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卡車可伸縮側護欄,其安裝在卡車車輪間的空隙空間。
背景技術:
卡車的車輪直徑較大,其底盤較高,前后車輪間有較大的空隙,常有行人被刮倒進一步不慎卷入車底的傷害事故發生。另一方面,上述前后輪之間的空間常設有油箱等設備,一般采用簡易的金屬護欄進行防撞保護。現有技術中,側護欄距離地面高度固定,無法根據路況進行調節,如果路況較差,而護欄較長,容易導致刮蹭底端,造成護欄變形;如果護欄較短,又起不到一定的安全防護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可伸縮的側護欄,可以根據路況調節護欄距離地面高度。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方案:一種卡車可伸縮側護欄,包括上護欄和下護欄,所述上護欄由若干橫梁和縱梁交叉固定組成,所述下護欄為伸縮欄,所述上護欄和下護欄共用一橫梁,所述上護欄兩側縱向固定設有液壓伸縮桿,所述液壓伸縮桿的伸縮端與所述下護欄的底端兩側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下護欄的上橫梁與下橫梁之間通過多組交叉設置的第一伸縮桿和第二伸縮桿連接,所述第一伸縮桿和第二伸縮桿分別位于所述下護欄的平面的兩側,所述第一伸縮桿和第二伸縮桿可以以其端部與所述橫梁的連接處為軸旋轉。
更進一步的,所述上橫梁與下橫梁間還設有可伸縮的加強支撐桿。
進一步的,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所述上護欄的縱梁上設有滑槽,所述下護欄的下橫梁上對應所述滑槽的位置固定設有滑桿,所述滑桿可以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動。
更進一步的,所述滑桿間固定設有橫桿,用于固定所述多個滑桿,使其整體同步上下滑動。
進一步的,所述下護欄底端還設有紅外距離傳感器,用于測量所述護欄距離地面距離,并將信息傳遞至駕駛室,方便駕駛員根據路況調節護欄高度。
本實用新型對比現有技術可實現以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護欄高度可方便調節,適用于各種路況并提高對行人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卡車上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護欄安裝在卡車前后輪之間的空間,其上端與車體固定,且覆蓋油箱的位置,起到防止行人卷入車底和保護油箱防撞擊的作用,可根據車型設計不同長寬尺寸的護欄。
如圖2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包括上護欄1和下護欄2,所述上護欄1由若干橫梁和縱梁交叉固定組成,所述下護欄2為伸縮欄,所述上護欄1和下護欄2共用一橫梁,本例中,該共用橫梁為下護欄2的上橫梁21。所述上護欄1兩側縱向固定設有液壓伸縮桿31、32,所述液壓伸縮桿31、32的伸縮端與所述下護欄2的底端兩側固定連接。所述下護欄2的上橫梁21與下橫梁22之間通過多組交叉設置的第一伸縮桿41和第二伸縮桿42連接,所述第一伸縮桿41和第二伸縮桿42分別位于所述下護欄2的平面的兩側,所述第一伸縮桿41和第二伸縮桿42可以以其端部與所述橫梁的連接處為軸旋轉。當液壓伸縮桿31、32伸縮時,所述第一伸縮桿41和第二伸縮桿42在拉力的作用下同時改變長度,并繞其端部的軸自動旋轉一定的角度。所述上橫梁21與下橫梁22間還設有可伸縮的加強支撐桿43。
如圖3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包括上護欄1和下護欄2,所述上護欄1由若干橫梁和縱梁交叉固定組成,所述下護欄2為伸縮欄,所述上護欄1和下護欄2共用一橫梁,本例中,該共用橫梁為下護欄2的上橫梁21。所述上護欄1兩側縱向固定設有液壓伸縮桿31、32,所述液壓伸縮桿31、32的伸縮端與所述下護欄2的底端兩側固定連接。所述上護欄1的縱梁11上設有滑槽,所述下護欄2的下橫梁22上對應所述滑槽的位置固定設有滑桿5,所述滑桿5可以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動。所述滑桿5間固定設有橫桿6,所述橫桿6疊在所述滑桿5的表面凸出固定,可以通過螺絲或鉚釘固定使其與滑桿5留有一點間隙,以其在上升的過程中不與所述上護欄1的橫梁和縱梁摩擦為宜。當液壓伸縮桿31、32伸縮時,所述滑桿5在所述滑槽內滑動伸縮,帶動整個下護欄2上下運動以改變距離地面的高度。
另外,所述下護欄2底端還設有紅外距離傳感器,用于測量所述護欄距離地面距離,并將信息傳遞至駕駛室,方便駕駛員根據路況調節護欄高度。調節液壓伸縮桿的操作開關也可以設置在駕駛室內,無需停車就可以隨時調節護欄高度。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