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礦再利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
盆景藝術起源于中國,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高檔的室內裝飾藝術品。除山石盆景外,盆景按照材料劃分,還有以植物材料為主體的樹樁盆景。樹樁盆景中有石附造型,即植物以根莖抱附、纏繞、蔓生于山石之上。主要表現樹石緊密結合、融為一體的自然景觀。由于樹石同賞,具有較高的綜合價值。傳統的附石盆景,附石在樹樁盆景中主要起到固定根系、支撐樹體的作用,不能保濕、供肥,導致樹樁養護困難,不易成活,影響其推廣;相應的,樁材多選用抗旱、耐貧瘠的物種,而這類植物多喜強光,又不適合在室內長期擺放,影響其應用。綜合以上園林產品的生產、應用現狀,為減少自然資源的浪費、彌補自然景觀的不足,同時為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環境友好型發展。本系列產品著眼于資源再生利用,利用礦山廢棄尾礦制造低碳園林工藝品。原材料供應有保障、環保節能,產品美觀、污染少、見效快、無市場風險,前景廣闊、生態效益良好、經濟效益可觀,便于批量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盆景附石材料,包含以下重量比的材料:褐鐵礦尾礦3-4份、菱鐵礦尾礦3-4份、磁鐵礦尾礦2-3份、石灰巖尾礦4-5份。其制作工藝是:上述材料經切割至粒徑在0.2mm-15mm,與425標號的白水泥3-4份進行攪拌、再與0.5-1份重量復合肥進行攪拌混合,之后經倒模、包覆、雕刻、上漆,即得。
本工藝可用于生產配套景觀石、景觀小品、盆栽容器、幾架和盆景附石等系列產品。
本技術變害為寶,減少了廢棄尾礦對環境的污染,實現了廢棄尾礦的回收再利用;工藝先進、操作簡單,可實現規模化生產;生產過程節能、環保。本技術生產的園林產品品質優良,仿蘆管石、砂積石、浮石等各種石質形態,仿木樁、木紋、根雕等各種材質紋理逼真。盆景附石可供肥保濕,降低了盆景的養護風險。
具體實施方式1:選褐鐵礦尾礦300KG、菱鐵礦尾礦300KG、磁鐵礦尾礦200KG、石灰巖尾礦400KG,切割至粒徑在0.2mm-15mm, 與425標號白水泥300KG、復合肥50KG進行攪拌混合,既得。
具體實施方式2:選褐鐵礦尾礦400KG、菱鐵礦尾礦350KG、磁鐵礦尾礦250KG、石灰巖尾礦450KG,切割至粒徑在0.2mm-15mm, 與425標號白水泥400KG、復合肥100KG進行攪拌混合,既得。
具體實施方式3:選褐鐵礦尾礦350KG、菱鐵礦尾礦400KG、磁鐵礦尾礦300KG、石灰巖尾礦500KG,切割至粒徑在0.2mm-15mm, 與425標號白水泥350KG、復合肥75KG進行攪拌混合,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