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鏡保持器具和透鏡保持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在透鏡的磨削或研磨加工中保持透鏡的透鏡保持器具和透鏡保持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作為同時對多個透鏡的端面進行磨削或研磨加工的方法,公知有使用凹皿(y七只皿)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4)。凹皿是指在呈球面狀的基材的表面形成有用于保持透鏡的多個锪孔(以下稱為錐孔)的透鏡保持器具。在使用凹皿的透鏡的加工方法中,使各錐孔保持加工對象的透鏡,使形成有具有期望曲率的球面狀的加工面的砂輪等加工工具與這些透鏡抵接并進行旋轉。由此,能夠將多個透鏡的端面統一磨削或研磨加工成相同曲率的球面狀。并且,在使用凹皿的情況下,與一個一個地加工透鏡的情況相比,能夠進行穩定的加工,還具有加工精度提高這樣的優點。
[0003]現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2-152760號公報
[0006]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7-136915號公報
[0007]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1-9692號公報
[0008]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3-103444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9]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10]如專利文獻1的圖2所例示的那樣,通過使各透鏡的外周面與錐孔的內周面嵌合來進行位置對準,使用粘接劑進行固定。因此,在透鏡的緣部(所謂邊緣)較薄的透鏡的情況下,從錐孔突出的透鏡的部分(即加工對象部分)微小,凹皿的表面與加工工具的間隙變小,可能產生干涉。即,能夠使用凹皿進行加工的透鏡的形狀存在限制。
[0011]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與加工對象的透鏡的形狀無關、能夠同時保持多個透鏡來進行磨削或研磨加工的透鏡保持器具和透鏡保持方法。
[0012]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3]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并實現目的,本發明的透鏡保持器具保持作為磨削或研磨加工的對象的多個透鏡,其特征在于,該透鏡保持器具具有:基部;以及多個透鏡承受部,其以從所述基部的表面突出的方式分別設置在該表面的多個部位,各透鏡承受部具有能夠與作為所述透鏡的一端面的被支承面的至少一部分抵接的透鏡承受面,該透鏡承受面的外周設置在比所述表面高的位置。
[0014]在上述透鏡保持器具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透鏡承受部呈將所述透鏡承受面作為上端面的至少一層的圓筒狀。
[0015]在上述透鏡保持器具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透鏡承受部呈將所述透鏡承受面作為上端面的圓柱狀。
[0016]在上述透鏡保持器具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透鏡承受部由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構成,所述第1突出部呈將所述透鏡承受面作為上端面的圓柱狀,所述第2突出部呈將所述透鏡承受面作為上端面且設置在所述第1突出部的外周側的至少一層的圓筒狀。
[0017]在上述透鏡保持器具中,其特征在于,設置有至少3個所述透鏡承受部。
[0018]在上述透鏡保持器具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透鏡承受部與所述基部一體設置。
[0019]在上述透鏡保持器具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透鏡承受部能夠相對于所述基部進行拆裝。
[0020]本發明的透鏡保持方法使在基部設置有多個透鏡承受部的透鏡保持器具分別保持作為磨削或研磨加工的對象的多個透鏡,其特征在于,該透鏡保持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粘接劑涂布工序,在所述透鏡保持器具的各透鏡承受部所具有的透鏡承受面和作為所述透鏡的一端面的被支承面的至少一方上涂布粘接劑;透鏡載置工序,將所述透鏡載置在所述透鏡承受面上,使所述被支承面和所述透鏡承受面隔著所述粘接劑抵接;位置對準工序,使所述透鏡位置對準于所述各透鏡承受部;以及粘接劑固化工序,使所述粘接劑固化,所述各透鏡承受部從所述基部的表面突出,所述透鏡承受面的外周設置在比所述表面高的位置。
[0021 ] 在上述透鏡保持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位置對準工序中,將支承單元裝配在所述透鏡保持器具上,該支承單元能夠相對于所述透鏡保持器具進行拆裝,在將該支承單元裝配在所述透鏡保持器具上的情況下,在與所述各透鏡承受部的旋轉對稱軸平行且與該旋轉對稱軸之間的距離相等的至少2個部位形成有所述透鏡的外周面能夠抵接的位置對準面或位置對準線。
[0022]在上述透鏡保持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單元是圓筒狀的部件,具有能夠與所述透鏡的外周面抵接的內周面。
[0023]在上述透鏡保持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透鏡承受部能夠相對于所述基部進行拆裝,所述透鏡保持方法還包括如下工序:在所述粘接劑固化工序之后,將粘貼有所述透鏡的所述各透鏡承受部裝配在所述基部上。
[0024]發明效果
[0025]根據本發明,以從基部的表面突出的方式設置透鏡承受部,使作為加工對象的透鏡的一端面與透鏡承受面抵接來保持該透鏡,所以,能夠充分確保基部的表面與加工工具的間隙。因此,與作為加工對象的透鏡的形狀無關,能夠使透鏡保持器具保持多個透鏡而同時進行磨削或研磨加工。
【附圖說明】
[0026]圖1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透鏡保持器具的構造的示意圖。
[0027]圖2是放大示出圖1所示的透鏡承受部的剖視圖。
[0028]圖3是示出在使圖1所示的透鏡承受部保持透鏡時輔助使用的環的立體圖。
[0029]圖4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透鏡保持方法中的粘接劑涂布工序、透鏡載置工序和位置對準工序的剖視圖。
[0030]圖5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透鏡保持方法中的位置對準工序的剖視圖。
[0031]圖6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變形例1-1的透鏡保持器具的構造的剖視圖。
[0032]圖7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變形例1-2的透鏡保持器具的構造的剖視圖。
[0033]圖8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透鏡保持器具的構造的剖視圖。
[0034]圖9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透鏡保持方法中的位置對準工序的剖視圖。
[0035]圖10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的透鏡保持器具的構造的圖。
[0036]圖11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的透鏡保持方法中的位置對準工序的圖。
[0037]圖12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4的透鏡保持器具的構造的圖。
[0038]圖13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4的透鏡保持方法中的位置對準工序的圖。
[0039]圖14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5的透鏡保持器具的構造的剖視圖。
[0040]圖15是放大示出圖14所示的透鏡承受部的局部剖視圖。
[0041]圖16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5的透鏡保持方法中的粘接劑涂布工序、透鏡載置工序和位置對準工序的局部剖視圖。
[0042]圖17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5的透鏡保持方法中的透鏡承受部裝配工序的局部剖視圖。
[0043]圖18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5的變形例5-1中的透鏡承受部的構造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4]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透鏡保持器具和透鏡保持方法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本發明不由這些實施方式限定。并且,在各附圖的記載中,對相同部分標注相同標號進行表示。附圖是示意性的,需要留意到各部的尺寸的關系和比率與現實不同。在附圖相互之間,也包含彼此的尺寸的關系和比率不同的部分。
[0045](實施方式1)
[0046]圖1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透鏡保持器具的構造的示意圖。其中,圖1 (a)是示出使該透鏡保持器具保持作為加工對象的多個透鏡的狀態的俯視圖,圖1(b)是圖1(a)的A-A剖視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透鏡保持器具100具備具有軸部102的基部101、以及以從該基部101的表面103突出的方式設置的多個透鏡承受部104。作為加工對象的多個透鏡10隔著粘接劑112分別保持在這些透鏡承受部104上。另外,圖1 (a)示出設置7個透鏡承受部104的例子,但是,透鏡承受部104為3個以上即可。這些透鏡承受部104以旋轉對稱的方式配置在基部101的表面。
[0047]基部101是呈球體的一部分形狀的金屬或合金制的部件,該基部101的表面103呈凸球面狀。軸部102以與基部101的旋轉中心同軸的方式設置在表面103的相反側的表面。
[0048]圖2是放大示出透鏡承受部104的剖視圖。透鏡承受部104呈外徑與透鏡10的外徑D1大致相等的圓筒狀。該透鏡承受部104設置成,圓筒的旋轉對稱軸R1與該旋轉對稱軸R1的位置處的與等同于表面103的球面103’相切的表面正交。
[0049]透鏡承受部104的上端面即透鏡承受面105與透鏡10的被加工面11的相反側的端面即被支承面12抵接來支承透鏡10。在實施方式1中,透鏡承受面105對應于凸球面狀的被支承面12,在旋轉對稱軸R1上具有球心,呈曲率半徑與被支承面12大致相等的凹球面狀。
[0050]另外,上述透鏡承受面105的形狀不限于凹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