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3D打印環孔型氣霧化噴嘴。
背景技術:
3D 打印技術是制造業領域正在迅速發展的一項新興技術,被稱為“具有工業革命意義的制造技術”,已成為現代模型、模具和零部件制造的有效手段,在航空航天、汽車摩托車、家電、生物醫學等領域得到了一定應用,在工程和教學研究等領域也占有獨特地位。
傳統的環孔型氣霧化噴嘴是通過機加工加工成型的,機加工的噴嘴尺寸精度較差,體積過大,使用機加工的噴嘴生產粉末,粉末的球形度不達標。而3D打印出來的噴嘴經過數模處理后打印出來的噴嘴精度高、體積小、節省材料、霧化粉末球形度也較好。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通過3D打印技術打印而獲得的精度高、體積小的噴嘴,結構簡單、美觀,能夠使霧化的液體噴射均、空氣阻力小的一種3D打印環孔型氣霧化噴嘴。
技術方案:一種3D打印環孔型氣霧化噴嘴,包括主體,主體上設有導流管、進氣管、氣腔、彎管,導流管設于主體中心,進氣管設于主體側邊,進氣管和氣腔相連,氣腔與彎管相連,彎管與氣腔之間形成45°-60°夾角,彎管的底部出口在主體上圍成環狀,導流管設于彎管圍成的區域中心。
進一步的,彎管的底部出口噴射出的氣流與導流管噴射出的液體之間的夾角為45°-60°。
進一步的,彎管的直徑從與氣腔相連端至主體底部出口端逐漸減小。
進一步的,彎管的底部出口處的直徑為1mm左右。
進一步的,3D打印環孔型氣霧化噴嘴采用316L不銹鋼粉末打印成型。
進一步的,彎管至少有四個,彎管的底部出口之間的間隔相等。
進一步的,氣腔呈環形狀設置在主體內。
進一步的,進氣管至少為一個。
使用時,金屬熔融液體從導流管上部倒入,進入導流管下面。與此同時,霧化介質從進氣管進入氣腔,再經過彎管,最終霧化介質從彎管的底部出口噴出,霧化介質對導流管流出的金屬液體進行霧化。整個氣霧化噴嘴由3D打印機一次打印成型,金屬打印機的打印材料為316L不銹鋼粉末。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由3D打印機打印成型,結構簡單,打印出的噴嘴尺寸精度較高,體積小,節省材料。與原有的噴嘴相比,彎管的設置,使霧化介質以射流方式噴出,從而使導流管中的液體以霧化的狀態噴出。彎管的底部出口在主體上圍成環狀,結構簡單、美觀。導流管設于彎管圍成的區域中心位置,最終使導流管噴射出的經過霧化的液體噴射均勻、空氣阻力小,能夠使生產的粉末的球形度更好。彎管的直徑從與氣腔相連端至底部出口端逐漸減小,加大了噴射力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的半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附圖標號:1-導流管;2-進氣管;3-氣腔;4-彎管;5-主體;6-底部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如圖1-3,一種3D打印環孔型氣霧化噴嘴,包括主體5,主體5上設有導流管1、進氣管2、氣腔3、彎管4,導流管1設于主體5中心,進氣管2設于主體5側邊,進氣管2和氣腔3相連,氣腔3與彎管4相連,彎管4與氣腔3之間形成45°-60°夾角,彎管4底部出口6在主體5上圍成環狀,導流管1設于彎管4圍成的區域中心,噴射出的。
進一步的,彎管4的底部出口6噴射出的氣流與導流管1噴射出的液體之間的夾角為45°-60°。
進一步的,彎管4的直徑從與氣腔3相連端至主體5底部出口6端逐漸減小。
進一步的,彎管4的底部出口6處的直徑為1mm左右。
進一步的,3D打印環孔型氣霧化噴嘴采用316L不銹鋼粉末打印成型。
進一步的,彎管4至少有四個,彎管4的底部出口6之間的間隔相等。
進一步的,氣腔3呈環形狀設置在主體5內。
進一步的,進氣管2至少為一個。
使用時,金屬熔融液體從導流管1上部倒入,進入導流管1下面。與此同時,霧化介質從進氣管2進入氣腔3,再經過彎管4,最終霧化介質從彎管4的底部出口6噴出,霧化介質對導流管1流出的金屬液體進行霧化。整個氣霧化噴嘴由3D打印機一次打印成型,金屬打印機的打印材料為316L不銹鋼粉末。
本實用新型由3D打印機打印成型,結構簡單,打印出的噴嘴尺寸精度較高,體積小,節省材料。與原有的噴嘴相比,彎管4的設置,使霧化介質以射流方式噴出,從而使導流管1中的液體以霧化的狀態噴出。彎管4的底部出口6在主體5上圍成環狀,結構簡單、美觀。導流管1設于彎管4圍成的區域中心位置,最終使導流管4噴射出的經過霧化的液體噴射均勻、空氣阻力小,能夠使生產的粉末的球形度更好。彎管4的直徑從與氣腔3相連端至底部出口6端逐漸減小,加大了噴射力度。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和結構特征,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相關人士能夠據以實施,但以上內容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所作的任何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