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纜材料制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無鹵電力電纜護套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及人類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綠色、低碳環保型建筑已成為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地上建筑越建越高,地下設施的規模越來越大,電線電纜越來越被廣泛的應用,敷設也越來越密集,因電纜外護套的損壞或老化,而引發的火災也越來越多。如何降低火災的發生率以及發生火災的死亡率,開發低煙、無鹵、阻燃、環保的電纜材料已成為電線電纜行業的科研方向之一。
隨著我國城市智能化、建筑高層化、電線暗敷化的發展和日益突出,建筑用材與建筑物設計壽命同步己成為工程要求,建筑物與其中暗敷的電線電纜應同壽命,以防止中途換線對建筑結構的損壞而縮短建筑物壽命;同時,隨著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及配套體系的不斷完善,電線也應跟上綠色步伐。研發良好的安全性、環保性、節能性低煙無鹵建筑電纜絕緣材料是適應社會的發展。
我國自改革開放至今已有30余年,大量建筑物中使用的電線已經出現絕緣和護套老化,電線已“壽終正寢”。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外所有建筑領域發生的電氣火災中,有85%以上是由于電線電纜老化,致使線路短路打火而引起火災。因此,新型低煙無鹵建筑線纜絕緣材料就成為了社會急需產品。目前,國內建筑布線大多數采用聚氯乙烯(PVC)電線電纜。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建筑無鹵電力電纜護套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建筑無鹵電力電纜護套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20-35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1-15份、為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15-35份、硅氧烷20-25份、膨脹珍珠巖粉20-30份、飽和脂肪酸13-22份、馬來酸酐14-19份、硬脂酸鈣2-6份、聚乙烯蠟2-8份、補強炭黑2-6份、三氧化鉬4-8份、氫氧化鎂2-8份、聚丙烯增強纖維7-14份、復合填料5-11份、防老劑 RD2-4份、阻燃劑6-9份、環保劑2-6份和硅烷偶聯劑3-7份。
進一步地,一種建筑無鹵電力電纜護套材料,包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22-3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2-14份、為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16-34份、硅氧烷22-24份、膨脹珍珠巖粉21-28份、飽和脂肪酸14-20份、馬來酸酐15-18份、硬脂酸鈣3-5份、聚乙烯蠟3-7份、補強炭黑3-5份、三氧化鉬5-7份、氫氧化鎂3-7份、聚丙烯增強纖維8-13份、復合填料6-10份、防老劑 RD3-4份、阻燃劑7-9份、環保劑3-5份和硅烷偶聯劑4-6份。
進一步地,所述阻燃劑為異三聚氰酸酯和三氧化二銻,所述環保劑為負載合氧化錫與二氧化硒的茶炭。
進一步地,所述復合填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
線性低密度聚乙烯 25-30份、海泡石粉 10-16份、聚丙烯 2-3份、輕質碳酸鈣5-10份、氫氧化鋁2-3份、聚乳酸3-8份、聚四氟乙烯 3-5份、有機硅酮1-4份、微晶石蠟3-9份。
進一步地,一種建筑無鹵電力電纜護套材料的制備方法,括如下步驟:
S1、將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22-3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2-14份、為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16-34份、飽和脂肪酸14-20份、馬來酸酐15-18份、復合填料6-10份、防老劑 RD3-4份、阻燃劑7-9份、環保劑3-5份和硅烷偶聯劑4-6份一起投入250-400℃的密閉混煉機中,混煉25-30min;得到團狀物料;
S2、將硅氧烷22-24份、膨脹珍珠巖粉21-28份、硬脂酸鈣3-5份、聚乙烯蠟3-7份、補強炭黑3-5份、三氧化鉬5-7份、氫氧化鎂3-7份、聚丙烯增強纖維8-13份經研磨機研磨后,倒入高速混合機中,高速混合10-20min,在溫度為70-80℃下攪拌均勻,通過研磨機研磨得到混合物料;
S3、將步驟S1得到團狀物料和S2的混合物料混合后,熔融擠出;投入雙螺桿擠出機中,擠制成顆粒,制得電纜料。
本發明采用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為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硅氧烷、膨脹珍珠巖粉、飽和脂肪酸、馬來酸酐、硬脂酸鈣、聚乙烯蠟等上述原料進行科學的配比組合加入復合填料、防老劑 RD、阻燃劑、環保劑和硅烷偶聯劑進行反應融合,制備工藝方法簡單,所制備的產品具有較好的耐腐蝕、防火阻燃、絕緣性能,適合在多種領域使用。
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具有很好的柔韌性與熱穩定性 ;本發明電纜料阻燃性好,防止火災,增加了建筑電纜的安全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包括包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20-35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1-15份、為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15-35份、硅氧烷20-25份、膨脹珍珠巖粉20-30份、飽和脂肪酸13-22份、馬來酸酐14-19份、硬脂酸鈣2-6份、聚乙烯蠟2-8份、補強炭黑2-6份、三氧化鉬4-8份、氫氧化鎂2-8份、聚丙烯增強纖維7-14份、復合填料5-11份、防老劑 RD2-4份、阻燃劑6-9份、環保劑2-6份和硅烷偶聯劑3-7份。
一種建筑無鹵電力電纜護套材料,包括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22-3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2-14份、為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16-34份、硅氧烷22-24份、膨脹珍珠巖粉21-28份、飽和脂肪酸14-20份、馬來酸酐15-18份、硬脂酸鈣3-5份、聚乙烯蠟3-7份、補強炭黑3-5份、三氧化鉬5-7份、氫氧化鎂3-7份、聚丙烯增強纖維8-13份、復合填料6-10份、防老劑 RD3-4份、阻燃劑7-9份、環保劑3-5份和硅烷偶聯劑4-6份。
所述阻燃劑為異三聚氰酸酯和三氧化二銻,所述環保劑為負載合氧化錫與二氧化硒的茶炭。
所述復合填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
線性低密度聚乙烯 25-30份、海泡石粉 10-16份、聚丙烯 2-3份、輕質碳酸鈣5-10份、氫氧化鋁2-3份、聚乳酸3-8份、聚四氟乙烯 3-5份、有機硅酮1-4份、微晶石蠟3-9份。
一種建筑無鹵電力電纜護套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22-3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2-14份、為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16-34份、飽和脂肪酸14-20份、馬來酸酐15-18份、復合填料6-10份、防老劑 RD3-4份、阻燃劑7-9份、環保劑3-5份和硅烷偶聯劑4-6份一起投入250-400℃的密閉混煉機中,混煉25-30min;得到團狀物料;
S2、將硅氧烷22-24份、膨脹珍珠巖粉21-28份、硬脂酸鈣3-5份、聚乙烯蠟3-7份、補強炭黑3-5份、三氧化鉬5-7份、氫氧化鎂3-7份、聚丙烯增強纖維8-13份經研磨機研磨后,倒入高速混合機中,高速混合10-20min,在溫度為70-80℃下攪拌均勻,通過研磨機研磨得到混合物料;
S3、將步驟S1得到團狀物料和S2的混合物料混合后,熔融擠出;投入雙螺桿擠出機中,擠制成顆粒,制得電纜料。
實施例1:
一種建筑無鹵電力電纜護套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22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2份、為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16份、飽和脂肪酸14份、馬來酸酐18份、復合填料10份、防老劑 RD4份、阻燃劑7份、環保劑5份和硅烷偶聯劑4份一起投入400℃的密閉混煉機中,混煉25min;得到團狀物料;
S2、將硅氧烷24份、膨脹珍珠巖粉28份、硬脂酸鈣5份、聚乙烯蠟7份、補強炭黑3份、三氧化鉬7份、氫氧化鎂7份、聚丙烯增強纖維13份經研磨機研磨后,倒入高速混合機中,高速混合20min,在溫度為70℃下攪拌均勻,通過研磨機研磨得到混合物料;
S3、將步驟S1得到團狀物料和S2的混合物料混合后,熔融擠出;投入雙螺桿擠出機中,擠制成顆粒,制得電纜料。
實施例2:
一種建筑無鹵電力電纜護套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3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2份、為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34份、飽和脂肪酸20份、馬來酸酐15份、復合填料6份、防老劑 RD4份、阻燃劑9份、環保劑3份和硅烷偶聯劑4份一起投入400℃的密閉混煉機中,混煉25min;得到團狀物料;
S2、將硅氧烷22份、膨脹珍珠巖粉21份、硬脂酸鈣3份、聚乙烯蠟3份、補強炭黑3份、三氧化鉬5份、氫氧化鎂3份、聚丙烯增強纖維8份經研磨機研磨后,倒入高速混合機中,高速混合10min,在溫度為70℃下攪拌均勻,通過研磨機研磨得到混合物料;
S3、將步驟S1得到團狀物料和S2的混合物料混合后,熔融擠出;投入雙螺桿擠出機中,擠制成顆粒,制得電纜料。
實施例3:
一種建筑無鹵電力電纜護套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27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3份、為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19份、飽和脂肪酸16份、馬來酸酐16份、復合填料7份、防老劑 RD4份、阻燃劑8份、環保劑4份和硅烷偶聯劑5份一起投入280℃的密閉混煉機中,混煉28min;得到團狀物料;
S2、將硅氧烷23份、膨脹珍珠巖粉26份、硬脂酸鈣4份、聚乙烯蠟6份、補強炭黑4份、三氧化鉬6份、氫氧化鎂5份、聚丙烯增強纖維11份經研磨機研磨后,倒入高速混合機中,高速混合15min,在溫度為78℃下攪拌均勻,通過研磨機研磨得到混合物料;
S3、將步驟S1得到團狀物料和S2的混合物料混合后,熔融擠出;投入雙螺桿擠出機中,擠制成顆粒,制得電纜料。
本發明采用乙稀-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為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硅氧烷、膨脹珍珠巖粉、飽和脂肪酸、馬來酸酐、硬脂酸鈣、聚乙烯蠟等上述原料進行科學的配比組合加入復合填料、防老劑 RD、阻燃劑、環保劑和硅烷偶聯劑進行反應融合,制備工藝方法簡單,所制備的產品具有較好的耐腐蝕、防火阻燃、絕緣性能,適合在多種領域使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