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鑄造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鑄造冒口。
背景技術:
在鑄造行業中,設置冒口是保證鑄件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冒口的主要作用是鑄件澆注完成后,由于鑄件凝固時會產生收縮,鑄件實體部分需要補充新的澆注鐵水,此時冒口中的澆注鐵水可以及時完成鑄件實體部分的補充,防止鑄件產生縮孔、縮松等鑄造缺陷,同時冒口還具有排氣和集渣的功能。
現有的厚大部位在鑄件中心的鑄件,特別是盤類鑄件,冒口設置常規的設計方法,是使用外部冒口,由于鑄件結構的影響,冒口中的澆注鐵水無法補縮到鑄件內部,所以實際生產中需要增加工藝補貼和增加輔助冷鐵等方法,消除鑄件縮松、縮孔缺陷。鑄件上增加補貼,在鑄件成型后,需要將補貼部分打磨掉或加工去除掉,增加了加工工作量,降低了生產效率;鑄件上增加輔助冷鐵,對鑄件心部進行激冷,盡管能保證鑄件實現順序凝固,發揮冒口的補縮作用,但是使用輔助冷鐵,會影響鑄件局部組織形態及鑄件外形。
圖1是現有鑄造冒口結構示意圖,下面結合圖1對現有的鑄造冒口結構的缺陷進行詳細描述。
圖1中可以看出,是現有一種典型的外部鑄造冒口,其設有上模型腔體5和下模型腔體7,上模型腔體5和下模型腔體7中間設有鑄造砂芯6,上模型腔體5和下模型腔體7的外側面設有冒口,冒口包括上冒口1和下冒口2,下冒口2設于上冒口1下部,上冒口1和下冒口2通過冒口頸3與上模型腔體5和下模型腔體7連通,這樣的冒口設置,必須在冒口頸3的相鄰部位設置冒口頸補貼4,同時需要在遠離冒口一側設置冷鐵8。當鑄件凝固模數為m時,冒口模數mr=1.2-1.4m,冒口頸模數mn=0.75-0.85m,按照計算公式計算,確定mr及mn,這樣才能消除鑄件內部縮松、縮孔缺陷;對于冒口頸3的大小還需要根據模數,在鑄件上增加冒口頸補貼4,以滿足冒口頸模數的需要,鑄件上增加冒口頸補貼4,在鑄件成型后,需要后期再打磨去除或加工去除,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生產效率。
對于中心部位厚大的鑄件,特別是盤類鑄件,由于鑄件結構的影響,鑄件中心部位冷卻速度慢于遠離中心的鑄造部位,鑄件凝固時的收縮,會在鑄件中心部位產生縮孔、縮松等鑄造缺陷;如果使用外部冒口,需要在鑄件上增加冒口頸補貼4的同時,還需要采用增加冷鐵8的方法,對鑄件心部進行激冷,以保證鑄件實現由鑄件中心部到遠離中心鑄造部位順序凝固的要求,發揮冒口的補縮作用,消除鑄件縮松、縮孔等缺陷,但是使用冷鐵8,會影響鑄件局部組織形態及鑄件外形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就是為了解決現有厚大部位在鑄件中心的鑄件,特別是盤類鑄件,在實際生產中需要增加工藝補貼和增加輔助冷鐵等方法,消除鑄件縮松、縮孔缺陷,鑄件上增加補貼,在鑄件成型后,需要將補貼部分打磨掉或加工去除掉,增加了加工工作量,降低了生產效率,鑄件上增加輔助冷鐵,對鑄件心部進行激冷,盡管能保證鑄件實現順序凝固,發揮冒口的補縮作用,但是使用輔助冷鐵,會影響鑄件局部組織形態及鑄件外形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現有厚大部位在鑄件中心的鑄件,特別是盤類鑄件,在實際生產中不需要增加工藝補貼和增加輔助冷鐵等方法,不需要將補貼部分打磨掉或加工去除掉,不會增加加工工作量,不會降低生產效率,鑄件上不需要增加輔助冷鐵,不會影響鑄件局部組織形態及鑄件外形的鑄造冒口。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鑄造冒口,設有模型腔體,鑄造冒口一側設有冒口頸,冒口頸與模型腔體內側相連通。
優選地,模型腔體包括上模型腔體和下模型腔體,上模型腔體和下模型腔體之間設有鑄造分型面,位于上模型腔體內側設有鑄造冒口,鑄造冒口側面設有冒口頸,鑄造冒口包括上冒口和下冒口,下冒口位于上冒口底部,上冒口和下冒口位于上模型腔體和下模型腔體內部,冒口頸與上模型腔體內側連通。
優選地,冒口頸與下模型腔體內側連通。
優選地,冒口頸與上模型腔體和下模型腔體內側同時連通。
優選地,下冒口位于鑄造分型面下部,下冒口底部為圓形,所述下冒口底部低于冒口頸底部。
優選地,冒口頸設有冒口頸尾部,冒口頸通過冒口頸尾部與模型腔體內側連通。
優選地,模型腔體中間設有鑄造砂芯,鑄造冒口位于鑄造砂芯內部。
優選地,冒口頸為圓錐形狀,冒口頸尾部與上模型腔體和下模型腔體連通部位的直徑小于冒口頸與上冒口和下冒口側面連通部位的直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一種鑄造冒口,設有模型腔體,鑄造冒口一側設有冒口頸,冒口頸與模型腔體內側相連通,鑄造時,澆注的鐵水等澆注材料形成的鑄件出現冷卻縮松時,會從內部設置的冒口位置進行補充,同時內部冒口結構使鑄件冒口及冒口頸模數減小20-30%,減小冒口重量,提高工藝出品率5-10%;鑄件上也不需要增加冒口頸補貼,提高了造型及打磨生產率,也不需要使用冷鐵,提高了鑄件內部組織和外觀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鑄造冒口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鑄件和鑄造冒口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包含鑄造上模和鑄造下模的鑄造冒口結構示意圖。
附圖符號說明:
1.上冒口;2.下冒口;3.冒口頸;4.冒口頸補貼;5.上模型腔體;6.鑄造砂芯;7.下模型腔體;8.冷鐵;9.鑄造上模;10.鑄造下模;11.鑄造分型面;12.冒口頸尾部;101.鑄造冒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圖2-3是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如圖2所示,是本實施例鑄件和鑄造冒口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是本實施例包含鑄造上模和鑄造下模的鑄造冒口結構示意圖。
圖2可看出,一種鑄造冒口,設有模型腔體,鑄造冒口101一側設有冒口頸3,冒口頸3與模型腔體內側相連通,模型腔體包括上模型腔體5和下模型腔體7,上模型腔體5和下模型腔體7之間設有鑄造分型面11,位于上模型腔體5內側設有鑄造冒口101,鑄造冒口側面設有冒口頸3,鑄造冒口包括上冒口1和下冒口2,下冒口2位于上冒口1底部,上冒口1和下冒口2位于上模型腔體5和下模型腔體7內部,冒口頸3與上模型腔體5內側連通,鑄造時,澆注的鐵水等澆注材料形成的鑄件出現冷卻縮松時,會從內部設置的冒口位置進行補充。
該實施例中,冒口頸3與下模型腔體7內側連通,冒口頸3也可以與上模型腔體5和下模型腔體7內側同時連通,冒口頸3設有冒口頸尾部12,冒口頸3通過冒口頸尾部12與模型腔體7內側連通。
圖3中可以看出,一種鑄造冒口,設有鑄造上模9和鑄造下模10,鑄造上模9上設有上模型腔體5,鑄造下模10上設有下模型腔體7,鑄造上模9和鑄造下模10中間設有鑄造砂芯6,上冒口1位于鑄造砂芯6上部,上冒口1底部連接設有下冒口2,下冒口2位于鑄造分型面11下部,這樣的結構便于先進入冒口的澆注鐵水形成緩沖,隨著溢出到內冒口中的鐵水量的增加,會慢慢上升,直至達到需要的高度,而不會造成澆注過程中對于鑄件的回流沖擊,能夠保證澆注工藝的穩定性,提高澆注鑄件的組織致密性。圖中還可以看出,下冒口2底部為圓形,下冒口2底部低于冒口頸3底部,澆注鐵水流到澆注冒口時,不會返流,也能夠清除鐵水渣,冒口頸3為圓錐形狀,冒口頸尾部12與上模型腔體5和下模型腔體7連通部位的直徑小于冒口頸3與上冒口1和下冒口2側面連通部位的直徑,能進一步對鐵水起到緩沖作用。
該實施例將現有鑄件上模型腔體5和下模型腔體7的外側面設有的冒口,設置在上模型腔體5和下模型腔體7內部,去掉了冒口頸補貼4及冷鐵8,按照冒口的設計方法,當鑄件模數為m時,冒口模數mr=1.0-1.1m,冒口頸模數不變,mn=0.75-0.85m,無需在鑄件上增加冒口頸補貼。
由于鑄件冒口模數減小20-30%,減小冒口的重量,提高了工藝出品率5-10%;鑄件上不需要設置冒口頸補貼4,無需額外地再打磨去掉或額外地增加加工工序,節省了生產時間,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鑄件造型及生產效率,不使用冷鐵8,也不會影響鑄件內部組織致密性和鑄件的外觀質量。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故其等同組件的置換,或依本發明專利保護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與修改,皆應仍屬本發明權利要求書涵蓋之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