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游艇運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支撐船艇拖車支撐輪的擺臂。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戶外水上運動日益增多,游艇日益走進人們視野的同時,游艇拖車在游艇運輸中也有著獨特的作用,游艇拖車涉及面廣,作用巨大。
游艇拖車與游艇關系密切,它方便了游艇的移動,同時構成游艇停放儲棲的支撐平臺,避免了游艇因運輸、停放時有可能因為支撐力受力不均而引致的損壞,可以說游艇離開水面之后,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靠游艇拖車來承托的。當游艇需要進入水中時,也往往是通過船艇拖車的牽引,船艇拖車一并進入到水中。
為了方便船艇能夠快速停穩在船艇拖車上,需在船艇拖車上安裝能夠托起船艇的支撐輪,支撐輪安裝在擺臂兩端的支撐軸上,目前市場中使用的擺臂通常都是直接固定在船艇拖車上,不能根據船底的形狀該自適應的改變其位置,支撐輪安裝在支撐軸上,由于其位置固定,當船體重量過大時,支撐輪向支撐軸軸部施壓,而擺臂本體的結構強度較大,擺臂本體完好,則支撐軸和擺臂本體的連接處由于受力較大先斷開,造成支撐輪的錯位,輕者造成船艇停放不穩,重者則會造成船艇側翻,因此擺臂的結構強度直接影響船艇停放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支撐船艇拖車支撐輪的擺臂,該支撐臂的兩端有用于托起支撐輪的第一、第二支撐軸,并在第一、第二支撐軸端部均設有孔深深度長于支撐軸長度的鎖緊孔,該鎖緊孔的設置一方面鎖緊孔的深度長于支撐軸的長度,有效增強了支撐軸與擺臂本體連接處的結構強度,降低了由于支撐輪受力過重而出現支撐軸斷裂的概率;另一方面,擺臂本體上設置的轉軸孔還可使擺臂繞著轉軸上下擺動以迎合船底的位置,提高船艇停放的穩定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支撐船艇拖車支撐輪的擺臂,包括擺臂本體及分別設置在擺臂本體兩端用于支撐支撐輪的第一支撐軸與第二支撐軸,擺臂本體上設有用于擺臂擺動的轉軸孔,所述第一、第二支撐軸端部均設有鎖緊孔,所述鎖緊孔穿過第一、第二支撐軸并延伸至所述擺臂本體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支撐軸的長度與所述鎖緊孔的深度比為0.5~0.8。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支撐軸的長度與所述鎖緊孔的深度比為0.68~0.69。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擺臂本體的兩端均高于中間,擺臂本體呈“﹝”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擺臂本體左右鏡像對稱設置,轉軸孔偏心設置,所述轉軸孔至第二支撐軸端部的長度大于轉軸孔中心至第一支撐軸端部的長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擺臂本體側表面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狀與所述擺臂本體的形狀相一致,所述經過凹槽的擺臂本體的截面呈“工”字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擺臂本體與第一、第二支撐軸一體成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擺臂本體與第一、第二支撐軸均由鋁制材料制成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中的用于支撐船艇拖車支撐輪的擺臂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擺臂本體兩端設有用于托起支撐輪的支撐軸,并在支撐軸端部設有鎖緊孔,鎖緊孔穿透支撐軸并延伸至擺臂本體內,鎖緊螺栓或者其他鎖緊工件安裝在鎖緊孔內,當螺栓插入鎖緊孔時,螺栓填補了孔的空缺部分,并且通過這種交錯的方式將支撐軸和擺臂本體聯結在一起,增加了支撐軸與擺臂本體連接處的結構強度,降低了由于支撐輪受力過重而出現支撐軸斷裂的概率;當船體重量過大時,優先促使擺臂本體發生變形,取代支撐軸斷裂的情況。另一方面,螺栓進入鎖緊孔對支撐輪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支撐輪從支撐軸上滑出。
2、擺臂本體上設有的轉軸孔,使擺臂可以在轉軸上自由擺動,擺臂可根據船艇船底的結構做側向擺動,以此來迎合船艇船底的結構,提高船艇停放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船艇拖車支撐輪的擺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船艇拖車支撐輪的擺臂的結構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船艇拖車支撐輪的擺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船艇拖車支撐輪的擺臂與支撐輪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船艇拖車支撐輪的擺臂安裝在游艇拖車中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壓力和支撐輪形變位移的曲線圖。
附圖標記:1、擺臂;11、擺臂本體;12、凹槽;13、第一支撐軸;14、鎖緊孔;15、轉軸孔;16、第二支撐軸;2、支撐輪;3、鎖緊螺栓;4、轉軸;5、第二擺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用于支撐船艇拖車支撐輪的擺臂,擺臂1包括擺臂本體11及分別設置在擺臂本體11兩端用于支撐支撐輪的第一支撐軸13與第二支撐軸16,擺臂本體11上設有用于擺臂擺動的轉軸孔15,第一、第二支撐軸端部均設有鎖緊孔14,為了增強支撐軸與擺臂本體11連接處的結構強度,降低支撐軸在使用過程中斷裂的概率,鎖緊孔14穿過第一、第二支撐軸并延伸至擺臂本體11內,即鎖緊孔14的深度長于第一、第二支撐軸的長度,支撐軸的長度與鎖緊孔14的深度比為0.5~0.8,最好為0.68~0.69。
擺臂本體11與第一、第二支撐軸均由鋁制材料制成的,主要是因為鋁制材料重量輕、耐腐蝕,方便船艇拖車運輸的同時能有效保證船艇拖車的使用壽命。現有的擺臂1通常是由鐵質材料制成的,船艇拖車下水后,擺臂自然也會和車身一起浸泡于水中,為防止擺臂被海水腐蝕往往需在其表面鍍鋅,鍍鋅鐵在其在制造過程中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污染,且鐵質物品遇海水或淡水長時間依舊會生銹,耐腐蝕性低,易使游艇拖車的使用壽命降低,增加使用成本,其次由多個擺臂及其他組件組成的鐵質游艇拖車由于其重量較重,給運輸其的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擺臂本體11上設有的轉軸孔15,使擺臂1可以在穿設在轉軸孔15內的轉軸上自由擺動,擺臂1可根據船艇船底的結構做上下擺動,以此來迎合船艇船底的結構,減輕了支撐輪2與船艇底部之間的摩擦力,降低支撐輪2與船艇的損壞率,還提高船艇停放的穩定性。
轉軸孔15偏心設置,轉軸孔15至第二支撐軸16端部的長度大于轉軸孔15中心至第一支撐軸13端部的長度,如圖5所示,安裝時,靠近船艇拖車內側的支撐輪2距轉軸4的距離,遠于靠近船艇拖車外側的支撐輪2距轉軸4的距離,在不受外力,僅受自身重力的情況下,靠近拖車內側的擺臂會自適下垂,與相鄰設置的第二擺臂5形成“V”型,以此來迎合船艇船底的結構,提高船艇停放的穩定性,縮短船艇船頭定位的時間,其擺動幅度還能適應較多種類的船艇船底。
如圖4所示,通過在鎖緊孔14內安裝鎖緊螺栓3的方式來限制支撐輪2在擺臂1軸向方向上的位置,避免支撐輪2受力過大時拋出或滑出,鎖緊孔14的深度長于支撐軸的長度,即鎖緊螺栓3的長度長于支撐軸的長度,則鎖緊螺栓3的設置進一步提高了擺臂本體11與第一、第二支撐軸連接處的結構強度,降低了支撐軸斷裂的概率。
擺臂本體11左右鏡像對稱設置,擺臂本體11呈“﹝”型,擺臂本體11的兩端均高于中間,與傳統的“|”型相比,其結構強度更高,避免應力過于集中造成擺臂本體11的斷裂。
擺臂本體11側表面上設有凹槽12,凹槽12的形狀與擺臂本體11的形狀相一致,從側面看,經過凹槽的擺臂本體11的截面呈“工”字形,抗彎曲強度高的同時節省了制造材料。
擺臂本體11與第一、第二支撐軸可以使用鑄造工藝,將其鑄成一體結構,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因近乎一次性成型,而達到免機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制作時間,在制造時突顯出它的經濟性,能有效降低船艇拖車的制造成本。
如圖4和圖5所示,使用時,首先將支撐輪2套入擺臂1兩端設置的支撐軸上,然后將多個裝好的擺臂1和支撐輪2裝在如圖5所示的位置。
在下壓過程中,擺臂本體11首先產生變形,而支撐軸與擺臂本體11依舊牢固的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強化支撐軸與擺臂本體11的連接處的結構強度,達到擺臂本體11變形取代支撐軸斷裂。
因為在擺臂本體11的變形過程中,通過圖6的實驗數據的線條圖可知,擺臂本體發生形變至斷裂所能承受的壓力極大,最大值為39.17KN,形變過程為緩慢的變形過程,即便斷裂時也有足夠的時間緩沖,當擺臂本體11承受不住壓力變形時,會使船體緩慢向下壓動,避免船體直接脫落,保護船底。
而支撐軸的軸部連接是較為脆弱的,壓力略大于軸部的承受力就會導致支撐軸瞬間崩斷,船體瞬間掉落或側翻,導致船身損壞,速度較快,船身沖擊造成的損壞較大。
如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通過對安裝在支撐軸處的支撐輪施加壓力以測得出此處力與位移的曲線圖,當支撐輪2位移在7.93mm時,支撐輪2可承受最大的力為39.17KN,與傳統的支撐輪相比,其承受力更強,形變量更小,使用壽命更長。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