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蒽醌法生產雙氧水的過氧化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雙氧水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蒽醌法生產雙氧水的過氧化
目.0
【背景技術】
[0002]雙氧水的生產方法按原料分主要有蒽醌法、異丙醇法、氫氧直接合成法、電解法等。蒽醌法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廣泛的生產方法。蒽醌法工藝是利用烷基蒽醌經加氫生成烷基蒽氫醌(含四氫烷基蒽氫醌,下同),烷基蒽氫醌與工藝空氣進行過氧化反應又被還原成烷基蒽醌,同時生成雙氧水的特性,烷基蒽醌作為反應載體,原料消耗少,成本相對較低。
[0003]蒽醌法生產雙氧水工藝中,氧化工序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生產雙氧水的氧化工序普遍采用的是單塔多節外置換熱的過氧化技術,此技術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氧化塔過高,設備制造及運輸難度大;氫化液泵揚程高,工藝空氣壓力高,導致能耗偏高;反應熱無法及時移出,反應溫度波動范圍寬,導致反應選擇性差,氧化收率低,同時因溫度升高造成了雙氧水分解、氧化液易閃燃等安全隱患;進料分布器及再分布器設計不合理,塔內氣液混合不均勻及相界面更新效果差,導致氧化效率低;液相進料口設置在氧化塔筒體上,導致進料口下方死區過多,大量殘夜生成等。
【發明內容】
[0004]為克服目前蒽醌法生產雙氧水過氧化工序上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效低耗、結構簡單的蒽醌法生產雙氧水的過氧化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蒽醌法生產雙氧水的過氧化裝置,主要由氧化一塔1、氧化二塔2、氧化尾氣冷凝器8、氧化液冷卻器9、氧化尾氣處理系統10、氧化液受槽11、氧化液泵12、氧化尾氣氣液分離器13及氧化液過濾器14組成,它們之間通過管道相連接,其特征是:本裝置由氧化一塔I和氧化二塔2通過一根氣相管道及一根液相管道相串聯;設備安裝時氧化一塔I高于氧化二塔2 ;塔內設置了多塊篩板或填料,且每兩塊篩板或填料段間安裝級間冷卻器。
[0006]所述的篩板3由多塊鉆有多個小孔的不銹鋼板及支撐梁構成,小孔直徑在3~10_之間,孔間距10~50mm之間。
[0007]所述的篩板3孔形狀為圓柱形或圓錐形。
[0008]所述的氧化一塔I和氧化二塔2各裝有3~6塊篩板3或3~6段填料,每相鄰篩板或填料段間安裝2~6臺級間冷卻器4,級間冷卻器4是內置的。
[0009]所述的氧化一塔I和氧化二塔2頂部均設置了內置氣液分離器5。
[0010]所述的氧化一塔I和氧化二塔2底部氣液相進料管均設置了內置進料分布器。
[0011]所述的設備安裝時氧化一塔I高于氧化二塔2 0.5m~3m。
[0012]所述的氧化一塔I和氧化二塔2底部液相進料管設置在塔底封頭處。
[0013]所述的氧化一塔I和氧化二塔2底部氣液相進料管是工藝空氣、氫化液及氧化液進料管。
[0014]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001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蒽醌法生產雙氧水的過氧化裝置,主要由氧化一塔1、氧化二塔2、氧化尾氣冷凝器8、氧化液冷卻器9、氧化尾氣處理系統10、氧化液受槽
11、氧化液泵12、氧化尾氣氣液分離器13及氧化液過濾器14組成,它們之間通過管道相連接,其特征是:本裝置的氧化一塔和氧化二塔通過管道串聯,設備安裝時氧化一塔和氧化二塔設置了一定的高差;氧化一塔和氧化二塔底部氣液相進料管均設置了內置進料分布器;塔內設置了多塊篩板或填料,且每兩塊篩板或填料段間安裝級間冷卻器;氧化一塔和氧化二塔頂部設置氣液分離器;氧化一塔和氧化二塔底部液相進料管設置在塔底封頭處。
[0016]氧化一塔1、氧化二塔2底部氣液相進料管均設置了內置進料分布器;氣液相進料管是工藝空氣、氫化液及氧化液進料管。
[0017]氧化一塔1、氧化二塔2底部液相進料管設置在塔底封頭處。
[0018]氧化一塔1、氧化二塔2均布置在地面,兩塔位差需控制在0.5~3m間,以保證氧化液能從氧化一塔上部自流進入氧化二塔;塔內篩板由若干塊鉆有多個小孔的不銹鋼板及相關附件(如支撐梁等)構成,小孔直徑在3~10mm之間,孔間距10~50mm之間,孔形狀可為圓柱形或圓錐形,也可為其他形狀,篩板的大小根據生產規模由塔公稱直徑確定,一般在2~6m之間;氧化一塔I和氧化二塔2各裝有3~6塊篩板3或3~6段填料,每相鄰篩板或填料段間安裝2~6臺級間冷卻器4 ;工藝空氣、氫化液(或氧化液)均由單一管口進入內置進料分布器;氧化一塔I和氧化二塔2頂部均設置了內置氣液分離器5,高度為2~8m。氧化一塔I和氧化二塔2底部液相進料管設置在塔底封頭處。
[0019]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優點是:
[0020]1、由于使用了兩個氧化塔串聯過氧化流程,氧化塔的高度降低,總的高度比單塔降低了 35~45%,隨著氧化塔總高度的降低,氫化液輸送泵揚程可降低15~25m,工藝空氣入塔壓力可下降50~150kPa,因而能耗有較大的下降,下降了 35~45%。
[0021]2、過氧化反應及氣液分布器在同一設備內完成,流程簡單,泄漏點減少,安全性更高,且降低了投資。
[0022]3、利用再分布技術不斷更新兩相接觸界面,避免氣泡聚集成較大氣泡,增加了氣液兩相接觸界面積,優化了氣液兩相傳質效率,工藝空氣利用率高,尾氣排放量減少,造成的環境污染小,同時提高了設備生產效率。
[0023]4、利用內置級間冷卻器能更好地控制過氧化反應溫度,有效抑制副反應,氧化收率在96%以上,且能及時移出反應熱有效防止反應溫度失控引起安全事故。
[0024]5、內置進料分布器避免了外部多管口進料的分配不均、管道布置復雜、操作及檢維修不方便、外部泄漏點多的缺點,提高了裝置的安全性能。
[0025]6、液相自封頭處進料,減少了反應死區,減少了殘夜的生成。
【附圖說明】
[002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2是本行業現有裝置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