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與機電設備配套使用的工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機電設備轉運配套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的機電設備重量都較重,體積較大,在轉運時很不方便。尤其是從轉運車上卸載的時候,而且需要在空間受限的位置定點卸載的時候,需要人工配合將機電設備搬運到轉運車下,然后再將機電設備搬到定點位置。人工勞動強度比較大。而且危險性也比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機電設備轉運配套裝置,可以在空間位置受限的時候自動定點卸載安裝機電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節省了人的勞動強度。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種機電設備轉運配套裝置,包括轉運車、過渡單元和承接單元,所述轉運車內裝有機電設備,在轉運車的車斗尾端設有過渡單元,所述過渡單元包括過渡板、第一輥輪和支撐部件,所述過渡板的一側與車斗的尾端鉸接連接,在過渡板的上表面均勻的設有若干第一輥輪,在過渡板的下表面固定設有支撐部件,支撐部件支撐在地面上,機電設備從過渡板移動至承接單元,所述承接單元包括承接板、第二輥輪、底座、支架、鋼絲繩、轉輪和掛鉤,所述承接板位于過渡板的下方,承接板固定設置在底座上,所述承接板的頂面上均勻的設有若干第二輥輪,在承接板遠離過渡單元一側設有支架,支架上部設有轉輪,轉輪上卷設有鋼絲繩,鋼絲繩的末端固定設有掛鉤,掛鉤掛在機電設備上。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部件至少有兩個,且其中一個位于過渡板靠近承接單元的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部件包括支撐桿和支撐墊,所述支撐墊支撐在底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墊為硬質橡膠墊。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墊的底面設有防滑紋。
綜上,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裝置通過轉輪與鋼絲繩和掛鉤將機電設備從轉運車上順著過渡單元拉下,再從傾斜的過渡單元上移動至承接單元位置,可以在空間位置受限的時候自動定點卸載安裝機電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節省了人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轉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非轉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過渡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承接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支撐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支撐墊底面的防滑紋結構示意圖。
圖中:
1轉運車、2過渡單元、3承接單元、4過渡板、5第一輥輪、6支撐部件、61支撐桿、62支撐墊、7承接板、8第二輥輪、9底座、10支架、11鋼絲繩、12轉輪、13掛鉤、14防滑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6對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進行詳細說明,所舉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6所示,該實用新型包括轉運車1、過渡單元2和承接單元3三大部分。
轉運車內裝有機電設備,在轉運車的車斗尾端設有過渡單元2。如圖3所示,過渡單元包括過渡板4、第一輥輪5和支撐部件6,過渡板的一側與車斗的尾端鉸接連接,過渡板可翻轉。如圖1所示,當需要卸載機電設備時將過渡板翻下來,支撐部件支撐住過渡板;如圖2所示,當不需要卸載機電設備時將過渡板翻上去并固定在車斗上。在過渡板的上表面均勻的設有若干第一輥輪5,在過渡板的下表面固定設有支撐部件6,支撐部件支撐在地面上,機電設備從過渡板移動至承接單元。所述支撐部件至少有兩個,且其中一個位于過渡板靠近承接單元的一側。保證足夠的支撐強度,且防止機電設備在脫離過渡板時壓壞過渡板。如圖5所示,支撐部件包括支撐桿61和支撐墊62,所述支撐墊支撐在底面上,支撐桿的頂部固定在過渡板的底面上。支撐墊為硬質橡膠墊,防止硬性支撐對過渡單元的破壞。如圖6所示,支撐墊的底面設有防滑紋14,保證支撐的穩定性。
如圖4所示,承接單元包括承接板7、第二輥輪8、底座9、支架10、鋼絲繩11、轉輪12和掛鉤13。承接板位于過渡板的下方,承接板固定設置在底座上。承接板的頂面上均勻的設有若干第二輥輪,在承接板遠離過渡單元一側設有支架,支架上部設有轉輪,轉輪上卷設有鋼絲繩,鋼絲繩的末端固定設有掛鉤,掛鉤掛在機電設備上。轉動在電機的帶動下轉動實現對鋼絲繩的收放。
通過轉輪與鋼絲繩和掛鉤將機電設備從轉運車上順著過渡單元拉下,再從傾斜的過渡單元上移動至承接單元位置,可以在空間位置受限的時候自動定點卸載安裝機電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節省了人的勞動強度。
上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的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擴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