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用座椅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車輛用座椅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般來說,車輛用座椅裝置具備:座椅滑動功能,其可調節車輛座椅的前后位置;以及座椅傾斜功能,其可調節椅背的傾斜角度。并且,這種座椅裝置具備所謂的迀移功能,其為了提高在該車輛座椅的后方設置的后部座椅的上下車方便性,而使該車輛座椅的前方移動以及椅背的前傾傾動作連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0003]另外,還存在座椅裝置具備座椅升降功能(或者座椅前翻功能)的情況,其可調節車輛座椅的上下位置。并且,由此可進一步提高其位置調節自由度(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0004]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104853號公報
[0005]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 — 158301號公報
[0006]然而,伴隨車輛座椅的位置調節自由度的提高,如圖6所示,在進行如上述那樣的迀移動作時,該車輛座椅61的上端部分(頭枕64的上端部)與車輛的車頂65發生干涉的可能性也會增加。也就是說,在多數情況下,車輛的車頂65的前側會比中央部分還低。因此,在對車輛座椅61進行位置調節的過程中,由于其與該車頂65的干涉,有可能產生不能充分確保構成迀移動作的車輛座椅61的前方移動量和椅背63的前傾前傾動作量的情況,因此,在這一點上,仍留有改善的余地。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降低車輛座椅與車輛的車頂之間產生干涉的可能性的車輛用座椅裝置。
[0008]解決上述課題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優選為具備:第一調節部,其調節車輛座椅的前后位置;第二調節部,其調節上述車輛座椅的上下位置;第三調節部,其調節椅背的傾倒角度;以及操作輸入部,對其進行操作來連動執行由上述第一調節部實施的上述車輛座椅的前方移動以及由上述第三調節部實施的上述椅背的前傾動作,并且,在對上述操作輸入部進行操作之后,在執行上述椅背的前傾動作之前,開始由上述第二調節部實施的上述車輛座椅的下方移動。
[0009]根據上述結構,實現了使車輛座椅的前方移動以及椅背的前傾動作連動的所謂迀移功能,從而能夠提高配置在該車輛座椅后方的后部座椅的上下車方便性。并且,在該椅背進行前傾動作之前,預先降低車輛座椅的上下位置,從而在進行該迀移動作時,能夠有效地降低車輛座椅的上端部與車輛的車頂產生干涉的可能性。
[0010]解決上述課題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優選為:在執行由上述第二調節部實施的上述車輛座椅的下方移動的同時,執行由上述第一調節部實施的上述車輛座椅的前方移動。
[0011]根據上述結構,能夠抑制在該椅背進行前傾動作之前進行座椅的下方移動而產生的迀移動作的延遲。
[0012]解決上述課題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優選為:上述第二調節部在上述車輛座椅進行下方移動時伴有該車輛座椅的后方移動。
[0013]也就是說,對于具有這種第二調節部的結構,當在該前傾動作之前進行車輛座椅的下方移動時,存在落座于后部座椅的乘客的腳尖被夾在車輛地板部與車輛座椅(椅墊)之間的可能性。因此,將與上述車輛座椅的下方移動同時進行的前方移動應用于這種結構中,能夠降低該夾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0014]通過本發明,能夠降低車輛座椅與車輛的車頂之間產生干涉的可能性。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座椅裝置的簡要結構圖。
[0016]圖2是實際安裝于座椅裝置的迀移功能的說明圖。
[0017]圖3是示出迀移動作的狀態的時序圖。
[0018]圖4是示出設定于座椅裝置的下方限制區域和前方限制區域的說明圖。
[0019]圖5是示出迀移控制的處理步驟的流程圖。
[0020]圖6是示出迀移動作時產生的座椅與車輛的車頂之間干涉的說明圖。
[0021]附圖標記說明:
[0022]I…座椅;2…椅墊;3…椅背;4…頭枕;5…下軌;6…上軌;11…座椅滑動裝置(第一調節部);15…促動器;20…座椅E⑶;21...座椅升降裝置(第二調節部);22…聯桿機構;22a、22b…聯桿部件;25…促動器;31…座椅傾斜裝置(第三調節部);32…調節器;33...大幅度傾倒機構;40…座椅裝置;41…后部座椅;42...操作桿(操作輸入部);50...乘客;50a…腳尖;61…車輛座椅;63…椅背;64…頭枕;65…車頂;F…地板部;α I…下方限制區域;α 2…前方限制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根據附圖對有關于車輛用座椅裝置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24]如圖1所示,車輛用座椅I具備:椅墊2 ;和椅背3,其被設置為相對于上述椅墊2的后端部能夠傾動。而且,在該椅背3的上端設有頭枕4。
[0025]在本實施方式中,在車輛的地板部F設有沿車輛的前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對下軌5。并且,在各該下軌5分別安裝有能夠在該下軌5上相對移動的上軌6。并且,椅墊2被支承于各上軌6上。
[0026]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由被設置為能夠相對移動的下軌5和上軌6而形成座椅滑動裝置11。并且,使用者通過使用該座椅滑動裝置11的功能,可以對座椅I進行沿車輛前后方向(圖1中為左右方向)的位置調節。
[0027]具體來說,本實施方式的座椅滑動裝置11被構成為動力調節座椅滑動裝置,其通過設置在椅墊2的內側(下部)的促動器15來使上軌6前后移動。在本實施方式中,該促動器15基于同樣設置于椅墊2內側的座椅ECU20所供給的驅動電力來使作為其驅動源的馬達(省略圖示)旋轉。并且,座椅ECU20構成為通過該驅動電力的供給來控制馬達的旋轉、即控制促動器15的工作。
[0028]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構成座椅滑動裝置11的各上軌6和座椅I之間夾設有座椅升降裝置21。并且,使用者能夠通過使用該座椅升降裝置21的功能來對座椅I進行沿其上下方向的位置調節(椅墊2的高度調節)。
[0029]若詳細敘述,則本實施方式的座椅升降裝置21具有眾所周知的聯桿機構(平行聯桿)22,該聯桿機構22具備以能夠相對于椅墊2 (的框架)和各上軌6旋轉的方式進行連結的前后一對聯桿部件22a、22b。具體來說,在本實施方式的聯桿機構22中,各聯桿部件22a、22b相對于椅墊2的連結點X1、X2配置在相比各聯桿部件22a、22b相對于上軌6的連結點X3、X4更靠車輛后側(圖1中為右側)的位置。并且,本實施方式的座椅升降裝置21能夠基于該聯桿機構22的動作來使被支承在其上方的座椅I (椅墊2)進行升降動作。
[0030]也就是說,上述聯桿機構22通過構成該聯桿機構22的各聯桿部件22a、22b相對于椅墊2以及上軌6分別相對轉動來使被支承在其上的椅墊2向上方或者下方移動。具體來說,構成為:以上軌6側的各連結點X3、X4為轉動中心,在圖1中,使各聯桿部件22a、22b沿逆時針轉動,由此使被支承在其上方的椅墊2在進行前方移動的同時進行上方移動。并且,在該圖中,構成為:通過使各聯桿部件22a、22b沿順時針轉動,使得被支承在其上方的椅墊2在進行后方移動的同時進行下方移動。
[0031]而且,本實施方式的座椅升降裝置21與上述座椅滑動裝置11同樣,被構成為動力調節座椅升降裝置,其通過設置于椅墊2的內側(下部)的促動器25來驅動上述聯桿機構22。并且,該促動器25也是基于上述座椅E⑶20所供給的驅動電力來控制該動作的。
[0032]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座椅I中設有調節該椅背3的傾斜角度的座椅傾斜裝置31。在本實施方式中,該座椅傾斜裝置31被構成為具有成為驅動源的馬達(省略圖示)的動力調節座椅傾斜裝置。并且,本實施方式中的座椅傾斜裝置構成為將成為該驅動源的馬達以及減速器與調節器(recliner)32(同樣省略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