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動車輛、混合動力車輛等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
背景技術:
在以馬達為驅動源的電動車輛、混合動力車輛等車輛中搭載有蓄電池模塊。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在行李箱的下方空間搭載有蓄電池模塊的車輛。
這種車輛為了防止異常的溫度上升引起的蓄電池的性能劣化而具備將蓄電池的溫度維持在適當范圍內的蓄電池冷卻機構。例如,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車輛中,通過從車室取入的空氣對蓄電池進行冷卻,并將冷卻后的空氣向車外和行李箱的下方空間分散排出,被放出到行李箱的下方空間的排氣經由在對車室和行李箱進行分隔的分隔板上形成的排氣孔而返回車室。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開2009-12606號公報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車輛中,向車室內返回的排氣全部返回車室,因此可能給乘客帶來不適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對蓄電池進行冷卻后的空氣的放出引起的給乘客帶來的不適感且確保舒適的車內環境的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本發明提供以下的方案。
第一方案涉及一種車輛(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車輛1)的蓄電池冷卻結構,其具備:
蓄電池收納空間(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蓄電池收納空間5),其形成于在后部座位(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后部座位2)的后方配置的行李箱(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行李箱3)的下方,且由后部底板(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后部底板3a)覆蓋;
蓄電池模塊(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蓄電池模塊11),其收納于所述蓄電池收納空間;以及
蓄電池冷卻機構(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冷卻裝置18),其通過從車室(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車室6)吸入的空氣來對所述蓄電池模塊進行冷卻,并將冷卻后的空氣向所述蓄電池收納空間放出,
所述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的特征在于,
所述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還具備:
分隔構件(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分隔構件134),其對所述蓄電池收納空間和在所述后部座位的下方配置的后座下空間(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后座下空間133)進行分隔;
車室排氣流路(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車室排氣流路131),其經由在所述分隔構件上形成的排氣孔(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第一排氣孔134a、第二排氣孔134b)及所述后座下空間而使放出到所述蓄電池收納空間的排氣返回所述車室;以及
行李箱排氣流路(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行李箱排氣流路132),其將所述排氣向所述行李箱放出。
在第一方案的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的基礎上,在第二方案中,
所述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在所述后部座位的前端側下方具備排氣口(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排氣口136),
所述排氣口與所述排氣孔經由所述后座下空間而連通。
在第一方案的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的基礎上,在第三方案中,
所述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在所述后部座位的前端側下方具備排氣口(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排氣口136),
所述排氣口與所述排氣孔經由在所述后座下空間設置的排氣通道而連通。
在第二或第三方案的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基礎上,在第四方案中,
所述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具備從所述車室導入對所述蓄電池模塊進行冷卻的空氣的吸氣口(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吸氣口137),
所述吸氣口配置在所述后部座位的前端側下方的車寬方向一端側(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車寬方向右端側),
所述排氣口配置在所述后部座位的前端側下方的車寬方向另一端側(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車寬方向左端側)。
在第四方案的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的基礎上,在第五方案中,
所述排氣口及所述吸氣口朝向前方且外側傾斜開口,并指向相鄰的車門。
第六方案涉及一種車輛(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車輛1)的蓄電池冷卻結構,其具備:
蓄電池收納空間(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蓄電池收納空間5),其形成于在后部座位(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后部座位2)的后方配置的行李箱(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行李箱3)的下方,且由后部底板(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后部底板3a)覆蓋;
蓄電池模塊(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蓄電池模塊11),其收納于所述蓄電池收納空間;以及
蓄電池冷卻機構(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冷卻裝置18),其通過從車室(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車室6)吸入的空氣來對所述蓄電池模塊進行冷卻,并將冷卻后的空氣向所述蓄電池收納空間放出,
所述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的特征在于,
所述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還具備車室排氣流路(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車室排氣流路131)和行李箱排氣流路(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行李箱排氣流路132),該車室排氣流路使放出到所述蓄電池收納空間的排氣返回所述車室,該行李箱排氣流路將所述排氣向所述行李箱放出,
從所述車室取入對所述蓄電池模塊進行冷卻的空氣的吸氣口(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吸氣口137)配置在所述后部座位的前端側下方的車寬方向一端側(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車寬方向右端側),
所述車室排氣流路的排氣口(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排氣口136)配置在所述后部座位的前端側下方的車寬方向另一端側(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車寬方向左端側)。
在第六方案的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的基礎上,在第七方案中,
所述吸氣口與所述排氣口相對于所述車輛的車寬方向中心線(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的車寬方向中心線l)左右對稱地配置。
在第六或第七方案的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的基礎上,在第八方案中,
所述排氣口及所述吸氣口朝向前方且外側傾斜開口,并指向相鄰的車門。
發明效果
根據第一方案,使對蓄電池進行冷卻后的排氣經由蓄電池收納空間向車室和行李箱分散放出,因此能夠抑制排氣(廢熱)對乘客帶來的影響,確保舒適的車內環境。另外,沒有限定于配置有將車室與行李箱分隔的分隔板的所謂的轎車型車輛,還能夠適用于未設置將車室與行李箱分隔的分隔板的所謂的微型廂式車輛、緊湊型車輛、suv車輛等。
根據第二方案,使排氣從在后部座位的前端側下方設置的排氣口返回車室,因此能夠抑制排氣引起的后座頭上空間的溫度上升,從而能夠進一步改善車內環境。
根據第三方案,排氣口與排氣孔經由在后座下空間設置的排氣通道而連通,因此不僅能夠防止意料之外的排氣的泄漏,還能夠可靠地控制排氣的流動而抑制后座座部的溫度上升。
根據第四方案,吸氣口與排氣口分離,因此能夠降低從排氣口放出到車室的排氣對吸氣產生的影響而抑制冷卻效率的降低。
根據第五方案,排氣口與吸氣口向相反的方向開口,因此能夠進一步降低從排氣口放出到車室的排氣對吸氣產生的影響。
根據第六方案,將對蓄電池進行冷卻后的排氣經由蓄電池收納空間向車室和行李箱分散放出,因此能夠抑制排氣(廢熱)對乘客帶來的影響,確保舒適的車內環境。另外,排氣從在后部座位的前端側下方設置的排氣口返回車室,因此能夠抑制排氣引起的后座頭上空間的溫度上升,確保舒適的車內環境。而且,吸氣口與排氣口分離,因此能夠降低從排氣口放出到車室的排氣對吸氣產生的影響而抑制冷卻效率的降低。
根據第七方案,吸氣口與排氣口相對于車寬方向中心線左右對稱地配置,因此能夠提高設計性。
根據第八方案,排氣口與吸氣口向相反的方向開口,因此能夠進一步降低從排氣口放出到車室的排氣對吸氣產生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采用了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蓄電池冷卻結構的車輛的車室后部及行李箱的立體圖。
圖2是蓄電池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蓄電池框架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表示蓄電池模塊及通道類的立體圖。
圖5是表示車室排氣流路及行李箱排氣流路的車室后部及行李箱的俯視圖。
圖6是表示分隔構件的配置的圖5的a-a剖視圖。
圖7是表示吸氣口及排氣口的配置的后座下方的主視圖。
圖8是圖7的b-b剖視圖。
圖9是表示行李箱排氣流路的圖5的c-c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車輛的蓄電池冷卻結構的一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附圖為沿著符號的方向進行觀察的圖,在以下的說明中,前后、左右、上下按照從駕駛員觀察到的方向,在附圖中,將車輛的前方表示為fr,將后方表示為rr,將左側表示為l,將右側表示為r,將上方表示為u,將下方表示為d。
[車輛]
圖1是表示采用了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蓄電池冷卻結構的車輛1的車室6后部及行李箱3的立體圖。
如圖1所示,車輛1在后部座位2的后方具有行李箱3。在行李箱3的下方,通過將底板7彎曲形成為凹狀來設置蓄電池收納空間5,在該蓄電池收納空間5中配置有蓄電池單元100。在底板7的下方且在蓄電池收納空間5的兩側,一對底板框架8沿著車輛1的前后方向延伸。行李箱3通過對蓄電池單元100進行覆蓋的后部底板3a(參照圖9)及側飾板4的伸出部4a(參照圖9)而從包含蓄電池收納空間5的行李箱下空間10劃分出。圖1中的符號9是行李箱3的底板面。
[蓄電池單元]
圖2是蓄電池單元100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蓄電池框架14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表示蓄電池模塊11及通道類的立體圖。
如圖2~圖4所示,本實施方式的蓄電池單元100具備:蓄電池模塊11,其具有多個蓄電池11a;dc-dc轉換器12;蓄電池框架14,其對蓄電池模塊11及dc-dc轉換器12進行保持;殼體15,其收容上述構件;罩16,其覆蓋殼體15的上部開口;以及作為蓄電池冷卻機構的冷卻裝置18,其對蓄電池模塊11及dc-dc轉換器12進行冷卻,其中,如圖1所示,將從殼體15向左右突出的蓄電池框架14的固定部14a經由底板7而固定于底板框架8,由此將蓄電池模塊11配置于蓄電池收納空間5,并且將蓄電池單元100配置于行李箱下空間10。需要說明的是,后述的冷卻裝置18的上游側吸氣通道118通過右側的側飾板4內而向后部座位2的下方延伸。
[蓄電池模塊]
如圖2所示,蓄電池模塊11為矩形形狀,以其長邊方向沿著左右方向(車寬方向)的方式配置于蓄電池單元100內。在各蓄電池模塊11內,沿著左右方向排列配置有縱置的多個蓄電池11a。在此,縱置是指三邊中的最短的邊沿著左右方向延伸的情況。另外,在相鄰的蓄電池11a之間,沿著前后方向形成有后述的冷卻風的流路即冷卻流路11b。冷卻流路11b的前側及后側開口,上側及下側被氣密地閉塞。
本實施方式的蓄電池單元100具有四個蓄電池模塊11,這四個蓄電池模塊11以沿左右方向排列兩個蓄電池模塊11且沿前后方向(車輛長度方向)排列兩個蓄電池模塊11的方式配置于蓄電池單元100內。如圖4所示,在前側配置的左右的蓄電池模塊11的前端部氣密地嵌入前側通道111,另一方面,在前側配置的左右的蓄電池模塊11的后端部氣密地嵌入中間通道112。另外,在后側配置的左右的蓄電池模塊11的后端部氣密地嵌入后側通道113,另一方面,在后側配置的左右的蓄電池模塊11的前端部氣密地嵌入中間通道112。前側通道111、中間通道112及后側通道113與后述的下游側吸氣通道122(包括第一導入通道部114、第二導入通道部115及分支部116)、冷卻風扇117、上游側吸氣通道118、排氣通道119及冷卻部形成構件120一起構成上述的冷卻裝置18。
在前側通道111及后側通道113的右端上部形成有冷卻風導入口111a、113a,各冷卻風導入口111a、113a分別經由下游側吸氣通道122而與冷卻風扇117連通。冷卻風扇117經由上游側吸氣通道118而從車輛1的車室6吸入空氣,并且通過下游側吸氣通道122使吸入的空氣分支而向前側通道111及后側通道113的內部送入。被送入到前側通道111及后側通道113的內部的空氣流入各蓄電池模塊11的冷卻流路11b而對蓄電池11a進行冷卻之后,到達中間通道112的內部。到達中間通道112的內部后的空氣經由在中間通道112的下部形成的排出孔112a而向位于蓄電池模塊11的下方的輔機冷卻部121(參照圖3)排出,并且在輔機冷卻部121中對dc-dc轉換器12進行冷卻。對dc-dc轉換器12進行冷卻后的空氣從在蓄電池單元100的后部設置的排氣通道119向蓄電池收納空間5放出。然后,放出到蓄電池收納空間5的空氣經由后述的車室排氣流路131而返回車室6,并且經由后述的行李箱排氣流路132而向行李箱3放出。需要說明的是,在蓄電池框架14的說明后,對本發明的主要部分即車室排氣流路131及行李箱排氣流路132進行詳細說明。
[蓄電池框架]
如圖3所示,蓄電池框架14具備:框架組裝體20,其配置于蓄電池模塊11的上方;下側剛體30,其配置于蓄電池模塊11的下方;多個連結構件40,它們將下側剛體30與框架組裝體20連結;以及后部保護構件50,其配置于蓄電池模塊11的后方。在下側剛體30的上表面設有冷卻部形成構件120,該冷卻部形成構件120與下側剛體30一起在內部形成輔機冷卻部121。
框架組裝體20是俯視下梯子形狀的框狀框架,其具有沿著蓄電池模塊11的長邊方向即左右方向延伸的前部框架構件21及后部框架構件22、將前部框架構件21與后部框架構件22連結的四個連結剛體23。
前部框架構件21及后部框架構件22具有中空狀的方形管形狀,在其左右兩端部一體地設有固定部14a,且如上述那樣經由該固定部14a而固定于車輛1的底板框架8。在前部框架構件21上,經由在前側通道111的上部延伸設置的四個上部安裝臂部111b(參照圖4)而螺栓緊固連結有前側通道111,在后部框架構件22上,經由在后側通道113的上部延伸設置的左右兩個上部安裝臂部113b(參照圖4)而螺栓緊固連有后側通道113結。需要說明的是,在后側通道113的中央上下延伸設置的中央臂部113c上設有夾持件,該夾持件用于將后部保護構件50臨時固定。多個連結剛體23具有向下方開口的截面倒u字形狀,且與連結構件40的上端部連結,經由該連結構件40而以懸吊狀態保持蓄電池模塊11。
框架組裝體20及下側剛體30作為將車輛后方碰撞時的沖擊向前方傳遞的載荷路徑構件而發揮功能。
下側剛體30是構成蓄電池單元100的底部的板狀的剛體,且與連結構件40的下端部連結,經由該連結構件40而以懸吊狀態保持于框架組裝體20。
如圖2所示,在下側剛體30的下表面部,為了將車輛后方碰撞時的沖擊可靠地向前方傳遞而并列地形成有沿著前后方向的多個肋組31。如圖3所示,各肋組31的后端部31a與下側剛體30的其他部位相比向后方突出形成,各肋組31的前端部31b與下側剛體30的其他部位相比向前方突出形成。需要說明的是,在各肋組31的前端部31b的附近,經由在前側通道111的下部延伸設置的四個下部安裝臂部111c而螺栓緊固連結有前側通道111。
另外,在下側剛體30的下表面部配置有dc-dc轉換器12。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將下側剛體30的下表面區域沿著前后左右分割為四部分時,在成為左前的下表面區域配置dc-dc轉換器12。dc-dc轉換器12具備轉換器主體12a和在該轉換器主體12a的上表面立起設置的多個冷卻翅片12b,dc-dc轉換器12以轉換器主體12a位于下側剛體30的下表面側且冷卻翅片12b位于下側剛體30的上表面側而向輔機冷卻部121露出的方式,貫通而安裝于下側剛體30的轉換器安裝孔32。
本實施方式的連結構件40在其上端部設有向框架組裝體20固定的上側固定部41,另一方面,在其下端部設有向下側剛體30固定的下側固定部42。另外,在連結構件40的上下中間部形成有蓄電池安裝部43,在該蓄電池安裝部43上安裝蓄電池模塊11的左右端部,由此將蓄電池模塊11經由連結構件40以懸吊狀態保持于框架組裝體20。
后部保護構件50是用于在車輛后方碰撞時保護蓄電池單元100的后部且將車輛后方碰撞時的沖擊向框架組裝體20及下側剛體30傳遞的構件。在后部保護構件50的上端部設有向框架組裝體20的后部框架構件22固定的四個上側固定部51,另一方面,在下端部設有向下側剛體30固定的四個下側固定部52。四個上側固定部51與在后側通道113的上部延伸設置的左右兩個上部安裝臂部113b(參照圖4)一起在連結剛體23的后方位置固定于后部框架構件22的后表面。另外,四個下側固定部52與在后側通道113的下部延伸設置的左右兩個下部安裝臂部113d(參照圖4)一起固定于下側剛體30的各肋組31的后端部31a。
以上那樣構成的蓄電池單元100被預先組裝,作為單元而如上述那樣安裝于車輛1。
[車室排氣流路及行李箱排氣流路]
接著,參照圖5~圖9,來說明作為本發明的主要部分的車室排氣流路131及行李箱排氣流路132。圖5是表示車室排氣流路131及行李箱排氣流路132的車室6后部及行李箱3的俯視圖,圖6是表示分隔構件134的配置的圖5的a-a剖視圖,圖7是表示吸氣口137及排氣口136的配置的后座下方的主視圖,圖8是圖7的b-b剖視圖,圖9是表示行李箱排氣流路132的圖5的c-c剖視圖。
如圖5所示,對蓄電池模塊11進行冷卻后的空氣從排氣通道119向行李箱3的下方空間即蓄電池收納空間5放出。如圖9所示,蓄電池收納空間5的上方由構成行李箱3的底板面9的后部底板3a(參照圖9)覆蓋,蓄電池收納空間5的兩側的行李箱下空間10由同樣構成底板面9的側飾板4的伸出部4a覆蓋。排氣通道119配置在蓄電池單元100的后部,且配置在相對于車輛1的車寬方向中心線向左側偏置的位置,從此處將冷卻后的空氣向蓄電池收納空間5放出。
如圖5及圖6所示,在蓄電池收納空間5的前端部設有分隔構件134,該分隔構件134對在后部座位2的下方形成的空間133(以下,稱作后座下空間133)和蓄電池收納空間5(行李箱下空間10)進行分隔。本實施方式的分隔構件134由發泡聚丙烯等發泡樹脂構件形成,設置成夾在后部底板3a的前端部與蓄電池收納空間5(行李箱下空間10)的前端部之間,由此對蓄電池收納空間5(行李箱下空間10)和后座下空間133進行分隔。
也參照圖1,在分隔構件134上形成有在車寬方向上的規定位置將蓄電池收納空間5與后座下空間133連通的兩個排氣孔134a、134b。一方的第一排氣孔134a形成于分隔構件134的車寬方向左端側且構成第一車室排氣流路131a,另一方的第二排氣孔134b形成于分隔構件134的車寬方向中央部且構成第二車室排氣流路131b。由此,構成使放出到蓄電池收納空間5的排氣經由在分隔構件134上形成的第一排氣孔134a及后座下空間133而返回車室6的第一車室排氣流路131a、以及使放出到蓄電池收納空間5的排氣經由在分隔構件134上形成的第二排氣孔134b及后座下空間133而返回車室6的第二車室排氣流路131b。
后部座位2具備座部210和靠背部220。座部210包括左后座座部211、右后座座部212及中后座座部213,靠背部220包括左后座靠背部221、右后座靠背部222及中后座靠背部223。另外,靠背部220能夠基于向前方的傾倒操作而進行收納,通過靠背部220的收納能夠將行李箱3擴張至車室6的后部。
第二車室排氣流路131b在使從蓄電池單元100放出到蓄電池收納空間5的排氣經由在分隔構件134的車寬方向中央部形成的第二排氣孔134b及后座下空間133而返回車室6時,使排氣經由使用頻率低的中后座座部213的下方,由此抑制排氣(廢熱)對乘客帶來的影響。需要說明的是,如圖7所示,在第二車室排氣流路131b中流動的排氣從在中后座座部213的前側下端部與車室底板6a之間形成的間隙135向車室6放出。
第一車室排氣流路131a在使從蓄電池單元100放出到蓄電池收納空間5的排氣經由在分隔構件134的車寬方向左端側形成的第一排氣孔134a及后座下空間133而返回車室6時,從在后部座位2的前端側下方設置的排氣口136向車室6放出排氣,由此抑制排氣引起的后座頭上空間的溫度上升。
排氣口136配置在后部座位2的前端側下方的車寬方向左端側,另一方面,在后部座位2的前端側下方的車寬方向右端側配置有從車室6取入蓄電池冷卻用的空氣的吸氣口137。在排氣口136及吸氣口137設有防止異物的進入的格柵138。如圖8所示,吸氣口137經由大致環狀的密封構件139而與上游側吸氣通道118連接。優選如圖7所示那樣,吸氣口137與排氣口136相對于車輛1的車寬方向中心線l左右對稱。這樣,不僅能夠使排氣口136與吸氣口137分離而降低從排氣口136放出到車室6的排氣對吸氣產生的影響,而且還能夠提高設計性。
排氣口136朝向左斜前方而傾斜開口,指向相鄰的左后座車門(未圖示),另一方面,吸氣口137朝向右斜前方而傾斜開口,指向相鄰的右后座車門(未圖示)。由此,排氣口136與吸氣口137向相反的方向開口,能夠進一步降低從排氣口136放出到車室6的排氣對吸氣產生的影響。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將排氣口136與吸氣口137配置在相同高度,但也可以將排氣口136配置在比吸氣口137高的位置。這樣,能夠抑制因排氣與車室6內的空氣的溫度差而使從排氣口136放出的排氣朝向吸氣口137流動的情況。
排氣口136經由后座下空間133而與分隔構件134的第一排氣孔134a連通。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經由后座下空間133而將排氣口136與分隔構件134的第一排氣孔134a連通,但也可以配置將排氣口136與分隔構件134的第一排氣孔134a連通的排氣通道。通過配置排氣通道,能夠防止意料之外的排氣的泄漏。
另外,如圖5及圖9所示,行李箱3的兩側由側飾板4分隔,且如上所述,下側通過構成底板面9的后部底板3a及側飾板4的伸出部4a而與包含蓄電池收納空間5的行李箱下空間10分隔。在側飾板4的內部與車輛1的主體140之間存在空間132a,利用該空間132a來構成行李箱排氣流路132。即,行李箱排氣流路132使從蓄電池單元100的排氣通道119放出到蓄電池收納空間5的排氣通過左右的側飾板4的內部而上升。在側飾板4的上側形成有與行李箱3連通的狹縫4b,從該狹縫4b將排氣向行李箱3放出。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根據本實施方式的車輛1的蓄電池冷卻結構,使對蓄電池模塊11進行冷卻后的排氣經由蓄電池收納空間5而向車室6和行李箱3分散放出,因此能夠抑制排氣(廢熱)對乘客帶來的影響,能夠確保舒適的車內環境。
另外,排氣從在后部座位2的前端側下方設置的排氣口136返回車室6,因此能夠抑制排氣引起的后座頭上空間的溫度上升,從而能夠進一步改善車內環境。
另外,吸氣口137與排氣口136分離,因此能夠降低從排氣口136放出到車室6的排氣對吸氣產生的影響而抑制冷卻效率的降低。
另外,排氣口136與吸氣口137向相反的方向開口,因此能夠進一步降低從排氣口136放出到車室6的排氣對吸氣產生的影響。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沒有限定于前述的實施方式,能夠適當進行變形、改良等。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排氣口136配置在后部座位2的前端側下方的車寬方向左端側,另一方面,吸氣口137配置在后部座位2的前端側下方的車寬方向右端側,但也可以相反地配置,另外,吸氣口137及排氣口136只要能夠正常進行從車室6的吸氣和向車室6的排氣,則能夠設定在任意的部位。
另外,也可以代替設置于側飾板4的狹縫4b而使用座椅安全帶用的開口來進行向行李箱3的排氣,還可以在側飾板4上另行設置排氣口。
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基于2015年2月5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特愿2015-020836),并將其內容作為參照而取入于此。
符號說明:
1車輛
2后部座位
3行李箱
3a后部底板
5蓄電池收納空間
6車室
11蓄電池模塊
18冷卻裝置(蓄電池冷卻機構)
131車室排氣流路
132行李箱排氣流路
133后座下空間
134分隔構件
134a第一排氣孔(排氣孔)
134b第二排氣孔(排氣孔)
136排氣口
137吸氣口
l車寬方向中心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