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生物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茶葉原料生物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生物肥料與化學肥料、有機肥料一樣,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肥源。現有生物肥都以有機質為基礎,然后配以菌劑和無機肥混合而成。為廣泛改善這種一般性生物肥料和傳統性的狀況,生物肥料產品則遠遠超越了現有概念。狹義的生物肥料,既能提供作物營養,又能改良土壤;同時還應對土壤進行消毒,即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分解和消除土壤中的農藥(殺蟲劑和殺菌劑)、除莠劑以及石油化工等產品的污染物,并同時對土壤起到修復作用。狹義的生物肥料,即指微生物(細菌)肥料,簡稱菌肥,又稱微生物接種劑,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經過發酵(人工培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氣中的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的養分,改善植物的營養環境,或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活性物質,刺激植物生長的特定微生物制品。
近年來,由于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的大量不合理施用,不僅耗費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資源,而且破壞了土壤結構,且還隨農田排水流入江河湖泊或殘留于土壤和植株及農作物體內,污染了農產品品質和環境,影響了人類的健康生存。因此,從現代農業生產中倡導的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趨勢看,不污染環境的無公害生物肥料,必將會在未來農業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國內許多品種的有機肥料良莠不齊,有的在肥料中添加了大量的化肥,還有的施用量極少,不能作為主施肥,且功效單一,售價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茶葉原料生物肥及其制備方法,該生物肥具有藥肥兩用的雙效作用,既能有效改善土壤質量,提供多種植物營養物質,促進植物生長,還能對植物中有害菌有抑制作用,從而防治植物病害,提高經濟效益,環保無污染,制備工藝簡單,易生產。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茶葉原料生物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菌體復合物的制備:將準確稱取等量的乳酸菌、醋酸菌、光合菌、放線菌、孢子菌及酵母菌混合均勻后制得菌體復合物;
(2)茶粉的制備:將茶葉、廢棄茶葉及茶樹梗的一種或多種洗凈曬干后放入粉碎機內粉碎得到的混合粉末即為茶粉;
(3)發酵底物的制備:將上述茶粉加入水中攪拌混合均勻制成混合液,即得發酵底物;
(4)發酵:將步驟(1)中的菌體復合物加入到步驟(3)的發酵底物中混合攪拌均勻制成混合物,將混合物置于發酵罐中,密封條件下發酵2-3個月,再一次加入茶粉,在相同條件下繼續發酵2-3個月,得到的發酵產物即為所述茶葉原料生物肥。
進一步地,所述菌體復合物的量占所述茶葉原料生物肥的總量的1-2%,所述發酵底物中茶粉的量占所述茶葉原料生物肥的總量的3-5%,水占所述茶葉原料生物肥的總量的83-88%,步驟(4)中再一次加入茶粉的量占所述茶葉原料生物肥的總量的8-10%。
進一步地,步驟(4)中發酵的溫度為25℃-28℃。
進一步地,所述發酵的溫度為26℃。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茶葉中含有茶多酚類、植物堿、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如磷、鉀、鈣、鎂、鐵、錳等)、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本發明的茶葉原料生物肥用茶葉作為有機質,在利用微生物發酵的過程中,微生物吸收茶葉中營養成分生長繁殖,醋酸菌與酵母菌互利共生,乳酸菌、醋酸菌代謝過程中產生酸類,與茶葉中植物堿中和,轉換成鹽類,光合菌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生成蛋白質、維生素、促生長因子、免疫因子等營養成分,有益于菌群的生長繁殖,在發酵過程中,微生物產生的各種酶類物質或茶葉本身的酶能將茶葉中各種物質經過氧化和各種其他生物轉化作用,轉換成了植物容易吸收的各種離子及元素,如氨基離子、硝酸根離子、氮、磷、鉀等植物所需的營養物質,提高礦物元素的生物活性,并且微生物產生的各種代謝產物(如各種酸類、酶類、抗生素、殺菌素、促生長因子等)也混于發酵物中,一起制成了本發明的茶葉原料生物肥,當將本發明的茶葉原料生物肥施于植物時,植物能快速吸收生物肥中營養物質,且生物肥中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也進入到土壤中,分解土壤中殘留農藥及有害物質,將土壤中物質轉換成植物易吸收的營養成分,進而改善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使植物健康快速生長,減少了化肥及農藥的使用,整體上提高了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茶葉原料生物肥及其制備方法,該生物肥具有藥肥兩用的雙效作用,既能有效改善土壤質量,提供多種植物營養物質,促進植物生長,還能對植物中有害菌有抑制作用,從而防治植物病害,提高經濟效益,且環保無污染,制備工藝簡單,易生產。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茶葉原料生物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菌體復合物的制備:準確稱取等量的乳酸菌、醋酸菌、光合菌、放線菌、孢子菌及酵母菌混合均勻后制得菌體復合物;稱取占茶葉原料生物肥總量1%的菌體復合物備用;
(2)茶粉的制備:將茶葉洗凈曬干后放入粉碎機內粉碎得到的混合粉末即為茶粉;
(3)發酵底物的制備:取占茶葉原料生物肥總量3%的茶粉以及占所述茶葉原料生物肥總量88%的水,將稱好的茶粉加入水中攪拌混合均勻制成混合液,即得發酵底物,備用;
(4)發酵:將步驟(1)中稱取的菌體復合物加入到步驟(3)的發酵底物中混合攪拌均勻制成混合物,將混合物置于發酵罐中,在溫度為25℃下密封發酵3個月,稱取占茶葉原料生物肥總量8%的茶粉,在相同條件下繼續發酵3個月,得到的發酵產物即為所述茶葉原料生物肥。
實施例2
一種茶葉原料生物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菌體復合物的制備:將準確稱取等量的乳酸菌、醋酸菌、光合菌、放線菌、孢子菌及酵母菌混合均勻后制得菌體復合物;稱取占茶葉原料生物肥總量1.5%的菌體復合物備用;
(2)茶粉的制備:將茶葉洗凈曬干后放入粉碎機內粉碎得到的混合粉末即為茶粉;
(3)發酵底物的制備:取占茶葉原料生物肥總量4%的茶粉以及占所述茶葉原料生物肥總量85.5%的水,將稱好的茶粉加入水中攪拌混合均勻制成混合液,即得發酵底物,備用;
(4)發酵:將步驟(1)中稱取的菌體復合物加入到步驟(3)的發酵底物中混合攪拌均勻制成混合物,將混合物置于發酵罐中,在溫度為26℃下密封發酵2.5個月,稱取占茶葉原料生物肥總量9%的茶粉,在相同條件下繼續發酵2.5個月,得到的發酵產物即為所述茶葉原料生物肥。
實施例3
一種茶葉原料生物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菌體復合物的制備:將準確稱取等量的乳酸菌、醋酸菌、光合菌、放線菌、孢子菌及酵母菌混合均勻后制得菌體復合物;稱取占茶葉原料生物肥總量2%的菌體復合物備用;
(2)茶粉的制備:將茶葉洗凈曬干后放入粉碎機內粉碎得到的混合粉末即為茶粉;
(3)發酵底物的制備:取占茶葉原料生物肥總量5%的茶粉以及占所述茶葉原料生物肥總量83%的水,將稱好的茶粉加入水中攪拌混合均勻制成混合液,即得發酵底物,備用;
(4)發酵:將步驟(1)中稱取的菌體復合物加入到步驟(3)的發酵底物中混合攪拌均勻制成混合物,將混合物置于發酵罐中,在溫度為28℃下密封發酵2個月,稱取占茶葉原料生物肥總量10%的茶粉,在相同條件下繼續發酵2個月,得到的發酵產物即為所述茶葉原料生物肥。
本發明產物的使用方法:將發酵產物攪拌后直接施肥,適用于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及藤本植物,每次施肥量為20-50kg/畝。
為了更好地說明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了以下的對比例:
對比例1
對比例1中與本申請實施例1區別在于菌體復合物由乳酸菌、孢子菌及酵母菌等量混合而成,其他的與本申請實施例1相同。
對比例2
對比例2中與本申請實施例1區別在于菌體復合物由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及孢子菌等量混合而成,其他的與本申請實施例1相同。
對比例3
對比例3中與本申請實施例1區別在于菌體復合物由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及放線菌等量混合而成,其他的與本申請實施例1相同。
對比例4
對比例4中與本申請實施例1區別在于菌體復合物由乳酸菌、醋酸菌、光合菌、酵母菌及放線菌等量混合而成,其他的與本申請實施例1相同。
將本申請實施例1及對比例1-4生產的生物肥分別對五塊葡萄試驗地的葡萄進行施肥,每塊試驗地為1畝,每畝種植的葡萄數量相同;從移栽幼苗到果實成熟期間,移栽時施一次肥,開花后再施一次肥,每次施肥量為20kg/畝,觀察葡萄的生長情況,結果統計如表1所示。其中從移栽到開花的時間、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的時間均是以50%的葡萄植株開始開花和50%的果實開始成熟的時間來計算。
表1葡萄生長情況統計表
從表1可知,對比例1和對比例2相比較,對比例2由于增加了醋酸菌,開花時間和果實成熟時間更早,對比例2制得的肥料產生更好的養分,說明對比例2中茶葉發酵時,醋酸菌與酵母菌互利共生,使得酵母菌產生的代謝產物增加,更好地對茶葉進行發酵,分解成更多營養成分,葡萄生長的更好。
對比例2和對比例3相比較,對比例3由于增加了放線菌,開花時間和果實成熟時間更早,對比例3制得的肥料產生更好的養分,說明對比例3中茶葉發酵時,放線菌不僅產生酶類、酸類,還產生各種殺菌素,能更好地分解茶葉中物質,轉換成更多的養分,葡萄生長速度和抗病能力得到顯著提高,與其他微生物產生的協同增效作用比醋酸菌更加顯著。
對比例4和對比例3相比較,對比例4由于增加了光合菌,開花時間和果實成熟時間最早,對比例4制得的肥料產生更多的養分,說明對比例4中茶葉發酵時,光合菌參加光合作用產生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有益于其他微生物生長繁殖,使得微生物數量增加,代謝產物增加,更加有效地對茶葉進行發酵分解產生更多的營養物質,與其他微生物的協同增效最為突出,葡萄生長速度和抗病能力最佳。
通過對比例與實施例1的對比,實施例1加入了對比例中所有的微生物,開花時間和果實成熟時間比對比例更早,實施例1制得的肥料產生更多更好的養分,說明實施例1中茶葉發酵時,微生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產生的協同增效作用最好,使得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產物增加,更好地對茶葉進行發酵,分解成更多營養成分,葡萄生長的更好,減少化肥及農藥使用,減少因病害帶來的損失,整體上提高了經濟效益。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