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檢測技術(shù)領域,尤其涉及一種PCR反應加樣裝置及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shù):
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高速發(fā)展,生物檢測技術(shù)的方法和理論已逐步發(fā)展成熟。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shù)是一種用于放大擴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shù),廣泛應用于植物基因測序、動物疾病診斷、人類遺傳病篩查和微生物檢測等各領域。通常,PCR的反應過程會用到多連管,在多連管的管口處還設置有多連蓋,多連蓋上的各個蓋體用于將對應的多連管的管體分別蓋合,即,每次加樣完畢后,需要將多連蓋上的各個蓋體逐一按壓蓋合在多連管的各個管口處,然后再放置到PCR反應儀的相應位置處,從而進行擴增反應。
通常,多連管內(nèi)放置的液體試樣容量都比較精確,而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多連管的加樣過程都是由人工手持完成,隨機性較大,這就導致了多連管在加樣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晃動現(xiàn)象,致使液體試樣向外濺出,引起交叉污染,從而導致PCR反應的檢測精度降低。此外,在將多連蓋蓋合在多連管的過程中,必須將多連蓋上的蓋體逐一按壓蓋合在多連管的各個管口處,操作極為不便,因而大大降低了加樣效率。并且,在按壓蓋合過程中,按壓動作的幅度也會引起其余管體內(nèi)液體試樣的外濺,從而導致交叉污染。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PCR反應加樣裝置,以解決多連管加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液體試樣外濺和加樣效率低下的技術(shù)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PCR反應加樣裝置,包括多連管、固定座、多連蓋和輔助蓋合裝置。
所述多連管包括多個管體和用于連接多個所述管體的管連接部。
所述固定座至少包括相對設置的上壁、下壁和用于支撐所述上壁及所述下壁的兩個側(cè)壁,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的間隔小于所述管體底部至所述管連接部的距離;所述上壁設置有至少一排用于放置所述多連管的孔位。
所述多連蓋包括多個用于蓋合各所述管體的蓋體和用于連接多個所述蓋體的蓋連接部。
所述輔助蓋合裝置包括板體和多個設置在所述板體同一側(cè)的板面上的夾持裝置,所述板體的長度大于所述多連管最外端的兩個所述管體的間距;各所述夾持裝置包括用于與所述板體固定連接的固定端和用于使所述蓋連接部穿入的開口端;各所述夾持裝置設置在相鄰兩所述管體之間,所述蓋連接部設置在所述夾持裝置的開口端與所述板體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夾持裝置為鋼絲,所述鋼絲包括緊壓在所述板體上的壓緊段。
或者,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固定設置在所述板體上的連接柱和與所述連接柱固定連接的彈力壓柄,所述彈力壓柄緊壓在所述板體上。
進一步的,所述彈力壓柄靠近所述連接柱的一端設置有下壓臂,所述下壓臂與所述連接柱固定連接;所述彈力壓柄遠離所述連接柱的一端設置有翹起延展邊;所述連接柱、所述下壓臂、所述彈力壓柄和所述翹起延展邊為一體成型結(jié)構(gòu)。
進一步的,所述下壓臂與所述彈力壓柄之間的夾角為140-170度,所述翹起延展邊與所述彈力壓柄之間的夾角為150-170度。
或者,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合頁彈簧,所述合頁彈簧的一合頁與板體固定連接,所述合頁彈簧的另一合頁固定連接有一夾持臂,所述夾持臂緊壓在所述板體上。
進一步的,相鄰兩所述管體之間的間隙均設置有所述夾持裝置,且各所述夾持裝置沿所述管體的排布方向均布設置在所述板體上。
進一步的,所述管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刻度。
進一步的,所述管體為圓柱形,或者所述管體為倒三角錐形。
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設置用于固定多連管的固定座和用于使多連蓋按壓蓋合在多連管上的輔助蓋合裝置,其中,固定座至少包括相對設置的上壁、下壁和用于支撐上壁及下壁的兩個側(cè)壁,并且,上壁和下壁的間隔小于管體底部至管連接部的距離,在上壁上還設置有至少一排用于放置多連管的孔位。輔助蓋合裝置包括板體和多個設置在板體上的夾持裝置,其中,板體的長度大于多連管最外端的兩個管體的間距。各夾持裝置包括用于固定在上述板體上的固定端和用于使蓋連接部穿入的開口端,并且,各夾持裝置設置在相鄰兩管體之間,蓋連接部設置在夾持裝置的開口端與板體之間。
該PCR反應加樣裝置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為:當需要實驗時,取出多連管,并將管體插入固定座上的孔位中,以實現(xiàn)對多連管的固定;然后,將多連蓋的蓋連接部從夾持裝置的開口端平推入夾持裝置與板體之間,以實現(xiàn)多連蓋在輔助蓋合裝置上的固定;其次,根據(jù)PCR反應所需要的試樣種類及容量,向多連管中加樣;之后,拿起固定有多連蓋的輔助蓋合裝置,并將蓋體朝下,將多連蓋整體按壓蓋合在多連管上;最后,將輔助蓋合裝置沿遠離多連蓋的方向水平推出,將輔助蓋合裝置取下,再將盛放有試樣的多連管從固定座上取下,并放至PCR反應儀中進行反應即可。
該PCR反應加樣裝置利用具有孔位的固定座,實現(xiàn)了對加樣前多連管的固定,改善了傳統(tǒng)操作方式中手持操作時多連管的晃動現(xiàn)象,提高了多連管加樣前的穩(wěn)定性,減少了管體內(nèi)試樣的外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相鄰管體之間試樣的交叉污染,從而提高了PCR反應的檢測精度。同時,通過設置輔助蓋合裝置,利用板體的剛性使多連蓋固定在其上,當需要蓋合時,只需將多連蓋整體壓下,即可實現(xiàn)對各個管體的同時蓋合,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PCR反應的加樣效率。此外,將多連蓋的蓋體同時蓋合在各管體上,也緩解了由于逐一按壓動作幅度較大而引起的試樣外濺現(xiàn)象,改善了由于試樣外濺而造成的交叉污染現(xiàn)象,同時也降低了外濺試樣對周圍實驗設備及試驗臺的污染。并且,該PCR反應加樣裝置結(jié)構(gòu)簡單,成本較低,易于實現(xiàn)。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檢測裝置,以解決多連管加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液體試樣外濺和加樣效率低下的技術(shù)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檢測裝置,包括上述PCR反應加樣裝置。
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在檢測裝置中設置上述PCR反應加樣裝置,其中,PCR反應加樣裝置的結(jié)構(gòu)、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已在上述PCR反應加樣裝置的有益效果中進行了詳細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該檢測裝置利用具有孔位的固定座,實現(xiàn)了對加樣前多連管的固定,改善了傳統(tǒng)操作方式中手持操作時多連管的晃動現(xiàn)象,提高了多連管加樣前的穩(wěn)定性,減少了管體內(nèi)試樣的外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相鄰管體之間試樣的交叉污染,從而提高了PCR反應的檢測精度。同時,通過設置輔助蓋合裝置,利用板體的剛性使多連蓋固定在其上,當需要蓋合時,只需將多連蓋整體壓下,即可實現(xiàn)對各個管體的同時蓋合,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生物檢測的加樣效率。此外,將多連蓋的蓋體同時蓋合在各管體上,也緩解了由于逐一按壓動作幅度較大而引起的試樣外濺現(xiàn)象,改善了由于試樣外濺而造成的交叉污染現(xiàn)象,同時也降低了外濺試樣對周圍實驗設備及試驗臺的污染。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技術(shù)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sh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PCR反應加樣裝置的主視局部剖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其中,管體和蓋體的數(shù)量均為八個,夾持裝置的數(shù)量為七個;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其中,夾持裝置采用圖8示出的結(jié)構(gòu);
圖3為本實施例中多連管的主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其中,管體數(shù)量為八個;
圖4為本實施例中多連蓋的主視局部剖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其中,蓋體數(shù)量為八個;
圖5為本實施例中固定座的主視局部剖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其中,孔位數(shù)量為八個;
圖6為本實施例中固定座的俯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7為本實施例中輔助蓋合裝置的仰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其中,夾持裝置為七個;
圖8為本實施例中輔助蓋合裝置的左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9為本實施例中另一種輔助蓋合裝置的左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10為本實施例中又一種輔助蓋合裝置的左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標:10-多連管;20-多連蓋;30-固定座;40-輔助蓋合裝置;11-管體;12-管連接部;21-蓋體;22-蓋連接部;31-孔位;41-板體;42-連接柱;43-下壓臂;44-彈力壓柄;45-翹起延展邊;46-合頁彈簧;47-夾持臂;48-鋼絲。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shù)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shù)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guān)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guān)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gòu)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shù)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shù)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shù)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PCR反應加樣裝置,包括多連管10、多連蓋20、固定座30和輔助蓋合裝置40。具體的,如圖3所示,多連管10包括多個管體11和用于連接上述各管體11的管連接部12,本實施例中,多連管10為八連管;如圖4所示,多連蓋20包括多個用于蓋合各管體11的蓋體21和用于連接各蓋體21的蓋連接部22,本實施例中,多連蓋20為八連蓋;如圖5和圖6所示,固定座30至少包括相對設置的上壁、下壁和用于支撐上壁及下壁的兩個側(cè)壁,其中,上壁設置有至少一排用于放置多連管10的孔位31,且上壁和下壁的間隔小于管體11底部至管連接部12的距離,本實施例中,上壁每一排的孔位31數(shù)量為八個;請繼續(xù)參照圖1和圖2,輔助蓋合裝置40包括板體41和多個設置在板體41同一側(cè)的板面上的夾持裝置,其中,板體41的長度大于多連管10最外端兩個管體11的間距。各夾持裝置包括用于與板體41固定連接的固定端和用于使蓋連接部22穿入的開口端,并且,各夾持裝置設置在相鄰兩管體11之間,蓋連接部22設置在夾持裝置的開口端與板體41之間。
該PCR反應加樣裝置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為:當需要實驗時,取出多連管10,并將管體11插入固定座30上的孔位31中,以實現(xiàn)對多連管10的固定;然后,將多連蓋20的蓋連接部22從夾持裝置的開口端平推入夾持裝置與板體41之間,以實現(xiàn)多連蓋20在輔助蓋合裝置40上的固定;其次,根據(jù)PCR反應所需要的試樣種類及容量,向多連管10中加樣;之后,拿起固定有多連蓋20的輔助蓋合裝置40,并將蓋體21朝下,將多連蓋20整體按壓蓋合在多連管10上;最后,將輔助蓋合裝置40沿遠離多連蓋20的方向水平推出,將輔助蓋合裝置40取下,再將盛放有試樣的多連管10從固定座30上取下,并放至PCR反應儀中進行反應即可。
該PCR反應加樣裝置利用具有孔位31的固定座30,實現(xiàn)了對加樣前多連管10的固定,改善了傳統(tǒng)操作方式中手持操作時多連管10的晃動現(xiàn)象,提高了多連管10加樣前的穩(wěn)定性,減少了管體11內(nèi)試樣的外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相鄰管體11之間試樣的交叉污染,從而提高了PCR反應的檢測精度。同時,通過設置輔助蓋合裝置40,利用板體41的剛性使多連蓋20固定在其上,當需要蓋合時,只需將多連蓋20整體壓下,即可實現(xiàn)對各個管體11的同時蓋合,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PCR反應的加樣效率。此外,將多連蓋20的蓋體21同時蓋合在各管體11上,也緩解了由于逐一按壓動作幅度較大而引起的試樣外濺現(xiàn)象,改善了由于試樣外濺而造成的交叉污染現(xiàn)象,同時也降低了外濺試樣對周圍實驗設備及試驗臺的污染。并且,該PCR反應加樣裝置結(jié)構(gòu)簡單,成本較低,易于實現(xiàn)。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還可以在固定座30的上壁與下壁之間設置加強肋。通過設置加強肋,可以顯著提高固定座30的穩(wěn)固性,從而減少因按壓力過大而造成的固定座30損壞的情況。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只列出了多連管10為八連管、多連蓋20為八連蓋及固定座30上有八個孔位31時的PCR反應加樣裝置,但這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在實際中,可以根據(jù)檢測需求增加或減少管體11的數(shù)量,如采用十二連管、十二連蓋及一排設置有十二個孔位31的固定座30等。此外,本實施例中只示出了固定座30上有一排孔位31這種情況,在實際檢測過程中,為了提高效率,可以在固定座30上設置多排孔位31。
如圖1、圖2、圖7和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夾持裝置可以包括固定設置在板體41上的連接柱42和與上述連接柱42固定連接的彈力壓柄44,其中,彈力壓柄44緊壓在板體41上。具體的,請繼續(xù)參照圖8,彈力壓柄44靠近連接柱42的一端設置有下壓臂43,下壓臂43與連接柱42固定連接。并且,在彈力壓柄44遠離連接柱42的一端設置有翹起延展邊45,連接柱42、下壓臂43、彈力壓柄44和翹起延展邊45為一體成型結(jié)構(gòu)。圖8中的虛線為下壓臂43、彈力壓柄44和翹起延展邊45抬起待壓緊狀態(tài)。
請繼續(xù)參照圖8,本實施例中,下壓臂43與彈力壓柄44之間的夾角可以為140-170度,翹起延展邊45與彈力壓柄44之間的夾角可以為150-170度。翹起延展邊45的設置,使得蓋連接部22的穿入過程更加方便。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夾持裝置可以采用上述彈力壓柄44的結(jié)構(gòu)形式,但不僅僅局限于這種結(jié)構(gòu)形式的夾持裝置,還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夾持裝置,如圖9示出的采用鋼絲48的壓緊形式,其中,鋼絲48包括緊壓在板體41上的壓緊段,具體的,壓緊段由一段具有弧度的鋼絲48形成,即圖9所示的鋼絲48的下段,圖9中的虛線為鋼絲48抬起待壓緊狀態(tài)。這種夾持裝置的結(jié)構(gòu)簡單,且成本較為低廉。如圖10所示,夾持裝置還可以采用合頁彈簧46的結(jié)構(gòu)形式,具體的,夾持裝置包括合頁彈簧46,合頁彈簧46的一合頁與板體41固定連接,合頁彈簧46的另一合頁固定連接有一夾持臂47,且夾持臂47緊壓在板體41上。圖10中的虛線為夾持臂47抬起待壓緊狀態(tài)。無論采用何種結(jié)構(gòu)形式的夾持裝置,其只要能夠?qū)崿F(xiàn)多連管10在板體41一側(cè)表面上的固定即可。
請繼續(xù)參照圖1,本實施例中,相鄰兩管體11之間的間隙均設置有夾持裝置,且各夾持裝置沿管體11的排布方向均布設置在板體41上。這樣的設置,使夾持裝置對蓋連接部22施加的壓力更為均勻,從而使蓋連接部22能夠更為緊密地貼合在板體41上,以減小按壓蓋合過程中出現(xiàn)的蓋連接部22翹曲的現(xiàn)象。
本實施例中,為了提高PCR反應的精確性,在管體11的外表面上還可以設置用于讀取的刻度。同時,還可以對固定座30的各孔位31進行編號,以避免檢測過程中出現(xiàn)混淆。
請繼續(xù)參照圖1,本實施例中,管體11可以是倒三角錐形,但不僅僅局限于這種管體形狀,還可以采用其他形狀的管體11,如圓柱形,其只要是通過這種形狀的管體11,能夠?qū)崿F(xiàn)加樣及在固定座30上的固定即可。
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檢測裝置,該檢測裝置包括上述PCR反應加樣裝置。
通過在檢測裝置中設置上述PCR反應加樣裝置,其中,PCR反應加樣裝置的結(jié)構(gòu)、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已在上述進行了詳細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該檢測裝置利用具有孔位31的固定座30,實現(xiàn)了對加樣前多連管10的固定,改善了傳統(tǒng)操作方式中手持操作時多連管10的晃動現(xiàn)象,提高了多連管10加樣前的穩(wěn)定性,減少了管體11內(nèi)試樣的外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相鄰管體11之間試樣的交叉污染,從而提高了PCR反應的檢測精度。同時,通過設置輔助蓋合裝置40,利用板體41的剛性使多連蓋20固定在其上,當需要蓋合時,只需將多連蓋20整體壓下,即可實現(xiàn)對各個管體11的同時蓋合,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生物檢測的加樣效率。此外,將多連蓋20的蓋體21同時蓋合在各管體11上,也緩解了由于逐一按壓動作幅度較大而引起的試樣外濺現(xiàn)象,改善了由于試樣外濺而造成的交叉污染現(xiàn)象,同時也降低了外濺試樣對周圍實驗設備及試驗臺的污染。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shù)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shù)方案的本質(zhì)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shù)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