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涂覆布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涂覆布用高品質涂層液。
背景技術:
導風筒在煤礦井下局部通風系統中起著引導空氣,稀釋和排除工作地點釋放出的瓦斯氣體,排除生產中產生的煤塵、巖塵,防止礦塵堆積與爆炸的作用,為作業現場提供良好的生產作業環境。目前,大量用于煤礦井下的導風筒主要以玻璃纖維布、玻棉交織布、化學纖維布、合成纖維布等為骨架材料,以橡膠、塑料或橡塑混合物等為涂覆層的涂覆布制成的柔性導風筒。涂覆層的品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涂覆布的性能,現有的多數涂覆布的耐熱、阻燃、耐老化、表面電阻等特性不穩定,進而增加了意外災害的發生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涂覆布用高品質涂層液。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涂覆布用高品質涂層液,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質制成:
42~46份聚氯乙烯、16~19份聚四氟乙烯、6~8份聚丙烯酸酯、5~7份環氧樹脂、4~6份聚酰亞胺、5~7份功能性添加粉劑、1~2份穩定劑、0.5~1份增塑劑、0.5~1份稀釋劑、0.5~1份抗氧劑、1~2份消泡劑、2~3份丙二醇甲醚、1.5~2份甲基乙基酮;所述功能性添加粉劑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質制成:36~40份碳酸鈣、16~19份沸石、5~7份礌石、4~6份木魚石、4~7份碳化硼、2~3份碳納米管、2~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3~5份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銨、1~3份十八烷基二甲基芐基溴化銨、5~8份硅烷偶聯劑、4~6份棕櫚纖維。
進一步的,所述穩定劑為硬脂酸鎂、硬脂酸銼、二鹽基亞磷酸鉛中的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增塑劑為鄰苯二甲酸丁芐酯、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中的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稀釋劑為UV-SB稀釋劑、UV-SL稀釋劑、UV-SG稀釋劑中的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抗氧劑為抗氧化劑1010、抗氧化劑168、抗氧化劑164中的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消泡劑為乳化硅油、聚氧丙烯甘油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中的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功能性添加粉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碳酸鈣和沸石混合放入溫度為800~840℃的條件下煅燒處理2.5~3h后取出,粉碎過500目后得混合粉A備用;
(2)將礌石和木魚石共同放入溫度為330~360℃的條件下煅燒處理1~1.5h后取出,粉碎過400目后得混合粉B備用;煅燒處理可有效改善其比表面積,利于后續改性處理操作的進行;
(3)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銨、十八烷基二甲基芐基溴化銨、硅烷偶聯劑與其總質量4倍的清水共同混合均勻后得混合液C備用;上述成分的改性處理很好增強了混合粉的耐溫、阻燃性,改善了其電性能,并提升了其分散性;
(4)將混合粉A、混合粉B和混合液C共同放入反應釜中,加熱保持反應釜中的溫度為73~78℃,并增壓至0.6~0.7MPa,不斷攪拌處理4~5h后取出,然后置于溫度為80~85℃的條件下烘干得混合粉D備用;
(5)將混合粉D與碳化硼、碳納米管混合,不斷攪拌分散均勻后即可。
一種涂覆布用高品質涂層液的制備方法,具體為:將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酯、環氧樹脂、聚酰亞胺、功能性添加粉劑、穩定劑、增塑劑、稀釋劑、抗氧劑、消泡劑、丙二醇甲醚、甲基乙基酮共同放入攪拌罐中,加熱保持溫度為44~47℃,不斷攪拌分散均勻后即可。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在對現有涂層液缺陷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相應的改進處理操作,以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酯、環氧樹脂、聚酰亞胺合理配比共混制成的基體具有良好的耐熱、耐寒、耐腐、耐老化性能,并添加了功能性添加粉劑成分對其整體特性做進一步的改良,功能性添加粉劑具有良好的耐溫阻燃性、抗靜電積聚性,能有效改善老化對涂層整體物化性能的影響,助劑的添加進一步改善了整體的加工使用特性。在各物質成分的合理配合作用下,最終制得的涂層液與織布材料的粘附結合性高,并具有很好的耐腐、耐磨、耐溫、耐寒、抗老化、抗靜電、抗沖擊特性,有效提升了使用的穩定性,推廣價值較高。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涂覆布用高品質涂層液,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質制成:
42份聚氯乙烯、16份聚四氟乙烯、6份聚丙烯酸酯、5份環氧樹脂、4份聚酰亞胺、5份功能性添加粉劑、1份穩定劑、0.5份增塑劑、0.5份稀釋劑、0.5份抗氧劑、1份消泡劑、2份丙二醇甲醚、1.5份甲基乙基酮;所述功能性添加粉劑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質制成:36份碳酸鈣、16份沸石、5份礌石、4份木魚石、4份碳化硼、2份碳納米管、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3份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銨、1份十八烷基二甲基芐基溴化銨、5份硅烷偶聯劑、4份棕櫚纖維。
進一步的,所述穩定劑為硬脂酸鎂。
進一步的,所述增塑劑為鄰苯二甲酸丁芐酯。
進一步的,所述稀釋劑為UV-SB稀釋劑。
進一步的,所述抗氧劑為抗氧化劑1010。
進一步的,所述消泡劑為乳化硅油。
進一步的,所述功能性添加粉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碳酸鈣和沸石混合放入溫度為800℃的條件下煅燒處理2.5h后取出,粉碎過500目后得混合粉A備用;
(2)將礌石和木魚石共同放入溫度為330℃的條件下煅燒處理1h后取出,粉碎過400目后得混合粉B備用;
(3)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銨、十八烷基二甲基芐基溴化銨、硅烷偶聯劑與其總質量4倍的清水共同混合均勻后得混合液C備用;
(4)將混合粉A、混合粉B和混合液C共同放入反應釜中,加熱保持反應釜中的溫度為73℃,并增壓至0.6MPa,不斷攪拌處理4h后取出,然后置于溫度為80~85℃的條件下烘干得混合粉D備用;
(5)將混合粉D與碳化硼、碳納米管混合,不斷攪拌分散均勻后即可。
一種涂覆布用高品質涂層液的制備方法,具體為:將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酯、環氧樹脂、聚酰亞胺、功能性添加粉劑、穩定劑、增塑劑、稀釋劑、抗氧劑、消泡劑、丙二醇甲醚、甲基乙基酮共同放入攪拌罐中,加熱保持溫度為44℃,不斷攪拌分散均勻后即可。
實施例2
一種涂覆布用高品質涂層液,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質制成:
46份聚氯乙烯、19份聚四氟乙烯、8份聚丙烯酸酯、7份環氧樹脂、6份聚酰亞胺、7份功能性添加粉劑、2份穩定劑、1份增塑劑、1份稀釋劑、1份抗氧劑、2份消泡劑、3份丙二醇甲醚、2份甲基乙基酮;所述功能性添加粉劑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質制成:40份碳酸鈣、19份沸石、7份礌石、6份木魚石、7份碳化硼、3份碳納米管、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5份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銨、3份十八烷基二甲基芐基溴化銨、8份硅烷偶聯劑、6份棕櫚纖維。
進一步的,所述穩定劑為硬脂酸銼。
進一步的,所述增塑劑為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進一步的,所述稀釋劑為UV-SG稀釋劑。
進一步的,所述抗氧劑為抗氧化劑164。
進一步的,所述消泡劑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
進一步的,所述功能性添加粉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碳酸鈣和沸石混合放入溫度為840℃的條件下煅燒處理3h后取出,粉碎過500目后得混合粉A備用;
(2)將礌石和木魚石共同放入溫度為360℃的條件下煅燒處理1.5h后取出,粉碎過400目后得混合粉B備用;
(3)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銨、十八烷基二甲基芐基溴化銨、硅烷偶聯劑與其總質量4倍的清水共同混合均勻后得混合液C備用;
(4)將混合粉A、混合粉B和混合液C共同放入反應釜中,加熱保持反應釜中的溫度為78℃,并增壓至0.7MPa,不斷攪拌處理5h后取出,然后置于溫度為85℃的條件下烘干得混合粉D備用;
(5)將混合粉D與碳化硼、碳納米管混合,不斷攪拌分散均勻后即可。
一種涂覆布用高品質涂層液的制備方法,具體為:將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酯、環氧樹脂、聚酰亞胺、功能性添加粉劑、穩定劑、增塑劑、稀釋劑、抗氧劑、消泡劑、丙二醇甲醚、甲基乙基酮共同放入攪拌罐中,加熱保持溫度為47℃,不斷攪拌分散均勻后即可。
對比實施例1
本對比實施例1與實施例1相比,用等質量份的常規碳酸鈣成分取代功能性添加粉劑,除此外的方法步驟均相同。
對比實施例2
本對比實施例2與實施例2相比,其成分中不含有功能性添加粉劑,除此外的方法步驟均相同。
對照組
現有的涂覆布用塑料基涂層液。
為了對比本發明效果,選用同一批化學纖維布作為骨架材料,用相同工藝分別進行上述五種涂層液的涂覆操作,對應制成相同規格的涂覆布樣品,并對樣品進行品質檢測,每組對應分為老化前檢測和老化后檢測,所述老化前檢測是直接對剛制造出的涂覆布樣品進行性能檢測,所述老化后檢測是將涂覆布樣品置于溫度為80±1℃的熱空氣中放置400h后,再對其進行檢測,具體對比數據如下表1所示:
表1
注:上表1中所述的燒穿時間具體是用溫度為1050℃的乙炔火焰對涂覆布樣品進行加熱引燃實驗,記錄其被燒穿的時長;所述上表面電阻/下表面電阻是用電阻測量儀對其表面電阻特性測量的數值,測試時統一電壓為50V。
由上表1可以看出,本發明制得的涂層液能有效提升涂覆布的阻燃性和表面電阻特性,且老化后的品質變動較小。
為了進一步對比本發明效果,對上述方式制得的涂覆布樣品進行變溫操作,具體是先將涂覆布樣品放于溫度為80±1℃的環境下靜置2h,取出后再放入溫度為-30±1℃的環境下靜置2h,此為一個循環操作,共計循環處理13次后,觀察記錄涂覆布樣品涂層的開裂率,具體對比數據如下表2所示:
表2
由上表2可以看出,本發明涂層液的粘附性和耐溫變性更佳,能很好的增強其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