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前側輔助鏡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和汽車價格的降低,擁有私家車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的駕駛技術不是很強,導致在倒車的時候會出現擦碰等事故。
駕駛汽車進行倒車時,正常行駛狀態下的汽車后視鏡,存在視覺盲區,容易出現安全事故,最常見的情況是起步有近距離障礙、靠右側停靠有人行道邊時,或剮蹭馬路牙及倒車狀態下沒有辦法看到汽車的輪胎和車庫線的距離,導致很多新手司機或者女性司機行車或倒車十分困難,另外在一些山區行駛時,路口不好,在進行倒車時,正常的后視鏡沒有辦法看到視覺盲區里面的物體,就會對駕駛員造成很大的困擾,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但是,目前的汽車后視鏡存在視野盲區,通常駕駛員會在汽車的后視鏡上鑲嵌一個或者二個輔助鏡片進行擴充視野,但是這樣的做法雖然會將原來的視野盲區掃除,也會導致將原來的汽車后視鏡部分遮擋,可能會造成出現新的視野盲區,并且在以后車鏡出現多個鏡面也可能給駕駛員造成視野疲勞,不利于駕駛員的駕駛,容易造成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前側輔助鏡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車后視鏡存在視覺盲區,常見的情況是在倒車狀態下看不到汽車的輪胎和車庫線的距離,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前側輔助鏡裝置,包括:主鏡、輔鏡和調節機構及附加照明設置;輔鏡通過調節機構與主鏡連接,調節機構用于調節輔鏡相對于主鏡的位置,輔鏡與主鏡不是在同一平面視角,而是近似垂直角度,以便駕駛員從輔鏡的折射反光中看清車輛的前半身及下端路況,確保暢行。
進一步地,調節機構包括第一子調節結構和第二子調節結構;第一子調節結構設置在主鏡上,第二子調節結構設置在輔鏡上;第二子調節結構與第一子調節結構轉動連接,且第一子調節結構和第二子調節結構的摩擦力大于所述輔鏡的重力。
進一步地,第一子調節結構包括第一調節桿和球形槽;第二調節結構包括第二調節桿和調節球;
第一調節桿的一端設置有所述球形槽,另一端與所述主鏡連接;第二調節桿的一端設置有所述調節球,另一端與所述輔鏡連接;調節球設置在球形槽內。
進一步地,輔鏡設置在主鏡的下方。
進一步地,主鏡包主鏡鏡框和主鏡鏡面;主鏡鏡面嵌設在主鏡鏡框內;第一子調節結構與主鏡鏡框連接。
進一步地,輔鏡包括輔鏡鏡框和輔鏡鏡面;輔鏡鏡面嵌設在輔鏡鏡框內;所述第二子調節結構與輔鏡鏡框連接。
進一步地,主鏡鏡框和輔鏡鏡框均長條狀。
進一步地,第一子調節結構設置在主鏡鏡框下邊沿的一端,且第一子調節結構遠離汽車的車體;第二子調節結構設置在輔鏡鏡框的上邊沿的一端。
進一步地,輔助鏡面為球面反光鏡。
進一步地,輔助鏡面為下端設LED照明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前側輔助鏡裝置,輔鏡通過調節機構與主鏡連接,主鏡再與汽車的車體前側連接。當使用者在駕駛車輛時,利用調節機構調節輔鏡相對于主鏡的位置,從而增加了觀察的視野,盡可能的消除視覺盲區,盡量消除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前側輔助鏡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前側輔助鏡裝置的主鏡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前側輔助鏡裝置的輔鏡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前側輔助鏡裝置的輔鏡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
1-輔鏡鏡框; 2-輔鏡鏡面; 3-第二調節桿;
4-調節球; 5-主鏡鏡框; 6-主鏡鏡面;
7-第一調節桿; 8-球形槽; 9-LED照明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前側輔助鏡的主視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前側輔助鏡裝置,包括:主鏡、輔鏡和調節機構;
輔鏡通過調節機構與主鏡連接,調節機構用于調節輔鏡相對于主鏡的位置。
其中,調節機構可以有多種的形式,調節機構由主鏡和輔鏡一體注塑成型,在不影響調節時,盡可能做到兩鏡間最短距離。
又如:調節機構包括第一定位桿、定位管、轉動頭和轉動槽;第一定位桿的側壁上,沿第一定位桿長度延伸方向,依次設置有多個鋸齒狀凸起;第一定位桿的一端設置有轉動頭;定位管的內側壁上,沿定位管延伸的方向,依次設置有多個與鋸齒狀凸起相配合的鋸齒狀凹槽;定位管設置在主鏡上;轉動槽設置在輔鏡上,且轉動頭設置在轉動槽內,第一定位桿插設在定位管內,利用多個鋸齒狀凸起和多個鋸齒狀凹槽實現第一定位桿相對于定位管的移動。當使用者需要調整輔鏡的位置時,可以通過移動第一定位桿來調整輔鏡至主鏡之間的距離,通過轉動頭與轉動槽的配合來調整輔鏡相對于主鏡的位置,從而擴到前側輔助鏡裝置的視野范圍。
再如:調節機構包括第二定位桿和兩個轉動凹槽;第二定位桿的兩端均設置有轉動凸起,在主鏡上設置有一個轉動凹槽,在輔鏡上設置有一個轉動凹槽。第二定位桿的一個轉動凸起設置在一個轉動凹槽內,另一個轉動凸起設置在另一個轉動凹槽內。而在本例子中,第二定位桿的形狀可以為多種,例如弧形、直線形或者L形等等,轉動凹槽的形狀也可以為多種,例如圓錐狀、球形或者圓盤狀等等,而轉動凸起的形狀也可以為多種,其可以與轉動凹槽的形狀相配合,也可以其他能夠在轉動槽轉動的形狀。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前側輔助鏡裝置,輔鏡通過調節機構與主鏡連接,主鏡再與汽車的車體前側連接。當使用者在駕駛車輛時,利用調節機構調節輔鏡相對于主鏡的位置,從而增加了觀察的視野,盡可能的消除視覺盲區,盡量消除安全隱患。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調節機構包括第一子調節結構和第二子調節結構;第一子調節結構設置在主鏡上,第二子調節結構設置在輔鏡上;第二子調節結構與第一子調節結構轉動連接,且第一子調節結構和第二子調節結構的摩擦力大于輔鏡的重力。
其中,第一子調節結構和所述第二子調節結構的結構形式可以為多種,例如第一子調節結構為球形凹槽,第二子調節結構為連接桿,且連接桿的一端設置有與球形凹槽配合的球體;球形凹槽設置在輔鏡上,連接桿的一端設置有與球形凹槽配合的球體,通過球體與球形凹槽配合,對連接桿進行旋轉就可以調節輔鏡的位置和方向。當然,在本例子中,第二子調節結構可以不包括連接桿,直接將球體設置在輔鏡上。
又如:第一子調節結構包括第一轉桿,第一轉桿的一端設置有轉動片,轉動片上設置有第一連接孔,第一轉桿的另一端與輔鏡連接;第二子調節結構包括第二轉桿和連接頭,連接頭的一端設置有用于容置轉動片的豁口,且在豁口的兩個側壁上相對的設置有第二連接孔,利用螺栓或者鉚釘等連接件將轉動片轉動連接在豁口內,且轉動片與豁口的側壁之間具有摩擦力;連接頭的另一端與第二轉桿的一端端面轉動連接,第二轉桿的另一端與主鏡連接,且連接頭的該端與第二轉桿之間具有摩擦力。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第一子調節結構設置在主鏡上,第二子調節結構設置在輔鏡上;第二子調節結構與第一子調節結構轉動連接,在駕駛員需要進行倒車時,可以通過第二調節結構調節輔鏡的位置,使其倒車時盡可能消除視野盲區,從而增加了倒車的安全性,且第一子調節結構和第二子調節結構的摩擦力大于輔鏡的重力,這樣使得輔鏡不會從主鏡上脫落,而且不需要在對主鏡和輔鏡進行進一步地固定,使得輔鏡的安裝和拆卸更加的方便。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第一子調節結構包括第一調節桿7和球形槽8;第二調節結構包括第二調節桿3和調節球4;
第一調節桿7的一端設置有球形槽8,另一端與主鏡連接;第二調節桿3的一端設置有調節球4,另一端與輔鏡連接;調節球4設置在球形槽8內。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第一調節桿7一端與主鏡連接,另一端設置球形槽8,第二調節桿3的一端與輔鏡連接,另一端設置有調節求,調節球4設置在球形槽8內。球形槽8起到托起調節球4的作用,并且調節球4能夠實現在球形槽8內進行相對運動即可,在需要調節輔鏡的方向時,通過調節調節球4,從而能夠調節輔鏡的方向和位置,使汽車的倒車鏡可以完全觀察到車后方,消除視野的盲區,避免發生擦碰。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輔鏡設置在主鏡的下方。
具體實施過程中,輔鏡安裝在主鏡的下方,輔鏡安裝在主鏡的下方便于第二子調節結構的調節球4與第一子調節結構設置的球形槽8相配合,便于駕駛員對輔鏡的調整,而且輔鏡安裝在主鏡的下方,使第二調節桿3不會阻擋主鏡鏡面6,避免導致倒車鏡出現新的盲區的問題,同時也便于使用者調節輔鏡,也會增加輔鏡的運動空間,增強了實用性。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前側輔助鏡主鏡的主視圖,如圖2所示,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主鏡包主鏡鏡框5和主鏡鏡面6;主鏡鏡面6嵌設在主鏡鏡框5內;第一子調節結構與主鏡鏡框5連接。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鏡與汽車車體連接,主鏡包主鏡鏡框5和主鏡鏡面6,第一子調節結構與主鏡鏡框5連接,使第一子調節結構與第二子調節結構相互配合時不會出現第一子調節結構承重能力不足的情況,并且由于第一子調節結構與主鏡鏡框5連接,主鏡是與車體連接,使整個裝置的穩定性進一步地得到增強,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前側輔助鏡輔鏡的主視圖,如圖3所示,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輔鏡包括輔鏡鏡框1和輔鏡鏡面2;輔鏡鏡面2嵌設在輔鏡鏡框1內;第二子調節結構與輔鏡鏡框1連接。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第二子調節結構與輔鏡鏡框1連接,且第二子調節結構與第一子調節結構相互配合,在駕駛員進行倒車等其他的活動時,出現視野死角時,通過調節第二子調節結構,進而調節輔鏡的位置,盡可能消除視野盲區的問題,為駕駛員提供良好的視野,避免出現擦碰等事故。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主鏡鏡框5和輔鏡鏡框1均長條狀。
主鏡鏡框5和輔鏡鏡框1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主鏡鏡框5和輔鏡鏡框1可以同時設置成圓形、方形、橢圓形、平行四邊形、多邊形等其他形狀。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鏡鏡框5和輔鏡鏡框1均長條狀,在輔鏡安裝時可以更加的便利,由于輔鏡安裝在主鏡下方,主鏡鏡框5和輔鏡鏡框1設置為同樣的形狀可以使主鏡和輔鏡安裝的更為緊密,不容出現輔鏡從主鏡上脫落的情況,使其安全性得到了進一步地加強,同時保障了車主的利益。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第一子調節結構設置在主鏡鏡框5下邊沿的一端,且第一子調節結構遠離汽車的車體;第二子調節結構設置在輔鏡鏡框1的上邊沿的一端。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第一子調節結構設置在主鏡鏡框5下邊沿的一端,且第一子調節結構遠離汽車的車體;第二子調節結構設置在輔鏡鏡框1的上邊沿的一端,由于第一子調節結構遠離汽車的車體,可以避免在汽車車門打開時車門與第一子調節結構相互掛劃的可能,使車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第二子調節結構設置在輔鏡鏡框1的上邊沿的一端,便于第一子調節結構與第二子調節結構的配合,利于第二子調節結構調節輔鏡。
具體實施過車程中,第一子調節結構也可以設置在主鏡鏡框5上邊沿的一端,第二子調節結構設置在輔鏡鏡框1的上邊沿的一端,第二子調節結構的調節桿穿過第一子調節結構的球形槽8,通過第一子調節結構的球形槽8將第二子調節結構的調節球4卡住,從而將第二子調節結構固定,同時第一子調節結構的支撐力大于輔鏡的重力,使得第一子調節結構的圓形槽8與第二子調節結構的調節球4配合的更穩定,同樣通過第二子調節結構調節輔鏡的方向,將駕駛員的視野盲區盡可能的清空,同樣避免發生擦碰等危險。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輔助鏡面為球面反光鏡。
具體實施過程中,輔鏡鏡面2為球面反光鏡,球面反光鏡的視野位置更加廣闊,應用球面反光鏡可以使得第二子調節結構調節的幅度不需要很大,就可以盡可能的消除視野盲區,不需要浪費大量時間去調節輔鏡,可以節省駕駛員的時間,同時能夠使視野的盲區盡可能的消除,使用輔鏡的操作更加簡單。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前側輔助鏡裝置的輔鏡的側視圖,如圖4所示,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輔助鏡下端設有LED照明裝置9。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輔助鏡下端設有LED照明裝置9,以便光照不足時駕駛人員能看清前輪附近的安全情況。其中,結構輔鏡與主鏡結合,并不是在同一平面視角,而是近似垂直角度,兩側輔鏡與駕駛員成相對位置角度以便駕駛員從輔鏡的折射反光中看清車輛兩側前半身及下端路況,確保暢行。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