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式高濃度富氫生成機。
背景技術:
鑒于目前市場還沒有可以隨身攜帶的富氫水飲用裝置,本發明人發明一種便攜式高濃度富氫生成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了一種便攜式高濃度富氫生成機,其具有便攜、結構緊湊的特性。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便攜式高濃度富氫生成機,其包括:
一上蓋;
一外殼,與所述上蓋相互扣合;
一氫氣發生裝置,裝設于所述外殼,所述氫氣發生裝置的開口朝上;
一第一轉接頭,裝設于所述氫氣發生裝置的頂部,所述第一轉接頭具有一主體部,所述主體部的底部向下設置有多個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置于所述氫氣發生裝置中,所述主體部的向上延伸一第一邊緣部、一第二邊緣部,所述第一邊緣部、第二邊緣部呈圓形,且所述第二邊緣部位于第一邊緣部內,所述第一邊緣部的內壁環設有第一卡緣,主體部的中心處自上而下貫設一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氫氣發生裝置的開口上;
一固定件,通過超聲波固定在所述第二邊緣部和主體部上;
一第二轉接頭,固定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主體部之間,第二轉接頭的內壁設置有第二卡緣;
一電路板,裝設于外殼并位于氫氣發生裝置的下方;
一電池,裝設于外殼并連接所述電路板;
一底座,設置于所述外殼的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上設置一檔位開關,所述檔位開關連接所述電路板,其中一檔工作5分鐘,二擋工作7分鐘。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上還設置有顯示燈條。
本實用新型所述主體部的向上延伸一第一邊緣部、一第二邊緣部,所述第一邊緣部、第二邊緣部呈圓形,且所述第二邊緣部位于第一邊緣部內,所述第一邊緣部的內壁環設有第一卡緣;一固定件,通過超聲波固定在所述第二邊緣部和主體部上;一第二轉接頭,固定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主體部之間,第二轉接頭的內壁設置有第二卡緣,在實現了體積小,便攜,方便特性的同時,還可以對接不同大小口徑的容器,特別是對于后續的拆卸、維修使用也較為方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立體組合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便攜式高濃度富氫生成機,其包括:一種便攜式高濃度富氫生成機,其包括:一上蓋1;一外殼2,與所述上蓋1相互扣合;一氫氣發生裝置3,裝設于所述外殼2,所述氫氣發生裝置3的開口朝上;一第一轉接頭4,裝設于所述氫氣發生裝置3的頂部,所述第一轉接頭4具有一主體部41,所述主體部41的底部向下設置有多個定位柱42,所述定位柱42插置于所述氫氣發生裝置3中,所述主體部41的向上延伸一第一邊緣部43、一第二邊緣部44,所述第一邊緣部43、第二邊緣部44呈圓形,且所述第二邊緣部44位于第一邊緣部43內,所述第一邊緣部43的內壁環設有第一卡緣,第一卡緣用以旋接直徑大的容器,并將容器固定,主體部41的中心處自上而下貫設一通孔45,所述通孔45位于所述氫氣發生裝置3的開口上;一固定件5,通過超聲波固定在所述第二邊緣部44和主體部41上;一第二轉接頭6,固定于所述固定件5和所述主體部41之間,第二轉接頭6的內壁設置有第二卡緣,第一卡緣用以旋接直徑小的容器,并將容器固定,以此實現了不同直徑口徑容器的對接;一電路板,裝設于外殼2并位于氫氣發生裝置3的下方;一電池,裝設于外殼2并連接所述電路板;一底座,設置于所述外殼2的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2上設置一檔位開關,檔位開關可以分為3擋,所述檔位開關連接所述電路板,便于使用者操作,其中一檔工作5分鐘,二擋工作7分鐘,所述外殼2上還設置有顯示燈條,便于使用者觀察到使用情況。
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體積小,便攜,方便特性的同時,還可以對接不同大小口徑的容器,特別是對于后續的拆卸、維修使用也較為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