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建筑涂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現有的室內裝修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VOC排放,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隨著社會發展、經濟進步,人們更加注重室內裝飾材料的健康性、舒適性、環保性、美觀性等功能性。
伊利石是常見的一種黏土礦物,常由白云母﹑鉀長石風化而成,并產于泥質巖中,或由其他礦物蝕變形成。它常是形成其他黏土礦物的中間過渡性礦物。伊利石是我國的一種新礦種。國內最初在雙潮鄉渡船頭村發現伊利石礦,吉林省安圖縣伊利石資源非常豐富,已探明資源儲量在1.4億噸以上,遠景儲量超2億噸,屬于單一特大型砂質伊利石礦床。
伊利石具有富鉀、高鋁、低鐵及光滑、明亮、細膩、耐熱等優越的化學、物理性能。伊利石可自由釋放負離子和遠紅外線。近年來國際上很多研究證明經過加工的伊利石具有極強的抑菌效果,并且能的吸附多種有害重金屬及有害氣體。但是現有技術中伊利石是與其它多種具有相同功效的原料復配作用的,單獨的伊利石吸附有毒害氣體效果不明顯,現有技術對其處理過程復雜,成本高,不能滿足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清除甲醛和異味、釋放負離子、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建筑涂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建筑涂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伊利石41-49份、萘乙酸6-14份、活性炭3-11份、1,2-丙二醇22-30份、獨角金8-16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建筑涂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伊利石43-47份、萘乙酸8-12份、活性炭5-9份、1,2-丙二醇24-28份、獨角金10-14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建筑涂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伊利石45份、萘乙酸10份、活性炭7份、1,2-丙二醇26份、獨角金12份。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建筑涂料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1)將萘乙酸與其質量11.5倍的30%乙醇混合,制得萘乙酸溶液;將伊利石粉碎、過100目篩,加入萘乙酸溶液,置入反應釜中并在92℃的溫度下攪拌處理1.3h,制得混合物A;
2)將活性炭、1,2-丙二醇、獨角金混合,在67℃的溫度下密封攪拌處理40-45min,制得混合物B;
3)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然后在200℃攪拌處理1.5h,然后再加入伊利石質量2.8倍的去離子水,加熱至86℃并在該溫度下超聲處理48min,超聲功率為900W,在降至室溫即得建筑涂料。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建筑涂料在空氣處理中的應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對伊利石利用萘乙酸進行處理,再與活性炭、1,2-丙二醇、獨角金相互作用制得的建筑涂料,不僅能清除甲醛和異味,提高空氣質量,而且還具有釋放負離子、凈化空氣的作用。本發明的涂料沒有損耗,將使用過的涂料重新煅燒后即可重復使用,不會造成建筑垃圾。本發明對人無毒害、無腐蝕性,性能穩定,具有極高的吸附結合力,能快速吸附凈化空氣中的甲醛、異味氣體,即使在可見光或者光線很弱的情況下快速、高效、持久地消除甲醛、異味氣體,凈化效率較高,甲醛凈化效率達到87-96%,甲苯凈化效率達到58-68%,凈化效果持久性較高,甲醛凈化效果持久性達到82-92%,甲苯凈化效果持久性達到46-56%。本發明綠色健康無污染,能釋放出空氣中負離子,負離子平均增加量為80-108個/cm3,清新空氣。本發明制備方法操作簡單,環保無污染,便于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建筑涂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伊利石41份、萘乙酸6份、活性炭3份、1,2-丙二醇22份、獨角金8份。
將萘乙酸與其質量11.5倍的30%乙醇混合,制得萘乙酸溶液;將伊利石粉碎、過100目篩,加入萘乙酸溶液,置入反應釜中并在92℃的溫度下攪拌處理1.3h,制得混合物A。將活性炭、1,2-丙二醇、獨角金混合,在67℃的溫度下密封攪拌處理40min,制得混合物B。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然后在200℃攪拌處理1.5h,然后再加入伊利石質量2.8倍的去離子水,加熱至86℃并在該溫度下超聲處理48min,超聲功率為900W,在降至室溫即得建筑涂料。
實施例2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建筑涂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伊利石49份、萘乙酸14份、活性炭11份、1,2-丙二醇30份、獨角金16份。
將萘乙酸與其質量11.5倍的30%乙醇混合,制得萘乙酸溶液;將伊利石粉碎、過100目篩,加入萘乙酸溶液,置入反應釜中并在92℃的溫度下攪拌處理1.3h,制得混合物A。將活性炭、1,2-丙二醇、獨角金混合,在67℃的溫度下密封攪拌處理45min,制得混合物B。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然后在200℃攪拌處理1.5h,然后再加入伊利石質量2.8倍的去離子水,加熱至86℃并在該溫度下超聲處理48min,超聲功率為900W,在降至室溫即得建筑涂料。
實施例3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建筑涂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伊利石43份、萘乙酸8份、活性炭5份、1,2-丙二醇24份、獨角金10份。
將萘乙酸與其質量11.5倍的30%乙醇混合,制得萘乙酸溶液;將伊利石粉碎、過100目篩,加入萘乙酸溶液,置入反應釜中并在92℃的溫度下攪拌處理1.3h,制得混合物A。將活性炭、1,2-丙二醇、獨角金混合,在67℃的溫度下密封攪拌處理42min,制得混合物B。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然后在200℃攪拌處理1.5h,然后再加入伊利石質量2.8倍的去離子水,加熱至86℃并在該溫度下超聲處理48min,超聲功率為900W,在降至室溫即得建筑涂料。
實施例4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建筑涂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伊利石47份、萘乙酸12份、活性炭9份、1,2-丙二醇28份、獨角金14份。
將萘乙酸與其質量11.5倍的30%乙醇混合,制得萘乙酸溶液;將伊利石粉碎、過100目篩,加入萘乙酸溶液,置入反應釜中并在92℃的溫度下攪拌處理1.3h,制得混合物A。將活性炭、1,2-丙二醇、獨角金混合,在67℃的溫度下密封攪拌處理42min,制得混合物B。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然后在200℃攪拌處理1.5h,然后再加入伊利石質量2.8倍的去離子水,加熱至86℃并在該溫度下超聲處理48min,超聲功率為900W,在降至室溫即得建筑涂料。
實施例5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建筑涂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伊利石45份、萘乙酸10份、活性炭7份、1,2-丙二醇26份、獨角金12份。
將萘乙酸與其質量11.5倍的30%乙醇混合,制得萘乙酸溶液;將伊利石粉碎、過100目篩,加入萘乙酸溶液,置入反應釜中并在92℃的溫度下攪拌處理1.3h,制得混合物A。將活性炭、1,2-丙二醇、獨角金混合,在67℃的溫度下密封攪拌處理42min,制得混合物B。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然后在200℃攪拌處理1.5h,然后再加入伊利石質量2.8倍的去離子水,加熱至86℃并在該溫度下超聲處理48min,超聲功率為900W,在降至室溫即得建筑涂料。
對比例1
除不含有萘乙酸外,其原料含量及制備過程與實施例5一致。
對比例2
除不含有獨角金外,其原料含量及制備過程與實施例5一致。
對比例3
除不含有萘乙酸以及獨角金外,其原料含量及制備過程與實施例5一致。
實施例6
將實施例1-5及對比例1-3的涂料分別用于某新建好的室內墻壁上,然后進行室內空氣中甲醛、異味材料進行甲醛、甲苯凈化效率檢測以及甲醛、甲苯凈化效果持久性檢測(委托國家建筑材料工業技術監督研究中心),檢測依據標準JC/T 1074-2008《室內空氣凈化功能涂覆材料凈化性能》。
試驗條件:樣品量200g,溫度(20±2)℃,相對濕度(50±10)%,開燈時間:48h。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中數據可知,本發明的建筑涂料在各原料的相互作用下對空氣中甲醛、異味材料甲醛凈化效率、甲醛凈化效果持久性、甲苯凈化效率、甲苯凈化效果持久性的檢測結果符合標準JC/T 1074-2008《室內空氣凈化功能涂覆材料凈化性能》中“I類材料”的技術指標要求。
對實施例1-5及對比例1-3的涂料對室內空氣進行負離子發生量檢測(委托建筑材料工業環境檢測中心),檢測依據標準JC/T 1016-2006《材料負離子發生量的測試方法》。測試方法是將100g樣品放置于0.25m3的密閉倉中,密閉24h,用美國產空氣負離子測試儀(Air Ion Counter)。檢測結果如表2所示。檢測條件:溫度T=25℃,相對濕度RH=60%;檢測次數:16次。
表2
由表2中數據可知,本發明的的建筑涂料在各原料的相互作用下,對負離子平均增加量為≥80個/cm 3。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