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劃頭及刻劃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以在基板上形成劃線的刻劃頭及具備刻劃頭的刻劃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以往,玻璃基板等脆性材料基板的分割是通過在基板表面形成劃線的刻劃步驟、及沿所形成的劃線對基板表面附加特定的力的斷裂步驟而進行。在刻劃步驟中,劃線輪的刀頭壓抵在基板表面并沿特定的線而移動。在劃線的形成中,使用具備刻劃頭的刻劃裝置。
[0003]在所述刻劃步驟中,用以形成劃線的刀頭有時會從一個刀頭切換為另一個刀頭。而且,在劃線形成時,與刀頭所壓抵的面為相反側的面有時也會由背輥(backup roll)壓住。作為用以順利地適應這種刀頭的切換或背輥的應用的構成,可使用例如專利文獻I中揭示的構成。該構成中,在一個刻劃頭上,可升降地設置有用以保持刀頭或背輥的兩個支架。
[0004][【背景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1-194628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7][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0008]在所述專利文獻I所揭示的構成中,與用以使支架升降的升降馬達分開而將用以切換兩個支架的切換馬達設置在刻劃頭上。因此,刻劃頭的重量增加,而且用以使切換與升降聯合的機構變得復雜。而且,由于這樣機構復雜,因此也可能引起支架的切換動作所需的時間變長的問題。
[0009]鑒于所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通過簡單的構成而順利地切換支架的刻劃頭及刻劃裝置。
[0010][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0011]本發明的第一形態涉及一種用于基板刻劃的刻劃頭。該形態的刻劃頭具備:第一支架,配置成能接近及遠離基板;第二支架,配置成能接近及遠離所述基板;馬達,用以使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升降;旋轉部,通過所述馬達而旋轉;及傳動機構,將所述旋轉部的旋轉傳達給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傳動機構具備聯合部,該聯合部根據所述旋轉部的旋轉位置,切換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相對于所述基板的接近及遠離。
[0012]根據本形態的刻劃頭,通過馬達使旋轉部旋轉,由此使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的任一個接近基板。由此,通過簡單的構成便能順利地切換用于刻劃動作的支架。
[0013]在第一形態的刻劃頭中,所述傳動機構可構成為,當所述旋轉部從中立位置朝第一方向旋轉時,使所述第一支架接近所述基板,且當所述旋轉部從所述中立位置朝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轉時,使所述第二支架接近所述基板。這樣一來,可通過切換旋轉體的旋轉方向來切換用于刻劃動作的支架。
[0014]在第一形態的刻劃頭中,所述聯合部可構成為具備:凸輪面,設置在所述旋轉部;第一凸輪從動件,設于所述第一支架且抵接所述凸輪面;第二凸輪從動件,設于所述第二支架且抵接所述凸輪面;及彈性構件,對所述第一凸輪從動件及所述第二凸輪從動件朝接近所述凸輪面的方向賦能。這樣通過使用由凸輪與凸輪從動件而切換支架的構成,可簡化傳動機構,且可良好地進行支架的升降控制。
[0015]在此情況下,理想的是,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接近所述基板的動作位置時,所述第二凸輪從動件與所述凸輪面為非接觸,且當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接近所述基板的動作位置時,所述第一凸輪從動件與所述凸輪面為非接觸。這樣一來,在將一個支架用于刻劃動作的情況下,另一個支架的凸輪從動件在凸輪旋轉時不會成為負載,從而可更好地進行一個支架的升降控制。
[0016]在此情況下,刻劃頭可構成為具備擋塊,所述擋塊用以將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分別維持為所述非接觸的狀態。這樣一來,可通過簡單的構成更確實地將未用于刻劃動作的一個支架的凸輪從動件維持為與凸輪面非接觸的狀態。
[0017]本發明的第二形態涉及一種刻劃裝置。第二形態的刻劃裝置具備:所述第一形態的刻劃頭;支撐部,支撐切斷對象基板;及移動機構,使所述刻劃頭相對于由所述支撐部支撐的所述基板而移動。
[0018]根據本形態的刻劃裝置,可實現與所述第一形態的刻劃頭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0019]該形態的刻劃裝置中,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保持有例如用以形成劃線的第一刀頭,且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保持有例如用以形成劃線的第二刀頭或用以壓住基板的輥。在第二支架上保持有第二刀頭的情況下,可通過使旋轉部旋轉而在第一刀頭與第二刀頭之間切換用于刻劃動作的刀頭。在第二支架上保持有輥的情況下,可通過使旋轉部旋轉而在第一刀頭與輥之間切換用于刻劃動作的對象物。
[0020][發明的效果]
[0021]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能夠通過簡單的構成而順利地切換支架的刻劃頭及刻劃裝置。
[0022]本發明的效果或意義可通過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的說明而進一步明確。但是,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最多只是實施本發明時的一個例示,本發明并不受以下實施方式中記載的內容的任何限制。
【附圖說明】
[0023]圖1 (a)、(b)是表示實施方式的刻劃裝置的構成的示意圖。
[0024]圖2是表示實施方式的刻劃頭的構成的局部分解立體圖。
[0025]圖3是表示實施方式的刻劃頭的構成的前視圖。
[0026]圖4(a)、(b)是表示實施方式的刻劃頭的構成的側視圖。
[0027]圖5是表示實施方式的刻劃頭的構成的立體圖。
[0028]圖6是表示實施方式的刀輪下降時的刻劃頭的構成的前視圖。
[0029]圖7(a)、(b)是表示實施方式的刀輪下降時的刻劃頭的構成的側視圖。
[0030]圖8是表示實施方式的背輥下降時的刻劃頭的構成的前視圖。
[0031]圖9(a)、(b)是表示實施方式的背輥下降時的刻劃頭的構成的側視圖。
[0032]圖10(a)、(b)是表示實施方式的刻劃裝置的主要部分構成的框圖、及表示刻劃裝置的動作流程的流程圖。
[0033]圖11是表示變更例的刻劃頭的驅動部與升降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在各圖中,為方便起見,附記有彼此正交的X軸、Y軸及Z軸。X-Y平面與水平面平行,Z軸方向為鉛垂方向。
[0035]在本實施方式中,傳送帶11相當于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支撐部”,伺服馬達211相當于權利要求中記載的“馬達”。而且,圓柱凸輪212相當于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旋轉部”。而且,凸輪面212a、212b、凸輪從動件221、231、以及彈性構件225b、235b相當于權利要求中記載的“聯合部”。而且,連結部222、232、推壓部224、234、線性導件225a、235a、支架導件226、236、以及支架保持體227、237相當于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傳動機構”。而且,輪架228相當于權利要求中記載的“第一支架”。而且,輪架238相當于權利要求中記載的“第二支架”。而且,刀輪229相當于權利要求中記載的“第一刀頭”或“第二刀頭”。而且,背輥239相當于權利要求中記載的“輥”。但是,并未通過使所述權利要求與本實施方式形成對應而將權利要求的發明限定于本實施方式。
[0036]圖1 (a)、(b)是表示刻劃裝置I的構成的示意圖。圖1 (a)是從Y軸正側觀察刻劃裝置I的示意圖,圖1 (b)是從X軸負側觀察刻劃裝置I的示意圖。
[0037]參照圖1(a),刻劃裝置I具備傳送帶11、支柱12a、12b、可動導件13a、13b、可動導件14a、14b、滑動單元15、16、及兩個刻劃頭2。
[0038]如圖1(b)所示,傳送帶11除設置有刻劃頭2的部位之外,以沿Y軸方向延伸的方式而設置。在傳送帶11上,載置有母基板G。母基板G具有由一對玻璃基板相互貼合而成的基板構造。母基板G是通過傳送帶11而在Y軸方向傳送。
[0039]支柱12a、12b夾著傳送帶11而垂直地設置在刻劃裝置I的底座上。可動導件13a、13b及可動導件14a、14b分別以與X軸方向平行的方式架設在支柱12a、12b之間。滑動單元15、16分別滑動自如地設置在可動導件13a、13b及可動導件14a、14b上。在可動導件13a、13b及可動導件14a、14b上,分別設置有特定的驅動機構,滑動單元15、16通過該驅動機構而沿X軸方向滑動。
[0040]Z軸負側的刻劃頭2具備驅動部21與升降部22、23。在升降部22上,安裝有刀輪229 (參照圖3),在升降部23上,安裝有背輥239 (參照圖3)。驅動部21使升降部22與升降部23的任一個上升,且使另一個下降。Z軸正側的刻劃頭2也具備與Z軸負側的刻劃頭相同的構成。兩個刻劃頭2是以使一個刻劃頭2的刀輪229與另一個刻劃頭2的背輥239彼此對向的方式而配置。
[0041 ] 使Z軸負側的刻劃頭2的升降部22與Z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