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木板粘合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改性豆粉膠粘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豆粉膠粘劑是利用脫脂豆粉加工而成的一種無甲醛釋放環保型膠粘劑,可有效利用大豆加工剩余物,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與現有的“醛類”膠粘劑相比,用它粘結的人造板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無甲醛釋放,有利于環境保護,對人體無害。豆膠在20世紀初曾被大量應用,后來由于合成樹脂的出現而逐漸衰退。最近幾年,石油危機加劇,促使人們重新合理利用可再生資源,減少對石油產品的依賴性,因而對天然膠粘劑的研究與應用又受到重視。現有豆膠強度低、耐水性差、易發霉、pH值高、沾染、腐蝕性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性豆粉膠粘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中膠粘劑的pH值低,減小了對被粘接材料和生產工人的刺激腐蝕性,降低生產成本,且膠合強度提高。本發明制造出的豆粉膠粘劑可用于膠合板生產及其他包裝材料,無甲醛釋放,腐蝕性小,耐水性好,屬環保型膠粘劑,而且膠合強度高,使用安全,生產工藝簡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改性豆粉膠粘劑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催干劑1-2份、單寧酸6-8份、豆粉25-35份、樹脂材料5-7份、聚乙烯亞胺9-11份、氫氧化鈉6-8份、氧化鈣7-9份、硅酸鈉10-12份、聚酮胺11-13份、阻燃劑6-8份、丙烯酸丁酯5-7份、水50-70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催干劑1份、單寧酸6份、豆粉25份、樹脂材料5份、聚乙烯亞胺9份、氫氧化鈉6份、氧化鈣7份、硅酸鈉10份、聚酮胺11份、阻燃劑6份、丙烯酸丁酯5份、水50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催干劑1.5份、單寧酸7份、豆粉30份、樹脂材料6份、聚乙烯亞胺10份、氫氧化鈉7份、氧化鈣8份、硅酸鈉11份、聚酮胺12份、阻燃劑7份、丙烯酸丁酯6份、水60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催干劑2份、單寧酸8份、豆粉35份、樹脂材料7份、聚乙烯亞胺11份、氫氧化鈉8份、氧化鈣9份、硅酸鈉12份、聚酮胺13份、阻燃劑8份、丙烯酸丁酯7份、水70份。
進一步:本發明制備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步驟一、用溫度為30~35℃的水溶解豆粉攪拌至均勻;
步驟二、然后以300~600r/min速度攪拌條件下,在30~35℃水浴鍋中保溫3~8min,最后加入單寧酸溶液攪拌至均勻后再在30~35℃條件下反應10~20min;
步驟三、將剩余原料與步驟二融合后加熱溫度80~100℃,10~15min,混合后冷卻既得成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中膠粘劑的pH值低,減小了對被粘接材料和生產工人的刺激腐蝕性,降低生產成本,且膠合強度提高;
2、本發明制造出的豆粉膠粘劑可用于膠合板生產及其他包裝材料,無甲醛釋放,腐蝕性小,耐水性好,屬環保型膠粘劑,而且膠合強度高,使用安全,生產工藝簡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一種改性豆粉膠粘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催干劑1-2份、單寧酸6-8份、豆粉25-35份、樹脂材料5-7份、聚乙烯亞胺9-11份、氫氧化鈉6-8份、氧化鈣7-9份、硅酸鈉10-12份、聚酮胺11-13份、阻燃劑6-8份、丙烯酸丁酯5-7份、水50-70份。
實施例二:
一種改性豆粉膠粘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催干劑1份、單寧酸6份、豆粉25份、樹脂材料5份、聚乙烯亞胺9份、氫氧化鈉6份、氧化鈣7份、硅酸鈉10份、聚酮胺11份、阻燃劑6份、丙烯酸丁酯5份、水50份。
實施例三:
一種改性豆粉膠粘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催干劑1.5份、單寧酸7份、豆粉30份、樹脂材料6份、聚乙烯亞胺10份、氫氧化鈉7份、氧化鈣8份、硅酸鈉11份、聚酮胺12份、阻燃劑7份、丙烯酸丁酯6份、水60份。
實施例四:
一種改性豆粉膠粘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催干劑2份、單寧酸8份、豆粉35份、樹脂材料7份、聚乙烯亞胺11份、氫氧化鈉8份、氧化鈣9份、硅酸鈉12份、聚酮胺13份、阻燃劑8份、丙烯酸丁酯7份、水70份。
實施例五:
一種改性豆粉膠粘劑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用溫度為30~35℃的水溶解豆粉攪拌至均勻;
步驟二、然后以300~600r/min速度攪拌條件下,在30~35℃水浴鍋中保溫3~8min,最后加入單寧酸溶液攪拌至均勻后再在30~35℃條件下反應10~20min;
步驟三、將剩余原料與步驟二融合后加熱溫度80~100℃,10~15min,混合后冷卻既得成品。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