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皮革加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少鹽浸酸的鞣制工藝。
背景技術:
鞣制是制革和裘皮加工的重要工序。目前市場上針對鞣制處理上大多使用的還是傳統工藝,而傳統的鞣制工藝最突出的問題是食鹽用量大,這不僅對環境造成了很大污染,對后期的污水處理造成很大麻煩,而且提高了生產成本。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少鹽浸酸的鞣制工藝,所述的鞣制工藝采用獨特的浸酸方法,大大減少了食鹽的用量,從而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降低了生產成本。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少鹽浸酸的鞣制工藝,包括下列步驟:步驟A:對原料皮進行預處理,得到能浸酸的皮張;步驟B:將所述能浸酸的皮張置于浸酸液中,在溫度為15-35℃、料液比為18-22:1的條件下浸泡48-60h,完成浸酸;所述浸酸液包括:食鹽6.6-9g/L、威斯浸酸助劑SA5-7g/L;步驟C:將所述浸酸后的皮張置于鞣制液中,進行鞣制,之后出皮待用。與傳統的鞣制工藝相比,本發明主要是優化了浸酸方法,即采用特殊的浸酸助劑—威斯浸酸助劑SA使皮纖維充分開展,以便在鞣制中使鞣劑滲入浸透到皮纖維中,與皮膠原結合,從而改善皮的使用性能。本發明所用的浸酸助劑屬于有機酸類,僅僅會引起皮的輕微酸腫,因而大大減小了食鹽的用量。傳統的浸酸鞣制工藝食鹽用量至少65g/L,相較之下本發明減少了至少86%的食鹽用量,由此帶來的利益是環境污染和生產成本大大降低。同時,本發明浸酸得到皮張至少能達到傳統工藝的水平,所鞣制出的蘭皮毛被潔白,皮板手感豐滿,柔軟,有彈性,延伸性較好,在少鹽的情況下不會出現酸腫,爛板,掉毛等現象。另外,上文所述的預處理工藝既可以是常規技術中浸酸前的預處理工序(例如浸水、脫毛、浸灰、軟化等),也可以是實施者根據實際情況改進后的工序,鞣制工藝亦是如此。而在整個浸酸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持續或間歇式劃動,以便提高浸酸效果或縮短浸酸時間。應當注意的是,本發明的鞣制工藝使用任意種類的皮毛,但是不同皮毛所處理的效果有所差異,對綿羊皮的處理結果最好,細雜皮次之,但是,可以適當調整試劑的加入量來克服這個問題。例如,針對兔皮等細雜皮時,由于細雜皮纖維編織與綿羊皮稍有區別,可能會造成輕微酸腫或者掉毛的危險,所以在利用該工藝制作細雜皮時需要根據皮張本身的特性適當調整工藝,以防止由于食鹽用量的減少而造成皮張損壞。上述鞣制工藝還可以進一步改進:針對步驟C中的鞣制,優選的方法為:在溫度為15-40℃、料液比為18-22:1的條件下浸泡48-60h,完成鞣制;所述鞣制液包括:食鹽6.6-9g/L、甲酸0.4-0.6g/L、威斯鋁鞣劑F-AL4.2-5.8g/L。與傳統的鞣制方法相比,上述鞣制的最大優點在于食鹽量大幅減少(傳統工藝需要至少65g/L食鹽),其根本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由于本發明浸酸過程中并沒有導致過大的酸脹,因此鞣制所需的食鹽必然要少,二是在一定的酸度下,采用特殊鞣劑—威斯鋁鞣劑與皮膠原交聯也不會引起過多的酸脹。同樣,在鞣制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持續或間歇式劃動。為了提高鞣制效果,提高皮張的收縮溫度及耐濕熱穩定性,鞣制溫度優選為35℃,料液比優選為20:1,甲酸優選為0.5g/L、威斯鋁鞣劑F-AL優選為5g/L,食鹽優選為8g/L。為了提高鞣制效果,提高皮張的耐水洗性和收縮溫度,優選采用結合鞣法,即在鞣制液中還加入鉻粉5-7g/L、威斯助鞣劑F-B1.7-2.3g/L:鉻與皮膠原的結合牢固度更大,這樣可以提高耐水洗性和收縮溫度,而加入威斯助鞣劑F-B可以改善鞣制液的酸堿環境,提高pH值,以提高鉻與皮膠原的結合力,因此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弱堿(例如小蘇打等)替代威斯助鞣劑F-B,并且威斯助鞣劑F-B適宜在鞣制后期加入,即浸泡一段時間后(例如過夜后)加入,以避免其影響鋁與皮膠原的結合。優選地,鉻粉加入量為6g/L、威斯助鞣劑F-B加入量為2g/L。為了使毛皮更柔軟、豐滿、發泡,手感滑爽不油膩,還可以在鞣制液中加入威勒加脂劑FNP0.5-1g/L,優選0.5g/L,且更適宜在鞣制劃動1h以后加入,以保證鞣制反應物均勻滲透至皮張內部。針對浸酸工序,優選地,所述浸酸液還包括:威勒加脂劑FNP0.5-1g/L。同樣,加入威勒加脂劑可以提高毛皮柔軟度、豐滿度,使其手感滑爽不油膩,優選加入1g/L。為了進一步提高毛皮的質感,使其擁有海綿感,具有良好的抗靜電效果,在浸酸液中還可以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