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高度在從外到內的方向上逐漸變小到最小高度,其中該最小高度應盡可能的小,且技術上可行。同樣地,向外延伸的凸緣在其垂直方向上也可以是階梯狀的,但是凸緣也可被設置成這種形狀,即在蓋部頂側及底側之間延伸的壁厚,以可選高度差從頂部到底部不斷地增加,使得凸緣的壁厚在從內到外的方向上不斷地減小。這種設計的優點在于,能夠減小或避免在彈性體蓋部內出現力的分布的峰值。
[0020]優選地,輪胎模塊具有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槽(trough),槽的底部形成輪胎模塊的底側,槽的壁被定形成使得輪胎模塊被安裝到輪胎的內側之后,在輪胎的內側與上述槽之間存在一定空間,該空間容納凸緣凸起。
[0021]上述槽容納包括鑄模材料在內的輪胎模塊的其它組件。上述槽具有許多優點:該槽能夠同時被用作利用鑄模材料鑄造輪胎模塊的模具,在鑄造之后,該輪胎模塊具有確切限定的形狀;對于上述槽,可以選擇不粘附在輪胎內側的材料;或者,在輪胎模塊的蓋部是通過橡膠盤被連接到輪胎內側的情況下(其中橡膠盤是通過硫化方法被連接到二者之間),可以選擇不粘附到橡膠盤上的材料,但是要選擇在輪胎的變形過程中能夠在輪胎內側或橡膠盤上滑動的材料。優選地,上述槽由塑料薄片、通過深沖壓或溫加工方法而成型。上述槽應該具有足夠薄的底體,以使其很容易隨著輪胎的變形而變形,并且將變形傳遞給機電換能器,該機電換能器位于上述槽中,優選地直接位于槽的底部上。
[0022]優選地,上述機電換能器是由可彎曲的壓電元件形成,其被應用到作為載體的薄金屬盤上。上述薄金屬盤也應該足夠薄,以使其很容易與輪胎的變形相匹配,使得通過壓電效應產生的電能能夠被存儲在輪胎模塊的蓄能器中,該蓄能器被需要,以用于運行輪胎模塊的電子元件,特別是用于測量壓力和傳送包含壓力信息的信號的元件。上述蓄能器可以是電容器。
[0023]在權利要求2中所限定的技術方案與權利要求1中所限定的技術方案的不同,僅僅在于當從底側到頂側測量時,上述蓋部的內部高度不小于,而是等于輪胎模塊的高度。同樣在該實施例中,能夠減緩甚至防止機電換能器的效率降低。
【附圖說明】
[0024]在附圖中示意性示出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其中:
[0025]圖1是示出根據現有技術、被緊固到輪胎內側的包含有輪胎模塊和蓋部的裝置的縱截面;
[0026]圖2示出根據本發明的裝置、與圖1相對應的縱截面;
[0027]圖3示出圖2的放大細節圖;
[0028]圖4示出圖2所示裝置的變型裝置;以及
[0029]圖5示出根據圖4的示例,根據圖2的裝置的第二種變型裝置。
[0030]在上述五蝠圖中,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0031]附圖標記說明:
[0032]1:輪胎模塊
[0033]2:蓋部
[0034]3:機電換能器
[0035]4:輪胎模塊的頂側
[0036]5:輪胎模塊的底側
[0037]6:輪胎的內側
[0038]7:輪胎
[0039]8:蓋部的頂側
[0040]9:護套(jacket)
[0041]10:凸緣
[0042]11:凸緣的底側
[0043]12:粘合劑層或橡膠圈或橡膠盤
[0044]13:中心孔
[0045]14:凸起
[0046]15:階梯狀凹部
[0047]16:槽
[0048]17:槽的底部
[0049]H:輪胎模塊的高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50]圖1以放大、示意性的方式示出一種已知的、位于蓋部2中的大致圓柱形的輪胎模塊1,其中蓋部2嚴絲合縫地容納輪胎模塊I。輪胎模塊I具有頂側4和底側5,在安裝狀態下,輪胎模塊I緊靠在輪胎7的胎面的內側6上。蓋部2具有靠在輪胎模塊I的頂側4的頂部件8,以及大致呈圓筒形的護套9,護套9包圍輪胎模塊I并變成向外延伸的凸緣10,凸緣10具有底側11,底側11面向輪胎7的胎面的內側6,并被粘結到輪胎7的內側6。以放大厚度的方式示出粘合劑層12。
[0051]蓋部2由彈性材料制成。包含粘合劑層12在內一起測量的蓋部2的內部高度,比輪胎模塊I的高度H小得多,以使得僅僅在蓋部2的內側高度被彈性拉伸時,蓋部2的凸緣10才能夠被整體地粘結到輪胎7的內側6,從而使得蓋部2在被固定連接到輪胎7的內側6之后具有機械預載荷,通過上述機械預載荷將輪胎模塊I壓靠到輪胎7的內側6上。
[0052]蓋部2與輪胎7的固定連接與輪胎模塊I的組件被如何具體地設計和布置無關。因此沒有詳細示出輪胎模塊I中的組件的布置情況。用來為輪胎模塊I的運行提供電能的機電換能器3,應盡可能地緊靠輪胎7的胎面的內側6,使得輪胎7的內側6的變形能有效地被傳遞到機電換能器3,尤其是在每次經過拖曳部(shuffle)的開始段和結束段,其中上述機電換能器的位置僅在圖1中以示意方式示出。鑄模材料填充輪胎模塊I的其它組件之間的開放空間,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輪胎模塊I的外輪廓。
[0053]蓋部2在頂側4具有中心孔13,該中心孔使輪胎7中處于壓力下的空氣能夠進入到輪胎模塊I中的壓力傳感器,從而能夠對輪胎7中的氣壓進行測量。
[0054]如圖2所示的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與圖1所示的現有技術的不同在于凸緣10具有向內延伸的凸起14,其底側與向外延伸的凸緣10的底側11對齊。然而,凸起14大致低于凸緣10。凸起14具有階梯狀的設計,并被安裝到輪胎模塊I的下邊緣區域中的相應階梯狀凹部15中。采用這種方式,從下往上時看,蓋部2具有由凸起14所形成的底切(undercut),從上往下看時,輪胎模塊I具有由凹部15形成的相應底切,其中這兩個底切彼此以形狀匹配方式連接。凸起14和凹部15圍繞輪胎模塊I的整個外周延伸。
[0055]實驗表明,根據本發明的包括輪胎模塊I和彈性蓋部2的裝置,在布置在或靠近輪胎模塊I的底側5的機電換能器3的效率的長期穩定性方面,具有比根據圖1所示的現有技術更好的表現;其中彈性蓋部2容納輪胎模塊1,并且在被緊固到輪胎7的內側6之后處于機械預載荷之下,并將輪胎模塊I和凸緣10的凸起14壓靠到輪胎7的內側6上。升高的凸起14并不會產生長期穩定性的相關改善。通過利用粘結或硫化方法將凸緣10連接到輪胎7的內側6上,可以將蓋部2緊固到輪胎7的內側6上。在使用硫化方法的情況下,優選地,將由橡膠制成的薄扁環放置在粘合劑層12的位置上。
[0056]如圖4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與圖2和圖3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的不同點在于輪胎模塊I具有槽(trough) 16,該槽16容納輪胎模塊I的其他所有組件。槽16能夠由諸如聚碳酸酯等塑料薄片制成。槽16的底部17非常薄,使得在輪胎模塊I被緊固到輪胎7上時(槽16的底部17靠在輪胎7的胎面的內側6),其很容易隨著輪胎7的胎面的變形而變形,從而使輪胎7的內側6的變形被傳遞給機電換能器3,對于上述機電換能器3來說,這是產生電能的先決條件,電能可被存儲在輪胎模塊I中用以運行。槽16沒有被粘結到輪胎7的內側6。相反地,當輪胎變形時,槽16的底部17能夠在輪胎7的內側6上滑動,為達到此目的,優選地,為槽16選擇相對于特定輪胎7的內側6,具有盡可能低的靜摩擦系數和滑動摩擦系數的材料。這種槽16還能夠被使用在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的輪胎模塊中,特別是可使用在根據圖2和圖3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
[0057]圖4的示例性實施例與圖2的示例性實施例二者的不同點還在于凸緣10的凸起14沒有設置明顯的階梯形狀,而是具有朝向其內端逐漸減小的厚度。這有助于防止在彈性蓋部2的力的分布中出現明顯的峰值。
[0058]圖5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適用于蓋部2的內部高度小于輪胎模塊I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