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聚乙烯組合物及其薄膜。
背景技術:
雙向拉伸聚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ethylene,BOPE)薄膜是具有特殊分子結構的聚乙烯(PE)樹脂經雙向拉伸工藝成型的薄膜材料。在BOPE薄膜的成型加工過程中,薄膜經拉伸處理后,PE大分子鏈和結晶結構發生高度取向,從而顯著提高了薄膜的拉伸強度,降低了拉伸斷裂伸長率,并使得薄膜的霧度更低、光澤度更高且透明性更好。此外,與現有技術的擠出吹塑工藝和擠出流延工藝制備的聚乙烯薄膜制品相比,BOPE薄膜具有力學強度高、抗穿刺和抗沖擊性能好、光學性能優良、節能環保性等優勢。因此,BOPE薄膜可被廣泛用于包裝袋、重包裝袋、真空熱封膜、低溫包裝膜、復合膜、醫藥衛生用品、農用膜等方面。
目前采用的塑料薄膜的雙向拉伸加工方法有平膜拉伸法和管泡拉伸法。平膜拉伸法已經應用在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薄膜材料的加工中,工藝較為成熟。與管泡拉伸法相比,平膜拉伸法的拉伸倍率大(橫向拉伸倍率可達10倍以上)、成型速度快(最高收卷速度可達數百米/分鐘)、生產效率高,并且得到的薄膜的力學強度、光學性能和厚度均勻性均更佳,但是薄膜成型受工藝條件波動影響顯著,薄膜拉伸加工難度大,對于薄膜原料有著更高的要求。現有的雙向拉伸聚乙烯原料基本均只適用于管泡拉伸法制備BOPE薄膜,而將現有的這些聚乙烯原料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備BOPE薄膜時,存在成膜性差(拉伸速度和拉伸倍率很低)、膜容易出現破裂的缺陷,即,基本不適用于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備薄膜。因此, 為了充分利用平膜拉伸法的上述優勢,目前亟需開發一種成膜性好且膜不容易出現破裂的適用于平膜拉伸法制備BOPE薄膜的聚乙烯原料。
此外,聚乙烯薄膜雖然較為柔軟,韌性較好,但是其模量通常較低,而現代薄膜生產工藝已向大規模高速化發展,特別是雙向拉伸工藝,由于生產速度較之管泡拉伸法更快,如果薄膜的模量不足,則極易在生產過程中發生膜面打褶的問題,而且對于某些包裝用途,如自立袋等,也希望薄膜自身具有較高的模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將現有的聚乙烯原料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備聚乙烯薄膜時存在成膜性差、膜容易破裂,即不適用于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備薄膜,并且得到的聚乙烯薄膜的模量較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的聚乙烯組合物及由該聚乙烯組合物制成的薄膜。
具體地,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含有組分A、組分B、組分C、成核劑和石油樹脂;所述組分A為乙烯/α烯烴共聚的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下的熔融指數MFRA為0.01-3.5g/10min,密度為0.880-0.936g/cm3;所述組分B為乙烯/α烯烴共聚的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下的熔融指數MFRB為3.6-14.9g/10min,密度為0.910-0.930g/cm3;所述組分C為乙烯/α烯烴共聚的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下的熔融指數MFRC為15-150g/10min,密度為0.880-0.930g/cm3。
本發明提供的薄膜至少包括一層由上述聚乙烯組合物形成的聚乙烯層。
本發明的發明人經過深入研究后發現,將上述具有特定熔融指數和密度的組分A、組分B和組分C以及成核劑和石油樹脂配合使用而得到的聚乙烯組合物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備聚乙烯薄膜時,具有拉伸倍率大、成膜速率高 的優點,能夠滿足平膜拉伸法對聚乙烯原料的較高要求,適應現有的平膜拉伸法生產線的經濟性需求,并且得到的聚乙烯薄膜還具有高模量的優點,極具工業應用前景。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當在所述聚乙烯組合物中組分A的質量份數WA為25-90重量份,組分B的質量份數WB為0.1-10重量份,組分C的質量份數WC為10-75重量份時,該聚乙烯組合物在具有較好成膜性并且獲得的聚乙烯薄膜具有較高的模量的基礎上,由該聚乙烯組合物制備得到的薄膜還具有較低的霧度。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當所述組分A和組分B的分子量分布指數滿足Mw/Mn≤8.0,且所述組分C的分子量分布指數滿足Mw/Mn≤4.5時,該聚乙烯組合物在具有較好成膜性并且獲得的聚乙烯薄膜具有較高的模量的基礎上,由該聚乙烯組合物制備得到的薄膜還具有較高的抗穿刺性能。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當所述聚乙烯組合物中組份A、組份B和組份C的密度ρA、ρB和ρC之間的關系滿足-0.04≤ρA-ρB≤0.02,且-0.04≤ρA-ρC≤0.02時,該聚乙烯組合物在具有較好成膜性并且獲得的聚乙烯薄膜具有較高的模量的基礎上,由該聚乙烯組合物制備得到的薄膜還具有拉伸強度和抗穿刺強度高且霧度低的優點。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用于制備聚乙烯組合物的多反應器并聯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第一反應器;2-第二反應器;3-第三反應器;4-固/液(氣)分離器;5-均化料倉;6-熔融造粒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含有組分A、組分B、組分C、成核劑和石油樹脂;所述組分A為乙烯/α烯烴共聚的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下的熔融指數MFRA為0.01-3.5g/10min,密度ρA為0.880-0.936g/cm3;所述組分B為乙烯/α烯烴共聚的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下的熔融指數MFRB為3.6-14.9g/10min,密度ρB為0.910-0.930g/cm3;所述組分C為乙烯/α烯烴共聚的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下的熔融指數MFRC為15-150g/10min,密度ρC為0.880-0.930g/cm3。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優選地,所述組分A在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下的熔融指數MFRA為0.01-3g/10min,所述組分B在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下的熔融指數MFRB為4-10g/10min,所述組分C在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下的熔融指數MFRC為15-100g/10min。更優選地,所述組分A在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下的熔融指數MFRA為0.01-2g/10min,所述組分B在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下的熔融指數MFRB為4-5g/10min,所述組分C在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下的熔融指數MFRC為20-60g/10min。
在本發明中,所述熔融指數均按照GB/T3682-2000中規定的方法進行測定,其中,測試條件包括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優選地,所述組分A的密度ρA為0.910-0.930g/cm3,所述組分B的密度ρB為0.913-0.928g/cm3,所述組分C的密度ρC為0.905-0.928g/cm3。更優選地,所述組分A的密度ρA為0.915-0.926g/cm3,所述組分B的密度ρB為0.913-0.924g/cm3,所述組分C的密度ρC為0.910-0.926g/cm3。特別優選地,所述聚乙烯組合物中組份A、組份B和組份C的密度ρA、ρB和ρC之間的關系滿足-0.04≤ρA-ρB≤0.02且-0.04≤ρA-ρC≤0.02,這樣能夠使得到的聚乙烯組合物在具有較好的成膜性能并且獲得的聚乙烯薄膜具有較高的模量的基礎上,還具有非常高的拉伸強度和抗穿刺強度以及較低的霧度。
所述組分A、組分B和組分C均為乙烯/α烯烴共聚的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其中,線性結構是指分子鏈中僅含有短支鏈結構,而不含有長支鏈結構和交聯結構,其由聚合單體和聚合工藝條件所決定,具體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在此不作贅述。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為了使得到的聚乙烯組合物在具有良好成膜性能并且獲得的聚乙烯薄膜具有較高的模量的基礎上,還具有較好的光學性能,優選地,在所述聚乙烯組合物中,所述組分A的質量份數WA為25-90重量份,所述組分B的質量份數WB為0.1-10重量份,所述組分C的質量份數WC為10-75重量份;更優選地,在所述聚乙烯組合物中,所述組分A的質量份數WA為30-80重量份,所述組分B的質量份數WB為0.5-8重量份,所述組分C的質量份數WC為20-70重量份。進一步地,所述組分A的質量份數WA和組分C的質量份數WC與組分A的熔融指數MFRA的關系優選滿足4.6×lgMFRA+10.4≥WA/WC≥0.18×lgMFRA+0.7,更優選滿足1.8×lgMFRA+4.7≥WA/WC≥0.22×lgMFRA+0.9,這樣能夠使得所述聚乙烯組合物在平膜法薄膜雙向拉伸加工中具有更大的拉伸倍率和更高的拉伸速率。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特別優選地,所述聚乙烯組合物在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下的熔融指數為0.1-20g/10min,最優選為0.5-10g/10min。在將具有上述特定熔融指數和密度的組分A、組分B和組分C與成核劑和石油樹脂配合使用的基礎上,當將所述聚乙烯組合物整體的熔融指數控制在上述優選的范圍內時,能夠使得到的聚乙烯組合物同時具有非常優異的成膜性、拉伸強度、抗穿刺強度和模量以及較低的霧度。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優選地,所述組分A和組分B的分子量分布指數滿足Mw/Mn≤8.0,且所述組分C的分子量分布指數滿足Mw/Mn≤4.5;更優選地,所述組分A和組分B的分子量分布指數滿足3.5≤Mw/Mn≤6.0,且所述組分C的分子量分布指數滿足2.0≤Mw/Mn≤4.2。具體地,為了獲得具有上述分子量分布的組分A、組分B和組分C,所述組分A和組分B采用齊格勒-納塔催化劑聚合得到,且所述組分C采用茂金屬催化劑聚合得到。其中,所述齊格勒-納塔催化劑和茂金屬催化劑的種類可以為本領域的常規選擇,所述齊格勒-納塔催化劑通常由鎂/鈦化合物和有機鋁化合物以及任選的給電子體組成,所述茂金屬催化劑通常由茂金屬化合物和有機鋁化合物以及任選的給電子體組成,具體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在此不作贅述。本發明的發明人經過深入研究后發現,將采用齊格勒-納塔催化劑聚合得到的具有上述熔融指數和密度的組分A和組分B、采用茂金屬催化劑聚合得到的具有上述熔融指數和密度的組分C以及成核劑和石油樹脂配合使用,得到的聚乙烯組合物在具有良好成膜性能以及得到的聚乙烯薄膜具有較高的模量的基礎上,還具有非常高的抗刺穿性能,非常適用于包裝材料。
本發明對所述組分A、組分B和組分C中α烯烴共聚單體的含量沒有特別地限定,例如,所述組分A、組分B和組分C中α烯烴共聚單體的摩爾含量可以各自獨立地為0.2-15mol%,優選為1.5-10mol%。在本發明中,α烯烴共聚單體的摩爾含量是指由α烯烴聚合形成的結構單元的摩爾量占總單 體結構單元的摩爾量的比例。此外,所述組分A、組分B和組分C中的α烯烴各自獨立地為C3-C20烯烴中的至少一種。從原料易得性的角度出發,所述組分A、組分B和組分C中的α烯烴優選為丙烯、1-丁烯、2-丁烯、3-甲基-1-丁烯、4-甲基-1-丁烯、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戊烯、3,4-二甲基-1-戊烯、4,4-二甲基-1-戊烯、1-己烯、4-甲基-1-己烯、5-甲基-1-己烯、1-庚烯、2-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和1-二十(碳)烯中的至少一種,更優選為1-丁烯、1-己烯和1-辛烯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對所述聚乙烯組合物中各組分的含量沒有特別地限定,例如,以所述組分A、組分B和組分C的總含量為100重量份計,所述成核劑的含量可以為0.01-0.25重量份,所述石油樹脂的含量可以為10-15重量份;更優選地,以所述組分A、組分B和組分C的總含量為100重量份計,所述成核劑的含量為0.1-0.25重量份,所述石油樹脂的含量為10-12重量份。
在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中,各組分的結晶速率有一定的差異,所述成核劑能夠起到誘導聚乙烯產生大量微晶并提高結晶速率的作用,從而減少了各組分結晶尺寸和結晶速率的不均勻性,能夠起到穩定拉伸膜過程以及進一步提高聚乙烯薄膜光學性能的作用,并且成核劑也能夠使薄膜晶區部分的結構更加完善,從而提高了晶區部分的模量。
所述成核劑的種類可以為本領域的常規選擇,例如,可以為山梨醇類成核劑和/或芳基磷酸鹽類成核劑。
所述山梨醇類成核劑的具體實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3:2,4-二(苯亞甲基)-D-山梨醇、1,3:2,4-二(4-甲基苯亞基)-D-山梨醇、1,3:2,4-二(3,4-二甲基苯亞甲基)-D-山梨醇、1,3:2,4-二(4-乙基苯亞甲基)-D-山梨醇、雙-1,3:2,4-(4’-丙基亞芐基)-1-烯丙基山梨醇、雙-1,3:2,4-(4’-乙基亞芐基)-1-烯丙基山梨醇、雙-1,3:2,4-(4’-丙氧基亞芐基)-1-烯丙基山梨醇、雙-1,3:2,4-(4’- 丙基亞芐基)-1-丙基山梨醇、雙-1,3:2,4-(4’-丙氧基亞芐基)-1-丙基山梨醇。所述山梨醇類成核劑優選為1,3:2,4-二(3,4-二甲基苯亞甲基)-D-山梨醇(如可以購自美國美利肯公司,牌號為Millad 3988)和/或雙-1,3:2,4-(4’-丙基亞芐基)-1-丙基山梨醇(如CN101484458A所公開,可以購自美國美利肯公司,牌號為NX8000),特別優選為雙-1,3:2,4-(4’-丙基亞芐基)-1-丙基山梨醇。
所述芳基磷酸鹽類成核劑的具體實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2,2’-亞甲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鈉、2,2’-乙叉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鈉、2,2’-亞甲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鋰、2,2’-乙叉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鋰、2,2’-乙叉基-雙(4-異丙基-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鈉、2,2’-亞甲基-雙(4-甲基-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鋰、2,2’-亞甲基-雙(4-乙基-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鋰、雙[2,2’-硫代雙(4-甲基-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鈣]、雙[2,2’-硫代雙(4-乙基-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鈣]、雙[2,2’-硫代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鈣]、雙[2,2’-硫代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鎂]、雙[2,2’-硫代雙(4,6-二叔辛基苯基)磷酸鎂]、2,2’-丁叉基-雙(4,6-二甲基苯基)磷酸鈉、2,2’-叔辛基亞甲基-雙(4,6-二甲基苯基)磷酸鈉、2,2’-叔辛基亞甲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鈉、雙[2,2’-亞甲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鈣]、雙[2,2’-亞甲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鎂]、雙[2,2’-亞甲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鋇]、2,2’-亞甲基-雙(4-甲基-6-叔丁基苯基)磷酸鈉、2,2’-亞甲基-雙(4-乙基-6-叔丁基苯基)磷酸鈉、雙[4,4’-二甲基-6,6’-二叔丁基-2,2’-聯苯基)磷酸鈣]、2,2’-乙叉基-雙(4-間-丁基-6-叔丁基苯基)磷酸鈉、2,2’-亞甲基-雙(4,6-二甲基苯基)磷酸鈉、2,2’-亞甲基-雙(4,6-二乙基苯基)磷酸鈉、2,2’-乙叉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鉀、雙[2,2’-乙叉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鈣]、雙[2,2’-乙叉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鎂]、雙[2,2’-乙叉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鋇]、羥基-雙[2,2’-乙叉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鋁]、三雙[2,2’-乙叉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鋁]、羥基-雙[2,4,8,10-四(1,1’-二甲基乙基)-6-羥基-12H-二苯并[d,g]二氧磷雜八環-6-氧]合鋁。所述芳基磷酸鹽類成核劑優選為2,2’-亞甲基- 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鈉、羥基-雙[2,2’-乙叉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鋁]和羥基-雙[2,4,8,10-四(1,1’-二甲基乙基)-6-羥基-12H-二苯并[d,g]二氧磷雜八環-6-氧]合鋁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芳基磷酸鹽類成核劑可以通過商購得到,例如,可以購自日本旭電化公司、牌號為ADK NA-11(2,2’-亞甲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鈉鹽)和/或ADK NA-21(主要成分為:羥基-雙[2,4,8,10-四(1,1’-二甲基乙基)-6-羥基-12H-二苯并[d,g]二氧磷雜八環-6-氧]合鋁)的芳基磷酸鹽類成核劑。
由于石油樹脂的分子量通常較小,結構特殊,可以起到拉伸潤滑劑的作用,使得薄膜拉伸所需拉伸力更小,且拉伸過程更穩定。此外,石油樹脂無法參與聚乙烯的結晶,最終會存在于聚乙烯薄膜的非晶區中,石油樹脂本身為剛性環狀結構,具有很高的模量,因此能夠提高聚乙烯薄膜非晶區的模量。
在本發明中,所述石油樹脂優選為不含極性基團的石油樹脂。所述石油樹脂是指石油餾分的烯烴、二烯烴、環烯烴、苯乙烯衍生物和雜環化合物等混合物經聚合得到的樹脂狀物質。優選情況下,所述石油樹脂是石油裂解副產品中的C5餾份和/或C9餾份經前處理、聚合、蒸餾等工藝生產的一種熱塑性樹脂,其軟化點為100-150℃。其中,軟化點是指物質軟化的溫度,即,石油樹脂開始變軟時的溫度。石油樹脂在進行加氫處理后,可使其顏色從黃色至淺黃色變為無色,因此優選為C5和/或C9的加氫石油樹脂,最優選是環戊二烯型樹脂或以其作為主要組分的更高烯烴的樹脂。所述石油樹脂可以通過商購得到,例如,可以購自Exxonmobil公司的C5石油樹脂和/或C9石油樹脂。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優選地,所述聚乙烯組合物還含有潤滑劑,這樣能夠改善所述聚乙烯組合物的擠出加工性能。所述潤滑劑的種類和用量均可以為本領域的常規選擇,例如,所述潤滑劑可以選自聚乙二醇(PEG)類潤滑劑、含氟聚合物類潤滑劑、有機硅類潤滑劑、脂肪醇類潤滑劑、脂肪酸類潤滑劑、脂肪酸酯類潤滑劑、硬脂酸酰胺類潤滑劑、脂肪酸金 屬皂類潤滑劑、烷烴及氧化烷烴類潤滑劑和微納米粒子類潤滑劑中的至少一種。具體地,所述PEG類潤滑劑例如可以為數均分子量為500-50000的PEG分子,其可以經過封端、接枝、交聯處理,也可以經過其他化學改性或物理改性。所述含氟聚合物類潤滑劑例如可以為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六氟丙烯等中的至少一種,也可以為其他單峰或多峰的含氟聚合物以及結晶或半結晶的含氟聚合物。所述有機硅潤滑劑可以為現有的各種以碳、硅原子為分子主鏈,以甲基、苯基、烷氧基、乙烯基等有機基團的低聚物或齊聚物為側鏈的化合物。所述脂肪醇類潤滑劑例如可以為軟脂肪醇、硬脂肪醇、牛油脂肪醇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脂肪酸類潤滑劑例如可以硬脂酸和/或12-羥基硬脂酸。所述脂肪酸酯類潤滑劑例如可以為硬脂酸丁酯、硬脂酸單甘油脂、棕櫚酸十六烷基酯、硬脂酸十八烷基酯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硬脂酸酰胺類潤滑劑例如可以為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n,n-乙撐雙硬脂酸酰胺(EBS)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脂肪酸金屬皂類潤滑劑例如可以為硬脂酸鉛、硬脂酸鈣、硬脂酸鎂、合成醋酸鈣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烷烴及氧化烷烴類潤滑劑例如可以為液體石蠟、固體石蠟、聚乙烯蠟、聚丙烯蠟、氧化乙烯蠟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微納米粒子類潤滑劑例如可以為粉末橡膠和/或硅膠微粒。此外,以所述組分A、組分B和組分C的總重量為100重量份計,所述潤滑劑的含量可以為0.05-5重量份,優選為0.5-3重量份。
此外,所述聚乙烯組合物中還可以含有任何現有的各種在聚乙烯樹脂、聚乙烯薄膜中通常使用的其他助劑,且所述其他助劑不會對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的拉伸成膜性、力學性能和光學性能產生不利的影響。所述其他助劑包括但不限于:抗氧劑、爽滑劑、抗靜電劑、防粘劑等中的至少一種。此外,所述其他助劑的用量均可以為本領域的常規選擇,對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均能知悉,在此不作贅述。
所述聚乙烯組合物可以按照現有的各種方法制備得到,例如,先分別制 備組分A、組分B和組分C,然后將所述組分A、組分B、組分C、成核劑、石油樹脂以及選擇性含有的潤滑劑和其他助劑按照配比在機械混合設備中進行機械混合,然后加入熔融共混設備中進行熔融共混。其中,所述機械混合設備例如可以為高速攪拌機、捏合機等。所述熔融共混設備例如可以為雙螺桿擠出機、單螺桿擠出機、開煉機、密煉機等。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聚乙烯組合物在如圖1所示的多反應器并聯裝置中制備得到,所述多反應器并聯裝置包括第一反應器1、第二反應器2、第三反應器3、固/液(氣)分離器4、均化料倉5和熔融造粒系統6,其中,所述第一反應器1、第二反應器2和第三反應器3并聯連接,所述固/液(氣)分離器4的個數為三個,分別與第一反應器1、第二反應器2和第三反應器3連通,由第一反應器1制備的組分A、由第二反應器2制備的組分B以及由第三反應器3制備的組分C分別在不同的在固/液(氣)分離器4中進行相分離,然后將經相分離后的組分A、組分B和組分C按比例輸送至均化料倉5中并與成核劑、石油樹脂以及其他添加劑一起混合均勻,之后送入熔融造粒系統6中進行擠出造粒。其中,各反應器中的聚合可以是間歇聚合,也可以是連續聚合。當采用多反應器并聯聚合時,下文中的WA、WB和WC為各組分在相應反應器中的單位時間產量。
本發明提供的薄膜至少包括一層由上述聚乙烯組合物形成的聚乙烯層。
所述薄膜可以具有單層結構,也可以具有多層結構。當所述薄膜為多層結構時,至少芯層(通常為厚度最大的層)為由所述聚乙烯組合物形成的聚乙烯層。例如,所述薄膜可以具有上表層、芯層和下表層的復合結構,且至少所述芯層為由所述聚乙烯組合物形成的聚乙烯層。通常來說,所述薄膜的厚度可以為10-200μm,優選為10-100μm。此外,當所述薄膜具有上表層、芯層和下表層的復合結構時,所述上表層和下表層的厚度各自獨立地為所述薄膜厚度的1-25%。
此外,所述薄膜可以為單向拉伸薄膜,也可以為雙向拉伸薄膜,優選為雙向拉伸薄膜,更優選為由平膜雙向拉伸法制備得到的雙向拉伸薄膜。
采用平膜雙向拉伸法制備雙向拉伸薄膜的過程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具體地,先將上述聚乙烯組合物加入到流延設備中進行擠出流延鑄片,然后將得到的鑄片在薄膜雙向拉伸設備中進行拉伸成型。在擠出流延的過程中,鑄片模頭可以根據需要獲得的膜的結構進行選擇,例如,當需要獲得具有單層結構的薄膜時,可以采用單層模頭;當需要獲得具有多層結構的薄膜(具有上表層、芯層和下表層三層結構的薄膜)時,可以采用多層結構復合模頭,并且所述多層結構復合模頭中至少一層(芯層)與裝有上述聚乙烯組合物的擠出機料斗連通,這樣能夠使得到的薄膜中的至少一層(芯層)為由上述聚乙烯組合物形成的聚乙烯層。在擠出過程中,擠出溫度可以為160-260℃,流延急冷輥的溫度可以為15-85℃。此外,所述雙向拉伸可以采用同步法拉伸工藝(即同時進行薄膜縱向(MD)和橫向(TD)拉伸),也可以采用分步法拉伸工藝(即先進行薄膜縱向拉伸,再進行薄膜橫向拉伸)。所述同步法拉伸的具體工藝為:所述鑄片經充分預熱后,同時進行縱向和橫向方向拉伸,其中,預熱溫度可以為75-165℃,拉伸溫度可以為75-160℃,縱向(MD)拉伸倍率≥4倍,橫向(TD)拉伸倍率≥5倍,橫向拉伸速率≥50%/s。所述分步法拉伸的具體工藝為:所述鑄片經充分預熱后,先進行縱向拉伸,之后進行橫向拉伸,其中,預熱溫度可以為65-158℃,拉伸溫度可以為65-155℃,縱向(MD)拉伸倍率≥4倍,橫向(TD)拉伸倍率≥5倍,橫向拉伸速率≥50%/s。此外,薄膜拉伸成型后可以不進行定形處理,也可以進行退火定形處理。當進行退火定形處理時,薄膜定形處理溫度可以為80-165℃。最后,薄膜還可以進行表面電暈處理、裁邊和收卷處理,最終得到本發明所述的薄膜。
本發明提供的薄膜具有較好的成膜性并且拉伸倍率大、拉伸速率高。在 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備所述雙向拉伸薄膜的過程中,如上所述,所述薄膜的縱向(MD)拉伸倍率≥4倍,橫向(TD)拉伸倍率≥5倍。拉伸倍率越大,則薄膜的力學強度越高。所述薄膜的橫向(TD)拉伸速率≥50%/s,優選為60-100%/s,這樣能夠保證工業化連續生產。
本發明提供的薄膜具有較高的力學強度和較好的光學性能。所述雙向拉伸薄膜性能可滿足:縱向(MD)拉伸強度≥65MPa,優選為≥70MPa;橫向(TD)拉伸強度≥80MPa,優選為≥90MPa;縱向(MD)模量≥250MPa,優選為≥300MPa;橫向(TD)模量≥300MPa,優選為≥350MPa。所述雙向拉伸薄膜的穿刺強度≥2.5N,優選為≥3.5N。在本發明中,所述縱向拉伸強度、橫向拉伸強度、縱向模量和橫向模量按照GB/T 1040.3-2006中規定的方法進行測定。所述穿刺強度按照GB/T 10004-2008中規定的方法進行測定,其中,薄膜試樣的厚度為25±5μm。
本發明提供的薄膜的生產成本低、加工工藝簡單、通用性好,拓寬了聚乙烯薄膜的應用領域。
以下將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在以下實施例和對比例中:
薄膜雙向拉伸設備購自德國Brückner公司,型號為Karo IV。
所述聚乙烯組合物和薄膜性能按照以下方法進行測試:
(1)分子量分布指數(Mw/Mn):采用英國Polymer Laboratories公司的PL-GPC 220型凝膠滲透色譜儀結合IR5型紅外檢測器進行測定,色譜柱為3根串聯Plgel 10μm MIXED-B柱,溶劑及流動相為1,2,4-三氯苯,柱溫為150℃,流速為1.0mL/min,采用PL公司的EasiCal PS-1窄分布聚苯乙烯標樣進行普適標定;
(2)熔融指數(MFR):按照GB/T 3682-2000中規定的方法進行測定,其中,測試溫度為190℃,載荷為2.16kg;
(3)密度:按照GB/T 1033.2-2010中規定的方法并采用密度梯度柱法進行測定;
(4)薄膜拉伸強度和模量:按照GB/T 1040.3-2006中規定的方法進行測定;
(5)薄膜穿刺強度:按照GB/T 10004-2008中規定的方法進行測定;
(6)薄膜霧度:按照GB/T 2410-2008中規定的方法進行測定。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及其薄膜。
(1)聚乙烯組合物的制備:
本實施例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由組分A、組分B、組分C、成核劑、石油樹脂、潤滑劑和抗氧劑組成,其中組分A、組分B、組分C均為乙烯/α烯烴共聚的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組分A和組分B采用齊格勒-納塔催化劑制備得到(所述齊格勒-納塔催化劑體系為由CN101838351A實施例1制備得到的齊格勒-納塔催化劑體系,下同),組分C采用茂金屬催化劑制備得到(所述茂金屬催化劑體系為由CN102453124A實施例1制備得到的負載型茂金屬催化劑,下同)。具體步驟如下:
將乙烯、α烯烴、氫氣和氮氣(乙烯、α烯烴、氫氣和氮氣均為聚合級,經脫除水、氧后使用,下同)加入到流化床氣相反應器中,然后加入催化劑體系,之后在溫度為84-88℃、壓力為1.8-2.0MPa的條件下聚合,分別得到組分A、組分B和組分C。其中,組分A、組分B和組分C的熔融指數的控制通過調節氫氣的加入量而實現,密度的控制通過調節α烯烴的種類和加入量而實現。制備組分A的過程中所用α烯烴為1-己烯,制備組分B的過程中所用α烯烴為1-己烯,制備組分C的過程中所用α烯烴為1-丁烯。
經檢測,由上述方法制備得到的組分A、組分B和組分C的性能如下:
組分A的熔融指數MFRA=2.0g/10min,密度ρA=0.913g/cm3,分子量分布指數Mw/Mn=6.4,α烯烴共聚單體的摩爾含量=8.9mol%;
組分B的熔融指數MFRB=4.0g/10min,密度ρB=0.913g/cm3,分子量分布指數Mw/Mn=5.7,α烯烴共聚單體的摩爾含量=8.9mol%;
組分C的熔融指數MFRC=15g/10min,密度ρC=0.905g/cm3,分子量分布指數Mw/Mn=3.5,α烯烴共聚單體的摩爾含量=9.1mol%。
將上述制得的各組分按配比進行稱重并混合,其中組分A的質量份數WA為80重量份,組分B的質量份數WB為10重量份,組分C的質量份數WC為20重量份,WA/WC=4(滿足4.6×lgMFRA+10.4≥WA/WC≥0.18×lgMFRA+0.7,也滿足1.8×lgMFRA+4.7≥WA/WC≥0.22×lgMFRA+0.9);然后加入成核劑、石油樹脂、潤滑劑和抗氧劑(具體種類和用量如表1所示,其中,石油樹脂為購自日本出光公司的C9石油樹脂,軟化點為125℃;潤滑劑為瑞士科萊恩公司生產的PEG潤滑劑,分子量10000;抗氧劑購自瑞士汽巴公司,牌號分別為1010和168),之后將混合物加入到高速攪拌器中混合均勻,再將混合好的物料加入到W&P公司制造的雙螺桿擠出機的喂料器中,物料經由喂料器進入雙螺桿中,加工過程中螺桿的溫度保持在160-210℃之間,經螺桿熔融混合均勻、擠出、造粒并烘干,得到聚乙烯組合物粒料,經檢測其熔融指數MFR=3.3g/10min。
(2)聚乙烯薄膜的制備:
將步驟(1)制得的聚乙烯組合物粒料進行干燥,之后加入到瑞典Labtech公司的型號為LCR400的多層擠出流延機的芯層擠出機以及上、下表層擠出機中進行熔融擠出并流延鑄片,其中,所述上、下表層擠出機中還需加入無機防粘劑(二氧化硅,下同),并且上、下表層擠出機中加入的防粘劑與聚乙烯組合物粒料的重量比均為0.02:1,在流延鑄片過程中,將流延急冷輥溫度設定為25℃,制成聚乙烯厚鑄片,其由上表層、芯層和下表層構成。
將上述聚乙烯厚鑄片放入到薄膜雙向拉伸設備的拉伸夾具中,采用先縱向(MD)拉伸后橫向(TD)拉伸的雙向分步拉伸工藝成型,各步工藝條件如下:MD預熱溫度為100℃,MD拉伸溫度為110℃,MD拉伸倍率為4倍;TD預熱溫度為100℃,TD拉伸溫度為115℃,TD拉伸倍率為5倍,薄膜TD拉伸速率為60%/s;薄膜定形溫度為120℃,得到平均厚度為25μm的薄膜,其由上表層、芯層和下表層構成,各層原料均為本實施例的聚乙烯組合物,且上表層和下表層中還含有防粘劑,上表層和下表層的厚度均為0.5μm。所得薄膜性能如表2所示。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及其薄膜。
(1)聚乙烯組合物的制備:
本實施例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由組分A、組分B、組分C、成核劑、石油樹脂、潤滑劑和抗氧劑組成,其中組分A、組分B、組分C均為乙烯/α烯烴共聚的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其中,組分A和組分B采用齊格勒-納塔催化劑制備得到,組分C采用茂金屬催化劑制備得到。具體步驟如下:
將乙烯、α烯烴、氫氣和氮氣加入到流化床氣相反應器中,然后加入催化劑體系,之后在溫度為84-88℃、壓力為1.8-2.0MPa的條件下聚合,分別得到組分A、組分B和組分C。其中,組分A、組分B和組分C的熔融指數的控制通過調節氫氣的加入量而實現,密度的控制通過調節α烯烴的種類和加入量而實現。制備組分A的過程中所用α烯烴為1-丁烯,制備組分B的過程中所用α烯烴為1-丁烯,制備組分C的過程中所用α烯烴為1-己烯。
經檢測,由上述方法制備得到的組分A、組分B和組分C的性能如下:
組分A的熔融指數MFRA=0.01g/10min,密度ρA=0.930g/cm3,分子量分布指數Mw/Mn=5.5,α烯烴共聚單體的摩爾含量=2.1mol%;
組分B的熔融指數MFRB=10.0g/10min,密度ρB=0.930g/cm3,分子量分布指數Mw/Mn=4.8,α烯烴共聚單體的摩爾含量=2.8mol%;
組分C的熔融指數MFRC=60g/10min,密度ρC=0.922g/cm3,分子量分布指數Mw/Mn=2.9,α烯烴共聚單體的摩爾含量=3.8mol%。
將上述制得的各組分按配比進行稱重并混合,其中組分A的質量份數WA為55重量份,組分B的質量份數WB為5重量份,組分C的質量份數WC為55重量份,WA/WC=1(滿足4.6×lgMFRA+10.4≥WA/WC≥0.18×lgMFRA+0.7,也滿足1.8×lgMFRA+4.7≥WA/WC≥0.22×lgMFRA+0.9);然后加入成核劑、石油樹脂、潤滑劑和抗氧劑(具體種類和用量如表1所示,其中,石油樹脂為購自日本出光公司的C9石油樹脂,軟化點為125℃;潤滑劑為瑞士科萊恩公司生產的PEG潤滑劑,分子量6000;抗氧劑購自瑞士汽巴公司,牌號分別為1010和168),之后將混合物加入到高速攪拌器中混合均勻,再將混合好的物料加入到W&P公司制造的雙螺桿擠出機的喂料器中,物料經由喂料器進入雙螺桿中,加工過程中螺桿的溫度保持在180-240℃之間,經螺桿熔融混合均勻、擠出、造粒并烘干,得到聚乙烯組合物粒料,經檢測其熔融指數MFR=1.2g/10min。
(2)聚乙烯薄膜的制備:
將步驟(1)制得的聚乙烯組合物粒料進行干燥,之后加入到瑞典Labtech公司的型號為LCR400的多層擠出流延機的芯層擠出機以及上、下表層擠出機中進行熔融擠出并流延鑄片,其中,所述上、下表層擠出機中還需加入無機防粘劑,并且上、下表層擠出機中加入的防粘劑與聚乙烯組合物粒料的重量比均為0.02:1,在流延鑄片過程中,將流延急冷輥溫度設定為85℃,制成聚乙烯厚鑄片,其由上表層、芯層和下表層構成。
將上述聚乙烯厚鑄片放入到薄膜雙向拉伸設備的拉伸夾具中,采用先縱向(MD)拉伸后橫向(TD)拉伸的雙向分步拉伸工藝成型,各步工藝條件 如下:MD預熱溫度為130℃,MD拉伸溫度為126℃,MD拉伸倍率為4倍;TD預熱溫度為130℃,TD拉伸溫度為128℃,TD拉伸倍率為6倍,薄膜TD拉伸速率為100%/s;薄膜定形溫度為130℃,得到平均厚度為25μm的薄膜,其由上表層、芯層和下表層構成,各層原料均為本實施例的聚乙烯組合物,且上表層和下表層中還含有防粘劑,上表層和下表層的厚度均為1μm。所得薄膜性能如表2所示。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及其薄膜。
(1)聚乙烯組合物的制備:
本實施例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用圖1所示的多反應器并聯裝置聚合得到,其中第一反應器1聚合制備組分A、第二反應器2聚合制備組分B、第三反應器3聚合制備組分C,這三種組分均為乙烯/α烯烴共聚的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其中,組分A和組分B采用齊格勒-納塔催化劑制備得到,組分C采用茂金屬催化劑制備得到。具體步驟如下:
將α烯烴、正己烷和氫氣加入到聚合反應器中,并將聚合反應器加熱到預設的聚合溫度,之后將乙烯單體和催化劑體系同時加入到聚合反應器中,其中組分A和組分B在溫度為240℃、壓力為14.8MPa的條件下聚合得到;組分C在溫度為140℃、壓力為2.5MPa的條件下聚合得到。其中,組分A、組分B和組分C的熔融指數的控制通過調節氫氣的加入量而實現,密度的控制通過調節α烯烴的種類和加入量而實現。制備組分A的過程中所用α烯烴為1-辛烯,制備組分B的過程中所用α烯烴為1-丁烯,制備組分C的過程中所用α烯烴為1-丁烯。
在制備過程中將第一反應器1中組分A的單位時間產量WA、第二反應器2中組分B的單位時間產量WB與第三反應器3中組分C的單位時間產量 WC的重量比維持在WA:WB:WC=75:2:35,其中WA/WC=2.1(滿足4.6×lgMFRA+10.4≥WA/WC≥0.18×lgMFRA+0.7,也滿足1.8×lgMFRA+4.7≥WA/WC≥0.22×lgMFRA+0.9)。
經檢測,由上述方法制備得到的組分A、組分B和組分C的性能如下:
組分A的熔融指數MFRA=0.1g/10min,密度ρA=0.920g/cm3,分子量分布指數Mw/Mn=5.8,α烯烴共聚單體的摩爾含量=2.5mol%;
組分B的熔融指數MFRB=12.0g/10min,密度ρB=0.920g/cm3,分子量分布指數Mw/Mn=4.5,α烯烴共聚單體的摩爾含量=5.3mol%;
組分C的熔融指數MFRC=25g/10min,密度ρC=0.920g/cm3,分子量分布指數Mw/Mn=3.2,α烯烴共聚單體的摩爾含量=5.1mol%。
將上述制得的各組分按單位時間產量比例分別輸送到不同的固/液(氣)分離器4中進行相分離并進而輸送到帶有攪拌的均化料倉5中,然后按配比加入成核劑、石油樹脂、潤滑劑和抗氧劑(具體種類和用量如表1所示,其中,石油樹脂為購自日本出光公司的C9石油樹脂,軟化點為125℃;潤滑劑為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生產的聚乙烯蠟;抗氧劑購自瑞士汽巴公司,牌號分別為1010和168)進行混合均化,之后將混合物加入到W&P公司制造的雙螺桿擠出機的喂料器中,物料經由喂料器進入雙螺桿中,加工過程中螺桿的溫度保持在170-230℃之間,經螺桿熔融混合均勻、擠出、造粒并烘干,得到聚乙烯組合物粒料,經檢測其熔融指數MFR=1.0g/10min。
(2)聚乙烯薄膜的制備:
將步驟(1)制得的聚乙烯組合物粒料進行干燥,之后加入到瑞典Labtech公司的型號為LCR400的多層擠出流延機中進行熔融擠出并流延鑄片,在流延鑄片過程中,將流延急冷輥溫度設定為35℃,制成聚乙烯厚鑄片,該鑄片為單層結構。
將上述聚乙烯厚鑄片放入到薄膜雙向拉伸設備的拉伸夾具中,采用先縱 向(MD)拉伸后橫向(TD)拉伸的雙向分步拉伸工藝成型,各步工藝條件如下:MD預熱溫度為116℃,MD拉伸溫度為118℃,MD拉伸倍率為4倍;TD預熱溫度為120℃,TD拉伸溫度為120℃,TD拉伸倍率為5倍,薄膜TD拉伸速率為100%/s;薄膜定形溫度為122℃,得到平均厚度為25μm的單層薄膜。所得薄膜性能如表2所示。
實施例4
本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及其薄膜。
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制備聚乙烯組合物以及聚乙烯薄膜,不同的是,組分A的制備過程中各物質的用量不同,使得組份A、組份B和組份C的密度ρA、ρB和ρC之間的關系不滿足-0.04≤ρA-ρB≤0.02且-0.04≤ρA-ρC≤0.02,得到平均厚度為25μm的薄膜,其中,上表層和下表層的厚度均為0.5μm。在所述組分A的制備過程中,α烯烴為1-己烯,得到的組分A的性能如下:組分A的熔融指數MFRA=2.0g/10min,密度ρA=0.928g/cm3,分子量分布指數Mw/Mn=5.1,α烯烴共聚單體的摩爾含量=2.2mol%。所述聚乙烯組合物的具體配方見表1,所得薄膜的性能如表2所示。
對比例1
本對比例用于說明參比的聚乙烯原料及其薄膜。
(1)聚乙烯原料:
本對比例所用的中國石化燕山石化公司生產的薄膜級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牌號7042,催化劑為齊格勒-納塔催化劑,熔融指數MFR=2.0g/10min,密度ρ=0.920g/cm3,分子量分布指數Mw/Mn=4.5。
(2)聚乙烯薄膜的制備:
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制備聚乙烯薄膜,不同的是,將所述聚乙烯組合物 粒料用相同重量份的本對比例步驟(1)的聚乙烯原料替代,經多次嘗試均出現拉伸破膜的情況,無法拉伸成膜。此外,將聚乙烯薄膜制備過程中的TD拉伸速率降至50%/s后,經多次嘗試仍然出現拉伸破膜的情況,無法拉伸成膜。
對比例2
本對比例用于說明參比的聚乙烯原料及其薄膜。
(1)聚乙烯組合物的制備:
將對比例1的聚乙烯原料與成核劑、石油樹脂、潤滑劑、抗氧劑(具體種類和用量如表1所示,其中,聚乙烯原料的用量為100重量份;石油樹脂為購自日本出光公司的C9石油樹脂,軟化點為125℃;潤滑劑為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生產的聚乙烯蠟;抗氧劑購自瑞士汽巴公司,牌號分別為1010和168)加入到高速攪拌器中混合均勻,再將混合好的物料加入到W&P公司制造的雙螺桿擠出機的喂料器中,物料經由喂料器進入雙螺桿中,加工過程中螺桿的溫度保持在170-230℃之間,經螺桿熔融混合均勻、擠出、造粒并烘干,得到聚乙烯組合物粒料。
(2)聚乙烯薄膜的制備:
本對比例的聚乙烯薄膜采用德國DR.COLLIN公司的上吹法吹膜設備擠出吹塑成型得到,具體方法如下:將上述步驟(1)選取的聚乙烯組合物粒料加入到上吹法吹膜設備擠出機的料斗中,原料經擠出機充分熔融塑化后,由機頭的環形口模擠出制成熔體膜管,之后經壓縮空氣吹脹(吹脹比為2.5倍),并經風環冷卻后制成聚乙烯薄膜,其中薄膜為平均厚度為25μm的單層結構。所得薄膜的性能如表2所示。
對比例3
本對比例用于說明參比的聚乙烯組合物及其薄膜。
(1)聚乙烯組合物的制備:
本對比例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由組分1、組分2、潤滑劑和抗氧劑組成,其中,組分1和組分2均為乙烯/α烯烴共聚的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組分1采用齊格勒-納塔催化劑制備得到,組分2采用茂金屬催化劑制備得到。具體步驟如下:
將乙烯、α烯烴、氫氣和氮氣加入到流化床氣相反應器中,然后加入催化劑體系,之后在溫度為84-88℃、壓力為1.8-2.0MPa的條件下聚合,分別得到組分1和組分2。其中,組分1和組分2的熔融指數的控制通過調節氫氣的加入量而實現,密度的控制通過調節α烯烴的種類和加入量而實現。制備組分1的過程中所用α烯烴為1-己烯,制備組分2的過程中所用α烯烴為1-丁烯。
經檢測,由上述方法制備得到的組分1和組分2的性能如下:
組分1的熔融指數MFR1=5.0g/10min,密度ρ1=0.913g/cm3,分子量分布指數Mw/Mn=6.4,α烯烴共聚單體的摩爾含量=8.6mol%;
組分2的熔融指數MFR2=15g/10min,密度ρ2=0.905g/cm3,分子量分布指數Mw/Mn=3.5,α烯烴共聚單體的摩爾含量=9.8mol%。
將上述制得的各組分按配比進行稱重并混合,其中組分1的質量份數W1為80重量份,組分2的質量份數W2為20重量份,W1/W2=4;然后加入潤滑劑和抗氧劑(具體種類和用量如表1所示,其中,組分1與組分2的總用量為100重量份;潤滑劑為瑞士科萊恩公司生產的PEG潤滑劑,分子量10000;抗氧劑購自瑞士汽巴公司,牌號分別為1010和168),之后將混合物加入到高速攪拌器中混合均勻,再將混合好的物料加入到W&P公司制造的雙螺桿擠出機的喂料器中,物料經由喂料器進入雙螺桿中,加工過程中螺桿 的溫度保持在160-210℃之間,經螺桿熔融混合均勻、擠出、造粒并烘干,得到聚乙烯組合物粒料,經檢測其熔融指數MFR=6.2g/10min。
(2)聚乙烯薄膜的制備:
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進行聚乙烯薄膜的制備,結果表明,經過多次嘗試,雙向拉伸薄膜的最大拉伸倍率僅為2倍(TD)×2倍(MD),薄膜TD最高拉伸倍率僅為10%/s,即,拉伸倍率和拉伸速率均過低,拉伸成膜性較差,不具備實用性。所得薄膜的性能如表2所示。
對比例4
本對比例用于說明參比的聚乙烯組合物及其薄膜。
(1)聚乙烯組合物的制備:
按照對比例3的方法制備聚乙烯組合物,不同的是,在加入潤滑劑和抗氧劑的同時還加入了成核劑和石油樹脂(具體種類和用量如表1所示,其中,組分1與組分2的總用量為100重量份;石油樹脂為購自日本出光公司的C9石油樹脂,軟化點為125℃),得到聚乙烯組合物粒料,經檢測其熔融指數MFR=7.6g/10min。
(2)聚乙烯薄膜的制備:
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進行聚乙烯薄膜的制備,結果表明,經過多次嘗試,雙向拉伸薄膜的最大拉伸倍率僅為2倍(TD)×2倍(MD),薄膜TD最高拉伸倍率僅為10%/s,即,拉伸倍率和拉伸速率均過低,拉伸成膜性較差,不具備實用性。所得薄膜的性能如表2所示。
表1
表2
從表2中的結果可以得出,實施例1-3中采用本發明提供的聚乙烯組合物制備雙向拉伸PE薄膜,與現有技術的薄膜相比具有成膜倍率大、拉伸速率快和模量高的優點,所制備薄膜的性能均能滿足縱向(MD)拉伸強度≥75MPa,橫向(TD)拉伸強度≥90MPa,縱向(MD)模量≥300MPa,橫向(TD)模量≥350MPa,穿刺強度≥3.0N。從實施例1與實施例4的對比可以看出,當所述聚乙烯組合物中組份A、組份B和組份C的密度ρA、ρB和ρC 之間的關系滿足-0.04≤ρA-ρB≤0.02且-0.04≤ρA-ρC≤0.02時,該聚乙烯組合物在具有較好成膜性以及較高的模量的基礎上,由該聚乙烯組合物制備得到的薄膜還具有較高的拉伸強度和抗穿刺強度以及較低的霧度。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