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編混膜結構厭氧發電供氣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提供一種柳編混膜結構厭氧發電供氣站。
【背景技術】
[0002]根據本人多年研究成果和生產實踐經驗,繼而深入研究總結,進行優化組合。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柳編混膜結構厭氧發電供氣站,利用城鎮、養殖場、農場的污水,秸桿為原料,通過多級厭氧發酵,利用內攪拌、保溫、增溫、自動報警器報警等裝置,對罐體內的沼液進行攪拌、增溫,大大提高沼液產沼的效率,同時又節約投資成本。為農場、養殖場、城鎮住宅小區等就地取材,凈化環境,生產清潔能源,循環利用資源,提供先進的生產技術。
[0004]該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的柳編混膜結構厭氧發電供氣站,由厭氧罐組合、提純塔、厭氧罐增溫系統、發電機組四大部分組成。厭氧罐的建筑材料為柳條和橡膠膜或塑料膜,結構為柳條編制內搪橡膠膜或塑料膜建造。發電機組由發動機、熱水箱、燃煙余熱利用室、發電機四部分組成。利用沼氣作為動力燃料,帶動發電機發電;同時產生的熱水循環到熱水箱,熱水箱內的水循環到燃氣鍋爐或/和燃煙余熱利用室進一步加熱汽化。給用戶供熱或/和輸送到厭氧罐增溫夾層中,給厭氧罐提供熱源。
[0005]厭氧罐組合,其特征在于,厭氧罐需密閉,分為主厭氧罐、副厭氧罐、排泄厭氧罐等組成;每個厭氧罐體為圓柱體,頂部設計儲氣柜;側面設計爬梯貫于上下。底座與地面接觸處,自下而上依次設計為混凝土墊層或磚混墊層、木料墊層、混凝土層。厭氧罐也可設計為其他柱體、臺體、椎體、球體、橢球體,以及其相互組合而成的幾何體。
[0006]主厭氧罐為供料厭氧罐,底部設計有進、排料管道,布料器、密封門;上部一側設計溢流管道通向副厭氧罐,為副厭氧罐供料。
[0007]副厭氧罐設計一個或一個以上,位于主、排泄厭氧罐之間;其底部設計進料管道與主厭氧罐溢流管道相連,底部出料口設計防回流蓋,厭氧罐底部設計排泄管道,密封門,上部一側設計溢流管道與下一個副厭氧罐供料管道相連。
[0008]排泄厭氧罐設計為最后一個厭氧罐,其進料口設計在厭氧罐上部,進料管道的出料口低于溢流管道頂部;位于厭氧罐內的溢流管道與厭氧罐壁成一定角度后下垂至底部;位于厭氧罐外的溢流管道,與厭氧罐壁成一定角度后下垂至與排泄管道的閥門外管道相連接并相連通。
[0009]儲氣柜周圍設計有環形人行道;儲氣柜上設計觀察孔、沼氣出口。儲氣柜與厭氧罐頂端相交之間,設計承重梁頂托蓋板,蓋板上設計孔洞為沼氣通向儲氣柜的通道;蓋板中央下方,懸連在承重梁上,設計一密封室,并設計封閉的將密封室與外部空間相連通的人行通道,;設計通風道與人行通道垂直并將密室與外部空間相連通;該人行通道廊壁上、密封室壁上,設計玻璃透明觀察孔,可開閉;在密封室壁外墻面設計用于安裝自動報警器的開閉門。
[0010]各厭氧罐頂部中間設計密封室,密封室內設計動力裝置,通過室底面與動力裝置相連設計攪拌器。厭氧罐上部,設計溢流管道;在厭氧罐內部溢流管道,與厭氧罐壁成一定夾角。厭氧罐壁設計為雙層壁;兩層壁之間設計為增溫層;最外層設計保溫層。
[0011]設計排泄管道系統與主、glj、排泄厭氧罐相連通,各罐的沼液由排泄管道系統最終排入廢沼液池中。
[0012]設計提純塔將厭氧罐內生產的沼氣提純,除去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其組成由攪拌塔、反應塔、分離塔、沉淀池等組成。沼氣和石灰水溶液自攪拌塔底部一側成一定角度高壓進入攪拌塔內;自攪拌塔頂部通過導管從反應塔底部進入反應塔,然后自該反應塔頂部導管從下一個反應塔底部進入,依次循環;最后進入分離塔,將氣體分類出來。氣體自分離塔頂部排出,反應液自分離塔底部通過導流管排出沉淀池。沉淀池沉淀后的液體,添加部分反應化合物物后重新作為新反應液高壓進入攪拌塔。分離塔頂端氣體室設計為球形或其他幾何形體,下部液體室設計為圓柱體或其他幾何體;氣體室和液體室相交處設計進排導管,進排導管口高度一致,進排流速一致;分離塔可設計若干,形成分離塔組。
[0013]發電機組由熱水箱、發動機和發電機組成。利用沼氣作為動力燃料,帶動發電機發電。同時產生的熱水循環到熱水箱。設計燃氣鍋爐
和壓力栗,將發電機組熱水箱內的水,壓入燃氣鍋爐進行汽化;然后輸送到厭氧罐增溫夾層中,給厭氧罐提供熱源。
[0014]各厭氧罐底部設計冷凝水排泄管道,管道上分別設計開關閥,并與冷凝水排泄管道系統相連通。
[0015]厭氧發電供氣站,利用城鎮、養殖場、農場的污水,秸桿為原料,通過多級厭氧發酵,利用內攪拌、保溫、增溫、自動報警器報警等裝置,對罐體內的沼液進行攪拌、增溫,生產沼氣。
[0016]內容簡介
1、厭氧罐體為圓柱體,增強抗壓能力。底部設計進排料管道,該管道上設計有開關閥門。位于罐內的出料口,設計安裝供料器,一方面防止回流,另一方面均勻布料。供料器彎曲的出料支管,促使新鮮料液整體均勻上升。上部料液從溢流管道流向副厭氧罐。副厭氧罐出料口設計防回流蓋,進料時,防回流蓋自動打開;停止供料時,防回流蓋自動關閉。
[0017]罐體分內外兩層,外層墻面用柳條編造的結構建造而成,一側設計有人行爬梯。內層墻面設計為柳條編造的結構。每層的兩個面設計有塑料防護膜,防止透水透氣。
[0018]罐頂端設計儲氣柜,并設計環形人行通道。罐上部與儲氣柜接觸處,設計一蓋板,蓋板的上設計圓形透氣孔;蓋板用以支撐儲氣膜因無氣時塌陷,透氣孔將罐內生產的沼氣輸送至罐頂儲氣柜中。儲氣柜上設計有輸氣管道,透明玻璃觀察孔。輸氣管道將儲氣柜中的沼氣外送,觀察孔觀察柜體內部情況。
[0019]在罐頂圓形蓋板的中央,由橫梁作為承重梁,向下懸掛設計一密封室,該室密封,防止罐體內沼氣向外泄露。然后橫向設計一密閉人行通道,將該密封室內部與外界連通。
[0020]橫貫該密封室并與人行通道垂直,設計封閉通風道,將密封室內部和外界相連通。
[0021]人行通道密閉,防止罐內沼氣泄露,同時方便人進入該密室,進行安裝維修機械;通風道一方面為密封室通風,另一方面為密封室采光,其封閉狀態,為防止罐體內沼氣向外泄露。
[0022]在該密室內安裝動力裝置、及向下垂入沼液中的攪拌裝置。該通道墻壁上設計玻璃透明觀察孔,可開啟;密封室壁上設計可開閉門,門外設計安裝自動報警器。
[0023]人進入密封室作業時,須經罐體外的爬梯進入灌頂環形走廊,然后由設在環形人行道開口的折梯進入該密封室。
[0024]2、關閉密封門和排料管道閥門,打開進料管道閥門,將沼液用高壓栗注入罐體內。當罐體內的料液達到生產要求體積時,報警罐開始報警,工作人員關閉進料閥門,停止供應料液。
[0025]3、如需觀察罐內的情況,可用手電照射密封室及人行通道上設計的可開啟透明玻璃觀察孔,通過觀察孔觀察罐體內的情況。如觀察孔不透明,可打開擦去附著物,關閉后再進行觀察。
[0026]4、每天至少開機攪拌一到二次,每次大約1小時左右。也可多次攪拌,也可持續攪拌。
[0027]5、罐體內生產的沼氣通過上部蓋板上設計的透氣孔,源源不斷的進入頂部設計的儲氣柜中。
[0028]6、厭氧罐體頂部與儲氣膜接觸處,環四周設計有人行走廊,以便日常作業。
[0029]7、儲氣柜系膜具材料制作,上面開氣流孔,設計透明玻璃觀察孔。氣流孔與管道連接,輸送給用戶。
[0030]8、厭氧罐壁外,設計保溫層;罐體最底處,設計冷凝水排泄管;該排泄管道上設計開關閥門,定時打開閥門,排出冷凝水。
[0031]9、罐體下部的排泄管道和密封門,正常生產時處于關閉狀態。罐體內部需要維修時,關閉供料管道閥門,打開排泄管道閥門,通過排泄管道系統,將沼液排入廢沼液池中。排盡后,打開密封門,散盡罐體內殘余沼氣,人方可進入罐內作業。
[0032]10、將厭氧罐生產出的沼氣以高壓的形式注入攪拌塔體內高速旋轉的反應液中;同時塔外的反應液也以高壓形式成一定角度源源不斷的進入攪拌塔內。沼氣和反應液在攪拌塔內混合攪拌后,通過頂部導管進入反應塔。
[0033]反應塔可設計多個,形成反應塔組,并相互連通。再由反應塔進入分離塔。因沼氣不溶于水,在分離塔內將反應液和沼氣分離。液體進入沉淀池,氣體進入儲氣罐。
[0034]分離塔內,反應液進入的速度和排出的速度相同,至反應液不占用被分離的沼氣儲存空間;分離塔可設計多個串聯應用,直至沼氣分類殆盡。
[0035]提純塔需要維修時,關閉有關閥門,自塔底部出液口排出塔內液體,進行拆卸維修。
[0036]沉淀池內的反應液沉淀后,添加反應物后循環再利用。
[0037]11、將提純后的燃氣提供給發電機組發電,并提供給用戶使用。
[0038]12、將發電機組產生的高溫熱水,從熱水箱內由壓力栗送入燃氣鍋爐汽化,給厭氧罐內的沼液增溫,提高沼氣產量。
[0039]13、用城鎮、養殖場等生活污水,和農田內生長的植物秸桿為原料,在沼液池中制作沼液,然后一邊攪拌,一邊用高壓栗打入主厭氧罐。
[004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厭氧罐組在原生產的基礎上,除去了容納溢流物的溢流罐。將單一的罐體生產,改變為組合方式,形成一個生產流程。提高沼液生產效率和產氣量。
[0041]將厭氧罐組和提純塔組、發電機組、壓力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