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鑄造模具的分體式頂桿。
背景技術:
低壓鑄造輪轂模具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頂模(包括工裝)、邊模(包括工裝)和底模(包括工裝)組成。為了便于生產連續,在單循環生產結束后,頂模帶出毛坯,由頂桿頂下毛坯,托盤取走毛坯。為此需要在模具中設置頂桿。傳統的模具如圖1所示。具體地,圖1顯示了其中一個大頂桿的位置。
傳統的模具頂桿是一體式,其結構如圖2所示。模具頂桿設置符合如下規則:①內輪緣處為小頂桿,一般為12個;②法蘭處為大頂桿,一般為5~8個(下圖1為大頂桿位置)。
連續生產過程中,模具經過一次維護的工作壽命為5—6個班次(8小時工作制),在此之后模具需要進行卸機維修,其中維修及更換大頂桿為重要的部分。大頂桿的更換有以下兩項缺點:①大頂桿一般使用15個班次左右需要更換新頂桿,常規大頂桿為一體頂桿,更換后,整體廢棄,造成成本浪費;②大頂桿更換時步驟為:拆卸頂桿板、拆卸頂桿上板與頂桿板連接的螺栓(一般為14—18只)、取下頂桿上板、取下大頂桿并更換、安裝頂桿上板,安裝14—18只螺栓完畢。步驟繁瑣且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與此同時,發明人經過分析發現,大頂桿的失效主要是由于頂桿細端與模具接觸摩擦,并且由于二者之間的間隙,會存在夾鋁的情況,導致頂桿拉傷,拉彎甚至拉斷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簡化大頂桿更換步驟,降低安全隱患,降低成本。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鑄造模具的分體式頂桿,其由頂桿粗端(1)、頂桿細端(3)所組成,所述的頂桿粗端(1)和頂桿細端(3)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桿粗端(1)的側壁上包括頂絲(2),所述的頂絲(2) 穿過頂桿粗端(1)的側壁并且末端頂緊頂桿細端(3)。
在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面,頂桿粗端(1)和頂桿細端(3)之間的螺紋連接是M12*1.25的螺紋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面,所述的頂絲(2)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到頂桿粗端(1)。
在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面,所述的頂絲(2)與頂桿粗端(1)之間的螺紋為M2*0.2螺紋。
在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面,頂桿粗端(1)和頂桿細端(3)的側面包括扳手夾持的平面部分。
在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面,所述的頂桿粗端(1)的外直徑為18-25mm,頂桿細端(3)的外直徑為10-15mm。
在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面,所述的頂桿粗端(1)的外直徑為20mm,頂桿細端(3)的外直徑為12mm。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的頂桿是大頂桿。
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方面,采用了以下的實用新型構思:
(1)為了簡化大頂桿的更換步驟,且降低成本,將大頂桿粗端(直徑20mm)和細端(直徑12mm)分離,并由螺紋連接(M12*1.25),頂桿失效只需更換細端即可,粗端可重復利用,見下圖3為頂桿裝配圖,見下圖4、圖5為頂桿的粗端和細端;
(2)生產過程中,頂桿需軸向來回運動,考慮到有松懈的可能,故螺紋處增加頂絲(M2*0.2),見下圖6為頂絲;
(3)為了便于使用工具拆裝頂桿,粗端和細端增加一定寬度的扳手夾持部分。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帶來了以下的有益技術效果:
(1)新型分體頂桿投入使用,更換大頂桿可減少拆裝頂桿上部14~18只螺栓及拆裝頂桿上板的步驟;
(2)新型分體頂桿投入使用,可減少兩次天車及其吊具的使用,減少安全隱患;
(3)該新型分體頂桿更換時只需更換頂桿細端即可,頂桿粗端可重復使用,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其中:
圖1:現有技術的模具結構;
圖2:現有技術的大頂桿結構;
圖3: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大頂桿的結構;
圖4: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頂桿粗端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4A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頂桿粗端的橫視圖;圖4B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頂桿粗端的夾持部分縱截面圖;圖4C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頂絲位置縱截面圖;
圖5: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頂桿細端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5A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頂桿細端的橫視圖;圖5B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頂桿粗端的夾持部分縱截面圖;
圖6: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頂絲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6A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頂絲的橫截面圖;圖6B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頂絲的縱截面圖。
圖7:安裝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頂桿的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頂桿粗端;2-頂絲;3-頂桿細端。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涉及各部件的形狀、構造、尺寸、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下面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見下圖7為新型頂桿的模具上裝配形式。
一種用于鑄造模具的分體式頂桿,其由頂桿粗端(1)、頂桿細端(3)所組成,所述的頂桿粗端(1)和頂桿細端(3)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桿粗端(1)的側壁上包括頂絲(2),所述的頂絲(2)穿過頂桿粗端(1)的側壁并且末端頂緊頂桿細端(3)。頂桿粗端(1)和頂桿細端(3)之間的螺紋連接是M12*1.25的螺紋連接。所述的頂絲(2)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到頂桿粗端(1)。所述的頂絲(2)與頂桿粗端(1)之間的螺紋為M2*0.2螺紋。頂桿粗端(1)和頂桿細端(3)的側面包括扳手夾持的平面部分。所述的頂桿粗端(1)的外直徑為20mm,頂桿細端(3)的外直徑為12mm。所述的頂桿是大頂桿。
本實施例的分體頂桿裝配操作方法:
①頂桿粗端插進頂桿下板相對應孔,一般為5~8個。
②頂桿上板安裝至頂桿下板,擰緊14~18個螺栓;
③頂桿細端螺栓部位旋入頂桿粗端對應螺栓孔,并旋緊;
④頂絲旋入頂桿粗端對應螺栓孔,并旋緊;
⑤頂桿板整體安裝至模具頂模;
頂桿更換操作方法:
①將頂桿板整體拆卸,并使頂桿端懸在地面20mm以上;
②使用螺絲刀拆卸頂絲;
③更換頂桿細端;
④安裝頂絲;
⑤將頂桿板整體安裝至模具頂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