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破碎錘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中缸體內腔精磨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破碎錘是一種以液壓能作為動力,以此來驅動位于液壓缸上缸體內部的活塞進行往復運動,通過活塞來錘打釬桿,以向釬桿傳遞能量,釬桿上的能量再由被擊打物體吸收,從而將被擊打物體擊碎的重要工程機械,主要用于建筑施工中的破碎、拆除、開挖硬層等工作,通常安裝在挖掘機、裝載機或動力站上,具有沖擊力大、使用方便、機動性好和效率高等優點。隨著液壓技術的發展,液壓破碎錘在社會各行各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最初的用于礦山巖石工程的鉆孔作業與大塊巖石的二次破碎,發展到今天已經用于開挖隧道、拆除路橋和建筑物、破碎瀝青和混凝土路面以及清除冶煉爐渣和進行水下作業等由于其工作的靈活性及其對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收到礦山和施工部門的重視,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場需求量。
破碎錘中缸體的主要功能是通過活塞孔與閥孔的配合實現的,如圖1所示,活塞孔即為中缸體內腔,由于設置有閥孔,中缸體必須有偏置的一部分,致使活塞孔實際上并非位于矩形結構的中缸體的中心部位。
活塞孔相對于閥孔尺寸較大,導致重心向閥孔所在側偏移,而在對活塞孔進行磨削加工時,其轉動慣量不平衡,為了保證加工精度,需要對其一端加工后翻轉缸體,從另一側進行加工,導致加工工序繁瑣,同時增加了加工誤差。
中國專利號:ZL201520393683.1,授權公告日:2015年11月25日,發明創造名稱為:一種用于中缸體的閥芯孔打磨的裝夾裝置,該申請案公開了公開了一種用于中缸體的閥芯孔打磨的裝夾裝置,包括安裝塊、固定塊、配重塊、定位塊、固定桿,所述安裝塊上設有安裝孔、定位銷孔、通孔;所述固定塊上設置有定位銷以及容納中缸體缸口的圓孔,定位銷插入定位銷孔,固定塊端面貼合安裝塊端面,圓孔的軸線與安裝孔的軸線重合;所述配重塊安裝在安裝塊的端面;所述定位塊上設有砂輪進孔、桿通孔,砂輪進孔的軸線與安裝孔的軸線重合。
該裝置雖然進行了配重平衡,其對于小型中缸體加工效果較好,一旦中缸體重量偏大,轉動偏心慣量較為明顯,磨削量偏差較大,需要發轉缸體才能保證同軸度,因此,對于大型中缸體的內孔磨削加工仍存在較大難點。
技術實現要素:
1.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在對大型中缸體內腔加工時不易固定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中缸體內腔精磨支撐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支撐裝置能夠方便對大型中缸體的固定,有助于提高加工精度,能夠有效防止中缸體晃動,減少了加工誤差,提高了加工精度。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中缸體內腔精磨支撐裝置,包括底座、支撐臺和圓盤;所述的底座上表面傾斜設置,支撐臺固定在底座上,支撐臺的底面與底座上表面配合,且支撐臺上設置的兩個圓盤托架關于豎直中截面對稱;在圓盤托架中設有支撐頭,圓盤的內孔用于套裝中缸體的頸部,圓盤的外壁由支撐頭支撐。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支撐臺的底部為支撐臺座,在支撐臺座上設置有脊梁板,圓盤托架固定在脊梁板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圓盤托架還包括托架外筒,托架外筒中套裝有支撐軸,所述支撐頭固定在支撐軸端部;托架外筒上開設有螺紋孔,在螺紋孔中連接鎖緊螺栓,通過鎖緊螺栓使支撐軸被鎖緊。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底座上表面主要由斜面一段、凹弧段和斜面二段組成,斜面一段與斜面二段位于同一平面上,凹弧段位于斜面一段與斜面二段之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底座高處端設有第一階口,在底座低處端的端面設置有卡合面;支撐臺的底部為支撐臺座,支撐臺座一端有卡口,該卡口與第一階口配合;支撐臺座另一端設置有緊固卡頭,通過螺栓使緊固卡頭的下擋板抵住卡合面,使支撐臺固定在底座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支撐臺座主要由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組成,第二座板位于第一座板端部,并與第一座板形成所述卡口,該卡口的夾角為α;第一階口豎直段與底座上表面的夾也為α,夾角α的范圍為78~85°。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支撐臺座上固定有螺栓拉板,螺栓拉板上垂直開設螺栓孔,螺栓孔中安裝緊固螺栓,該緊固螺栓外端與緊固卡頭連接,通過緊固螺栓鎖住緊固卡頭。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緊固卡頭是由上擋板、中部連接板和下擋板圍成的半開口結構,緊固螺栓與中部連接板相連接,上擋板用于抵住支撐臺座上的脊梁板,下擋板用于抵住卡合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卡合面為傾斜面,其下側向內側傾斜,下擋板的卡口面與卡合面的傾斜方向相同。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中缸體內腔精磨支撐裝置,由底座、支撐臺和圓盤組合而成,該裝置一方面能夠起到支撐作用,防止加工變形,保證磨削精度;另一方面能夠根據中缸體的大小進行調節,適用于多種規格中缸體的加工;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中缸體內腔精磨支撐裝置,其底座與支撐臺的結合處設置為斜面,能夠靠支撐臺的重力進行自動定位,而且能夠有效避免支撐臺左右晃動,穩定性更好;緊固卡頭通過單個螺栓緊固,拆卸方便;此外,緊固卡頭上的卡口面與卡合面的配合處為斜面,形成內扣式卡合,具有一定的自鎖效果,進一步提高了穩固性;
(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中缸體內腔精磨支撐裝置,利用圓盤連接中缸體與支撐頭,圓盤通過螺桿固定在中缸體上,加工時圓盤外壁與支撐頭接觸,避免了對中缸體頸部的磨損,而且能夠根據中缸體頸部的尺寸更換圓盤,適用范圍更廣;
(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中缸體內腔精磨加工方法,采用支撐裝置對中缸體外端進行支撐,克服了中缸體的重力對加工的影響,減少了形變因素,確保精磨后的內腔中心孔的同軸度,加工精度得到提高;加工時無需對中缸體進行翻轉,一次裝夾便可完成整體加工,精簡了加工工序,減少了不必要的誤差,對加工精度有較大的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所加工中缸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中缸體內腔精磨支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圓盤托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底座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支撐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緊固卡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圓盤的結構示意圖。
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1、底座;11、第一階口;12、斜面一段;13、凹弧段;14、斜面二段;15、第二階口;16、卡合面;17、安裝螺孔;2、支撐臺;21、支撐臺座;211、第一座板;212、第二座板;22、緊固卡頭;221、上擋板;222、下擋板;223、卡口面;23、圓盤托架;231、托架外筒;232、支撐頭;233、鎖緊螺栓;24、脊梁板;241、縱向脊梁板;242、橫向脊梁板;25、螺栓拉板;26、緊固螺栓;3、圓盤;4、中缸體;41、缸體軸頸。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實施例1
結合圖1,其為大型中缸體4常規結構,由于其主要結構為矩形,旋轉時容易擺動。更為重要的是,精磨加工時,需要從中缸體4的一側進行入刀加工,所以只能從一端進行固定;但由于中缸體4的重量較大,形變無法避免,導致磨削量不易控制。
本實施例中一種中缸體內腔精磨支撐裝置,利用該裝置可以從另一端對中缸體4進行支撐,即托起缸體軸頸41,以提高加工精度。具體地,結合圖2和圖8,該裝置包括底座1、支撐臺2和圓盤3;底座1上開設有安裝螺孔17,在安裝螺孔17中插入螺栓,可以把底座1固定在磨床工作臺上。本實施例中支撐臺2固定在底座1上,支撐臺2上設置有圓盤托架23,該圓盤托架23可以支撐住圓盤3,使圓盤3能夠在支撐臺2上旋轉,同時依靠圓盤3支撐缸體軸頸41。
結合圖3,本實施例中支撐臺2固定在底座1上,支撐臺2的底面與底座1上表面配合,且配合安裝后,支撐臺2上設置的兩個圓盤托架23關于豎直中截面對稱;在圓盤托架23中設有支撐頭232,圓盤3的內孔用于套裝中缸體4的頸部,圓盤3的外壁由支撐頭232支撐。
圓盤托架23還包括托架外筒231,托架外筒231中套裝有支撐軸,支撐頭232固定在支撐軸端部;托架外筒231上開設有螺紋孔,在螺紋孔中連接鎖緊螺栓233,通過鎖緊螺栓233使支撐軸被鎖緊。
值得說明的是,支撐頭232的主要作用是支撐圓盤3,保證圓盤能夠進行轉動運動,因此,該支撐頭232上可以設置轉動軸或滾珠,也可以是固定支點,即支撐頭232與圓盤外壁之間非滾動接觸。由于中缸體4的主要重量已被螺桿固定,所設置的圓盤3主要起到輔助支撐作用,防止加工過程中的微量變形。轉動軸和滾珠的轉動性能相對于固定支點具有更小的摩擦,具有更好的靈活性,但同時轉動軸和滾珠相對于固定支點更容易產生間隙,其對于精度的提高相對于固定支點較差。本實施例中支撐頭232為圓柱狀,在其端部有圓角過渡。
結合圖4和圖5,本實施例中的底座1上表面傾斜設置,該上表面主要由斜面一段12、凹弧段13和斜面二段14組成,斜面一段12與斜面二段14位于同一平面上,凹弧段13位于斜面一段12與斜面二段14之間。所設置的凹弧段13能夠減輕底座1的重量,此外,所設置的凹弧段13把上表面分成了兩個斜面段,平面越大,對加工面平整度的要求越高,如果有塵屑進入,對整體平整性的影響較大;而設置凹弧段后,大大減小了接觸面,使斜面一段12與斜面二段14能夠更好的與其配合面貼合,提高了固定的穩定性。
更進一步地,根據底座1上表面的高低,偏離底座1底面距離較遠的一端為高處端,則在底座1高處端設有第一階口11,第一階口11的側邊豎直設置,側邊與斜面一段12形成夾角α,在底座1低處端的端面設置有卡合面16;結合圖6,支撐臺2的底部為支撐臺座21,支撐臺座21一端有卡口,該卡口與第一階口11配合,卡口卡住第一階口11的側邊與斜面形成的夾角,使支撐臺2無法從底座1上表面滑落。在支撐臺座21上設置有脊梁板24,圓盤托架23固定在脊梁板24上。
為了固定支撐臺2,需要從兩端進行固定,因此,在支撐臺座21另一端設置有緊固卡頭22,通過螺栓使緊固卡頭22的下擋板222抵住卡合面16,使支撐臺2固定在底座1上,無法相對底座1移動。
此外,為了使支撐臺座21能夠與底座1充分接觸,提高緊固卡頭22的固定效果,在底座1低處端設置有第二階口15,第二階口15的設置使支撐臺座21的邊緣處沒有支撐,當緊固卡頭22施力時,具有一定的微量形變空間,緊固力更強。
傳統的大型中缸體加工需要兩道工序來完成磨削加工,而本裝置能夠對中缸體形成輔助支撐,有效的避免了加工時中缸體偏心擺動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此外,由于本發明中的支撐裝置采用底座、支撐臺和圓盤組合而成,對于不同長度、不同軸頸的中缸體均可使用本裝置進行支撐,調節使用方便,應用范圍廣。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一種中缸體內腔精磨支撐裝置,其基本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更進一步地: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支撐臺座21主要由第一座板211和第二座板212組成,第一座板211構成支撐臺座21的底座板,第二座板212相當于擋塊,第二座板212位于第一座板211端部,并與第一座板211形成所述卡口,該卡口的夾角為α;第一階口11豎直段與底座1上表面的夾也為α,夾角α的范圍為78~85°,本實施例中采用82°。由于兩者夾角相同,能夠相互配合。
如果夾角α過小,則底座1上表面的傾斜角度過大,底座1所分配到豎直方向的力較小,而且不易安裝圓盤托架23;如果夾角α太大或者采用90°夾角,底座1上表面接近水平位置,則無法保證卡口與第一階口11能夠穩定配合,此時采用單側緊固很容易出現松動。而本實施例中夾角α的范圍為78~85°,達到傾斜目的,支撐臺2受自身重力的影響會向傾斜面低處端傾斜,自動定位,因此,只要在低處端利用緊固卡頭22鎖緊底座1,即可實現支撐臺2的固定,在便于拆卸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結構穩固性。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一種中缸體內腔精磨支撐裝置,其基本結構與實施例2相同,更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的脊梁板24主要由縱向脊梁板241和橫向脊梁板242組成,縱向脊梁板241和橫向脊梁板242相互垂直,縱向脊梁板241內側設置成弧形,避免與圓盤3發生干涉。
支撐臺座21上還固定有螺栓拉板25,該螺栓拉板25與橫向脊梁板242相平行,橫向脊梁板242和螺栓拉板25上垂直開設螺栓孔,即沿著支撐臺座21長度方向開設螺栓孔,螺栓孔中安裝緊固螺栓26,該緊固螺栓26外端與緊固卡頭22連接,緊固卡頭22下端突出部分能夠與卡合面16貼合,通過緊固螺栓26鎖住緊固卡頭22,從而使支撐臺座21被固定。
實施例4
本實施例的一種中缸體內腔精磨支撐裝置,其基本結構與實施例3相同,更進一步地:緊固卡頭22是由上擋板221、中部連接板和下擋板222圍成的半開口結構,即只有一側開口;緊固螺栓26與中部連接板相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活動連接,主要目的在于當緊固螺栓26擰緊時能夠把緊固卡頭22拉緊,實現其沿螺栓軸向的運動。
所設置的上擋板221用于抵住支撐臺座21上的橫向脊梁板242,作為一個支點,當拉緊緊固螺栓26時,下擋板222會抵住卡合面16,實現兩者的配合。
值得說明的是,如果卡合面采用豎直面,下擋板222繞上擋板221的支點擺動時,只有棱角處能夠與卡合面16接觸,無法有效固定,使用時容易松動;此外,本實施例把卡合面16設為傾斜面,其下側向內側傾斜,向內凹,下擋板222的卡口面223與卡合面16的傾斜方向相同。兩者形成內扣式卡合,具有一定的自鎖效果。
實施例5
本發明的一種中缸體內腔精磨加工方法,采用上述實施例中的中缸體內腔精磨支撐裝置進行輔助支撐,利用磨床進行加工,其加工步驟為:
步驟1、把底座1吊裝到磨床工作臺上,在安裝螺孔17中擰入螺桿,把底座1固定在工作臺上;
步驟2、把支撐臺2吊裝到磨床工作臺上,卡口卡住第一階口11與上表面間的夾角,支撐臺2在重力作用下自動下滑,根據中缸體4的長度調整支撐臺2在底座1上的位置,然后擰緊緊固螺栓26,緊固卡頭22上的卡口面223與卡合面16緊扣,支撐臺2被固定;
步驟3、把圓盤3套裝在缸體軸頸41上,螺桿穿過圓盤3與中缸體4上的螺孔與磨床旋轉底盤連接,固定中缸體4;
步驟4、松開圓盤托架23上的鎖緊螺栓233,調整支撐頭232與圓盤3外壁接觸,然后用鎖緊螺栓233把支撐頭232定位固定,形成輔助支撐;
步驟5、根據進給量調整磨頭刀具,開始磨削加工;磨削加工時不需要翻轉中缸體4,一道工序完成內腔的加工。
傳統方法加工時需要在一次加工后翻轉中缸體,再對另一側進行磨削加工,這種加工方法需要兩次校準,存在加大的加工誤差,而本發明中只需一道工序,不需要翻轉,精簡了工序,而且加工時避免了中缸體自身重量所引起的偏心慣量對加工的影響,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
以上示意性的對本發明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