的副活塞11。主活塞10的后端部形成為從主缸2的開口部向殼體4內延伸而延伸至后蓋4B的圓筒部8內。在缸體主體2A內,利用缸膛12、主活塞10以及副活塞11,在它們之間形成有作為壓力室的主室16,并在缸膛12的底部與副活塞11之間形成有作為壓力室的副室17。如圖3所示,上述主室16以及副室17分別經由形成于缸體主體2A的液壓端口(未圖示)連接于用于向各車輪的輪缸WC供給液壓的兩個系統的液壓回路18、19。
[0035]另外,在缸體主體2A形成有用于分別將主室16以及副室17連接于儲液器5的儲液器端口 20、21。在缸體主體2A的缸膛12的內周面,隔開規定的軸向間隔地形成有環狀的密封槽22a、22b以及23a、23b。在這些環狀的密封槽22a、22b以及23a、23b分別配置有密封部件22A、22B以及23A、23B。這些密封部件22A、22B以及23A、23B分別將缸膛12、主活塞10以及副活塞11之間密封。兩個密封部件22A、22B沿軸向隔著儲液器端口 20而配置。當主活塞10處于圖1以及圖2所示的非制動位置時,主室16經由設于主活塞10的側壁的端口 24連通于儲液器端口 20。然后,在主活塞10從非制動位置前進而使端口 24到達密封部件22A時,主室16被密封部件22A與儲液器端口 20隔斷而產生液壓。將該主活塞10從非制動位置起直至與儲液器端口 20隔斷為止的主活塞10的移動量被稱作無效行程(deadstroke)。另外,兩個密封部件23A、23B沿軸向隔著儲液器端口 21而配置。在副活塞11處于圖1所示的非制動位置時,副室17經由設于副活塞11的側壁的端口 25連通于儲液器端口 21。然后,在副活塞11從非制動位置前進時,副室17被密封部件23A與儲液器端口 21隔斷而產生液壓。
[0036]在主室16內的主活塞10與副活塞11之間夾設有彈簧組件26。另外,在副室17內的主缸2的底部與副活塞11之間夾設有彈簧組件27。彈簧組件26、27的各自的壓縮螺旋彈簧26A、27A以規定的壓縮狀態被能夠伸縮的保持件26B、27B保持,并能夠克服該彈簧力而壓縮。在主活塞10內,在彈簧組件26與主活塞10的中間壁30之間夾設有圓筒狀的隔套51。
[0037]主活塞10整體形成為大致圓筒狀,在軸向中央內部具備中間壁30。在中間壁30以沿軸向貫通的方式形成有引導孔31。在引導孔31中能夠滑動并且液密地插入有具有階梯部32A的帶階梯形狀的輸入活塞32的小徑的前端部32B。輸入活塞32的前端部32B與引導孔31之間被密封件55密封。輸入活塞32在比階梯部32A靠基端側形成有中徑部32C與大徑部32D,在這些中徑部32C與大徑部32D之間形成有供后述的彈簧37抵接的彈簧承受部32E。在大徑部32D的外周形成有抵接于主活塞10的內壁而沿軸向引導輸入活塞32的引導部32F。另外,在大徑部32D內部形成有向輸入活塞32的基端開口的孔部32G,孔部32G的底部32H呈碗狀凹陷地形成。在孔部32G的開口外周形成有供后述的彈簧38抵接的彈簧承受部321。這樣,輸入活塞32的前端面向作為主缸2內的壓力室的主室16,并且以能夠沿軸向相對移動的方式配置于主活塞10。
[0038]向前殼體4A內延伸的主活塞10的中間部配置于與前殼體4A的底部的開口部85嵌合的圓筒狀的彈簧承受部件70內。該彈簧承受部件70以能夠沿軸向滑動的方式引導主活塞10。形成于彈簧承受部件70的一端部的外側凸緣部71嵌合于前殼體4A的底部的開口部85。由此,被固定于前殼體4A以及主缸2。利用安裝于彈簧承受部件70的后端內周部70A的密封部件72支承主活塞10并且進行密封。主缸2的缸膛12的開口部12A形成為從安裝部2B延伸至后端內周部70A的附近。在開口部12A設有密封槽22b以及密封部件22B,利用密封部件22B支承主活塞10并且密封缸膛12的內外。在本實施方式的電動助力裝置中,利用上述彈簧承受部件70的后端內周部70A與缸膛12的開口部12A加長支承主活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