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材料領域,具體是一種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節能將是21世紀中國建筑事業發展的一個重點,當前的建筑用能數量巨大,浪費嚴重與我國當前的發展目標方向不符。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單位建筑面積采暖用能消耗是氣候相近發達國家的3倍左右,建筑能耗已超過全國總能源消耗的四分之一,位列國家能源消費比例第一。為此國家制定了“節約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據專家介紹,與其他建筑節能技術相比較,外墻外保溫不會產生“熱橋”、“冷橋”現象,具有良好的建筑節能效果。冬天,當室內的熱量經過墻體保溫材料時會被隔絕保存下來,而當室內溫度降下來墻體內的熱量又會釋放出來,調節室內的溫度。在夏天外墻外保溫同樣會阻止太陽的輻射和外部熱量傳入室內,從而使建筑物室內環境“冬暖夏涼”,四季怡人,住宅的室內環境和物理性能得到明顯的改善。同時,外墻體外保溫還可起到保護主體結構的作用。外保溫材料置于主體結構外側,減少了外界溫度、濕度、各種射線對主體結構的影響.在夏季高溫和冬季低溫的反復作用下,建筑主體往往會因熱脹冷縮而引起裂縫,縮短使用壽命,外墻外保溫卻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這種不良影響。外墻外保溫技術在改造舊房立面的施工中也顯示了非常方便快捷的優勢。外保溫可以進行集中改造,不必在室內施工,不影響室內居民的正常工作與生活,另外,外墻外保溫技術中,保溫材料置于主體結構的外側,從而節約了室內空間,有效地增大了使用面積。
而現有技術中,大多數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存在導熱系數不高,抗壓強度低等特點,不適合長期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以重量份計,原料為:聚氨酯10-14份、陶瓷顆粒50-60份、海泡石15-19份、氧化鎂粉末8-11份、石墨10-20份、乳膠11-15份、廢棄碎紙20-30份、廢棄秸稈10-25份、海藻酸鈉2-6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以重量份計,原料為:聚氨酯12-14份、陶瓷顆粒53-58份、海泡石16-18份、氧化鎂粉末8-11份、石墨12-16份、乳膠11-15份、廢棄碎紙22-26份、廢棄秸稈15-21份、海藻酸鈉2-6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以重量份計,原料為:聚氨酯13份、陶瓷顆粒55份、海泡石17份、氧化鎂粉末10份、石墨14份、乳膠13份、廢棄碎紙24份、廢棄秸稈18份、海藻酸鈉4份。
一種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1)首先,將陶瓷顆粒、海泡石、氧化鎂粉末和石墨粉末混勻,在氮氣保護下進行熔融,冷卻后得到混合物;
(2)然后,將混合物與聚氨酯、乳膠混合,無水條件下使用超聲振蕩處理,隨后加入廢棄碎紙、廢棄秸稈及海藻酸鈉,控制水分含量在20%-30%,倒入模具中,置于25℃溫度下烘干,得到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產品除了具有防火等級達到A1級外,還具有導熱系數低、防水、無毒、耐腐蝕、防蛀、不老化、無放射性、絕緣、防靜電、機械強度高、性能穩定、具有隔熱、隔音性能的高科技新型建筑保溫材料。而且在生產過程中耗能很低,生產過程中廢料的回收利用率可達到100%,是綠色環保產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以重量份計,原料為:聚氨酯10份、陶瓷顆粒50份、海泡石15份、氧化鎂粉末8份、石墨10份、乳膠11份、廢棄碎紙20份、廢棄秸稈10份、海藻酸鈉2份。
一種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1)首先,將陶瓷顆粒、海泡石、氧化鎂粉末和石墨粉末混勻,在氮氣保護下進行熔融,冷卻后得到混合物;
(2)然后,將混合物與聚氨酯、乳膠混合,無水條件下使用超聲振蕩處理,隨后加入廢棄碎紙、廢棄秸稈及海藻酸鈉,控制水分含量在20%,倒入模具中,置于25℃溫度下烘干,得到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
實施例2
一種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以重量份計,原料為:聚氨酯12份、陶瓷顆粒53份、海泡石16份、氧化鎂粉末8份、石墨12份、乳膠11份、廢棄碎紙22份、廢棄秸稈15份、海藻酸鈉2份。
一種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1)首先,將陶瓷顆粒、海泡石、氧化鎂粉末和石墨粉末混勻,在氮氣保護下進行熔融,冷卻后得到混合物;
(2)然后,將混合物與聚氨酯、乳膠混合,無水條件下使用超聲振蕩處理,隨后加入廢棄碎紙、廢棄秸稈及海藻酸鈉,控制水分含量在20%,倒入模具中,置于25℃溫度下烘干,得到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
實施例3
一種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以重量份計,原料為:聚氨酯13份、陶瓷顆粒55份、海泡石17份、氧化鎂粉末10份、石墨14份、乳膠13份、廢棄碎紙24份、廢棄秸稈18份、海藻酸鈉4份。
一種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1)首先,將陶瓷顆粒、海泡石、氧化鎂粉末和石墨粉末混勻,在氮氣保護下進行熔融,冷卻后得到混合物;
(2)然后,將混合物與聚氨酯、乳膠混合,無水條件下使用超聲振蕩處理,隨后加入廢棄碎紙、廢棄秸稈及海藻酸鈉,控制水分含量在25%,倒入模具中,置于25℃溫度下烘干,得到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
實施例4
一種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以重量份計,原料為:聚氨酯14份、陶瓷顆粒58份、海泡石18份、氧化鎂粉末11份、石墨16份、乳膠15份、廢棄碎紙26份、廢棄秸稈21份、海藻酸鈉6份。
一種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1)首先,將陶瓷顆粒、海泡石、氧化鎂粉末和石墨粉末混勻,在氮氣保護下進行熔融,冷卻后得到混合物;
(2)然后,將混合物與聚氨酯、乳膠混合,無水條件下使用超聲振蕩處理,隨后加入廢棄碎紙、廢棄秸稈及海藻酸鈉,控制水分含量在30%,倒入模具中,置于25℃溫度下烘干,得到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
實施例5
一種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以重量份計,原料為:聚氨酯14份、陶瓷顆粒60份、海泡石19份、氧化鎂粉末11份、石墨20份、乳膠15份、廢棄碎紙30份、廢棄秸稈25份、海藻酸鈉6份。
一種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1)首先,將陶瓷顆粒、海泡石、氧化鎂粉末和石墨粉末混勻,在氮氣保護下進行熔融,冷卻后得到混合物;
(2)然后,將混合物與聚氨酯、乳膠混合,無水條件下使用超聲振蕩處理,隨后加入廢棄碎紙、廢棄秸稈及海藻酸鈉,控制水分含量在30%,倒入模具中,置于25℃溫度下烘干,得到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
經測試,實施例1-5制得的建筑外墻用陶瓷材料,防火等級均達到A1級,導熱系數均在0.045W/(m.K)以下,抗壓強度均大于35MPa,完全達到并好于國家其他無機保溫材料的技術標準。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