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結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R角同圓弧結合的磁芯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人工成本的增加,機械自動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了機械化生產代替人工,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小磁環自動化穿線就是其中一種新的生產模式,但此種生產模式對磁芯的倒角要求越來越高,要求磁芯的倒角弧度要大且圓滑,符合自動化穿線機的要求,而現有的模具壓制出的產品容易刮線和斷線,且模具的損壞率高,為此,我們提出一種R角同圓弧結合的磁芯模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R角同圓弧結合的磁芯模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R角同圓弧結合的磁芯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下模和芯棒,所述上模的垂直下方設有中模,所述中模的垂直下方設有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體、上模沖頭和上模腔,所述上模體的內側壁滑動連接有上模沖頭,所述上模沖頭內側壁設有上模腔,所述中模包括中模體,所述中模體內側壁設有中模腔,所述下模包括下模體,所述下模體的內側壁滑動連接有下模沖頭,所述下模沖頭內側壁設有下模腔,所述下模體內部設有芯棒,所述芯棒可插入中模腔和下模腔內,所述上模沖頭的底部和下模沖頭的頂部均設有R角同圓弧結合凹頭。
優選的,所述上模體的底部設有凹槽,且中模體的頂部設有與凹槽相配合的限位頂。
優選的,所述上模沖頭底部的R角同圓弧結合凹頭和下模沖頭頂部的R角同圓弧結合凹頭的凹形面曲率相等。
優選的,所述上模沖頭外周的外徑等于中模腔的直徑。
優選的,所述芯棒的外徑等于下模腔的直徑。
優選的,所述芯棒的外徑等于上模腔的直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R角同圓弧結合的磁芯模具,采用了R角與圓弧相結合的技術,避免了R角尖鋒和弧度高度不好控制的缺陷和圓弧面造成模具容易損壞,脫模不容易,造成產品的缺陷,達到脫模容易,模具不容易損壞,倒角圓滑,不容易產生毛刺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a處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b處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壓制的樣品毛坯示意圖;
圖5為現有C角技術壓制的樣品毛坯示意圖;
圖6為現有R角技術壓制的樣品毛坯示意圖。
圖中:1上模、11上模體、12上模沖頭、13上模腔、14凹槽、2中模、21中模體、22中模腔、23限位頂、3下模、31下模體、32下模沖頭、33下模腔、4芯棒、5 R角同圓弧結合凹頭、51 R角、52圓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R角同圓弧結合的磁芯模具,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和芯棒4,所述上模1的垂直下方設有中模2,所述中模2的垂直下方設有下模3,所述上模1包括上模體11、上模沖頭12和上模腔13,所述上模體11的內側壁滑動連接有上模沖頭12,本領域人員所熟知的任何一種滑動連接方式或結構均可實施本方案,所述上模沖頭12內側壁設有上模腔13,所述中模2包括中模體21,所述中模體21內側壁設有中模腔22,所述下模3包括下模體31,所述下模體31的內側壁滑動連接有下模沖頭32,所述下模沖頭32內側壁設有下模腔33,下模腔33的直徑與上模腔13相同,所述下模體31內部設有芯棒4,所述芯棒4可插入中模腔22和下模腔33內,芯棒4的外徑與上模腔13和下模腔33的相同,這樣在芯棒4在下模腔33和中模腔22內運動時不會因其與下模3和中模體21之間存在間隙而造成磁粉而落入其中,所述上模沖頭12的底部和下模沖頭32的頂部均設有R角同圓弧結合凹頭5。
具體而言,所述上模體11的底部設有凹槽14,且中模體21的頂部設有與凹槽14相配合的限位頂23,限位頂23抵入凹槽14內時,使得上模體11相對滑動插入中模腔22內。
具體而言,所述上模沖頭12底部的R角同圓弧結合凹頭5和下模沖頭32頂部的R角同圓弧結合凹頭5的凹形面曲率相等,使成型后的模具上下端形狀規格一致。
具體而言,所述上模沖頭12外周的外徑等于中模腔22的直徑,保證上模沖頭12能流暢進入中模腔22內,且不會存在間隙而造成磁粉溢出。
具體而言,所述芯棒4的外徑等于下模腔33的直徑,使芯棒4在下模腔33和中模腔22內運動時不會因其與下模3和中模體21之間存在間隙而造成磁粉而落入其中。
具體而言,所述芯棒4的外徑等于上模腔13的直徑,使芯棒4在下模腔33和中模腔22內運動時不會因其與下模3和中模體21之間存在間隙而造成磁粉而落入其中。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和芯棒4,將壓制模具的中模2內裝滿磁粉后,通過凹槽14將上模體11卡合在中模體21上,中模體21的頂部設有與凹槽14相配合的限位頂22,中模腔22的直徑大于上模腔13,保持下模體31的位置固定,將芯棒4從該磁粉的下端面向上模腔13內推動直至磁粉的中部出現一空缺,與此同時,可以在上模體11的內側面設置滑槽,在上模沖頭12的外側面設置與滑槽配合的滑條,向下滑動上模沖頭12通過R角同圓弧結合凹頭5向下壓留在中模內的部分磁粉,該部分磁粉的下端面受到下模沖頭32的R角同圓弧結合凹頭5的擠壓而使得其被充分壓緊,待成型后,移走上模體11,將成型產品擠出模具。本實用新型的壓制模具采用了R角51同圓弧52結合的一種設計方法,避免了R角51尖鋒和弧度高度不好控制的缺陷,也避免了圓弧面造成模具容易損壞,脫模不容易,造成產品缺陷。而且采用R角51與圓弧52結合的方式,脫模容易,模具不容易損壞,倒角圓滑,不容易產生毛刺。傳統的C角方式,倒角尖銳,不適合小磁環自動穿線,容易刮線。傳統的R角方式,同樣的弧高弧度顯得很小,需要加大2倍以上,才能同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類似,這樣對產品性能影響較大,造成合格率下降。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