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壓裝置,具體是一種氣動模壓裝置。
背景技術:
在粉末冶金領域以及在兩種物品需要壓合或粘合的過程中(例如粘合兩塊板子,粘合乒乓球手柄兩側的具有弧度的板子),一般都需要施加以外部壓力。在如今的生產加工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壓機層出不窮,機械的出現擺脫了以往使用重物壓住模具進行加工的方式,使用更加方便也更加高效。
現有的機械大部分都是電控的自動化裝置,其中多采用液壓裝置作為壓力輸出,因為采購成本相對較高,不適合在實驗室中使用;現有的裝置中,對于手動控制的模壓裝置,一般維持壓力較為困難,需要持續輸出加壓,這樣的裝置不夠穩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動模壓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氣動模壓裝置,包括底板、壓機外殼、打氣裝置、模具和壓料板,所述底板上端焊接設置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端中部鑲嵌設置有壓機外殼,所述壓機外殼內活動設置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下端焊接設置有壓力柱,所述第一活塞板下端和所述壓機外殼底部之間位于所述壓力柱外圍連接設置有回復彈簧,所述壓機外殼上端貫穿設置有第一進氣口,所述第一進氣口下側位于所述壓機外殼上端內壁連接設置有第一進氣單向閥,所述壓機外殼右壁上部貫穿設置有排氣管道,所述排氣管道上下兩端位于所述壓機外殼右側設置有泄壓孔,所述排氣管道內壁位于所述泄壓孔右側攻有螺紋,所述排氣管道右端連接設置有排氣螺紋塞,所述支撐架右側位于所述底板上端焊接設置有打氣裝置,所述打氣裝置下部前端貫穿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外圍位于所述打氣裝置內焊接設置有飛輪,所述打氣裝置內活動設置有第二活塞板,所述飛輪上端背面和所述第二活塞板下端中部之間鉸接設置有轉動連桿,所述打氣裝置上端中部貫穿設置有第二進氣口,所述第二進氣口下方位于所述打氣裝置上壁連接設置有第二進氣單向閥,所述打氣裝置左壁上部貫穿設置有出氣口,所述出氣口左側位于所述左壁連接設置有出氣單向閥,所述打氣裝置左壁上部位于所述出氣單向閥外圍和所述第一進氣口之間連接設置有接氣管,所述轉軸前端位于所述打氣裝置前方焊接設置有搖把,所述底板上端位于所述支撐架左壁中鑲嵌設置有置物箱,所述置物箱右端開口,所述置物箱上端連接設置有上蓋,所述上蓋通過連接合頁固定在所述置物箱上端,所述置物箱中設置有模具,所述置物箱中部貫穿設置有擋料板,所述模具內設置有壓料板,所述底板上端位于所述壓力柱正下方鑲嵌設置有壓力計。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壓機外殼外圍中部和所述支撐架上端焊接固定。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活塞板尺寸和所述壓機外殼內壁相契合,所述第一活塞板外圍鑲嵌有環形密封圈。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壓力柱貫穿所述壓機外殼下端向下延伸,所述壓力柱的長度大于所述壓機外殼下端距離所述底板的高度。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進氣單向閥由扭轉彈簧、墊片和密封墊組成,所述第一進氣單向閥能夠單向進氣且能夠密封裝置。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氣螺紋塞由橡膠密封墊和具有和所述排氣管道螺紋相配合的螺紋塞組成。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活塞板和所述打氣裝置內壁尺寸相契合,所述第二活塞板外圍鑲嵌有密封圈。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進氣口上端外圍焊接有帶有濾布的管道。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進氣單向閥和所述第一進氣單向閥結構完全相同,所述出氣單向閥和所述第一進氣單向閥結構完全相同。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模具和所述置物箱水平截面尺寸相契合,所述模具垂直截面和所述置物箱右端開口尺寸契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搖動搖把帶動轉軸轉動,通過飛輪和轉軸的同步轉動帶動轉動連桿牽引第二活塞板上下移動,第二活塞板下移時通過第二進氣口向打氣裝置內進氣,第二活塞板上移時通過出氣口排出氣體,空氣通過接氣管進入壓機外殼內,循環打氣過程中,壓機外殼內壓力增加,壓力柱在第一活塞板的帶動下逐漸下壓,逐漸和從置物箱中抽出的帶有粉末的模具接近,模具上鑲嵌覆蓋有壓料板,便于施力均勻,這樣逐漸接觸后進行壓鑄,通過壓力計能夠記錄壓力數值,這樣的結構操作方便,加壓簡單,通過空氣作為壓力傳遞介質,取料簡單且不怕耗費,成本相對較低;加壓過程中,隨之可以根據壓力值停止加壓,保壓穩定,便于實驗過程中多種壓力值取樣;壓鑄完成后,向右擰動排氣螺紋塞,氣流通過泄壓孔排出,這樣泄壓方式簡單安全,利于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氣動模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氣動模壓裝置中打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板,2-支撐架,3-壓機外殼,4-第一活塞板,5-壓力柱,6-回復彈簧,7-第一進氣口,8-第一進氣單向閥,9-排氣管道,91-泄壓孔,10-排氣螺紋塞,11-打氣裝置,12-轉軸,13-飛輪,14-第二活塞板,15-轉動連桿,16-第二進氣口,17-第二進氣單向閥,18-出氣口,19-出氣單向閥,20-接氣管,21-搖把,22-置物箱,23-上蓋,24-模具,25-擋料板,26-壓料板,27-壓力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氣動模壓裝置,包括底板1、壓機外殼3、打氣裝置11、模具24和壓料板26,所述底板1上端焊接設置有支撐架2,所述支撐架2上端中部鑲嵌設置有壓機外殼3,所述壓機外殼3外圍中部和所述支撐架2上端焊接固定,所述壓機外殼3內活動設置有第一活塞板4,所述第一活塞板4尺寸和所述壓機外殼3內壁相契合,所述第一活塞板4外圍鑲嵌有環形密封圈,所述第一活塞板4能夠在所述壓機外殼3內上下移動,所述第一活塞板4下端焊接設置有壓力柱5,所述壓力柱5貫穿所述壓機外殼3下端向下延伸,所述壓力柱5的長度大于所述壓機外殼3下端距離所述底板1的高度,所述第一活塞板4下端和所述壓機外殼3底部之間位于所述壓力柱5外圍連接設置有回復彈簧6,所述回復彈簧6通過所述第一活塞板4將所述壓力柱5下端推離所述底板1,所述壓機外殼3上端貫穿設置有第一進氣口7,所述第一進氣口7下側位于所述壓機外殼3上端內壁連接設置有第一進氣單向閥8,所述第一進氣單向閥8由扭轉彈簧、墊片和密封墊組成,所述第一進氣單向閥8能夠單向進氣且能夠密封裝置,所述壓機外殼3右壁上部貫穿設置有排氣管道9,所述壓機外殼3內空氣通過所述排氣管道9排出,所述排氣管道9上下兩端位于所述壓機外殼3右側設置有泄壓孔91,所述排氣管道9內壁位于所述泄壓孔91右側攻有螺紋,所述排氣管道9右端連接設置有排氣螺紋塞10,所述排氣螺紋塞10由橡膠密封墊和具有和所述排氣管道9螺紋相配合的螺紋塞組成,所述排氣螺紋塞10向左擰到底時橡膠密封墊部分和所述泄壓孔91接觸能夠避免漏氣,所述排氣螺紋塞10向右擰動到橡膠密封墊位于所述泄壓孔91右側時,所述壓機外殼3內氣體排出,所述支撐架2右側位于所述底板1上端焊接設置有打氣裝置11,所述打氣裝置11下部前端貫穿設置有轉軸12,所述轉軸12能夠在所述打氣裝置11正面轉動,所述轉軸12外圍位于所述打氣裝置11內焊接設置有飛輪13,所述飛輪13在所述轉軸12帶動下轉動,所述打氣裝置11內活動設置有第二活塞板14,所述第二活塞板14和所述打氣裝置11內壁尺寸相契合,所述第二活塞板14外圍鑲嵌有密封圈,所述第二活塞板14能夠在所述轉軸12內上下移動,所述飛輪13上端背面和所述第二活塞板14下端中部之間鉸接設置有轉動連桿15,所述飛輪13在轉動過程中通過所述轉動連桿15能夠帶動所述第二活塞板14上下移動,所述打氣裝置11上端中部貫穿設置有第二進氣口16,所述第二進氣口16上端外圍焊接有帶有濾布的管道,這樣避免進氣過程中雜質進入,所述第二進氣口16下方位于所述打氣裝置11上壁連接設置有第二進氣單向閥17,所述第二進氣單向閥17和所述第一進氣單向閥8結構完全相同,所述第二進氣單向閥17同樣用于單向進氣,所述打氣裝置11左壁上部貫穿設置有出氣口18,所述出氣口18左側位于所述1左壁連接設置有出氣單向閥19,所述出氣單向閥19和所述第一進氣單向閥8結構完全相同,所述出氣單向閥19用于單向排氣,所述打氣裝置11左壁上部位于所述出氣單向閥19外圍和所述第一進氣口7之間連接設置有接氣管20,所述打氣裝置11中的所述出氣口18排出的氣體通過所述接氣管20進入所述壓機外殼3內,所述轉軸12前端位于所述打氣裝置11前方焊接設置有搖把21,通過所述搖把21搖動能夠帶動所述轉軸12轉動,這樣能夠完成打氣,逐漸帶動所述壓力柱5下降進行壓鑄,所述底板1上端位于所述支撐架2左壁中鑲嵌設置有置物箱22,所述置物箱22中用于放置壓鑄所用粉末材料,所述置物箱22上端連接設置有上蓋23,所述上蓋23通過連接合頁固定在所述置物箱22上端,所述置物箱22右端開口,所述置物箱22中設置有模具24,所述模具24和所述置物箱22水平截面尺寸相契合,所述模具24垂直截面和所述置物箱22右端開口尺寸契合,所述模具24能夠從所述置物箱22右端移出,所述置物箱22中部貫穿設置有擋料板25,所述擋料板25貫穿所述置物箱22左壁和所述置物箱22活動連接,所述擋料板25下端和所述模具24上端相契合,所述擋料板25插入后能夠避免所述模具24移出后所述置物箱22中粉末漏下,所述模具24內設置有壓料板26,所述壓料板26為尺寸和所述模具24相契合的鑄鐵板,所述壓力柱5通過所述壓料板26對所述模具24中的粉末均勻施壓,所述底板1上端位于所述壓力柱5正下方鑲嵌設置有壓力計27,當所述模具24置于所述壓力計27上配合所述壓力柱5進行壓鑄時,通過所述壓力計27能夠記錄壓力值,便于進行實驗記錄。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搖動搖把21帶動轉軸12轉動,通過飛輪13和轉軸12的同步轉動帶動轉動連桿15牽引第二活塞板14上下移動,第二活塞板14下移時通過第二進氣口16向打氣裝置11內進氣,第二活塞板14上移時通過出氣口18排出氣體,空氣通過接氣管20進入壓機外殼3內,循環打氣過程中,壓機外殼3內壓力增加,壓力柱5在第一活塞板4的帶動下逐漸下壓,逐漸和從置物箱22中抽出的帶有粉末的模具24接近,模具24上鑲嵌覆蓋有壓料板26,便于施力均勻,這樣逐漸接觸后進行壓鑄,通過壓力計27能夠記錄壓力數值,這樣的結構操作方便,加壓簡單,通過空氣作為壓力傳遞介質,取料簡單且不怕耗費,成本相對較低;加壓過程中,隨之可以根據壓力值停止加壓,保壓穩定,便于實驗過程中多種壓力值取樣;壓鑄完成后,向右擰動排氣螺紋塞10,氣流通過泄壓孔91排出,這樣泄壓方式簡單安全,利于操作。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