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使得現階段對通信信息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非線性光學材料因其在光通信、光電子學和光信息處理等實用領域的巨大應用前景,近幾十年來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研究興趣。目前已經商業化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材料是以無機材料為主,但無機材料存在電光系數小,相應時間長等缺陷,從而限制了其廣泛應用。人們發現,有機非線性光學材料具有無機材料無法比擬的優點,比如超快響應速度(亞皮秒甚至皮秒)、低介電常數、高光損傷閾值(gw/cm2量級)、可加工性能好、相對較大的非線性光學響應(通常比無機晶體高1~2個數量級)及易加工處理等,而且有機電光功能材料可以從分子水平實現結構的設計。為了達到實用化的要求,這些材料不僅要有大的非線性光學響應,而且要同時滿足器件化對其透明性、穩定性和可加工性等方面的要求。由于有機材料的非線性光學響應取決于其中發色團分子的非線性光學特性,所以設計合成兼具大的電光系數(即微觀分子水平的一階分子超極化率(β)和宏觀材料的電光系數(r33))以及良好的透明性,穩定性能的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分子長期以來一直是最具挑戰性課題之一。
目前已報道的關于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的專利很多,但是具有很高非線性光學系數的并不多。報道非線性光學系數較高的專利有:us6067186,cn1466583a,us7307173b1等。但是,這些發色團都是單給體發色團,對于雙給體發色團的報道幾乎沒有,并且結構大都是棒狀結構,在聚合物中由于分子間相互作用力較大,加電場極化過程中,棒狀結構易于聚集,導致極化效率不高,微觀一階分子超極化率(β)轉換為宏觀材料的電光系數(r33)偏低,就不能很好的滿足器件化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該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具有以下結構:
其中,r1為甲基或三氟甲基;r2為烷基或苯基。
所述烷基的碳鏈長度為碳原子數1~10。
所述的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以四乙基米氏酮作為雙給體結構的電子給體。
本發明提供的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是以四乙基米氏酮為電子給體,以噻吩環為共軛電子橋,以2,2-二氰基叉基-3-氰基-4-甲基-5-r1-5-r2二氫呋喃為電子受體的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
本發明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由本發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1當量的四乙基米氏酮加入到重蒸thf中,然后分批加入2-3當量的硼氫化鈉(nabh4),室溫下反應12-24h;反應完畢后將反應所得物倒入去離子水中,然后用有機溶劑萃取,干燥有機相,旋蒸,得到具有以下結構的化合物:
s2:將1當量步驟s1得到具有式(i)結構的化合物與5-8當量磷酸三乙酯混合,在冰浴條件下,分批加入0.5-1.5當量的碘單質,然后攪拌15-30min,再室溫反應12-24h;反應完畢后將反應所得物倒入20%koh飽和溶液中,然后用有機溶劑萃取,干燥有機相,旋蒸和柱色譜分離,得到具有以下結構的化合物:
s3:將步驟s2得到的具有式(ii)結構的電子給體與噻吩甲醛和氫化鈉(nah)按照摩爾比為1:1:(10~20)的比例溶于重蒸thf中,在室溫下攪拌12~24h;反應完畢后將反應所得物倒入飽和nh4cl溶液中,然后用有機溶劑萃取,干燥有機相,旋蒸和柱色譜分離,得到具有以下結構的化合物:
s4:將步驟s2得到的具有式(iii)結構的化合物溶于重蒸的四氫呋喃(thf)中,在n2保護下冷卻至-70~-80℃,然后加入1.2~1.5當量的正丁基鋰,加完后在-70~-80℃的條件下進行反應1h,然后再滴加1.2~1.5當量重蒸的n,n-二甲 基甲酰胺(dmf),在-70~-80℃的條件下反應1h后逐漸升溫至0℃;反應完畢后將反應所得物倒入去離子水中,然后用有機溶劑萃取,干燥有機相,旋蒸和柱色譜分離,得到具有以下結構的化合物:
s5:將步驟s4得到的具有式(iv)結構的化合物和和2,2-二氰基叉基-3-氰基-4-甲基-5-r1-5-r2二氫呋喃電子受體按照摩爾比為1:(1.1~1.3)的比例溶于乙醇中,然后加入幾滴三乙胺,進行加熱回流反應;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旋蒸和柱色譜分離,得到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其結構為:
其中,r1為甲基或三氟甲基;r2為烷基或苯基;
所述烷基的碳鏈長度為碳原子數1~10。
所述2,2-二氰基叉基-3-氰基-4-甲基-5-r1-5-r2二氫呋喃電子受體具有如下結構:
優選地,2,2-二氰基叉基-3-氰基-4-甲基-5-r1-5-r2呋喃為2,2-二氰基叉基-3-氰基-4,5,5-三甲基二氫呋喃,它具有如下式(ix)結構:
所述的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中化合物yh2的合成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1:n2保護下,將1-3當量的氫化鈉溶于重蒸四氫呋喃溶液中,冷卻至0℃,加入1-3當量的氰甲基磷酸酯和1當量的四乙基米氏酮,在0℃條件下攪拌15min,然后進行加熱回流反應8-24h;將反應所得物倒入去離子水中,然后用有機溶劑萃取,干燥有機相,旋蒸和柱色譜分離,得到具有以下結構的化合物:
s21:將1當量步驟s11得到的具有式(v)結構的化合物溶于重蒸的甲苯中并在n2保護下冷卻至-70~-80℃,然后加入1-3當量的二異丁基氫化鋁(dibal);加完后在-70~-80℃的條件下反應1-3h,然后再加入飽和nh4cl溶液終止反應;將溫度由-70~-80℃升溫至0~-15℃并攪拌0.5-2h;之后將反應后所得物倒入去離子水中,然后用有機溶劑萃取,干燥有機相,旋蒸和柱色譜分離,得到具有以下結構的化合物:
s31:n2保護下,將步驟s21得到的具有式(vi)結構的電子給體與溴化-2-噻吩基-三苯基磷和氫化鈉(nah)按照摩爾比為1:1:(9~20)的比例溶于重蒸四氫呋喃中,室溫下反應12~24h;反應完畢后將反應所得物倒入冰水中,然后用有機溶劑萃取,干燥有機相,旋蒸和柱色譜分離,得到具有以下結構的化合物:
s41:將1當量步驟s31得到的具有式(vii)結構的化合物溶于重蒸的四氫呋喃(thf)中,在n2保護下冷卻至-70~-80℃,然后加入1.2~1.5當量的正丁基鋰,加完后,在-70~-80℃條件下進行反應1h,然后再逐滴滴加入1.2-1.8當量重蒸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在-70~-80℃的條件下進行反應1h,然后逐漸升溫至0℃;反應完畢后將反應所得物倒入去離子水中,然后用有機溶劑萃取,干燥有機相,旋蒸和柱色譜分離,得到具有以下結構的化合物:
s51:將步驟s41得到的具有式(viii)結構的化合物和2,2-二氰基叉基-3- 氰基-4-甲基-5-r1-5-r2二氫呋喃電子受體按照摩爾比為1:1.2的比例溶于乙醇中,然后加入幾滴三乙胺,進行加熱回流反應4-6h;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然后旋蒸和柱色譜分離,得到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其結構為:
其中,r1為甲基或三氟甲基;r2為烷基或苯基。
所述烷基的碳鏈長度為碳原子數1~10。
所述2,2-二氰基叉基-3-氰基-4-甲基-5-r1-5-r2呋喃具有如下結構:
優選地,2,2-二氰基叉基-3-氰基-4-甲基-5-r1-5-r2呋喃為2,2-二氰基叉基-3-氰基-4,5,5-三甲基二氫呋喃,它具有如下式(ix)結構:
將具有式(yh1)或式(yh2)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與無定型聚碳酸酯摻雜用于合成聚合物薄膜,所合成的聚合物薄膜作為合成光信號調制材料使用。
所述聚合物薄膜中具有式(yh1)或式(yh2)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 學發色團與無定型聚碳酸酯的質量比為1:1~100。
聚合物薄膜的電光系數通過簡單反射法進行電暈極化測試。
電暈極化測試的條件為:極化溫度為120~140℃,極化時間為20~30min,極化電壓控制在10000~12000v。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本發明的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與傳統的發色團的結構相比,以四乙基米氏酮作為雙給體結構的電子給體,并且雙給體的電子給體上的苯環具有一定的角度,這種角度能夠減弱分子間的偶極-偶極相互作用,增加宏觀的電光系數。
(2)本發明所使用的雙給體結構的電子給體、共軛π電子橋和電子受體組合在一起后既能很好的提高分子內電子傳輸能力,又能增加分子間位阻,因此,該類結構能有效提高發色團分子的一階分子超極化率(β),并能有效降低分子間相互作用力,從而提高電光系數。
(3)本發明的具有雙給體結構的高性能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化合物與無定型聚碳酸酯(apc)等聚合物摻雜可制備聚合物薄膜;所合成的聚合物薄膜作為合成光信號調制材料使用,以滿足器件化要求。
(4)本發明的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的合成步驟簡單,合成的產率高,在大多數有機溶劑(如丙酮、氯仿等)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較高的熱穩定性,可廣泛應用于電光材料領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下面結合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下面所具體描述的內容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應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合成如下所示的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
合成路線如下(式1):
合成方法為:
s1:(式1)中所示的化合物2的合成
將3.25g(10mmol)四乙基米氏酮加入到重蒸thf中,然后將0.95g(25mmol)nabh4分批加入,室溫下反應12h,反應完畢后將反應所得物倒入100ml去離 子水中;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用無水mgso4干燥有機相,旋蒸除去乙酸乙酯,得到2.85g的化合物2。所述化合物2是白色固體。此醇不穩定,應該盡快進行下一步反應。
s2:(式1)中所示的化合物3的合成:
將2.78g(8.53mmol)的化合物2和9ml(54mmol)的磷酸三乙酯先混合,冰浴條件下攪拌10min,分批緩慢加入2.17g(10mmol)碘單質,在冰浴條件下攪拌15min,再室溫反應12h,反應完畢后將反應所得物倒入20%的koh飽和溶液中;然后用氯仿萃取,用無水mgso4干燥有機相,旋蒸除去氯仿,柱色譜分離,得化合物3。所述化合物3為淺黃色油狀液體。
ms(maldi-tof),m/z:446.27(m+)1hnmr(400mhz,acetone)δ:7.34(dd,jhh=8.5hz,jhp=1.5hz,4h,ar–h),6.62(d,j=8.6hz,4h,ar–h),4.21(d,j=25.0hz,1h,ch),3.75–4.08(m,4h,ch2o),3.34(m,8h,ch2n),1.33(t,j=7.0hz,6h,2me),1.20(t,j=7.0hz,6h,2me),1.12(t,j=7.0hz,6h,2me)。
s3:(式1)中所示的化合物4的合成
將3g(6.73mmol)電子給體的化合物3、0.75g(6.73mmol)的噻吩甲醛和1g(41.7mmol)的nah加入到30ml重蒸thf,室溫攪拌24h,反應完畢后將反應所得物倒入100ml飽和氯化銨(nh4cl)溶液中;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用無水mgso4干燥有機相,旋蒸除去乙酸乙酯,柱色譜分離(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體積比為500:20),得2.3g的化合物4。所述化合物4為黃色固體。ms(maldi-tof),m/z:404.22(m+)1h-nmr(400mhz,acetone-d6)δ:7.18(d,j=9.0hz,2h,ar–h),7.14(s,1h,ch),7.06(d,j=5.0hz,1h,ch),6.99(d,j=8.7hz,2h,ar–h),6.93(d,j=3.6hz,1h,ch),6.85(dd,j=5.0,3.6hz,1h,ch),6.80(d,j=8.7hz,2h,ar–h),6.64(d,j=9.0hz,2h,ar–h),3.43(m,8h,ch2n),1.22(t,j=7.0hz,6h,2me),1.15(t,j=7.0hz,6h,2me)。
s4:(式1)中所示的化合物5的合成
將1當量步驟s3得到的化合物4溶于適量重蒸thf中,在n2保護下用液氮冷卻至-78℃,保持在該溫度及n2保護下向溶于化合物4的重蒸thf中加入1.5當量的正丁基鋰,加完后在-78℃的條件下進行反應1h,然后滴加1.2當量重蒸dmf,在-78℃的條件下反應1h后逐漸升溫至0℃;反應完畢后將反應所得物倒入去離子水中;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用無水mgso4干燥有機相,旋蒸除去乙酸乙酯,柱色譜分離(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體積比為15:1),得化合物5。所述化合物5為紅色油狀液體。
ms(maldi-tof),m/z:432.22(m+)1hnmr(400mhz,acetone)δ:9.74(s, 1h,cho),7.67(d,j=4.0hz,1h,ch),7.25–7.22(overlap,3h,ar–h,ch),7.09(d,j=4.0hz,1h,ch),7.02–6.98(m,2h,ar–h),6.87–6.81(m,2h,ar–h),6.67(m,2h,ar–h),3.44(m,8h,ch2n),1.22(t,j=7.0hz,6h,2me),1.15(t,j=7.0hz,6h,2me)。
s04:(式1)中所示的化合物6(3-羥基-3-甲基-2-丁酮)的合成
將19ml濃硫酸(98wt%)與100ml水緩慢混合,然后加入13g黃色的氧化汞,得混合液,在1.5h內向70℃的所述混合液中滴加84g(1.0mol)2-甲基-3-丁炔-2-醇;然后在70℃條件下攪拌反應30min,冷卻至室溫;然后用乙醚(3×20ml)萃取,用無水mgso4干燥有機相,旋蒸除去乙醚;再進行蒸餾,收集140℃餾分,得45.6g的化合物6。所述化合物6為淺黃色液體。
s14:(式1)中所示化合物7(2,2-二氰基甲叉基-3-氰基-4,5,5-三甲基二氫呋喃)的合成
將1.5g(0.065mol)金屬鈉溶于190ml的無水乙醇中,加入6.7ml(0.064mol)步驟s04得到的化合物6和8.5g(0.13mol)丙二腈;室溫攪拌20h,旋蒸除去乙醇,殘留物加水約50ml,用6m鹽酸調ph值為4-5,析出大量棕褐色油狀物;用水充分洗滌所述油狀物后,再用乙醇重結晶兩次,得4.5g的化合物7。所述化合物7為灰黃色固體。
s5:(式1)中所示的化合物yh3的合成
將步驟s4得到的0.43g(50.001mol)的化合物和步驟s14得到的化合物7(電子受體)按摩爾比為1:1.1的比例溶解于30ml乙醇中,然后滴加幾滴三乙胺,進行加熱回流反應5h,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旋蒸除去乙醇,柱色譜分離(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體積比為5:1),得化合物yh3。所述化合物yh3為黑色固體粉末。
ms(maldi-tof),m/z:613.22(m+)1hnmr(400mhz,acetone)δ:7.98(d,j=15.7hz,1h,ch),7.54(d,j=4.2hz,1h,ch),7.33–7.26(overlap,3h,ar–h,ch),7.14(d,j=4.2hz,1h,ch),7.01(d,j=8.7hz,2h,ar–h),6.88(d,j=8.7hz,2h,ar–h),6.69(d,j=9.0hz,2h,ar–h),6.46(d,j=15.7hz,1h,ch),3.55–3.39(m,8h,ch2n),1.79(s,6h,2me),1.25(t,j=7.0hz,6h,2me),1.17(t,j=7.0hz,6h,2me)。
得到的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yh3)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在丙酮、氯仿或乙醇等極性溶劑和乙醚等非極性溶劑中均有良好的溶解性。
實施例2
合成如下所示的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
合成路線如下:
合成方法為:
s11:(式2)中所示的化合物2的合成
n2保護下,將0.48g(0.02mol)的氫化鈉(nah)溶于適量的重蒸thf中,冰鹽浴冷卻至0度,在該溫度下滴加3.26g(0.02mol)的氰甲基磷酸酯,當溶液變澄清后,加入3.24g(0.01mol)的四乙基米氏酮,然后加熱回流反應12h,將反應所得物倒入100ml去離子水中;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用無水mgso4 干燥有機相,旋蒸除去乙酸乙酯,柱色譜分離,得到2.25g的化合物2。所述化合物2為黃色固體。
ms(maldi-tof),m/z:347.23(m+)1hnmr(400mhz,acetone-d6)δ:7.33–7.26(m,2h,ar–h),7.26–7.17(m,2h,ar–h),6.78–6.73(m,2h,ar–h),6.72–6.67(m,2h,ar–h),5.48(s,1h,ch),3.46(m,8h,ch2n),1.18(dt,j=10.4,7.0hz,12h,4me)。
s21:(式2)中所示的化合物3的合成
將3.47g(0.01mol)步驟s11得到的化合物2溶于30ml重蒸的甲苯中,在n2保護下用液氮冷卻至-80℃,在該溫度下滴加20ml濃度為1mol/l(0.02mol)的二異丁基氫化鋁(dibal),滴加完畢后,在-80℃條件下保持2h,然后加入飽和nh4cl溶液終止反應,自然升溫至0℃并攪拌1h;之后將反應后所得物倒入去離子水中;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用無水mgso4干燥有機相,旋蒸除去乙酸乙酯,柱色譜分離(丙酮與乙酸乙酯的體積比為20:1),得化合物3,所述化合物3為紅色固體。
ms(maldi-tof),m/z:350.24(m+)1hnmr(400mhz,cdcl3)δ:9.47(d,j=8.2hz,1h,cho),7.31(d,j=8.8hz,2h,ar–h),7.19(d,j=8.7hz,2h,ar–h),6.65(d,j=8.7hz,2h,ar–h),6.62(d,j=8.8hz,2h,ar–h),6.39(d,j=8.2hz,1h,ch),3.40(dd,j=13.5,6.6hz,8h,ch2n),1.20(dt,j=8.9,6.7hz,12h,4me)。
s31:(式2)中所示的化合物4的合成
n2保護下,將1.23g(0.0035mol)化合物3和1.80g(0.0041mol)溴化-2-噻吩基-三苯基磷溶解于重蒸四氫呋喃中,加入0.82g(0.034mol)nah,常溫反應24h,反應完畢后將反應所得物緩慢倒入200ml的冰水中;然后用乙醚萃取,用無水mgso4干燥有機相,旋蒸除去乙醚,柱色譜分離(石油醚和丙酮的體積比為20:1),得化合物4。所述化合物4為橙紅色油狀液體。
ms(maldi-tof),m/z:430.24(m+)1hnmr(400mhz,cdcl3)δ:7.27(d,j=8.8hz,2h,ar–h),7.21(d,j=10.6hz,1h,ch),7.14(d,j=8.7hz,2h,ar–h),7.05(d,j=3.9hz,1h,ch),7.02–6.98(m,1h,ch),6.94–6.83(m,1h,ch),6.68–6.60(m,overlap,5h,ar–h,ch),6.42–6.28(m,1h,ch),3.41–3.34(m,8h,ch2n),1.22–1.14(m,12h,4me)。
s41:(式2)中所示的化合物5的合成
將1當量步驟s31得到的化合物4溶于適量重蒸thf中,在n2保護下用液氮冷卻至-78℃,保持在該溫度及n2保護下,向溶于化合物4的重蒸thf中加入1.5當量的正丁基鋰,加完后在-78℃條件下進行反應1h,然后再滴加1.2 當量重蒸的dmf,在-70~-80℃的條件下反應1h后逐漸升溫至0℃;反應完畢后將反應所得物倒入去離子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用無水mgso4干燥有機相,旋蒸除去乙酸乙酯,柱色譜分離(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體積比為15:1),得化合物5,所述化合物5為紅色固體。
ms(maldi-tof),m/z:458.28(m+)1hnmr(400mhz,acetone)δ:9.75(1h,s,cho),7.56(1h,d,j=4.0hz,ch),7.23(2h,d,j=8.8hz,ar–h),7.12(2h,d,j=8.7hz,ar–h),7.08(1h,d,j=11.5hz,ch),6.94(1h,d,j=4.0hz,ch),6.72–6.66(3h,overlap,ar–h,ch),6.63–6.57(3h,overlap,ar–h,ch),3.39(8h,m,ch2n),1.20(12h,m,4me)。
s51:(式2)中所示的化合物yh2的合成
將化合物0.46g(0.001mol)的化合物5和2,2-二氰基甲叉基-3-氰基-4,5,5-三甲基二氫呋喃(電子受體)按1:1.1的比例溶于30ml乙醇中,然后滴加幾滴三乙胺,進行加熱回流反應5h,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然后旋蒸除去乙醇,柱色譜分離(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體積比為4:1),得化合物yh4,所述化合物yh4為黑色固體粉末。
ms(maldi-tof),m/z:639.26(m+)1hnmr(400mhz,acetone)δ:8.12(d,j=15.8hz,1h,ch),7.64(d,j=4.0hz,1h,ch),7.22(d,j=8.9hz,2h,ar–h),7.11–7.13(overlap,3h,ar–h,ch),7.07(d,j=11.0hz,1h,ch),6.92(d,j=15.8hz,1h,ch),6.84–6.77(overlap,3h,ar–h,ch),6.73(d,j=11.0hz,1h,ch),6.68(d,j=8.9hz,2h,ar–h),3.40(m,8h,ch2n),1.86(s,6h,2me),1.20(m,12h,4me)。
得到的具有雙給體結構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yh4)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在丙酮、氯仿或乙醇等極性溶劑和乙醚等非極性溶劑中均有良好的溶解性。
實施例3
合成聚合物薄膜
(1)將0.075g無定型聚碳酸酯(apc)加入到1.00ml二溴甲烷當中,攪拌3-5h至apc完全溶解后,加入0.025g實施例1所合成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yh3),得到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化合物和apc的混合溶液,將得到的混合溶液在ito玻璃基片上用旋涂法涂膜(控制轉速為800~1200轉/min),然后在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得到聚合物薄膜i。所述極化聚合物薄膜的厚度在2~4μm。
(2)將0.075g無定型聚碳酸酯(apc)加入到1.00ml二溴甲烷當中, 攪拌3-5h至apc完全溶解后,加入0.025g實施例2所合成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yh4),得到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化合物和apc的混合溶液,在ito玻璃基片上用旋涂法涂膜。控制轉速為800~1200轉/min,然后在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得到聚合物薄膜ii。所述極化聚合物薄膜的厚度在2~4μm。
實施例4
實施例3所合成的聚合物薄膜的極化及電光系數測定
(1)對由實施例1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化合物(式中為yh3)與apc得到的聚合物薄膜進行電暈極化,極化溫度為130~140℃,極化時間為20~30min,極化電壓控制在10000~12000v左右;電光系數(r33)通過衰減全反射(attenuatedtotalreflection,atr,參見yuanbo,caozhuangqi,shenqishun,etal.,real-timemeasurementforelectro-opticcoefficientofapoled-polymerfilminatrconfiguration,inproceedingsofspie-opticalmeasurementandnondestructivetesting:techniquesandapplications,nov8-nov102000,beijing,china,2000,134-138)的方法測定,測得的最大電光系數為149pm/v。
(2)對由實施例2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化合物(式中為yh4)與apc得到的聚合物薄膜進行電暈極化,極化溫度為120~125℃,極化時間為20~30min,極化電壓控制在10000~12000v左右;電光系數(r33)通過衰減全反射(attenuatedtotalreflection,atr,參見yuanbo,caozhuangqi,shenqishun,etal.,real-timemeasurementforelectro-opticcoefficientofapoled-polymerfilminatrconfiguration,inproceedingsofspie-opticalmeasurementandnondestructivetesting:techniquesandapplications,nov8-nov102000,beijing,china,2000,134-138)的方法測定,測得的最大電光系數為142pm/v。
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