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2]
[0053] 在避光、氮氣氛圍下,向適量有機溶劑(為體積比1:3的苯與PEG-200的混合物) 中,加入lOOmmol上式⑴化合物、80mmol上式(II)化合物、200mmol甲醛(為多聚甲醛的 形式,換算成其中的甲醛含量)、7mmol催化劑三氟乙酰丙酮鈀、lOmmol含氮有機配體L1和 22mmol促進劑(為6mmolDDTC銀鹽和16mmol三氟甲磺酸銅的混合物),升溫至60°C,并在 該溫度下攪拌反應4小時。
[0054] 反應完全后,將反應體系自然冷卻至室溫,過濾,將濾液pH值調節至中性,然后 加入乙酸乙酯和飽和食鹽水的等體積比混合液,充分振蕩萃取2-3次,合并每次分離出的 有機相,減壓濃縮,得到殘留物,然后300-400目硅膠柱色譜分離(以體積比為1:3的丙 酮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劑為洗脫液),得到上述式(III)化合物(其中,Et為乙基),產率為 97. 3%〇
[0055]蟲NMR(CDC13, 400MHz) :S8. 33-8. 28 (m,2H),7. 69-7. 62 (m,1H),7. 53-7. 45 (m,2H) ,4. 36-4. 24 (m,4H),1. 37 (t,J= 7. 0Hz,6H)。
[0056] 31PNMR(162MHz,CDC13):S=-1. 32(p,J=7. 9Hz)
[0057] 實施例4
[0058]
[0059] 在避光、氮氣氛圍下,向適量有機溶劑(為體積比1:2. 5的苯與PEG-200的混合 物)中,加入lOOmmol上式⑴化合物、65mmol上式(II)化合物、180mmol甲醛(為多聚甲 醛的形式,換算成其中的甲醛含量)、5mmol催化劑三氟乙酰丙酮鈀、7mmol含氮有機配體L1 和21mmol促進劑(為6mmolDDTC銀鹽和15mmol三氟甲磺酸銅的混合物),升溫至50°C, 并在該溫度下攪拌反應6小時。
[0060] 反應完全后,將反應體系自然冷卻至室溫,過濾,將濾液pH值調節至中性,然后 加入乙酸乙酯和飽和食鹽水的等體積比混合液,充分振蕩萃取2-3次,合并每次分離出的 有機相,減壓濃縮,得到殘留物,然后300-400目硅膠柱色譜分離(以體積比為1:3的丙 酮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劑為洗脫液),得到上述式(III)化合物(其中,Et為乙基),產率為 97. 1%〇
[0061] :H NMR (CD Cl 3, 4 0 0MHz) : 88.27(d,J = 8.8Hz,2H),6.97(d,J = 8. 3Hz, 2H), 4. 18 (dd, J=12. 8, 6. 3Hz, 4H), 3. 86(s,3H), 1. 75-1. 62(m,4H), 1. 43 (dd, J= 15. 0, 7. 4Hz, 4H),0? 94(t,J=7. 4Hz, 6H)。
[0062] 31PNMR(162MHz,CDC13):S(ppm)-〇. 58(p,J=7. 1Hz)。
[0063]實施例 5_28
[0064] 實施例5-8:除將其中的催化劑替換為Pd(acaC)#t>,其它操作均相同,從而重復 進行了實施例1-4,順次得到實施例5-8。
[0065] 實施例9-12 :除將其中的催化劑替換為硝酸鈀外,其它操作均相同,從而重復進 行了實施例1-4,順次得到實施例9-12。
[0066] 實施例13-16 :除將其中的催化劑替換為氯化鈀外,其它操作均相同,從而重復進 行了實施例1-4,順次得到實施例13-16。
[0067] 實施例17-20:除將其中的催化劑替換為硫酸鈀外,其它操作均相同,從而重復進 行了實施例1-4,順次得到實施例17-20。
[0068] 實施例21-24 :除將其中的催化劑替換為Pd(PhCN)2Cl#,其它操作均相同,從而 重復進彳丁了實施例1_4,順次得到實施例21_24。
[0069] 實施例25-28:除將其中的催化劑替換為Pd(此&)2外,其它操作均相同,從而重復 進行了實施例1-4,順次得到實施例25-28。
[0070] 結果見下表1。
[0071] 表 1
[0072]
[0073] 由此可見,作為催化劑而言,三氟乙酰丙酮鈀具有最好的催化效果,即便是與其非 常類似的乙酰丙酮鈀,其產率也有著明顯的降低,而其它鈀化合物的降低程度更為明顯。
[0074] 實施例 29-36
[0075] 實施例29-32 :除將其中的含氮有機配體替換為L2外,其它操作均相同,從而重復 進行了實施例1-4,順次得到實施例29-32。
[0076] 實施例33-36:除將其中的含氮有機配體替換為L2外,其它操作均相同,從而重復 進行了實施例1-4,順次得到實施例33-36。
[0077] 結果見下表2。
[0078] 表 2
[0079]
[0080] 由此可見,在配體L1-L3中,L1具有最好的效果。
[0081] 實施例 37-56
[0082] 實施例37-40 :除將促進劑中的銀鹽替換為碳酸銀外,其它操作均相同,從而重復 進行了實施例1_4,順次得到實施例37_40。
[0083] 實施例41-44 :除將促進劑中的銀鹽替換為乙酸銀外,其它操作均相同,從而重復 進行了實施例1_4,順次得到實施例41_44。
[0084] 實施例45-48 :除將促進劑換為用量為原來兩種組分總用量的單一組分DDTC銀鹽 外,其它操作均相同,從而重復進行了實施例1-4,順次得到實施例45-48。
[0085] 實施例49-52 :除將促進劑換為用量為原來兩種組分總用量的單一組分三氟甲磺 酸銅外,其它操作均相同,從而重復進行了實施例1-4,順次得到實施例49-52。
[0086] 實施例53-56 :除省略掉促進劑外,其它操作均相同,從而重復進行了實施例1-4, 順次得到實施例53-56。
[0087] 結果見下表3。
[0088]表 3
[0089]
[0090] 注:"一"表示不存在。
[0091] 由表3可見,在所有的銀鹽中,DDTC銀鹽具有最好的效果。而當單獨使用DDTC銀 鹽或三氟甲磺酸銅時,都將導致產率有顯著降低(尤其是三氟甲磺酸銅)。而當不使用任何 促進劑時,出人意料的是,雖然其產率有顯著的大幅度降低,但反而要高于單獨使用三氟甲 磺酸銅時的產率,這證明當單獨使用三氟甲磺酸銅時,其不但沒有任何促進作用,反而對反 應起到了負面效果。所有的這些都證明,只有同時采用DDTC銀鹽和三氟甲磺酸銅所組成的 促進劑,才能取得本發明的優異效果。
[0092]實施例 57-64
[0093] 除使用如下的有機溶劑外,其它操作均相同,從而重復進行了實施例1-4,所使用 的有機溶劑、實施例對應關系和產物產率見下表4。
[0094]表 4
[0095]
[0096] 由此可見,當單獨使用苯和PEG-200時,其產率要遠遠低于使用兩者的混合物時 的產率,這是令人驚訝的。而其它有機溶劑的產率也遠低于使用苯與PEG-200的復合溶劑 時的產率。
[0097] 綜合上述,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芳羰基取代磷酸酯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該方法通 過對反應催化劑、含氮有機配體、促進劑和有機溶劑等的選擇和組合使用,而形成了一種 對反應極為有利的反應體系,達到了高效得到產物的目的,且反應條件溫和,適宜擴大化生 產,具有良好的工業應用前景。
[0098] 應當理解,這些實施例的用途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非意欲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 圍。此外,也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 種改動、修改和/或變型,所有的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 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 一種下式(III)所示芳羰基取代磷酸酯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避 光、氮氣氛圍下,在有機溶劑中,于催化劑、含氮有機配體和促進劑存在下,下式(I)化合 物、下式(II)化合物和羰基源化合物發生反應,從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其中,&為H、C^C6烷基、C「(^烷氧基或鹵素; 私為CfC6烷基。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為Pd(acac) 2(乙酰丙酮 鈀)、三氟乙酰丙酮鈀、硝酸鈀、氯化鈀、硫酸鈀、Pd(PhCN)2Cl2(二(氰基苯)二氯化鈀)、 P(Kdba)2中的任意一種,最優選為三氟乙酰丙酮鈀。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有機配體為下式L1-L3中 的任意一種:其中,最優選為Ll。4. 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進劑為銀鹽與三氟甲 磺酸銅的混合物,其中所述銀鹽與三氟甲磺酸銅的摩爾比為1:2-3。5. 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羰基源化合物為甲醛或 多聚甲醛。6. 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與式(II) 化合物的摩爾比為1:0. 6-0. 8。7. 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與羰基源 化合物的摩爾比為1:1-2。8. 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與催化劑 的摩爾比為1:0. 04-0. 07。9. 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與含氮有 機配體的摩爾比為1:0. 06-0. 1。10. 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⑴化合物與促進劑 的摩爾比為1:0. 15-0. 22。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下式(III)所示芳羰基取代磷酸酯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避光、氮氣氛圍下,在有機溶劑中,于催化劑、含氮有機配體和促進劑存在下,下式(I)化合物、下式(II)化合物和羰基源化合物發生反應,從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其中,R1為H、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鹵素;R2為C1-C6烷基。該方法通過對反應催化劑、含氮有機配體、促進劑和有機溶劑等的選擇和組合使用,而形成了一種對反應極為有利的反應體系,達到了高效得到產物的目的,且反應條件溫和,適宜擴大化生產,具有良好的工業應用前景。
【IPC分類】C07F9/40
【公開號】CN105037420
【申請號】CN201510495999
【發明人】唐毛毛
【申請人】唐毛毛
【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