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汽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箱體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應用及新能源的發展,在汽車行業中,電動汽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因為電動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無污染物的排放,對環境污染較小,并且電動汽車具有低噪聲、低熱輻射、易操縱等優點,人們對電動汽車寄予很大的期望。因此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箱體結構設計至關重要。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箱體結構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承載所有模組的作用,二是要將電池包所有重量通過此結構要分解和傳遞到車身。現有的動力電池箱體一般布置在車身下面,其結構無法滿足電動汽車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箱體結構,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便于實現。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箱體結構,包括由下殼體及焊接在下殼體四周的側壁所共同圍成的方形后箱體結構,在下殼體內表面間隔的設置有模組安裝支架,在下殼體與側壁連接處設置有左、右模組安裝支架和加強件,在后箱體結構外側的四個頂點處設置有安裝支架;帶有控制器支架和BMU控制器支架的上蓋前支撐支架、上蓋左側支撐支架、上蓋右側支撐支架和上蓋后支撐支架圍成的支撐結構固定連接在側壁內表面頂端的四周,上殼體固定連接在支撐結構上。
下殼體與左側壁和右側壁的連接處設置有左模組安裝支架、右模組安裝支架,在下殼體與前側壁、后側壁的連接處設置有加強件。
所述的上殼體由依次連接在一起的后箱體模組壓板、后箱體上蓋和后箱體控制器維修蓋組成。
所述的支撐結構設置在后箱體結構的內表面與框架移動模組之間,框架移動模組通過位于支撐結構上的第一過孔后卡接在與第一過孔連通的第二過孔內,使支撐結構固定在后箱體結構的內表面。
本實用新型產生的積極效果是:該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箱體結構,包括由下殼體及焊接在下殼體四周的側壁所共同圍成的方形后箱體結構,這種獨特的方形結構既實現了低成本的設計,又實現了整個結構質量和性能之間的平衡,具有強度高、密封性好的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箱體結構方形后箱體結構內部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上蓋前支撐支架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支撐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框架移動模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上殼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方形后箱體結構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A-A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說明如下:1箱體結構、11下殼體、12模組安裝支架、13右模組安裝支架、14左模組安裝支架、15側壁、151左側壁、152右側壁、153前側壁、154后側壁、16加強件、17安裝支架、2支撐結構、21上蓋前支撐支架、22控制器支架、23BMU控制器支架、24上蓋左側支撐支架、25上蓋右側支撐支架、26上蓋后支撐支架、27第一過孔、28第二過孔、3上殼體,31后箱體模組壓板、32后箱體上蓋、33后箱體控制器維修蓋、4框架移動模組PEG、5密封膠、6拉鉚螺母、7安全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7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以下描述僅作為示范和解釋,并不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本實施例中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箱體結構,包括由下殼體11及焊接在下殼體11四周的側壁15所共同圍成的方形后箱體結構1,在下殼體11內表面間隔的設置有模組安裝支架12,在下殼體11與左側壁151連接處設置有左模組安裝支架14,在下殼體11與右側壁152連接處設置有右模組安裝支架13,在下殼體11與前側壁153、下殼體11與后側壁154的連接處均設置有加強件16。在后箱體結構1外側的方形四個頂點處設置有安裝支架17。帶有控制器支架22和BMU控制器支架23的上蓋前支撐支架21(其中,控制器支架22和BMU后箱體控制器支架23結構相同,該結構節省了一個件的模具成本,并且在滿足強度的情況下,又進行開孔減重,既實現了低成本的輕量化設計,又實現了整個結構質量和性能之間的平衡)、上蓋左側支撐支架24、上蓋右側支撐支架25和上蓋后支撐支架26圍成的支撐結構2固定連接在側壁15內表面頂端的四周,上殼體3固定連接在支撐結構2上。
本實施例中先在箱體結構1上焊接框架移動模組PEG4,支撐結構2設置在后箱體結構1的內表面與框架移動模組4之間,框架移動模組4通過位于支撐結構2上的第一過孔28后卡接在與第一過孔27連通的第二過孔28內,使支撐結構2固定在后箱體結構1的內表面,即支撐結構2通過第一過孔27進入框架移動模組PEG4之后再向左移動,支撐結構2嵌接在箱體結構1和框架移動模組PEG4之間。
上殼體3由依次連接在一起的后箱體模組壓板31、后箱體上蓋32和后箱體控制器維修蓋33組成。在支撐結構2的翻邊上有拉鉚螺母6,與7安全螺釘配合,模組裝完后將后箱體模組壓板31螺接到箱體結構1上。再將周圍涂上密封膠5,最后將后箱體上蓋總成42螺接到后箱體模組壓板總成41,最后將后箱體控制器維修蓋33螺接到后箱體上蓋32上。該結構上殼體方便拆卸,后期維修模組方便可靠。另外在箱體結構1周圍涂上專用密封膠5,可以保證整個電箱結構1的密封性。
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內的熟練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而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僅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