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
背景技術:
車輛的副儀表板儲物盒位于車輛前排的中間位置處,部分車型的儲物盒內部空間較大,且只設置有一個存儲空間,當需要存放多種物品時,不利于物品的分類,而且存儲空間的利用率較低。另外,由于部分儲物盒內部空間很深,當用戶需要取放物品時,需要調整姿勢才能取到位于儲物盒底部的物品,從而不便于用戶從儲物盒內取出物品。相關技術中,單層的儲物盒結構不利用物品的分類,且存儲空間的利用率較低,無法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而雙層的儲物盒一般具有復雜的結構,復雜結構的儲物盒的具有裝配過程復雜、生產設計周期長、制造成本高等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儲物盒組件不利于物品分類、取放不方便以及制造成本高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具有用于盛放雜物的腔室;用于將所述腔室分隔為多個子腔室的隔板組件,所述隔板組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可滑動地設在所述第一板上,當所述第二板位于收納位置時,在所述第一板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第一板與所述第二板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當所述第二板位于展開位置時,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一板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面積最大。
可選地,所述第一板形成為具有開口的中空結構,所述第二板在所述收納位置時,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第一板內部,所述第二板在所述展開位置時,所述第二板的一端從所述開口伸出。
有利地,所述第一板的與所述開口相鄰的一側的側壁上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沿所述第二板的滑動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板的另一端設有與所述導向槽相適配的導塊,所述第一板的遠離所述開口的一端具有沿垂直于所述導向槽延伸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的端面與所述導塊的自由端的端面平齊。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板的一端的設有端部凸起,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收納位置時所述端部凸起伸出至所述開口外。
優選地,所述端部凸起的至少一端設有適于與所述箱體卡接的凸臺。
更進一步地,所述腔室的內壁上具有至少一個卡扣組件,每個所述卡扣組件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二板在所述展開位置時,所述第一板與所述第一卡扣卡接,所述第二板與所述第二卡扣卡接。
優選地,所述第二板與所述箱體卡接的端面形成為弧形面,所述第二卡扣為與所述弧形面相適配的卡槽。
可選地,所述腔室內壁上設有貫穿其的缺口部,所述第一卡扣設在所述缺口部內,且所述第一卡扣的自由端形成有朝向所述腔室內部凸出的凸起部,所述第一板與所述第一卡扣卡接時,所述凸起部伸入至所述第一板的內部。
在本發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腔室的橫截面為方形,所述腔室的相對的兩個側壁上具有滑槽,所述隔板組件可滑動地設在所述滑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滑槽形成為T型滑槽且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槽段和沿豎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與所述第二槽段相交的位置處形成有過渡斜面。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具有以下優勢:
根據本發明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通過在箱體內設置一個可在收納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切換的隔板組件,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改變隔板組件的放置狀態,從而可以對箱體內部空間進行合理劃分,以充分利用箱體內的空間,進而增加了箱體功能多樣化,提升了整車品質,滿足了用戶的使用需求。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與車輛的副儀表板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的隔板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二板處于展開位置;
圖3為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圖2中B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的隔板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二板處于收納位置;
圖6為圖5中C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為圖5中D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的第一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的第二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的箱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圖10中箱體的后側壁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11中E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3為圖11中F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4為圖11中G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的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6為圖15中H-H方向上的剖面圖;
圖17為圖16中I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8為圖16中J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9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的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0為圖19中K-K方向上的剖面圖;
圖21為圖20中L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22為圖20中M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23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的隔板組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二板處于展開位置,且第一板和第二板均位于水平面內,隔板組件將腔室沿上下方向分隔為兩個子腔室;
圖24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的隔板組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5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的隔板組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6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的隔板組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7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的隔板組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8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的隔板組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二板處于展開位置,且第一板和第二板均位于豎直平面內,隔板組件將腔室沿左右方向分隔為兩個子腔室。
附圖標記說明:
1000-儲物盒組件,
100-箱體,110-腔室,111-子腔室,112-缺口部,113-后側壁,114-支撐槽,115-左側壁,116-右側壁,
121-第一卡扣,123-凸起部,1231-導引面,1232-止擋面,
122-第二卡扣,124-卡槽,125-收口部,126-防滑臺,
130-滑槽,131-第一槽段,132-第二槽段,133-過渡斜面,
200-隔板組件,
210-第一板,211-開口,213-延伸部,2131-凹面,214-第一側壁,215-第二側壁,
212-導向槽,2121-限位止擋,2123-第一止擋槽,2124-第二止擋槽,
220-第二板,221-導塊,2211-凸面,222-端部凸起,223-凸臺,224-弧形面,225-糙面箭頭,
300-副儀表板。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如圖1-圖28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1000,包括:箱體100和隔板組件200。這里,儲物盒組件1000可以設置的車輛的副儀表板300上,如圖1所示。
具體而言,箱體100內具有用于盛放雜物的腔室110,隔板組件200可以將腔室110分隔為多個子腔室111,由此用戶可以將物品分類存放,從而方便用戶使用。隔板組件200可以包括第一板210和第二板220,其中,第二板220可滑動地設在第一板210上,當第二板220位于收納位置時,在第一板210所在的平面上,第一板210與第二板220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當第二板220位于展開位置時,第二板220和第一板210在該平面上的投影面積最大。可以理解的是,當第二板220處于收納位置時,隔板組件200上不但可以存放物品,還可以改變隔板組件200在腔室110內的位置,進而可以改變腔室110的空間布局,從而用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改變隔板組件200在箱體100內的放置狀態,對物品可以進行分類收納以合理利用箱體100內的空間,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
例如,如圖23所示,第二板220處于展開位置,此時隔板組件200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平行,即隔板組件200沿上下方向將腔室110分隔為兩個子腔室111,用戶可以將不常用的物品放置在位于下方的子腔室111內,將常用的物品放置在位于上方的子腔室111內,從而可解決腔室110內部空間不可劃分、以及因箱體100內深度太深而使得放置在箱體100底部的物品不容易抓取的問題;再如,如圖28所示,第二板220處于展開位置,此時隔板組件200所在的平面與水平面垂直(隔板組件200位于豎直平面內),即隔板組件200沿左右方向將腔室110分隔為兩個子腔室111,用戶可以將不同種類的物品分別放置在位于左 側的子腔室111內和位于右側的子腔室111內。由此,用戶可以根據物品的需要,對箱體100內部空間進行合理劃分,例如,實現箱體100內部空間的水平劃分或豎直劃分,從而可有效地收納腔室110內存放的物品,提升了箱體100功能多樣化,進而提升了整車品質。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1000,通過在箱體100內設置一個可在收納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切換的隔板組件200,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改變隔板組件200的放置狀態,從而可以對箱體100內部空間進行合理劃分,以充分利用箱體100內的空間,進而增加了箱體100功能多樣化,提升了整車品質,滿足了用戶的使用需求。
如圖1-圖28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腔室110的橫截面可以形成為方形,如圖10所示。這里,“方形”可以指正方形和長方形。為方便將隔板組件200設置在箱體100內,第一板210和第二板220均可以形成為方形,且當第二板220位于展開位置時,隔板組件200的形狀與腔室110橫截面的形狀相似。例如,如圖2和圖23所示,第二板220在展開位置,隔板組件200的寬度(這里“寬度”指隔板組件200在圖2中方向a上的寬度)與腔室110在前后方向(如圖23所示的前后方向)上的寬度大致相同,由此隔板組件200可以沿上下方向(如圖23所示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如圖28所示的上下方向)將腔室110分隔為兩個子腔室111;如圖2和圖23所示,第二板220在展開位置,隔板組件200的長度(這里“長度”指隔板組件200在圖2中方向b上的長度)與腔室110在左右方向(如圖23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的長度大致相同,由此隔板組件200可以沿上下方向(如圖23所示的上下方向)將腔室110分隔為兩個獨立的子腔室111。
為方便改變隔板組件200在腔室110內的放置狀態,腔室110的相對的兩個側壁上具有滑槽130,隔板組件200可滑動地設在滑槽130內。每個滑槽130的開口可以朝向腔室110內部,隔板組件200的邊緣配合在滑槽130內。這里,滑槽130的側壁還可以對隔板組件200起到支撐作用,從而可以提高儲物盒組件1000的結構穩定性。進一步地,滑槽130對稱地設在腔室110的前側壁和后側壁113上,由此可以進一步提高儲物盒組件1000的結構穩定性。
更進一步地,如圖11、圖16以及圖23-圖28所示,滑槽130可以形成為T型滑槽,且T型滑槽可以包括沿水平方向(如圖1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槽段131和沿豎直方向(如圖1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槽段132,第一槽段131與第二槽段132相交的位置處形成有過渡斜面133。為使儲物盒組件1000的結構更加合理,第二槽段132與第一槽段131的中點相交,也就是說,第二槽段132垂直平分第一槽段131,如圖11、圖16所示。
例如,如圖23-圖28所示,當需要將處于水平放置(如圖23所示)、且第二板220處于展開位置的隔板組件200改變為處于豎直放置(如圖28所示)、且第二板220處與展開 位置的隔板組件200時,如圖24所示,提供一個從右向左的作用力使第二板220逐漸由展開位置切換至收納位置,也就是說,使第二板220從右向左運動,直到第二板220處于收納位置,再使隔板組件200先沿著第一槽段131向右滑動,如圖25所示;如圖26所示,當隔板組件200的位于左側的一端滑動至鄰近第一槽段131與第二槽段132相交的位置處時,使隔板組件200在過渡斜面133的導引下沿著第二槽段132向下滑動;如圖27所示,當隔板組件200滑動至豎直位置時,隔板組件200與第二槽段132配合,再施加一個從下向上的作用力使第二板220由收納位置切換至展開位置,如圖28所示,由此即可將隔板組件200由水平狀態切換至豎直狀態,由此即可使隔板組件200由沿上下方向將腔室110分隔為兩個子腔室111切換為沿左右方向將腔室110分隔為兩個子腔室111,從而改變了隔板組件200放置狀態,實現了箱體100內部空間進行合理劃分,提高了箱體100內空間的利用率,進而增加了箱體100功能多樣化,提升了整車品質,滿足了用戶的使用需求。
需要說明的是,如圖23所示,隔板組件200位于水平位置、且第二板位于展開狀態時,第二板220的端部凸起222與腔室110的右側壁116配合,第一板210的位于左側的一端與腔室110的左側壁115配合,為方便用戶使第二板220由展開位置切換至收納位置,第二板220上可以設置有撥動部,撥動部可以為凸起、凹陷、糙面箭頭225或者貫穿第二板220的通孔等。例如,如圖9以及圖23所示,糙面箭頭225的指示方向為第二板220由展開位置移動至收納位置時的移動方向,由此用戶可以利用糙面箭頭225所產生的摩擦力推動第二板220。可選地,撥動部可以設置在第二板220的中間位置處,也可以設置在第二板220的邊緣處,以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
當然,滑槽130的形狀并不限于此,只要其可方便隔板組件200在滑槽130內滑動、改變隔板組件200放置狀態即可,例如,滑槽130還可以形成為“+”型或者形成為由多個“T”型組合而成的形狀。為防止因隔板組件200脫離箱體100而造成隔板組件200的意外丟失、損壞,滑槽130可以構造成用于將隔板組件200限定在箱體100內部的形狀,即如圖23-圖28所示,隔板組件200的相對的兩個側壁分別配合在箱體100的前側壁和后側壁113之間。
如圖23所示,當第二板220位于展開位置、且隔板組件200位于水平面內時,為了使隔板組件200可以與腔室110的內壁穩定地連接,腔室110內壁上設有與隔板組件200配合的支撐槽114,如圖23和圖28所示,支撐槽114可以為兩條且設在腔室110的左側壁115和右側壁116上,每條支撐槽114沿前后方向延伸。
第一板210可以形成為具有開口211的中空結構,如圖8所示。第二板220在收納位置時,如圖5所示,第二板220位于第一板210內部,由此便于隔板組件200在腔室110內改變放置狀態,同時也可以提高隔板組件200的結構緊湊程度;第二板220在展開位置 時,如圖2所示,第二板220的一端從開口211伸出,由此便于將腔室110分隔為多個子腔室111。可選地,第二板220也可以形成為中空結構,由此可以減少生產用料,節約生產成本,同時也可以減輕儲物盒組件1000的重量,進而減輕整車的重量。
為方便使第二板220在收納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切換,第二板220的一端的設有端部凸起222,第二板220位于收納位置時端部凸起222伸出至開口211外,由此用戶可以通過把持端部凸起222而實現第二板220的位置切換。例如,當第二板220位于收納位置時,可以通過拉動端部凸起222以使第二板220由收納位置切換至展開位置;當第二板220位于展開位置時,可以通過推動端部凸起222以使第二板220由展開位置切換至收納位置。
如圖2-圖4以及圖8所示,第一板210的與開口211相鄰的一側的側壁上設有導向槽212,導向槽212沿第二板220的滑動方向延伸,第二板220的另一端設有與導向槽212相適配的導塊221以引導第二板220在第二板220內滑動。可選地,導向槽212可以形成為貫穿第一板210側壁的槽體,導塊221的自由端由第一板210的內部伸入導向槽212內且由導向槽212伸出至第一板210的外部。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導向槽212的設置位置不做特殊限定,如圖8所示,在箭頭c所示的方向上相對的兩個側壁為第一側壁214,在箭頭a所示的方向上相對的兩個側壁為第二側壁215,導向槽212可以設置在第一側壁214上,也可以設置在第二側壁215上,由此可以提高隔板組件200的結構多樣性,使其可以適用于不同的箱體100,同時也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審美需求。
如圖5-圖7所示,導向槽212設置在第二側壁215上,導向槽212的靠近開口211的一端形成有限位止擋2121,限位止擋2121朝向導向槽212內的一側形成有第一止擋槽2123,第一止擋槽2123的敞開口朝向導向槽212內部,限位止擋2121背離導向槽212的一側形成有第二止擋槽2124,第二止擋槽2124的敞開口朝向遠離導向槽212的方向,當第二板220位于收納位置時,端部凸起222與第二止擋槽2124配合,當第二板220位于展開位置時,導塊221與第一止擋槽2123配合。
可選地,在第一止擋槽2123的敞開端至第一止擋槽2123的封閉端的方向上,第一止擋槽2123在如圖8中箭頭c所示的方向上的寬度逐漸減小,由此當第二板220由收納位置切換至展開位置時,導塊221可以順利配合至第一止擋槽2123內。導塊221上與第一止擋槽2123配合的部分可以形成為與第一止擋槽2123的形狀相似的形狀。同樣地,在第二止擋槽2124的敞開端至第二止擋槽2124的封閉端的方向上,第二止擋槽2124在如圖8中箭頭c所示的方向上的寬度逐漸減小,由此當第二板220由展開位置切換至收納位置時,端部凸起222可以順利配合至第二止擋槽2124內。端部凸起222上與第二止擋槽2124配合的部分可以形成為與第二止擋槽2124的形狀相似的形狀。
第一板210的遠離開口211的一端具有沿垂直于導向槽212延伸方向延伸的延伸部213,延伸部213的自由端的端面與導塊221的自由端的端面平齊。由此,不但可以提高第二板220與第一板210之間的連接可靠性,而且還可以使第二板220在收納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順利地切換。此外,還可以理解的是,通過在第一板210的遠離開口211的一端設置延伸部213,方便將第一板210卡接在腔體110的內壁上。優選地,導向槽212的遠離開口211的一端可以設置在靠近延伸部213的位置處,導塊221可以設在第二板220的位于第一板210內部的一端的端部,由此當第二板220位于收納位置時,導塊221可以滑動至導向槽212的遠離開口211的一端端部,同時第二板220位于第一板210內部的一端可以位于靠近第一板210的遠離開口211的一端的端部,由此便于簡化隔板組件200的結構。進一步地,如圖3-圖4所示,延伸部213上與導塊221相對的一側可以形成為凹面2131,導塊221上與延伸部213相對的一側可以形成為與凹面2131相適配的凸面2211。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板210和第二板220的結構并不限于此,例如,在本發明的另一個示例中,第一板210和第二板220均可以形成為薄板,第二板220可滑動地設在第一板210的一側的表面上,導向槽212設在第一板210上,第二板220的表面上設有與導向槽212配合的導塊221。這里,導向槽212可以貫通第一板210,當然導向槽212也可以不貫通第一板210。
為了使隔板組件200可以穩定地安裝在腔室110內,腔室110的內壁上具有至少一個卡扣組件,每個卡扣組件可以包括第一卡扣121和第二卡扣122,其中,第二板220在展開位置時,第一板210與第一卡扣121卡接,第二板220與第二卡扣122卡接。需要說明的是,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振動,通過在腔室110的內壁上設置卡扣組件可以有效地防止隔板組件200發生振動,進而產生噪聲,影響車輛的品質。
例如,如圖23、圖28所示,腔室110的前側壁上設有兩組卡扣組件,腔室110的后側壁113上設有兩組卡扣組件。需要說明的是,腔室110的前側壁上的兩組卡扣組件與腔室110的后側壁113上的兩組卡扣組件對稱分布。腔室110的后側壁113上的兩組卡扣組件中的其中一組卡扣組件設在第一槽段131的兩端,另一組卡扣組件設在第二槽段132的兩端。例如,如圖11所示,同一組卡扣組件中的第一卡扣121可以設在第一槽段131的左端,第二卡扣122可以設在第一槽段131的右端;同一組卡扣組件中的第一卡扣121可以設在第二槽段132的下端,第二卡扣122可以設在第二槽段132的上端。
為方便描述,以后側壁113上的兩組卡扣組件為例進行描述。當第二板220在展開位置、且隔板組件200在水平面內時,第一板210的遠離開口211的一端配合在箱體100的左側壁115上的支撐槽114內、且第一板210的遠離開口211的一端與第一卡扣121卡接,第二板220的一端配合在箱體100的右側壁116上的支撐槽114內、且第二板220的一端 與第二卡扣122卡接。當第二板220在展開位置、且隔板組件200在豎直平面內時,第一卡扣121位于后側壁113的靠近下方的位置處,第二卡扣122位于第一卡扣121的上方,第一板210的遠離開口211的一端與第一卡扣121配合,第二板220的一端與第二卡扣122配合。
進一步地,當第二板220在展開位置、且隔板組件200在豎直平面內時,考慮到第二板220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現向下滑動的趨勢,為了防止第二板220任意滑動,端部凸起222的至少一端設有適于與箱體100卡接的凸臺223。可選地,當第二板220在展開位置、且隔板組件200在豎直平面內時,箱體100上與凸臺223對應的位置處設有與凸臺223相適配的防滑臺126,如圖14、圖20以及圖21所示。
可選地,第二板220與箱體100卡接的端面形成為弧形面224,第二卡扣122可以形成為與弧形面224相適配的卡槽124,如圖13-圖14所示。例如,如圖7以及圖16-圖17所示,端部凸起222的遠離第二板220的端面形成為該弧形面224。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晃動,為防止端部凸起222因車輛的晃動而脫離卡槽124,卡槽124的敞開口處可以形成有收口部125。為簡化儲物盒組件1000的結構,防滑臺126可以設置在位于第二槽段132的上端的卡槽124的內部,如圖11、圖14所示。
如圖10-圖12所示,腔室110內壁上設有貫穿其的缺口部112,第一卡扣121設在缺口部112內。可選地,第一卡扣121可以形成為設在缺口部112內的卡合腳。優選地,第一卡扣121可以為彈性件。如圖12、圖20以及圖22所示,第一卡扣121的自由端形成有朝向腔室110內部凸出的凸起部123,第一板210與第一卡扣121卡接時,凸起部123伸入至第一板210的內部。如圖12所示,凸起部123包括引導面1231和止擋面1232,當第一板210與第一卡扣121卡接的過程中,第一板210的延伸部213的朝向腔室110外部的側面與凸起部123的引導面1231配合,延伸部213推動第一卡扣121朝向腔室110外部運動;當第一板210的延伸部213超過凸起部123的引導面1231時,第一卡扣121將朝向腔室110內部運動,此時凸起部123的止擋面1232與第一板210的延伸部213的朝向腔室110內部的一側止抵。當需要使第一卡扣121脫離第一板210時,由于延伸部213的自由端的端面與導塊221的自由端的端面平齊,當第二板220由展開位置切換至收納位置時,導塊221滑動至靠近延伸部213的位置處,導塊221的自由端的端面將會將位于第一板210內部的凸起部123推出至第一板210外部,由此即可將隔板組件200移動至偏離該第一卡扣121的位置處。
下面參照圖1-圖28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儲物盒組件1000的運動過程。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過程僅是示例性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具體限制。
首先,參照如圖2-圖9對隔板組件200的運動過程進行描述。
如圖2所示,第二板220處于展開位置;如圖5所示,第二板220處于收納位置。其中,第二板220可以沿著圖2、圖5中箭頭b所示的方向移動。
當隔板組件200的初始狀態為第二板220位于展開位置的狀態時,如圖2所示,施加一個外力,推動第二板220的端部凸起222使第二板220沿著箭頭b所示的方向移動至第一板210內部,直到導塊221滑動至導向槽212的遠離開口211的一端(即導塊221滑動至靠近延伸部213的位置處),此時第二板220的端部凸起222配合在第二止擋槽2124內。
至此,即可將第二板220由展開位置切換至收納位置。
當隔板組件200的初始狀態為第二板220位于收納位置的狀態時,如圖5所示,施加一個外力,拖動第二板220的端部凸起222,使第二板220沿箭頭b所示的方向從第一板210內部移動出來,直到導塊221滑動至導向槽212的靠近開口211的一端,此時導塊221配合在第一止擋槽2123內。
至此,即可將第二板220由收納位置切換至展開位置。
其次,參照圖23-圖28對隔板組件200在腔室110內部的狀態進行描述。其中,腔室110的橫截面形成為方形,滑槽130形成為T型滑槽且對稱地分布在腔室110的前側壁和后側壁113上,此處,滑槽130不但可以引導隔板組件200在腔室110內的引動,還可以用于支撐隔板組件200。
為方便描述,以第二板220位于展開位置、隔板組件200處于水平位置的狀態為隔板組件200在箱體100內的初始狀態。例如,如圖23所示,隔板組件200的初始狀態為:第二板220處于展開位置且第一板210和第二板220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內,且隔板組件200在上下方向上將腔室110分隔為兩個子腔室111。
其中,第二板220上的糙面箭頭225位于第二板220的朝向上方的表面上,糙面箭頭225所指示的方向為第二板220由展開位置移動至收納位置時的移動方向,第二板220的端部凸起222配合在位于第一槽段131右端的卡槽124內,位于第一槽段131左端的第一卡扣121的凸起部123與第一板210的延伸部213止抵。
用戶可以通過手指與糙面箭頭225接觸,并沿糙面箭頭225所指示的方向對糙面箭頭225施加一個外力,通過利用手指與糙面箭頭225之間的摩擦力使第二板220的端部凸起222脫離卡槽124,當端部凸起222脫離卡槽124后,第二板220可以在第一槽段131內沿從右向左的方向移動,直到第二板220收納至第一板210內,此時第二板220即可由展開位置切換至收納位置,如圖24所示。
由于導塊221的自由端的端面與延伸部213的自由端的端面平齊,當第二板220逐漸切換至收納位置時,導塊221逐漸靠近延伸部213,導塊221的自由端將第一卡扣121的凸起部123逐漸頂出,使凸起部123朝向腔室110外部的方向移動,當凸起部123脫離延 伸部213,第一板210脫離第一卡扣121。
當第一板210脫離第一卡扣121后,使隔板組件200向第一槽段131的右端移動,如圖25所示。當第一板210的遠離開口211的一端移動至第一槽段131與第二槽段132相交的位置處時,使第一板210的遠離開口211的一端在過度斜面133的引導下沿第二槽段132向下滑動,如圖26所示。
如圖27所示,當第二板220向下移動一定距離后,隔板組件200位于豎直平面內且第二板220處于收納位置。
向上拖動第二板220的端部凸起222,使第二板220沿著第二槽段132向上移動,當導塊221向上移動的過程中,導塊221逐漸遠離延伸部213,此時位于第二槽段132下端的第一卡扣121的凸起部123逐漸朝向第一板210的內部移動,當導塊221向上移動一定距離后,凸起部123與延伸部213止抵,由此第一卡扣121與第一板210的延伸部213卡接。
第二板220沿第二槽段132向上移動至預定距離后,第二板220的端部凸起222可以與位于第二槽段132上端的卡槽124卡接,同時端部凸起222的凸臺223與該卡槽124內的防滑臺126相止抵。此時第二板220又切換至展開位置,且隔板組件200處于豎直平面內,即隔板組件200將腔室110在左右方向上分隔為兩個子腔室111,如圖28所示。
至此完成了隔板組件200由水平狀態切換至豎直狀態。
這里,隔板組件200由豎直狀態切換至水平狀態的過程與上述過程相反,這里不再贅述。可以理解的是,在將隔板組件200由豎直狀態切換至其他狀態的過程中,當隔板組件200處于豎直狀態且第二板220處于展開位置時,第二板220的端部凸起222可以與位于第二槽段132上端的卡槽124卡接,端部凸起222的凸臺223與該卡槽124內的防滑臺126相止抵,施加給端部凸起222一個向下的力,使端部凸起222脫離卡槽124,同時凸臺223脫離防滑臺126,此時第二板220可由展開位置切換至收納位置。由此,即可使隔板組件200在第二槽段132、第一槽段131內滑動,進而實現隔板組件200的狀態切換。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