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以2014年11月21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2014-236860為基礎,其公開內容作為參照而引入本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從冷卻用熱交換器的空氣流出面流出的冷風和從制熱用熱交換器的空氣流出面流出的暖風進行混合,并作為空調風向車室內吹出的車輛用空調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有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如下的車輛用空調裝置。該車輛用空調裝置為空氣混合方式的車輛用空調裝置,其調節流經過制熱用熱交換器的暖風與旁通制熱用熱交換器流過的冷風的風量比。在制熱用熱交換器的空氣流出面的空氣流向的下流側,并在從空氣流出面吹出暖風的暖風吹出空間范圍內,靠近制熱用熱交換器而設置有多個擋板部件。該擋板部件形成為向與空氣流出面對置的箱體壁面延伸。各個擋板部件具有在冷風流方向上的上風側部位封閉而在下風側部位開口的流槽形狀。該擋板部件把從制熱用熱交換器的空氣流出面流出的暖風導向箱體壁面。然后,流經擋板部件內部的暖風沿著與流經擋板部件之間的冷風的流動方向交叉的方向流動到對置的箱體壁面。由此,可增大到達箱體壁面的暖風流的比例,并能提高冷風和暖風的混合性。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7-331416號公報
上述專利文獻1記載的技術需要多個擋板部件,所以結構復雜。此外,擋板部件的延伸方向的尺寸會變大。以往,單元箱中可設置足夠大的空氣混合區域,因此使用簡單的導向件、較小的擋板就可調整溫度控制。
但是,近年來單元箱也要求小型輕量化,所以空氣混合區域也不得不進一步小型化,擋板部件也變得更加復雜且密度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輛用空調裝置,其引導風的部件的結構簡單,并可控制冷風和暖風的混合性以便通過簡單的調整來向各個吹出口提供具有所需溫度的風。
作為在先技術所列出的專利文獻的記載內容可作為該說明書記載的技術要素,并通過參照可導入或援引到本說明書。
本發明的車輛用空調裝置包括單元箱、制冷用熱交換器、制熱用熱交換器、空氣混合門、吹出口、臺階部、角落部暖風通路、以及引導部件。
單元箱形成供空氣流動的空氣通路。制冷用熱交換器配置成橫斷在單元箱的內部形成的冷風通路,并冷卻空氣。制熱用熱交換器配置在制冷用熱交換器的空氣流向的下流,并加熱空氣。空氣混合門在空氣流向上設置在制冷用熱交換器與制熱用熱交換器之間,并調整在單元箱內繞過制熱用熱交換器的冷風與通過制熱用熱交換器后的暖風的風量比例。吹出口設置在單元箱,并將由空氣混合門進行溫度調整后的空調風吹向車室內的多個部位。
臺階部設置在單元箱中位于制冷用熱交換器的下游的單元箱的壁部,臺階部連接單元箱中收納制冷用熱交換器的左右方向上的寬度較小的部分與單元箱中比收納制冷用熱交換器的部分的左右方向上的寬度大的部分,與冷風通路相比,臺階部擴大了單元箱的左右方向上的寬度。角落部暖風通路形成在與臺階部鄰接的左右方向的兩側的角落,通過制熱用熱交換器后的暖風的一部分流過角落部暖風通路。引導部件設置在制冷用熱交換器的下流側,并使通過制冷用熱交換器后的冷風向左右方向分流而將冷風導向角落部暖風通路。
根據本發明,引導部件使通過制冷用熱交換器的空氣流出面后的冷風分流,并將冷風導向左右的臺階部。通過臺階部能夠提供一個暖風通路使其左右寬度大于位于制冷用熱交換器的下流側的冷風通路的左右寬度。在位于該暖風通路的左右端的角落部暖風通路中上升的從制熱用熱交換器流出的暖風的一部分可與被引導部件左右分流后的從制冷用熱交換器流出的冷風在單元箱的角落部混合。通過該角落部暖風通路提高了冷風與暖風的混合性,因此可實現所需要的單元箱內容積的小型化。此外,通過調整引導部件的形狀尺寸,可以向多個吹出口的每一個提供所需的溫度。
附圖說明
在下述的詳細說明里將參考附圖更明確地說明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和效果。
圖1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車輛用空調裝置的單元箱內部的簡要結構圖。
圖2是表示圖1中的單元箱內部構造的立體圖。
圖3是說明圖1中的引導部件的作用的說明圖。
圖4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引導部件的形狀的簡要結構圖。
圖5是說明圖4中的引導部件的作用的說明圖。
圖6是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引導部件的形狀的簡要結構圖。
圖7是表示第四實施方式的引導部件的形狀的簡要結構圖。
圖8是表示第五實施方式的引導部件的形狀的簡要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考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另外,以下各實施方式中,與在先前的實施方式作過說明的內容對應的部分標注相同的參照符號而省略重復說明。在各實施方式中,只針對結構的一部分進行說明時,在先說明的其他實施方式可以適用在結構的其它部分。
除了在各實施方式里具體明示了能夠組合的部分之間的組合以外,即使未明示,只要不特別產生組合障礙,也可將實施方式之間進行局部組合。
在附圖中,箭頭Y1表示車輛的上下方向(豎直方向),箭頭Y2表示以車輛行進方向為基準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上方指車輛的車頂側,下方指車輛的底盤側。另外,左右方向是指以車輛的行進方向為基準的左側和右側。
(第一實施方式)
以下,利用圖1到圖3對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圖1簡要地表示本發明的車輛用空調裝置的單元箱1的結構。單元箱1形成供空氣向車室內流動的空氣通路,在單元箱1內,來自未圖示的送風機的空調風流向空氣通路的下流側。
在單元箱1的內部,加熱空氣的制熱用熱交換器3和冷卻空氣的制冷用熱交換器4以使在單元箱1內流動的空氣通過制熱用熱交換器3和制冷用熱交換器4的方式配置。在單元箱1的內部,如箭頭Y33、Y41、Y42、Y34所示,冷風從制冷用熱交換器4流過制熱用熱交換器3的上方。制冷用熱交換器4具有空氣流出面4a,在制冷用熱交換器4的內部流動的流體和流過制冷用熱交換器4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該空氣作為冷風從制冷用熱交換器4的空氣流出面4a流出。
另外,在單元箱1的內部設置有暖風通路,該暖風通路供通過制熱用熱交換器3之后的暖風流向單元箱1的上方。該暖風通路是供通過制熱用熱交換器3后的暖風朝向上方流動的通路。該暖風通路由中央部暖風通路和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構成。中央部暖風通路供從制熱用熱交換器3流出的暖風如圖3的箭頭Y38所示在單元箱1的中央部流動。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供從制熱用熱交換器3流出的暖風如圖3的箭頭Y37、Y39所示在單元箱1的兩個端部流動。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為在左右方向上對置的一對角落部暖風通路。中央部暖風通路和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并非是由壁劃分的通路,而是互相連通的一個通路。另外,中央部暖風通路、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是通過制冷用熱交換器被冷卻后的冷風與暖風進行混合的混合區域。
空氣混合門6為已知的滑動門,其設置在制熱用熱交換器3的上游側。空氣混合門6調整通過制冷用熱交換器4之后旁通過制熱用熱交換器3的冷風和通過制冷用熱交換器4之后通過制熱用熱交換器3而變成暖風的冷風的風量比例。由此,空氣混合門6調整該冷風和該暖風混合生成的空調風的溫度。在單元箱1設置有朝上方開口的多個吹出口7、81、82,多個吹出口7、81、82把前述空調風吹向車室內的多個部位。
在單元箱1形成有臺階部91、92,在制冷用熱交換器4的空氣流出面4a的下游側的左右兩側直角狀地鼓出壁部分而形成臺階部91、92。由于臺階部91、92的存在,單元箱的壁面產生尺寸Wa的臺階差。臺階部91、92增加了空氣通路的左右寬度,確保了形成供一部分暖風如箭頭Y37、Y39所示流動的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的空間。另外圖2只表示了單元箱1的內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一個臺階部,但臺階部91、92對稱地存在于單元箱1的左右方向兩側。
更具體而言,單元箱1具有左右方向寬度較小的單元箱部分(第一箱部1a)和左右方向寬度比第一箱部1a寬度大的單元箱部分(第二箱部1b)。第一箱部1a收納制冷用熱交換器4。第二箱部1b位于空氣流動方向上的第一箱部1a的下游側。臺階部91、92連接第一箱部1a和第二箱部1b,并擴大單元箱1的左右方向的寬度。換言之,在制冷用熱交換器4的下游,臺階部91、92從第一箱部1a沿左右方向延伸并與第二箱部1b連接,臺階部91、92使第二箱部1b相比第一箱部1a在左右方向上擴大。并且,通過第二箱部1b和臺階部91劃分角落部暖風通路10a,通過第二箱部1b和臺階部92劃分角落部暖風通路10b。
在本實施方式中,臺階部91、92從單元箱1的上下方向Y1上的下端延伸到引導部件11的附近。但是,臺階部91、92也可從單元箱1的上下方向Y1上的下端的上方延伸到引導部件11的附近,只要能引導暖風并能形成角落部暖風通路即可。
引導部件11設置在制冷用熱交換器4的空氣流出面4a的下游側。如圖3的箭頭Y33、Y41、Y42、Y34所示,引導部件11使通過空氣流出面4a后的冷風中不流向制熱用熱交換器3的冷風向左右分流。而且,引導部件11將來自制冷用熱交換器4的冷風導向左右的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如圖1所示,俯視時,該引導部件11具有向左右擴張的形狀(海鷗形狀)。
通過引導部件11被分流并按箭頭Y33、Y34流動的冷風與從下方上升的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的暖風碰撞而混合,形成空調風56再流向上方的中間面部吹出口7和側方面部吹出口81、82。
如圖2所示,以橫貫單元箱1內部的空氣通路(第一箱部1a)的方式設置有構成制冷用熱交換器4的蒸發器。設置有制冷用熱交換器4的該空氣通路,換言之也即冷風通路。在該蒸發器的下游側形成有構成制熱用熱交換器3的加熱器芯。作為發動機冷卻水的溫水在制熱用熱交換器3的內部流動,該溫水對通過制熱用熱交換器3的空氣進行加熱。如圖3的箭頭Y37、Y39所示,被制熱用熱交換器3加熱后的暖風的一部分沿著臺階部91、92在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中上升。
引導部件11具有第一引導翼部11b1、第二引導翼部11b2、頂部11a以及與頂部11a連接的壁部11c。通過貫通該壁部11c的固定軸15把引導部件11固定在單元箱1的壁面。
在中間面部吹出口7的前側設置有向前窗玻璃吹出暖風的除霜吹出口21。在除霜吹出口21的內部,以與軸一起轉動的方式設置有調整向前窗玻璃吹出的風量的除霜門21d。另外,圖1中截斷除霜吹出口21的一部分來圖示,并將內部的除霜門21d以假想方式示出。
另外,面部門23以可控制流出中間面部吹出口7的空氣流的方式與旋轉軸22連接。左右一對的側方面部門24設置在旋轉軸22,并控制從側方面部吹出口81、82流出的空氣流。在圖2中只示出設置在一邊的側方面部門24,另外一邊的側方面部門位于側方面部吹出口82的內部。
引導部件11具有第一引導翼部11b1和第二引導翼部11b2。第一引導翼部11b1從頂部11a向左右方向之中的一方向(圖3的右側)延伸,第二引導翼部11b2從頂部11a向左右方向之中的另一方向(圖3的左側)延伸。第一引導翼部11b1和第二引導翼部11b2以朝向從制冷用熱交換器4遠離的方向(空氣流的下游)而彎曲(凸出)的方式延伸。第一引導翼部11b1和第二引導翼部11b2分別在左右方向上位于與頂部11a相反的一側的端部(下述的第一端部11d1、第二端部11d2)與固定軸15相結合。通過把引導翼部11b1、11b2與固定軸15結合,能減少引導翼部11b1、11b2的振動。
引導部件11與固定軸15共同由一體的樹脂成型品構成。引導部件11經由固定軸15而被支承于單元箱1中的壁面(內壁面)。如圖2的箭頭Y3所示,在單元箱1的壁面中的制熱用熱交換器3的上部設置有吹出空調風的腳部吹出口26。如此,由于形成有腳部吹出口26,可向乘員的腳邊如箭頭Y3所示吹出比較溫暖的風。通過腳部門25的轉動控制該情況下的空調風的風量以及溫度。
以下對第一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進行說明。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引導部件11使通過制冷用熱交換器4的空氣流出面4a后的冷風左右分流。被分流后的冷風如箭頭Y33、Y34所示被導向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
通過制熱用熱交換器3后的暖風如箭頭Y37、Y39所示沿著臺階部91、92在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中上升。能夠使該暖風與被引導部件11左右分流的冷風在單元箱1內部的左右方向的端部處混合。
并且,可減小空氣混合所需要的前后方向Y2上的單元箱1的尺寸,因此能夠實現單元箱1的容積的小型化。另外,通過調整引導部件11的形狀以及尺寸,可對多個吹出口21、7、81、82提供各自所需的溫度。
另外,引導部件11具有頂部11a、第一引導翼部11b1、以及第二引導翼部11b2。頂部11a在引導部件11中位于離制冷用熱交換器4的空氣流出面4a最近的位置。第一引導翼部11b1和第二引導翼部11b2以從該頂部11a向左右方向分支的方式延伸。第一引導翼部11b1和第二引導翼部11b2分別朝向從制冷用熱交換器4遠離的方向而彎曲(凸出)。因此,可將從制冷用熱交換器4流出的空氣順暢地導向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引導部件11具有簡單的結構,并且也可調整冷風和暖風的混合比例以便能夠向各個吹出口提供所需溫度的空調風。另外,引導部件11在上下方向Y1上延伸,使冷風沿上下方向Y1分流,并使冷風向左右方向擴散,并將冷風導向后方的暖風通路10b。
此外,第一引導翼部11b1沿左右方向中的一方向從頂部11a延伸到第一端部11d1。第二引導翼部11b2沿左右方向中的另一方向從頂部11a延伸到第二端部11d2。第一端部11d1和第二端部11d2的每一個與空氣流出面4a之間的左右方向上的距離比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的每一個與空氣流出面4a之間的左右方向上的距離大。換言之,引導部件11的左右方向上的兩端部11d1、11d2在空氣流方向上位于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的下游。通過此結構,從制冷用熱交換器4流出的冷風可以被第一引導翼部11b1以及第二引導翼部11b2確切地導向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
另外,頂部11a與空氣流出面4a之間的左右方向上的距離比空氣流出面4a與一對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的每一個之間的距離小。通過此結構,從制冷用熱交換器4流出的冷風可以通過第一引導翼部11b1以及第二引導翼部11b2被更加確切地導向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
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被第二箱部1b和臺階部91、92所規定,且位于空氣流向上的臺階部91、92的下游。由于通過臺階部91、92擴大了單元箱1的左右方向上的寬度,因此當被制冷用熱交換器4冷卻并流過第一箱部1a的冷風流進第二箱部1b時,其風速會減小。因此,能夠使被制熱用熱交換器3加熱后的暖風容易地沿著臺階部91、92在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中上升。
如箭頭Y37、Y39所示,通過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的暖風沿著具有寬度尺寸Wa的臺階部91、92上升。寬度尺寸Wa為在左右方向上的臺階部91、92的長度。在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中流動的如箭頭Y37、Y39所示的暖風流向除霜吹出口21等。引導部件11調整流向中間面部吹出口7和側方面部吹出口81、82的冷風的左右方向上的分布,并調整流向除霜吹出口21的冷風和暖風的風量。臺階部91、92的寬度尺寸Wa、引導部件11的擴寬尺寸Wb、引導部件11的高度尺寸Wc涉及到前述冷風分布和風量的調整。擴寬尺寸Wb規定為第一引導翼部11b1的第一端部11d1與第二引導翼部11b2的第二端部11d2之間的左右方向上的長度。高度尺寸Wc規定為,在上下方向Y1上的引導部件11的長度。可通過增減寬度尺寸Wa、擴寬尺寸Wb、以及高度尺寸Wc來調整從吹出口7、81、82流向車室內的空調風以使其具有所需的溫度。
在引導部件11的下部,如圖3的箭頭Y35、Y36所示的左右方向上分流后的冷風與箭頭Y37、Y39所示的在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中上升的暖風的一部分混合。此外,通過引導部件11的中央部的如箭頭Y38所示的暖風與箭頭Y41h、Y42h所示的冷風在混合區域(暖風通路10b)混合。通過混合而具有適當溫度的空氣如箭頭Y31、Y32所示流動,并作為空調風56從中間面部吹出口7、側方面部吹出口81、82向車室內吹出。
需要減小中間面部吹出口7與側方面部吹出口81、82之間的面部吹出溫度的偏差時,可以增加引導部件11的高度尺寸Wc、減小臺階部91、92的寬度尺寸Wa。
例如,具有從在上下方向Y1上并排的面部吹出口和腳部吹出口這兩者都吹出空氣的雙層模式(Bi-Level Mode)的車輛用空調裝置中,需要擴大面部吹出口與腳部吹出口之間的溫度差,或者需要擴大腳部吹出口26與除霜吹出口21之間的溫度差。在這種情況下,可減小臺階部91、92的寬度尺寸Wa和引導部件11的高度尺寸Wc,并增加引導部件11的擴寬尺寸Wb。通過按照前述方法調整尺寸Wa、Wb、Wc,能夠將目標溫度偏差和從上下方向Y1上并排的兩個吹出口流出的空氣的溫度之間的溫度差調整成所需值。
另外,引導部件11的引導翼部11b1、11b2之所以彎曲是為了在將中央部的流速快的冷風分流到左右方向時,使通風阻力的影響最小化。上述尺寸Wa、Wb、Wc需要根據冷風碰撞到引導部件11時的風量、角度,冷風被引導部件11導向并流出單元箱1內部的空氣通路時的方向,以及各個吹出口21、7、81、82的風量進行設定。因此,在實際設計中,首先把引導部件11設置在圖1所示的位置,并通過數值計算、模擬來最終確定引導部件11的形狀和尺寸。
在具體例中,將單元箱1的通路寬度WU設為165mm,臺階部91、92的寬度尺寸Wa設為25mm,引導部件11的擴寬尺寸Wb設為160mm,引導部件11的高度尺寸Wc設為30mm。在前述設定之下,能夠將雙層模式(Bi-Level Mode)下的從面部吹出口流出的空氣溫度與從腳部吹出口流出的空氣溫度之間的溫度差設為21.2℃,能夠將從腳部吹出口26流出的空氣溫度與從除霜吹出口21流出的空氣溫度之間的溫度差設為12.4℃。
另外,引導部件11具有與頂部11a結合的壁部11c,并且引導部件11通過貫通該壁部11c的固定軸15固定于單元箱1的壁面。通過該結構,通過固定軸15可以將引導部件11堅固地裝配到單元箱1的中央部。
(第二實施方式)
以下,對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4示出俯視第二實施方式采用的引導部件11的結構。另外,參考圖5說明圖4的引導部件11的作用。
如圖4和圖5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引導部件11具有第一開口部11h1和開口部11h2,第一開口部11h1由貫通第一引導翼部11b1的貫通孔形成,開口部11h2由貫通第二引導翼部11b2的貫通孔形成。第一開口部11h1和第二開口部11h2在引導部件11的表面開口。如箭頭Y41h、Y42h所示,一部分冷風通過第一開口部11h1和第二開口部11h2流向引導部件11的后方。通過此結構,在引導部件11的后方的中央部如箭頭Y38所示上升的暖風可與通過開口部11h1、11h2后的冷風混合。此外,通過設置開口部11h1、11h2,可減少引導部件11的重量并能緩和通風阻力的增加。如上所述,通過在引導翼部11b1、11b2形成開口部11h1、11h2,可更有效地進行冷風與暖風的混合。
(第三實施方式)
以下,對第三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引導翼部11b1與第二引導翼部11b2在頂部11a處形成銳角,而且頂部11a的空氣流向上的頂端部具有尖狀。然而,頂部11a只要能對空氣流進行左右方向分流,可具有除了尖狀以外的其他形狀。例如,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頂部11a的頂端部為平坦的形狀。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同第二實施方式,第一引導翼部11b1具有第一開口部11h1,第二引導翼部11b2具有第二開口部11h2。如箭頭Y41h、Y42h所示,一部分冷風通過第一開口部11h1和第二開口部11h2,并流向引導部件11的前后方向Y2上的后方。另外,開口部11h1、11h2也可采用一端開口并具有U形斷面的槽狀結構。
(第四實施方式)
對第四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圖7中,引導翼部11b1、11b2的截面不是曲線狀,而形成為折線狀。并且,開口部11h1、11h2設置在折線的彎折部分。通過此結構,如箭頭Y41h、Y42h所示,空氣通過開口部11h1、11h2流動。在第四實施方式中,引導翼部11b1、11b2從頂部11a呈折線狀地向單元箱1的壁面延伸。因此,容易制作引導翼部11b1、11b2,并且容易模擬由引導翼部11b1、11b2產生的風流。
(第五實施方式)
以下,對第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如圖8所示,引導部件11具有在前后方向Y2上延伸并在左右方向上對置的第一壁部11c1和第二壁部11c2。另外,頂部11a具有互相分離設置的第一頂部11a1和第二頂部11a2。第一頂部11a1與第二頂部11a2之間形成有間隙,第一壁部11c1與第二壁部11c2之間也形成有間隙,如箭頭Y41h所示,冷風流過這些間隙。在第五實施方式中,引導翼部11b1、11b2從一對頂部11a1、11a2分別向單元箱1的左右兩側的壁面延伸。具體而言,第一引導翼部11b1沿左右方向中的一方向從第一頂部11a1延伸到第一端部11d1。第二引導翼部11b2沿左右方向中的另一方向從第二頂部11a2延伸到第二端部11d2。通過此結構,在引導翼部11b1、11b2相互之間可形成任意大小的通風路。另外,第一引導翼部11b1和第二引導翼部11b2的形狀可以不完全對稱。
(其他實施方式)
以上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制于上述實施方式,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變化而加以實施。上述實施方式的結構僅為示例,本發明的范圍不限定于上述記載的范圍。本發明的范圍在權利要求書中示出,并包括與權利要求書的記載等同范圍內的所有變更。
制熱用熱交換器3不限于來自發動機的溫水流過的熱交換器,也可采用電加熱器或者熱泵式冷凝器。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調整通過制熱用熱交換器3的暖風和通過制冷用熱交換器4的冷風的風量比例的空氣混合門6也可以不采用滑動門,而采用具有繞軸轉動的空氣混合擋板的門。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臺階部91、92沿著與前后方向Y2垂直的左右方向延伸。然而,臺階部91、92也可以設置成相對于前后方向Y2傾斜而使單元箱1內部的空氣通路的截面積逐漸擴大。只要是通過臺階部91、92與第二箱部1b形成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而且通過制熱用熱交換器3后的暖風的一部分如箭頭Y37、Y39所示沿著臺階部91、92在角落部暖風通路10a、10c中上升,臺階部91、92可任意設置。
引導部件11由單個樹脂部件所構成,但引導部件11也可通過將分別分體的引導翼部11b1和引導翼部11b2固定在單元箱1的內壁面的方式構成。此外,也可省略壁部11c。進一步,固定軸15的截面不限于圓形,只要能加固引導部件11,固定軸15的截面可具有任意形狀。只要能將引導翼部11b1、11b2的頂端堅固地固定于單元箱1的壁,也可省略固定軸15。另外,在引導翼部11b1、11b2與固定軸15分別形成的情況下,只要使引導翼部11b1、11b2與固定軸15的一部分相接觸,就可以通過固定軸吸收引導部件的振動。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引導部件11的引導翼部11b1、11b2與固定軸15是使用同樣材料一體成型,但是固定軸15也可用金屬制作。此外,在圖4中,引導翼部11b1、11b2也可與固定軸15分體形成。在這種情況下,可在形成于固定軸15的嵌合孔中嵌合與引導翼部11b1、11b2一體的爪部,再使用嵌合固定部11b3、11b4將固定軸15與引導翼部11b1、11b2進行固定。
在上述情況下,通過裝卸嵌合固定部11b3、11b4,可容易替換引導翼部11b1、11b2,從而能夠更靈活地對應于車輛用空調裝置的規格變更。引導翼部11b1、11b2的表面最好形成平滑的曲面狀,但為了減小通風阻力或調整風向,引導翼部11b1、11b2的表面上也可形成凹坑狀的凹凸。
另外,在上述各個實施方式中,前后方向Y2以及左右方向是以車輛的行進方向為基準,并將上下方向Y1設定為垂直方向。但是,在可達到本發明效果的條件下,車輛用空調裝置的搭載方向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中設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