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軸承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軸承是在機械傳動過程中起固定和減小載荷摩擦系數的部件。也可以說,當其它機件在軸上彼此產生相對運動時,用來降低動力傳遞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和保持軸中心位置固定的機件。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舉足輕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用以降低設備在傳動過程中的機械載荷摩擦系數。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類。軸承在加工打磨時通常需要專門的夾具將軸承進行固定,傳統的軸承打磨設備人工勞動強度大,而且自動化程度低,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為解決上述問題,因此,我們提出一種新型軸承加工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軸承加工設備,具備自動化程度和打磨效率高的特點,并且能夠一定程度的適應對不對內徑的軸承進行固定的優點,解決了人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軸承加工設備,包括機座、打磨裝置和軸承固定裝置,所述機座的上部設有加工臺,加工臺的上部一側安裝設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包括電機和電機安裝座,電機安裝在電機安裝板上,電機安裝板與電機安裝座固定連接,且電機的一側安裝設有打磨裝置,固定裝置與打磨裝置對應安裝在加工臺的另一側上,且固定裝置包括卡盤、氣爪和驅動馬達,機座的正面一側安裝設有控制箱,控制箱內部安裝設有控制系統。
優選的,所述加工臺的內部開設有平行分布的兩條滑槽,電機安裝座底部設有與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軌,滑軌與滑槽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卡盤呈圓形狀且側面安裝設有氣爪。
優選的,所述驅動馬達與卡盤之間通過連接座連接,且驅動馬達的輸出端通過連接軸與卡盤連接且設有軸承,連接軸橫向貫穿連接座內部。
優選的,所述驅動馬達固定安裝在馬達安裝座上與加工臺固定連接,且馬達安裝座的底部加工臺的內部安裝設有限位裝置,限位裝置與控制箱內部設有的控制器連接。
優選的,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通過連接軸與打磨頭連接,所述打磨頭一側安裝設有砂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電機帶動打磨裝置轉動,同時電機能夠實現與加工臺的滑動連接配合設備的控制系統和限位裝置具備自動化程度和打磨效率高的特點。
2、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待加工的軸承利用氣動的原理通過氣爪配合驅動馬達實現軸承的固定,并且能夠一定程度的適應對不對內徑的軸承進行固定,擴大了設備的使用范圍,提高了設備對軸承的加工質量,人工勞動強度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座,2-加工臺,3-打磨頭,31-砂輪,4-卡盤,41-氣爪,5-電機,51-電機安裝板,52-電機安裝座,6-驅動馬達,7-連接座,8-馬達安裝座,9-控制箱,10-限位裝置,11-滑動凸軌,12-滑動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新型軸承加工設備,包括機座1、打磨裝置和軸承固定裝置,所述機座1的上部設有加工臺2,加工臺2的上部一側安裝設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包括電機5和電機安裝座52,電機安裝在電機安裝板51上,電機安裝板51與電機安裝座52固定連接,且電機5的一側安裝設有打磨裝置,固定裝置與打磨裝置對應安裝在加工臺2的另一側上,且固定裝置包括卡盤4、氣爪41和驅動馬達6,機座1的正面一側安裝設有控制箱9,控制箱9內部安裝設有控制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改進在于:加工臺2的內部開設有平行分布的兩條滑槽12,電機安裝座52底部設有與所述滑槽12相配合的滑軌11,滑軌11與滑槽12滑動連接,所述卡盤4呈圓形狀且側面安裝設有氣爪41,所述驅動馬達6與卡盤4之間通過連接座7連接,且驅動馬達6的輸出端通過連接軸與卡盤4連接且設有軸承,連接軸橫向貫穿連接座7內部,所述驅動馬達6固定安裝在馬達安裝座8上與加工臺2固定連接,且馬達安裝座8的底部加工臺2的內部安裝設有限位裝置10,限位裝置10與控制箱9內部設有的控制器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通過連接軸與打磨頭連接,所述打磨頭一側安裝設有砂輪,通過電機5帶動打磨裝置轉動,同時電機5能夠實現與加工臺2的滑動連接配合設備的控制系統和限位裝置10具備自動化程度和打磨效率高的特點,通過將待加工的軸承利用氣動的原理通過氣爪41配合驅動馬達6實現氣爪41的伸縮,實現對軸承從內圈進行固定,并且能夠一定程度的適應對不對內徑的軸承進行固定,擴大了設備的使用范圍,提高了設備對軸承的加工質量,人工勞動強度低。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