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設置在車輛用座椅上的頭枕。
【背景技術】
[0002]車輛用座椅的頭枕為了就座于座椅時的舒適性的提高、和由車輛碰撞時的頭部支承帶來的安全性的提高等而設置。
[0003]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頭枕具備固定在頭枕柱上的頭枕的后部、和經由一對X形連桿連結在該后部上、在被追尾時向離開該后部的方向移動的頭枕的前部。構成為,在被追尾時,螺線管工作而將鎖定解除,由此,頭枕的前部向離開后部的方向移動。
[0004]根據這樣的頭枕,由于X形連桿起到“斜支柱”的功能,所以相對于在頭部接觸時在將頭枕的前部推回的方向上作用的應力能夠確保足夠的強度。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4280589號公報。
[0006]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頭枕僅在被追尾時前部移動,在通常時不能進行該前部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調整。因此,希望開發一種在通常時能夠將前部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階段性地調整的頭枕。
[0007]另外,可以想到在通常時不是僅在將頭枕的前部推回的方向上作用應力,而是在各種各樣的方向上作用應力。特別是,在設置在前部托架(以下稱作可動側部件)及后部托架(以下稱作固定側部件)上、經由旋轉軸支承連桿的連桿支承部上,容易顯現在各種各樣的方向上作用的應力的影響。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以提供一種能夠使連桿支承部的剛性提高的頭枕為目的。
[0009]為了實現以上的目的,技術方案I所述的發明是一種頭枕,其特征在于,具備:第一及第二頭枕柱;固定側部件,設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之間;可動側部件,能夠在相對于上述固定側部件向前方離開的方向及向后方返回的方向上移動;連桿機構,將上述固定側部件與上述可動側部件連結;上述固定側部件及上述可動側部件分別具有多個支承部,構成上述連桿機構的各連桿被可旋轉地連接并支承于所述多個支承部;上述多個支承部的左右寬度方向的長度比前后厚度方向的長度長,從而上述多個支承部寬幅地形成。
[0010]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明在技術方案I所述的頭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側部件的上述多個支承部配置在該固定側部件的左右寬度方向的兩側,上述可動側部件的上述多個支承部配置在該可動側部件的左右寬度方向的兩側;上述連桿機構的各連桿配置成,位于配置在上述固定側部件的上述左右兩側的多個支承部間,并且位于配置在上述可動側部件的上述左右兩側的多個支承部間。
[0011]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明在技術方案I或2所述的頭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連桿機構是具有經由中央的交叉連接部可旋轉地連接的內側連桿和外側連桿的X形連桿機構;上述固定側部件的上述多個支承部配置在該固定側部件的上下方向的兩側,上述可動側部件的上述多個支承部配置在該可動側部件的上下方向的兩側;上述固定側部件的上述多個支承部中的下方的支承部和上述可動側部件的上述多個支承部中的下方的支承部形成為,與各自的上方的支承部相比在上下方向上尺寸長;上述內側連桿的下端部及上述外側連桿的下端部能夠沿著上述各自的下方的支承部在上下方向上移動。
[0012]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明在技術方案3所述的頭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側部件具有:板狀的基體部件,固定到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上;主體部,安裝在上述基體部件的前表面上并連接上述連桿機構;上述主體部具備多個固定部,所述多個固定部一體形成在該主體部的至少四角上并被固定至上述基體部件;上述多個固定部中的位于上方的固定部配置在與上述固定側部件的上方的支承部大致相等的高度。
[0013]技術方案5所述的發明在技術方案3所述的頭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側部件具有:板狀的基體部件,固定到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上;主體部,安裝在上述基體部件的前表面上并連接上述連桿機構;上述主體部具備多個固定部,所述多個固定部一體形成在該主體部的至少四角上并被固定至上述基體部件;上述多個固定部中的位于上方的固定部配置在與上述固定側部件的上方的支承部不同的高度。
[0014]技術方案6所述的發明在技術方案5所述的頭枕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固定側部件的上方的支承部與下方的支承部之間一體形成有加強肋板,上述多個固定部中的位于上方的固定部配置在與上述加強肋板大致相等的高度。
[0015]技術方案7所述的發明在技術方案4?6中任一項所述的頭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個固定部中的位于下方的固定部配置在與上述固定側部件的下方的支承部大致相等的高度。
[0016]技術方案8所述的發明在技術方案I?7中任一項所述的頭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側部件的上述多個支承部配置在將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的軸心間連結的假想線的后方。
[0017]根據技術方案I所述的發明,構成連桿機構的各連桿被可旋轉地連接并支承于多個支承部,該多個支承部的左右寬度方向的長度比前后厚度方向的長度長,從而該多個支承部寬幅地形成,所以該多個支承部被提高剛性。由此,在多個支承部上不易顯現在各種各樣的方向上作用的應力的影響,所以能夠將各連桿穩定地支承。
[0018]根據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明,固定側部件的多個支承部和被該多個支承部支承的各連桿的部位在左右寬度方向上重合。此外,可動側部件的多個支承部和被該多個支承部支承的各連桿的部位在左右寬度方向上重合。由此,當將可動側部件向后方送回時,能夠將固定側部件和可動側部件盡量靠近而折疊,所以能夠實現頭枕的緊湊化。
[0019]根據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明,固定側部件的下方的支承部和可動側部件的下方的支承部與各自的上方的支承部相比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為長尺寸,所以與上方的支承部相比能夠提高剛性。此外,由于內側連桿的下端部及外側連桿的下端部能夠沿著各自的下方的支承部在上下方向上移動,所以當使可動側部件相對于固定側部件前后移動時,能夠在不使內側連桿的上端部及外側連桿的上端部的高度變化的情況下,使內側連桿的下端部及外側連桿的下端部沿著下方的支承部移動,從而使可動側部件前后移動。由此,能夠在不改變可動側部件相對于固定側部件的高度的情況下,使可動側部件相對于固定側部件前后移動。
[0020]S卩,能夠通過下方的支承部使可動側部件相對于固定側部件在不改變高度的情況下移動,并且能夠提高該下方的支承部的剛性。
[0021]根據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明,多個固定部中的位于上方的固定部被配置在與固定側部件的上方的支承部大致相等的高度,所以上方的固定部和上方的支承部相互加強。由此,能夠提高將主體部向基體部件固定的部位處的剛性,并且能夠提高將上方的支承部與內側連桿或外側連桿連接的部位處的剛性。
[0022]根據技術方案5所述的發明,多個固定部中的位于上方的固定部被配置在與固定側部件的上方的支承部不同的高度,所以能夠將上方的支承部與內側連桿或外側連桿的連接作業、和固定部向基體部件的固定作業在不同的高度進行。由此,能夠提高固定側部件的各部件的組裝性。
[0023]根據技術方案6所述的發明,在固定側部件的上方的支承部與下方的支承部之間一體形成有加強肋板,所以能夠提高固定側部件的剛性。此外,由于多個固定部中的位于上方的固定部配置在與加強肋板大致相等的高度,所以即使上方的固定部和上方的支承部配置在不同的高度,也能夠提高將主體部向基體部件固定的部位處的剛性。
[0024]根據技術方案7所述的發明,多個固定部中的位于下方的固定部配置在與固定側部件的下方的支承部大致相等的高度,所以下方的固定部和下方的支承部相互加強。由此,能夠提高將主體部向基體部件固定的部位處的剛性,并且能夠提高將下方的支承部與內側連桿或外側連桿連接的部位處的剛性。
[0025]根據技術方案8所述的發明,固定側部件的多個支承部配置在將第一及第二頭枕柱的軸心間連結的假想線的后方,所以能夠將固定側部件收容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之間的空間中,并且當將可動側部件送回到后方時,能夠將連桿機構的各連桿也盡量收容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之間的空間中,能夠實現頭枕的緊湊化。
【附圖說明】
[0026]圖1是表示頭枕的動作前的狀態的正面側立體圖。
[0027]圖2是表示頭枕的動作前的狀態的背面側立體圖。
[0028]圖3是表示頭枕的動作前的狀態的側視圖。
[0029]圖4是表示頭枕的動作后的狀態的正面側立體圖。
[0030]圖5是表示頭枕的動作后的狀態的側視圖。
[0031]圖6是表示頭枕的動作后的狀態的俯視圖。
[0032]圖7是表示前后鎖定機構的鎖定部件的動作方式的放大圖。
[0033]圖8是表示在頭枕箱中收容著可動機構的狀態的頭枕的正面側立體剖視圖。
[0034]圖9是表示頭枕箱的移動前的狀態的平剖視圖。
[0035]圖10是表示頭枕箱的移動后的狀態的平剖視圖。
[0036]圖11是表示頭枕相對于座椅靠背的安裝方式的立體圖。
[0037]圖12是表示前后鎖定機構的變形例的俯視圖。
[0038]圖13是表示前后鎖定機構的變形例的背面側立體圖。
[0039]圖14是表示前后鎖定機構的其他變形例的背面側立體圖。
[0040]圖15是表示頭枕相對于座椅靠背的安裝方式的變形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1 ]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42]本實施方式的頭枕I如圖1?圖11所示,具備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一對柱保持部3a、3b、固定側部件4、可動側部件5、可動機構、前后鎖定機構、上下鎖定機構和操作部
9。此外,該頭枕I包括能夠收容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的上部和其他各部件的頭枕箱33、和設置在該頭枕箱33的周圍的緩沖墊及蒙皮而構成。
[0043]并且,該頭枕I被裝接在車輛用座椅的座椅靠背10的上端部。
[0044]另外,本實施方式中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為就車輛用座椅及車輛的方向而言的方向。
[0045]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向上述頭枕I的下方伸出地設置,安裝在作為上述座椅靠背10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1a上。S卩,上述頭枕I經由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安裝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1a上。
[0046]另外,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被設定為同徑,在該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的至少一方上,在長度方向上隔開間隔地形成有構成上述上下鎖定機構的多個缺口 2c…。
[0047]上述一對柱保持部3a、3b將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分別保持,并且能夠沿著該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在上下方向上移動。
[0048]上述一對柱保持部3a、3b分別具備保持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的筒狀主體
11、將上述筒狀主體11遮蓋的遮蓋體12、和設置在上述筒狀主體11的上端部的頭部13a、13b。
[0049]在上述筒狀主體11上,形成有將該筒狀主體11在長度方向上貫通并被插入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的貫通孔。
[0050]上述遮蓋體12形成為方筒狀,是保持上述筒狀主體11的部件,通過將金屬板彎折加工而形成。
[0051]上述頭部13a、13b—體形成在上述筒狀主體11的上端部。在中央部,形成有與上述筒狀主體11的貫通孔連續的貫通孔。此外,在位于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中的上述第一頭枕柱2a側的頭部13a上,設有構成后述上下鎖定機構的鎖定操作部14。
[0052]上述固定側部件4位于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間,并且經由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設置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1a上。
[0053]此外,上述固定側部件4能夠沿著上述第一及第二頭枕柱2a、2b在上下方向上移動。
[0054]上述可動側部件5能夠在相對于上述固定側部件4向前方離開的方向及向后方返回的方向上移動,經由上述可動機構與上述固定側部件4連結。
[0055]上述可動機構是將上述固定側部件4與上述可動側部件5連結的機構,例如采用連桿機構。在本實施方式中,特別采用X形連桿機構。該X形連桿機構具有經由中央的交叉連接部8可旋轉地連接的內側連桿6和外側連桿7。
[0056]上述前后鎖定機構是將上述可動側部件5相對于上述固定側部件4向前后方向的移動鎖定及鎖定解除的機構,具有被卡合部15和與該被卡合部15卡合的鎖定部件16。
[0057]上述上下鎖定機構是將上述固定側部件4相對于上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