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運輸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防滑穩定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汽車運輸設備技術領域中,汽車裝卸貨物的過程需要駐車較長時間,而汽車零部件倉儲物流主體作業為物件的裝卸,在叉車裝卸車作業中,對汽車的停放穩定性影響較大,托盤、貨架的擺放極易造成溜車事件。現有汽車輔助駐車設備多為塑料及實木,因貨車裝卸貨地點多為露天場地及雨棚,自然條件惡劣,同時裝車后貨車總質量較大,現有的塑料或實木等輔助駐車設備極易損壞,且現有輔助駐車設備為獨立個體,裝卸貨物作業時,貨車溜車為前后雙向,同時操作兩塊輔助駐車設備不但作業效率低,而且前后輔助駐車設備配合使用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證,極易造成獨立工作現象,給安全裝卸貨物的過程帶來一定的隱患,并且輔助駐車設備的角度固定,對于不同車型停車需求沒有響應的適配,在較陡的斜坡上駐車時后檔面的角度要響應的較大才能更好的保證汽車駐車的平穩,而這些都是現有技術中所欠缺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穩定性好、安全簡便的汽車防滑穩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汽車防滑穩定裝置,包括前擋塊、后擋塊、連接耳、連接鏈條,所述前擋塊和后擋塊均由前側擋板、后側擋板、底板、側板組成, 所述前側擋板、后側擋板、底板的外表面均設有防滑條紋,所述前側擋板、后側擋板、底板互相連接構成三角形,所述前側擋板與后側擋板的兩端設有側板,所述側板的中間位置設有連接耳,所述前擋塊和后擋塊上的連接耳通過連接鏈條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前側擋板的左下端與所述底板的左端通過轉動軸相連,所述前側擋板的右下端與所述后側擋板的左上端也通過轉動軸相連,所述底板上設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所述后側擋板的右下端插入到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具有磁性,當后側擋板與第一卡槽連接時,后側擋板與底板的夾角為30°,當后側擋板與第二卡槽連接時,后側擋板與底板的夾角為4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一種汽車防滑穩定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前擋塊和后擋塊分別限制汽車輪胎的前后,使得汽車在駐車時保持車身的穩定,在卸載貨物時也能夠確保汽車能夠安穩的保持平衡,通過連接鏈條連接前擋塊和后擋塊上的連接耳,使得前擋塊和后擋塊能更好的配合使用,保證汽車駐車時雙向平穩性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時還能夠提高穩定駐車的效率;所述后側擋板能繞轉動軸轉動一定的角度,配合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能夠實現角度的變化,當將后側擋板限制在第一卡槽時,后側擋板與底板所成的夾角較小,適用于汽車裝卸貨物較少且停在地勢較緩的地面,當后側擋板限制在第二卡槽時,后側擋板與底板所成的夾角較大,適用于汽車裝卸貨物較重且停在地勢較陡的地面,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具有磁性,可方便的將后側擋板卡入,在前擋塊和后擋塊是由防滑鋼板制成,且其上表面設有防滑條紋,對于各種復雜的天氣都適用,且不易損壞,長期使用也不需要擔心存在安全隱患,這種汽車防滑穩定裝置很好的彌補了現有技術中對于汽車駐車穩定性的不足,提高安全性的同時,結構簡單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附圖中,1:前擋塊, 2:后擋塊, 3:連接耳, 4:連接鏈條, 5:轉動軸, 6:前側擋板, 7:后側擋板, 8:第一卡槽, 9:第二卡槽, 10:防滑條紋,11:側板,12: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圖2對具體實施方式加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汽車防滑穩定裝置,包括前擋塊1、后擋塊2、連接耳3、連接鏈條4,所述前擋塊1和后擋塊2均由前側擋板6、后側擋板7、底板12、側板11組成, 所述前側擋板6、后側擋板7、底板12的外表面均設有防滑條紋10,所述前側擋板6、后側擋板7、底板12互相連接構成三角形。所述前側擋板6、后側擋板7和底板12的材質可采用耐磨性結構鋼或不銹鋼花紋鋼板,同時表面進行油漆處理,提升抗氧化能力及強度,適用于各種復雜的情況,且使用壽命長。所述前側擋板6與后側擋板7的兩端設有側板11,所述側板11的中間位置設有連接耳3,所述前擋塊1和后擋塊2上的連接耳3通過連接鏈條4相連。通過前擋塊1和后擋塊2分別限制汽車輪胎的前后,使得汽車在駐車時保持車身的穩定,在卸載貨物時也能夠確保汽車能夠安穩的保持平衡。
所述前側擋板6的左下端與所述底板12的左端通過轉動軸5相連,所述前側擋板6的右下端與所述后側擋板7的左上端也通過轉動軸5相連,所述底板12上設有第一卡槽8、第二卡槽9,所述后側擋板7的右下端插入到第一卡槽8或第二卡槽9中。所述第一卡槽8和第二卡槽9具有磁性,當后側擋板7與第一卡槽8連接時,后側擋板7與底板12的夾角為30°,適用于汽車裝卸貨物較少且停在地勢較緩的地面。當后側擋板7與第二卡槽9連接時,后側擋板7與底板12的夾角為45°,適用于汽車裝卸貨物較重且停在地勢較陡的地面。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防滑穩定裝置,具體實施該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很多,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