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變速箱維修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汽車無級變速箱再制造的錐形盤修復總成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cvt(無極變速箱)技術不斷成熟,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動力性和駕駛平順性,降低了排放和成本,諸多優點使得它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汽車變速箱最終會由cvt替代手動變速箱(mt)和有級自動變速箱(at),無級變速汽車是當今乃至未來汽車發展的主要趨勢。
cvt有兩種傳動方式,分別是鋼帶傳動和鋼鏈傳動,采用鋼帶傳動,與鏈條的傳動方式剛好相反,為推式傳動(主動輪通過鋼帶的推片推動被動輪)推片側面的下半部分與帶輪接觸,摩擦面積較大,推式傳動比拉式傳動可以傳遞更大的扭矩。目前的cvt依靠鋼帶(鋼鏈)的摩擦力進行傳動,將其壓緊的錐形盤需要施加極大的壓緊力。若壓緊力不夠,則容易導致打滑而燒毀變速器,在再制造生產過程中,cvt無級變速箱占有很大的比例,鋼鏈傳動的變速箱,自生產上市已經有七八年的時間,結構上不夠合理,陸續進入維修期,錐形盤表面磨損很嚴重,輕重不一。
針對鋼鏈傳動的變速箱錐形盤表面局部損傷的特點和現有修復方法效率低和成本高的不足,目前市場上對便需向錐形盤的損傷修復基本為工人手拿方塊式油石對錐形盤錐形面進行打磨,這種方法不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產生打磨不均勻的情況,同時對打磨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汽車無級變速箱再制造的錐形盤修復總成系統,采用三工位循環對錐形盤進行打磨拋光,循環工作,加工維修快速且修復效果好,操作方便,實用性強。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汽車無級變速箱再制造的錐形盤修復總成系統,其中,包括
用于帶動錐形盤在三個工位進行轉換的旋轉換位裝置和用于對所述錐形盤進行加工的加工裝置;所述加工裝置包括安裝在第一工位的打磨機構和安裝在第二工位的拋光機構。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還包括用于帶動所述旋轉換位裝置進行升降運動的底座升降裝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換位裝置包括用于卡住所述錐形盤的固定機構和用于帶動所述固定機構進行旋轉的旋轉機構。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機構包括第一電機、導柱旋轉盤、圓盤和旋轉暫動盤,所述第一電機與所述導柱旋轉盤同軸連接,所述圓盤放置在所述導柱旋轉盤的上方,所述圓盤設置有第一圓通孔,所述旋轉暫動盤放置在所述圓盤上,所述旋轉暫動盤上設置有第二圓通孔,所述第二圓通孔的圓周均勻分布三條長槽,所述導柱旋轉盤上設置有旋轉導向柱,所述旋轉導向柱伸出所述第一圓通孔可在所述第二圓通孔和長槽內運動。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機構包括與所述導柱旋轉盤同軸連接的旋轉架,所述旋轉架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有三個伸出端,所述旋轉架的中心處設置有用于所述導柱旋轉盤同軸連接的第一旋轉套,所述伸出端的末端設置有第二旋轉套,所述第二旋轉套同軸連接有三角卡盤,所述三角卡盤上滑動連接有用于卡住支撐軸的卡塊,所述支撐軸與錐形盤支撐座連接,所述錐形盤支撐座用于放置所述錐形盤,三個所述三角卡盤分別對應一個工位。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打磨機構包括與所述錐形盤的錐面吻合的錐形磨石、用于固定所述錐形磨石且帶動所述錐形磨石旋轉對所述錐形盤進行打磨的第一旋轉推進組件、用于帶動所述第一旋轉推進組件進行升降運動的第一齒輪升降組件。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旋轉推進組件包括導向盤和旋轉推進盤,所述導向盤上均勻分布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溝槽,所述溝槽上滑動連接有推進臂,所述推進臂上設置有旋轉推進導柱,所述旋轉推進導柱可在設置在所述導向盤上的導向槽上運動,所述旋轉推進盤鉸接在所述導向盤上,所述旋轉推進盤上設置有用于使所述旋轉推進導柱在其上運動的圓弧形的弧槽。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齒輪升降組件包括第二電機、旋轉軸、內嚙合斜齒輪、外嚙合斜齒輪,所述第二電機與所述旋轉軸同軸連接,所述外嚙合斜齒輪連接在所述旋轉軸上,所述內嚙合斜齒輪與所述外嚙合斜齒輪嚙合連接,所述旋轉軸上連接有分別處于所述內嚙合斜齒輪的上下兩端的卡塊和支撐塊,所述卡塊的外側套接有轉向圈,所述轉向圈連接有凸輪導柱,所述凸輪導柱可在設置在端面凸輪內的凸輪溝槽內滑動。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拋光機構包括用于對所述錐形盤進行拋光的拋光組件、用于帶動所述拋光組件旋轉的第二旋轉推進組件、用于帶動所述第二旋轉推進組件進行升降運動的第二齒輪升降組件,所述第二旋轉推進組件與所述第一旋轉推進組件的結構一樣,所述第二齒輪升降組件與所述第一齒輪升降組件的結構一樣。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升降裝置包括底框和兩個鉸接升降組件,所述鉸接升降組件包括鉸接在所述底框上的第一鉸接頭和鉸接在所述圓盤上的第二鉸接頭,所述第一鉸接頭分別與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鉸接,所述第二鉸接頭分別與第三支撐桿、第四支撐桿鉸接,所述第一支撐桿與所述第三支撐桿鉸接,所述第二支撐桿與所述第四支撐桿鉸接。
在本發明內,打磨機構對第一工位上錐形盤進行打磨,打磨好后,旋轉換位裝置將打磨好的錐形盤轉換到第二工位,由拋光機構對其進行拋光,拋光后,旋轉換位裝置將拋光好的錐形盤轉換到第三工位,第三工位為空工位,從第三工位取出加工好的錐形盤,循環工作連續加工錐形盤。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較佳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主視圖;
圖3為圖1的側視圖;
圖4為圖1的俯視圖;
圖5為本發明的旋轉換位裝置;
圖6為圖5的主視圖;
圖7為第一齒輪升降組件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8為錐形磨石與錐形盤的吻合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的拋光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的第一齒輪升降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的導向盤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10的俯視圖;
圖13為本發明的固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4為圖13的俯視圖;
圖15為本發明的旋轉機構的連接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的旋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7為圖16的主視圖;
圖18為圖16的俯視圖;
圖19為本發明的底座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錐形盤,2-支撐軸,3-錐形盤支撐座,4-旋轉換位裝置,41-固定機構,411-旋轉架,412-伸出端,413-第一旋轉套,414-第二旋轉套,415-三角卡盤,416-卡塊,42-旋轉機構,421-第一電機,422-導柱旋轉盤,423-圓盤,424-旋轉暫動盤,425-旋轉導向柱,426-第一圓通孔,427-第二圓通孔,428-長槽,5-加工裝置,51-打磨機構,52-拋光機構,53-錐形磨石,54-第一旋轉推進組件,541-導向盤,542-旋轉推進盤,543-溝槽,544-推進臂,545-旋轉推進導柱,546-導向槽,547-弧槽,55-第一齒輪升降組件,551-第二電機,552-旋轉軸,5521-卡塊,5522-轉向圈,5523-支撐塊,553-內嚙合斜齒輪,554-外嚙合斜齒輪,555-凸輪導柱,5551-端面凸輪,5552-凸輪溝槽,56-拋光組件,561-拋光片,562-調距塊,563-調距滑動塊,564-螺紋調距桿,565-調節頭,566-彈簧,567-連桿,568-擺向滑動軸,6-底座升降裝置,61-底框,62-鉸接升降組件,63-第一鉸接頭,631-第一支撐桿,632-第二支撐桿,64-第二鉸接頭,641-第三支撐桿,642-第四支撐桿,65-結構連接桿,651-伸縮套桿,7-第一工位,8-第二工位,9-第三工位。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圖16、圖17、圖18和圖19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汽車無級變速箱再制造的錐形盤修復總成系統,包括用于帶動錐形盤1在三個工位(第一工位7、第二工位8、第三工位9)進行轉換的旋轉換位裝置4和用于對錐形盤1進行加工的加工裝置5。
如圖1所示,加工裝置5包括安裝在第一工位7的打磨機構51和安裝在第二工位8的拋光機構52。
在本發明內,打磨機構51對第一工位7上錐形盤1進行打磨,打磨好后,旋轉換位裝置4將打磨好的錐形盤1轉換到第二工位8,由拋光機構52對其進行拋光,拋光后,旋轉換位裝置4將拋光好的錐形盤1轉換到第三工位9,第三工位9為空工位,從第三工位9取出加工好的錐形盤1,循環工作連續加工錐形盤1。
本發明采用多工位全工序同時工作,截面為錐形面的磨石等打磨機構對錐形盤的上下錐面同時打磨與拋光,在檢測標準要求范圍內,修復后使其恢復到原有新品一樣的質量和性能,再制造不僅工作效率有了極大的提高,對于錐形盤的錐面避免出現打磨不均勻的情況出現,而且可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也能同時獲得不可估量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在提倡綠色制造的今天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如圖1和圖19所示,本發明為了更好地調整旋轉換位裝置4的高度,本發明還包括用于帶動旋轉換位裝置4進行升降運動的底座升降裝置6。
如圖5所示,本發明中旋轉換位裝置4包括用于卡住錐形盤1的固定機構41和用于帶動固定機構41進行旋轉的旋轉機構42。
本發明提供旋轉機構42的一種實施方式,旋轉機構42包括第一電機421、導柱旋轉盤422、圓盤423和旋轉暫動盤424,第一電機421與導柱旋轉盤422同軸連接,圓盤423放置在導柱旋轉盤422的上方,圓盤423設置有第一圓通孔426,旋轉暫動盤424放置在圓盤423上,旋轉暫動盤424上設置有第二圓通孔427,第二圓通孔427的圓周均勻分布三條長槽428,導柱旋轉盤422上設置有旋轉導向柱425,旋轉導向柱425伸出第一圓通孔426可在第二圓通孔427和長槽428內運動。
本發明提供固定機構41的一種實施方式,固定機構41包括與導柱旋轉盤422同軸連接的旋轉架411,旋轉架411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有三個伸出端412,旋轉架411的中心處設置有用于導柱旋轉盤422同軸連接的第一旋轉套413,伸出端412的末端設置有第二旋轉套414,第二旋轉套414同軸連接有三角卡盤415,三角卡盤415上滑動連接有用于卡住支撐軸2的卡塊416,支撐軸2與錐形盤支撐座3連接,錐形盤支撐座3用于放置錐形盤1,三個三角卡盤415分別對應一個工位。
如圖2和圖8所示,本發明提供打磨機構51的一種實施方式,打磨機構51包括與錐形盤1的錐面吻合的錐形磨石53、用于固定錐形磨石53且帶動錐形磨石53旋轉對錐形盤1進行打磨的第一旋轉推進組件54、用于帶動第一旋轉推進組件54進行升降運動的第一齒輪升降組件55。
本發明提供第一旋轉推進組件54的一種實施方式,第一旋轉推進組件54包括導向盤541和旋轉推進盤542,導向盤541上均勻分布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溝槽543,溝槽543上滑動連接有推進臂544,推進臂544上設置有旋轉推進導柱545,旋轉推進導柱545可在設置在導向盤541上的導向槽546上運動,旋轉推進盤542鉸接在導向盤541上,旋轉推進盤542上設置有用于使旋轉推進導柱545在其上運動的圓弧形的弧槽547。
如圖7和圖10所示,第一齒輪升降機構55包括第二電機551、旋轉軸552、內嚙合斜齒輪553、外嚙合斜齒輪554,第二電機551與旋轉軸552同軸連接,外嚙合斜齒輪554連接在旋轉軸552上,內嚙合斜齒輪553與外嚙合斜齒輪554嚙合連接,旋轉軸552上連接有分別處于內嚙合斜齒輪553的兩端的卡塊5521和支撐塊5523,卡塊5521的外側套接有轉向圈5522,轉向圈5522連接有凸輪導柱555,凸輪導柱555可在設置在端面凸輪5551內的凸輪溝槽5552內滑動。
在本發明中,拋光機構52包括用于對錐形盤1進行拋光的拋光組件56、用于帶動拋光組件56旋轉的第二旋轉推進組件57、用于帶動第二旋轉推進組件57進行升降運動的第二齒輪升降組件58,第二旋轉推進組件58與第一旋轉推進組件54的結構一樣,第二齒輪升降組件58與第一齒輪升降組件55的結構一樣。
如圖19所法,本發明提供底座升降裝置6的一種實施方式,底座升降裝置6包括底框61和兩個鉸接升降組件62,鉸接升降組件62包括鉸接在底框61上的第一鉸接頭63和鉸接在圓盤423上的第二鉸接頭64,第一鉸接頭63分別與第一支撐桿631、第二支撐桿632鉸接,第二鉸接頭64分別與第三支撐桿641、第四支撐桿642鉸接,第一支撐桿631與第三支撐桿641鉸接,第二支撐桿632與第四支撐桿642鉸接。
相鄰第一鉸接頭63之間通過結構連接桿65連接,兩個鉸接升降組件62通過連接在結構連接桿65上的伸縮套桿651連接。
如圖9所示,本發明提供拋光組件56的一種實施方式,拋光組件56包括拋光片561、調距塊562、調距滑動塊563、螺紋調距桿564、調節頭565,拋光片561的一端與調距滑動塊563連接,拋光片561的另一端通過彈簧566與相鄰的拋光片561連接,相鄰調距滑動塊563通過連桿567連接,連桿567上連接有調距塊562,調距塊562與螺紋調距桿564的一端連接,螺紋調距桿564的另一端與調節頭565連接,調節頭565的兩端分別鉸接有擺向滑動軸568,擺向滑動軸568滑動連接在調距滑動塊563上;螺紋調距桿564上固定有調距旋鈕。
本發明提供一個實施例,在本發明內,底座升降裝置6的底框61上端面四個角固定有第一鉸接頭63,第一鉸接頭63同時鉸接有第一支撐桿631與第二支撐桿632,前后側的第一鉸接頭63同軸鉸接結構連接桿65,第一支撐桿631另一端鉸接有第三支撐桿641,第二支撐桿641通過第二鉸接頭64與圓盤423下端面鉸接,第二鉸接頭64同時鉸接有第四支撐桿642,前后側第二鉸接頭64同軸鉸接有結構連接桿65,第二支撐桿632的另一端與第四支撐桿642的另一端鉸接,此前后側鉸接點同軸鉸接有結構連接桿65,這兩根結構連接桿65之間固定設置有伸縮套桿651,圓盤423偏離圓心的位置設置有第一圓通孔426,第一圓通孔426下方同軸設置有第一電機421,第一電機421與第一圓通孔426之間同軸設置有導柱旋轉盤422,在第一圓通孔426區域內的導柱旋轉盤422上豎直固定有旋轉導向柱425,圓盤423上端面同軸連接設置有旋轉暫動盤424,旋轉暫動盤424中心開有第二圓通孔427,第二圓通孔427圓周均勻分布有三組長槽428,旋轉導向柱425跟隨導柱旋轉盤422旋轉時均在旋轉暫動盤424的長槽428以及第二圓通孔427內部運動,導柱旋轉盤422上端面同軸設置連接有旋轉架411,旋轉架411圓周方向均勻分布設置有三組伸出端412,旋轉架411中間位置設置有第一旋轉套413,每個伸出端412設置有第二旋轉套414,第二旋轉套414上端同軸設置連接有三角卡盤415,三角卡盤415的卡塊416可以自由往前與往后推進,三組伸出端412共連接有三個三角卡盤415,三個三角卡盤415對應為三個工位,即第一工位7、第二工位8、第三工位9,第一工位7為打磨工位,第二工位8為拋光工位,第三工位9為備用工位,其中三個工位的三角卡盤415均同軸固定有支撐軸2,支撐軸2上同軸固定設置有錐形盤支撐座3,錐形盤支撐座3上端面固定托放有待打磨零件錐形盤1,錐形盤1中間分別呈向下和向上的錐形面,第一工位7、第二工位8的錐形盤1上端面同軸固定設置有旋轉軸552,錐形盤1上方旋轉軸552同軸固定設置有導向盤541,導向盤541周圍均勻分布有三組或三組以上推進臂544,導向盤541側向設置有指向圓心的的溝槽543,推進臂544可沿著導向盤的溝槽543方向來回伸縮移動,推進臂544在導向盤的溝槽543內部部分前端豎直固定設置有旋轉推進導柱545,導向盤541上下端面沿溝槽543軌跡上設置有可供旋轉推進導柱545運動的導向槽546,導向盤541上下端分別鉸動連接有旋轉推進盤542,旋轉推進盤542設置有圓周分布的三條或三條以上的圓弧形的弧槽547,弧槽547的數目與推進臂544的數目保持一致,推進臂544的旋轉推進導柱545從導向盤541內部延伸出至旋轉推進盤542對應的導向槽546中,旋轉軸552同軸固定設置有內嚙合斜齒輪553,內嚙合斜齒輪553內部嚙合有外嚙合斜齒輪554,外嚙合斜齒輪554上端同軸固定有卡塊5521和齒輪下端面設置有與旋轉軸同軸固定連接的支撐塊5523,支撐塊5523上端旋轉軸同軸固定有第二電機551,支撐塊5523能夠確保內嚙合斜齒輪553不會向下位移,卡塊5521外周卡有轉向圈5522,轉向圈5522能在卡塊5521外周繞著卡塊5521自由轉動,轉向圈5522外周垂直固定連接凸輪導柱555,凸輪導柱555另一端頂在端面凸輪5551的凸輪溝槽5552中,端面凸輪5551同軸固定有凸輪中心軸,凸輪中心軸連接圖定于外界的第三電機中(第三電機在圖中未表述),第一工位7上的推進臂544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錐形磨石53,錐形磨石53的截面成錐形,與錐形盤1的截面可以保持吻合,第二工位8上推進臂544固定連接有調距塊562,調距塊562上下方向貫穿有連桿567,下上端連桿567均連接有調距滑動塊563,調距塊562水平方向螺紋連接有螺紋調距桿564,螺紋調距桿564另一端固定連接有調節頭565,調節頭565上下端分別鉸接有擺向滑動軸568,擺向滑動軸568另一端滑動連接有調距滑動塊563,上調距滑動塊563的上端面和下調距滑動塊563的下端面均分別固定連接有拋光片561,上下拋光片561的另一端通過束緊彈簧566固定連接,在束緊彈簧566的拉扯下,上拋光片561和下拋光片561的截面成錐形,螺紋調距桿564上固定有調距旋鈕,調距旋鈕通過轉動可以調節上下拋光片561截面錐度的變化,以進一步的貼合錐形盤1對其進行拋光,第三工位9上錐形盤1上方無其他機構,作為備用工位等待下一次循環加工。
在本發明中,導向盤541上設置有三組或三組以上的推進臂544,導向盤541上設置有可供推進臂544和旋轉推進導柱545進行推進的溝槽543和導向槽546,旋轉推進盤542上設置有與旋轉推進導柱545數目一致的圓弧形的弧槽547,當旋轉推進盤542旋轉時弧槽547驅動旋轉推進導柱545以達到控制推進臂544推進的目的,使得能同時驅動導向盤541的推進臂544避免出現打磨不均勻的情況出現。
端面凸輪5551旋轉驅動凸輪導柱555進行上下運動,凸輪導柱555以及轉向圈55222帶動外嚙合斜齒輪554豎直向下運動嚙合內嚙合斜齒輪553以達到使內嚙合斜齒輪553旋轉的目的,用端面凸輪5551控制外嚙合斜齒輪554能夠使得內嚙合斜齒輪553在旋轉的過程中能夠一直保持勻速轉動,在最大程度上保持打磨的穩定性。
錐形磨石53截面擺脫了傳統的矩形狀,采用了貼合錐形盤1上下打磨面的錐面形狀,使得能夠同時打磨錐形盤1的上下錐面,避免了出現打磨不均勻不規律的情況出現,極大的提高了效率。
第二工位8的打磨機構51采用了螺紋調距桿564螺紋連接能夠控制擺動滑動軸568擺動角度的調距塊,同時擺向滑動軸568又鉸接于調節頭565,使得通過調距旋鈕的轉動來控制拋光片561之間細微的錐度變化,從而達到在精度打磨拋光的時候能夠進行實時調整以避免出現偏差。
旋轉架411設置均勻分布的三組均勻分布的伸出端412,與各自對應的錐形盤1上方的機構構成三個工位,分別為第一工位7、第二工位8、第三工位9,且旋轉架411能夠旋轉使得第三工位9的錐形盤1旋轉至第一工位7進行打磨,第一工位7的錐形盤1旋轉至第二工位8進行進一步的拋光,第二工位8的錐形盤1旋轉至第三工位9進行取拿更換上未進行打磨的錐形盤1,使得打磨一直能夠無間隙的循環高效打磨。
在本發明中,盤在導柱旋轉盤422同軸位置處設置有第一圓通孔426,導柱旋轉盤422帶動旋轉導向柱425在第一圓通孔426內轉動,圓盤423與旋轉暫動盤424為鉸動連接的關系,圓盤423不直接帶動旋轉暫動盤424的轉動,因為第一圓通孔426與第二圓通孔427為偏心的位置關系,使得旋轉暫動盤424達到周而復始的旋轉、暫停的不變向的旋轉暫動運動,當旋轉暫動盤424旋轉暫停時候進行打磨,當打磨完成后開始旋轉切換工位,使得打磨與工位切換能夠完全無縫對接。
第二旋轉套414上端同軸設置連接有三角卡盤415,三角卡盤415的卡塊416可以自由往前與往后推進,對支撐軸2進行加緊。
底座升降裝置6通過支撐桿鉸接配合伸縮套桿651,通過改變吃撐桿鉸接角度來達到升降的目的,同時前后側對應的鉸接點均有結構連接桿65進行結構支撐連接,在升降的同時保持了結構的穩定性.。
本發明當需要工作時,將待打磨零件錐形盤1放置于錐形盤支撐座3上進行固定,打開外置的第三電機,第三電機帶動凸輪中心軸轉動,凸輪中心軸帶動端面凸輪5551轉動,因為凸輪導柱555頂在端面凸輪5551的凸輪溝槽5552中,隨著端面凸輪5551的轉動,凸輪導柱555在凸輪溝槽5552中進行豎直方向的運動,當凸輪導柱555豎直向下運動,帶動外嚙合斜齒輪554向下運動,由于內嚙合斜齒輪553與外嚙合斜齒輪554嚙合,且內嚙合斜齒輪553不會向下運動,所以外嚙合斜齒輪554向下運動帶動內嚙合斜齒輪553的旋轉,內嚙合斜齒輪553的旋轉帶動了旋轉推進盤542的旋轉,又因為導向盤541不跟隨旋轉推進盤542的轉動,且導向盤541上的上對應推進臂544的溝槽543直向指向圓心,當旋轉推進盤542旋轉時,旋轉推進盤542上的導向槽546推動旋轉推進導柱545,使其直向向圓心推進,從而帶動推進臂544向圓心方向推進,使得打磨機構51推進向錐形盤1方向直至與錐形盤1打磨面貼合,第一工位7的錐形磨石53截面與錐形盤1截面吻合,當錐形磨石53與錐形盤1貼合后,打開第二電機551,第二電機551帶動旋轉軸552轉動,從而帶動導向盤541轉動,又因為錐形盤1與錐形盤支撐座3固定連接,錐形盤1不跟隨旋轉軸552旋轉,使得在旋轉軸552的高速旋轉下,打磨推進臂544帶動錐形磨石53高速旋轉對錐形盤1進行打磨,當第一工位7的錐形盤1打磨完畢,打開第一電機421,第一電機421帶動導柱旋轉盤422旋轉,因為圓盤423在導柱旋轉盤422同軸位置處設置有第一圓通孔426,導柱旋轉盤422帶動旋轉導向柱425在第一圓通孔426內轉動,圓盤423與旋轉暫動盤424為鉸動連接的關系,圓盤423不直接帶動旋轉暫動盤424的轉動,因為第一圓通孔426與第二圓通孔427為偏心的位置關系,當旋轉導向柱425在第一圓通孔426內部旋轉時,可以在旋轉過程中旋轉至旋轉暫動盤424的長槽428中,旋轉導向柱425帶動旋轉暫動盤424的旋轉,當旋轉導向柱425在長槽428中帶動旋轉暫動盤424旋轉的過程中旋轉出長槽428到達第二圓通孔427時,旋轉暫動盤424不旋轉,當旋轉導向柱425從第二圓通427旋轉至旋轉暫動盤424的另一長槽428中時,旋轉導向柱425又帶動旋轉暫動盤424的旋轉,從而使得旋轉暫動盤424達到周而復始的旋轉、暫停的不變向的旋轉暫動運動,當旋轉暫動盤424帶動在第一工位7打磨完畢的錐形盤1旋轉至第二工位8時,旋轉暫動盤424暫停旋轉,第二工位8上的推進臂544在上述第一工位相同的描述下,帶動拋光機構52向錐形盤1方向推進直至貼合錐形盤1,若拋光片561的錐度和錐形盤1錐度有偏差的情況下,轉動調距旋鈕,調距旋鈕帶動螺紋調距桿564轉動,因為與螺紋調距桿564螺紋連接的調距塊562不能跟隨螺紋調距桿564轉動,所以調距塊562沿著螺紋調距桿564軸向進行直線位移,擺向滑動軸568與螺紋調距桿564之間的角度跟隨擺向滑動軸568的遠近進行調節,使得拋光片561的錐度相應的發生改變,以達到貼合錐形盤1的目的,當拋光片561貼合于錐形盤1,打開第二工位8的第二電機551,使得第二工位8的拋光機構52高速旋轉對錐形盤1進行進一步的拋光,拋光完畢后,在第三工位9放置未打磨的錐形盤1,此時旋轉暫動盤424又開始旋轉,使得第三工位9的錐形盤1旋轉至第一工位7進行打磨,第一工位7的錐形盤1旋轉至第二工位8進行進一步的打磨拋光,第二工位8的錐形盤1旋轉至第三工位9進行取拿更換上未進行打磨的錐形盤1,使得打磨一直能夠無間隙的循環高效打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