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保持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天然氣汽車的氣罐保持架。
背景技術:
天然氣汽車是以油改天然氣為燃料的一種氣體燃料汽車。天然氣甲烷含量一般在90% 以上,是一種很好的汽車發動機燃料。 太原市2012 年開始推廣應用的是可分別燃用壓縮天然氣或汽油壓縮天然氣—汽油兩用燃料汽車,簡稱CNG 汽車,今后還將大力推廣應用單燃料天然氣汽車。車用壓縮天然氣的壓力一般在20MPa 左右。可將天然氣經過脫水、脫硫凈化處理后,經多級加壓制得。其使用時的狀態為氣體。天然氣汽車是清潔燃料汽車。天然氣汽車的排放污染大大低于以汽油為燃料的汽車,尾氣中不含硫化物和鉛,一氧化碳降低80%,碳氫化合物降低60%,氮氧化合物降低70%。因此,許多國家已將發展天然氣汽車作為一種減輕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天然氣汽車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可降低汽車營運成本,天然氣的價格比汽油和柴油低得多,燃料費用一般節省50% 左右,使營運成本大幅降低。由于油氣差價的存在,改車費用可在一年之內收回。可節省維修費用。發動機使用天然氣做燃料,運行平穩、噪音低、不積炭,能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不需經常更換機油和火花塞,可節約50% 以上的維修費用。比汽油汽車更安全,首先與汽油相比,壓縮天然氣本身就是比較安全的燃料。這表現在:燃點高,天然氣燃點在650.c 以上,比汽油燃點(427.c)高出223.c,所以與汽油相比不易點燃。密度低。與空氣的相對密度為0.48,泄漏氣體很快在空氣中散發,很難形成遇火燃燒的濃度。辛烷值高,可達130,比目前最好的96 號汽車辛烷值高得多,抗爆性能好。爆炸極限窄,僅5-15%,在自然環境下,形成這一條件十分困難。釋放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當壓縮天然氣從容器或管路中泄出時,泄孔周圍會迅速形成一個低溫區,使天然氣燃燒困難。
天然氣汽車的工作原理與汽油汽車的原理一致。簡言之,天然氣在四沖程發動機的氣缸中與空氣混合,通過火花塞點火,推動活塞上下移動。盡管天然氣與汽油相比,可燃性和點火溫度存在一些差別,但天然氣汽車采用的是與汽油車基本一致的運行方式。大多是使用壓縮天然氣來供氣運行的。天然氣被壓縮為20-25MPa,然后再泵入連接至汽車后部、上部或支架的高壓筒形氣瓶。 早期天然氣汽車的儲罐體積很大,占據了大量的后備箱空間,但是已開發出新一代輕量級氣瓶。
天然氣汽車的發動原理是,當天然氣汽車發動機啟動后,天然氣從儲氣瓶通過軟管導入燃料,在發動機附近,天然氣將進入壓力調節器從而實現降壓。然后,天然氣將進入多點順序噴射噴軌,該噴軌會將氣體引入氣缸中。傳感器和計算機將對燃料和空氣的混合氣體進行調節,以便火花塞點燃天然氣時,燃燒更有效。天然氣發動機還包括鍛造鋁合金、高壓縮活塞、鎳鎢硬化合金排氣門座和甲烷催化轉化器。
現有的天然氣罐固定方式一般采用一圓弧形固定條,兩端采用鉚接的方式固定在車體上,不僅拆卸不方便,而且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震動厲害,天然氣罐容易損壞,固定效果一般。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安裝簡單、減震效果好,噪音小,固定強度高,適用不同規格的車用天然氣管保持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天然氣汽車的氣罐保持架,包括環形主支架、與環形主支架同心布置的環形副支架和安裝在環形主支架上的多個保持機構,多個保持機構圍繞環形主支架的中心呈等角度環形布置,多個保持機構安裝在環形主支架與環形副支架之間,每個保持機構上均安放有天然氣罐,多個天然氣罐呈等角度間隔布置。
保持機構包括固定裝置和夾持裝置,固定裝置安裝在環形主支架的外側,夾持裝置安裝在環形主支架的內側,天然氣汽車的氣罐可放置在夾持裝置內,夾持裝置可根據氣罐的大小進行調整,固定裝置用于對夾持裝置進行定位。
夾持裝置包括左半夾持架和右半夾持架,左半夾持架的左鉸接部鉸接在環形副支架的外壁上,右半夾持架的右鉸接部鉸接在環形副支架的外壁上,左半夾持架可相對于環形副支架旋轉,右半夾持架可相對于環形副支架旋轉,當左半夾持架與右半夾持架扣合后,左半夾持架和右半夾持架的內側形成圓環形的夾持空間,天然氣罐都置于夾持空間內,左半夾持架的左把手上開有通孔,右半夾持架的右把手上開有通孔雙頭螺栓依次穿過左把手的通孔、右把手的通孔后通過螺母鎖止,在放入天然氣罐時,松開雙頭螺栓兩端的螺母,調整左半夾持架和右半夾持架的位置,將天然氣罐的位置定好后,通過雙頭螺栓將左半夾持架和右半夾持架鎖死,即可完成天然氣罐夾持。
固定裝置包括置于環形主支架內側的左卡爪、置于環形主支架內側的右卡爪和置于環形主支架外側的驅動裝置,左卡爪的一端頂在左把手上,左卡爪的另一端鉸接在環形主支架上,右卡爪的一端頂在右把手上,右卡爪的另一端鉸接在環形主支架上,左卡爪和右卡爪均可在驅動裝置的驅動下轉動。當夾持裝置在調整位置時,在驅動裝置的驅動下,左卡爪和右卡爪向兩側分開,當調整好夾持裝置的位置時,驅動裝置反方向驅動,左卡爪和右卡爪向內扣合,對夾持裝置進行定位。
其中,驅動裝置可為電機驅動或液壓驅動。
左半夾持架為弧形結構,左半夾持架的內層粘附有左內橡膠層,左內橡膠層能夠防止天然氣罐晃動和轉動,右半夾持架為弧形結構,右半夾持架的內層粘附有右內橡膠層,右內橡膠層能夠防止天然氣罐晃動和轉動。
其中,雙頭螺栓的一端通過雙螺母鎖止,雙頭螺栓的另一端也通過雙螺母鎖緊,雙螺母結構能夠防止雙頭螺栓松動,保證在天然氣汽車運輸的過程中出現天然氣罐晃動。
其中,作為優選的,保持機構的數量為六件。
其中,左半夾持架的外層粘附有左外橡膠層,右半夾持架的外層粘附有右外橡膠層,左外橡膠層和右外橡膠層能夠避免磕碰。
天然氣罐置于氣罐保持架內,還能適應不同規格的天然氣罐,達到防滑減震、減小噪音的目的,安全性能高,利于運輸汽車用戶的廣泛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夾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環形主支架,2為環形副支架,3為保持機構,4為固定裝置,5為夾持裝置,6為雙頭螺栓,7為左卡爪,8為右卡爪,9為驅動裝置,10為左把手,11為右把手,12為左內橡膠層,13為右內橡膠層,14為雙螺母,15為左外橡膠層,16為右外橡膠層,17為左半夾持架,18為右半夾持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天然氣汽車的氣罐保持架,包括環形主支架1、與環形主支架1同心布置的環形副支架2和安裝在環形主支架1上的多個保持機構3,多個保持機構3圍繞環形主支架1的中心呈等角度環形布置,多個保持機構3安裝在環形主支架1與環形副支架2之間,每個保持機構3上均安放有天然氣罐,多個天然氣罐呈等角度間隔布置。
保持機構3包括固定裝置4和夾持裝置5,固定裝置4安裝在環形主支架1的外側,夾持裝置5安裝在環形主支架1的內側,天然氣汽車的氣罐可放置在夾持裝置5內,夾持裝置5可根據氣罐的大小進行調整,固定裝置4用于對夾持裝置5進行定位。
夾持裝置5包括左半夾持架17和右半夾持架18,左半夾持架17的左鉸接部鉸接在環形副支架2的外壁上,右半夾持架18的右鉸接部鉸接在環形副支架2的外壁上,左半夾持架17可相對于環形副支架2旋轉,右半夾持架18可相對于環形副支架2旋轉,當左半夾持架17與右半夾持架18扣合后,左半夾持架17和右半夾持架18的內側形成圓環形的夾持空間,天然氣罐都置于夾持空間內,左半夾持架17的左把手10上開有通孔,右半夾持架18的右把手11上開有通孔雙頭螺栓6依次穿過左把手10的通孔、右把手11的通孔后通過螺母鎖止,在放入天然氣罐時,松開雙頭螺栓6兩端的螺母,調整左半夾持架17和右半夾持架18的位置,將天然氣罐的位置定好后,通過雙頭螺栓6將左半夾持架17和右半夾持架18鎖死,即可完成天然氣罐夾持。
固定裝置4包括置于環形主支架1內側的左卡爪7、置于環形主支架1內側的右卡爪8和置于環形主支架1外側的驅動裝置9,左卡爪7的一端頂在左把手10上,左卡爪7的另一端鉸接在環形主支架1上,右卡爪8的一端頂在右把手11上,右卡爪8的另一端鉸接在環形主支架1上,左卡爪7和右卡爪8均可在驅動裝置9的驅動下轉動。當夾持裝置5在調整位置時,在驅動裝置9的驅動下,左卡爪7和右卡爪8向兩側分開,當調整好夾持裝置5的位置時,驅動裝置9反方向驅動,左卡爪7和右卡爪8向內扣合,對夾持裝置5進行定位。
其中,驅動裝置9可為電機驅動或液壓驅動。
左半夾持架17為弧形結構,左半夾持架17的內層粘附有左內橡膠層12,左內橡膠層12能夠防止天然氣罐晃動和轉動,右半夾持架17為弧形結構,右半夾持架18的內層粘附有右內橡膠層13,右內橡膠層13能夠防止天然氣罐晃動和轉動。
其中,雙頭螺栓6的一端通過雙螺母14鎖止,雙頭螺栓6的另一端也通過雙螺母14鎖緊,雙螺母14結構能夠防止雙頭螺栓6松動,保證在天然氣汽車運輸的過程中出現天然氣罐晃動。
其中,作為優選的,保持機構3的數量為六件。
其中,左半夾持架17的外層粘附有左外橡膠層15,右半夾持架18的外層粘附有右外橡膠層16,左外橡膠層15和右外橡膠層16能夠避免磕碰。
天然氣罐置于氣罐保持架內,還能適應不同規格的天然氣罐,達到防滑減震、減小噪音的目的,安全性能高,利于運輸汽車用戶的廣泛推廣應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