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肥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微生物增氧包膜肥料。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氣候異常,局部地區暴雨、洪澇災害頻繁發生,同時因不當灌溉或排水不良等因素常常造成作物耕地積水內澇,使土壤處于淹水狀態,淹水條件下土壤中氣體被迫排出,容易造成土壤中氧氣不足。而氧氣是植物根系呼吸所必需的,長期缺氧會令植物細胞電子傳遞受阻,活性氧大量積累,細胞膜結構和功能受到破壞,甚至會出現作物大量死亡。低氧脅迫下,根系積累大量乙醇、乳酸等有毒物質,根系代謝紊亂,有氧呼吸受到抑制導致能量供應缺乏,影響對養分的吸收,淹水造成根系氧氣供應的減少,還會引起植物葉片氣孔關閉,氣孔導度減小,進而造成葉片凈光合速率、光化學量子效率降低,同時葉片中總葉綠素和葉綠素a含量下降,導致作物生長和總生物量的減少,對作物產量造成較大影響。針對以上情況,常見的解決方法是疏松土壤或增施補氧劑,而前者勞動量較大,后者增加了生產成本,均沒有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
研究表明,在淹水缺氧條件下植物細胞內脯氨酸含量呈指數增長,以此來維持細胞的膨壓,保護酶和膜系統免受傷害,脯氨酸作為一種滲透調節物質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缺氧對細胞膜的傷害作用。拉肖皂苷元在結構上類似于油菜素甾醇類植物激素,且獲取成本較油菜素內酯低廉,拉肖皂苷元能夠誘導植物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離脯氨酸的積累,在淹水缺氧條件下能增強細胞滲透調節能力,使細胞維持在一個恒定的膨壓,從而維持細胞生長、氣孔開放和光合作用等和膨壓有關的生理生化活動順利進行。而且拉肖皂苷元能夠通過提高氧化酶系統活性,清除過多自由基,降低組織自動氧化速率,進而降低膜脂質過氧化程度,保護膜結構與大分子物質結構的完整性,進而保持細胞的穩定性與活力來提高其缺氧抗性。與此同時通過尿素與過氧化氫共混后遇水可以緩慢放出氧氣的特點,將上述應用到肥料的制備中,既能提高土表水層溶氧量,增加土壤溶液中的活性氧含量,以為根系呼吸提供所需的氧氣,又能預防淹水缺氧條件下對作物的不利影響,進而提高作物產量,增加種植效益。
公開號為104045386A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含氧量高的植物有機肥料,該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豆粕20-40份,棉籽粕10-20份,糖渣5-10份,二氧化硅4-8份,煤炭腐植酸5-10份,木薯渣20-30份,頁巖7-14份,草木灰4-8份,種植菌類廢棄土20-30份,飴糖渣5-10份,玉米渣5-10份,紅豆杉3-9份,豬骨粉7-12份,牛股粉8-14份。該發明肥料養分含量較高,肥效較快,但并未有效提高土壤耕層的氧含量,針對淹水等不利條件也無法提高作物的抵抗性,且無顯著附加價值的提高,限制了肥料的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復合微生物增氧包膜肥料。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復合微生物增氧包膜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豆粉44-48、油腳20-22、芽孢桿菌菌劑1-2、乳酸菌菌劑2-3、酵母菌菌劑3-4、蔗糖脂肪酸酯2-3、檸檬酸鐵3-4、硝酸鉀5-7、粉煤灰4-6、尿素11-14、30%過氧化氫溶液18-20、拉肖皂苷元粉末2-3、丙烯酸丁酯0.6-0.7、磷酸二氫鈉干粉2-3、納米氧化鋅1.4-1.6、水適量。
所述的復合微生物增氧包膜肥料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大豆粉、油腳、芽孢桿菌菌劑、乳酸菌菌劑、酵母菌菌劑混合后置于發酵池中,控制含水量為發酵堆最大含水量的35-40%,漚制發酵20-24天,發酵完成后將發酵料烘干,粉碎成干料備用;
(2)將拉肖皂苷元粉末與蔗糖脂肪酸酯、檸檬酸鐵混合后加入到25-30倍于混合物質量的水中,加熱至56-60℃,保溫并不斷攪拌25-35分鐘,之后降至室溫,再向其中加入步驟1所得干料,浸泡并攪拌4-6小時,完成后過濾,分別收集濾液和濾料,并將濾料烘干粉碎為粉料備用;
(3)將尿素投入30%過氧化氫溶液中,再向其中加入磷酸二氫鈉干粉,升溫至30-32℃,反應50-60分鐘,期間不斷進行攪拌,反應完成后置于零下3-5℃結晶,烘干后將所得物料與步驟2所得粉料、硝酸鉀、粉煤灰混合造粒,得核芯肥料顆粒備用;
(4)將步驟2所得濾液與丙烯酸丁酯、納米氧化鋅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得包衣營養液,將步驟3所得核芯肥料顆粒置于流化床包衣設備中,控制進風溫度為50-52℃,出風溫度為33-35℃,包衣營養液流速為2-2.5毫升/分鐘,將包衣營養液均勻涂覆在核芯肥料顆粒表面,即得本發明包膜肥料。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增氧包膜肥料通過包膜作用以緩釋氧氣的釋放,保證了作物根系有氧呼吸作用的正常進行,為植株各種生理代謝提供能量,同時增強了作物細胞抗氧化酶活性,并減少無氧呼吸產生的有毒物質對植株的傷害,可在一定程度上維持穩定的細胞結構,進而提高葉片抗氧化酶活性,減輕淹水缺氧條件下活性氧積累對植株的傷害,對增強作物耐澇性具有積極作用。
本發明肥料在養分原料基礎上額外添加了多種生物菌劑,其有效活菌數超過4000萬/克,通過各類菌種的功能,能以極高的效率分解土壤中有機養分供作物吸收利用,同時形成的有益菌群也抑制了病原菌的滋生,改善了作物的生長環境,對于提高作物產量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復合微生物增氧包膜肥料,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大豆粉44、油腳20、芽孢桿菌菌劑1、乳酸菌菌劑2、酵母菌菌劑3、蔗糖脂肪酸酯2、檸檬酸鐵3、硝酸鉀5、粉煤灰4、尿素11、30%過氧化氫溶液18、拉肖皂苷元粉末2、丙烯酸丁酯0.6、磷酸二氫鈉干粉2、納米氧化鋅1.4、水適量。
所述的復合微生物增氧包膜肥料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大豆粉、油腳、芽孢桿菌菌劑、乳酸菌菌劑、酵母菌菌劑混合后置于發酵池中,控制含水量為發酵堆最大含水量的35%,漚制發酵20天,發酵完成后將發酵料烘干,粉碎成干料備用;
(2)將拉肖皂苷元粉末與蔗糖脂肪酸酯、檸檬酸鐵混合后加入到25倍于混合物質量的水中,加熱至56℃,保溫并不斷攪拌25分鐘,之后降至室溫,再向其中加入步驟1所得干料,浸泡并攪拌4小時,完成后過濾,分別收集濾液和濾料,并將濾料烘干粉碎為粉料備用;
(3)將尿素投入30%過氧化氫溶液中,再向其中加入磷酸二氫鈉干粉,升溫至30℃,反應50分鐘,期間不斷進行攪拌,反應完成后置于零下3℃結晶,烘干后將所得物料與步驟2所得粉料、硝酸鉀、粉煤灰混合造粒,得核芯肥料顆粒備用;
(4)將步驟2所得濾液與丙烯酸丁酯、納米氧化鋅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得包衣營養液,將步驟3所得核芯肥料顆粒置于流化床包衣設備中,控制進風溫度為50℃,出風溫度為33℃,包衣營養液流速為2毫升/分鐘,將包衣營養液均勻涂覆在核芯肥料顆粒表面,即得本發明包膜肥料。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應用價值,發明人選擇了多雨山區地勢相同的兩塊實驗田地種植小麥,其中一塊田地使用本發明肥料作為實驗組,另一塊使用市售普通肥料作為對照組,小麥種植期間兩組田間管理相同,收獲后測得產量,實驗組畝產均539kg,對照組畝產均452kg,可見本發明肥料具有較好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